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纤丝美寓 中国民间缠花艺术与传承

纤丝美寓 中国民间缠花艺术与传承

纤丝美寓 中国民间缠花艺术与传承

定 价:¥168.00

作 者: 郭丽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8093021 出版时间: 2022-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字数:  

内容简介

  许多记忆正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洪流之中,中国民间缠花的源头难以确定,相关图文史料匮乏,民间缠花呈孤岛状幸存,岌岌可危。2013年笔者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山缠花”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研究开始,在中国鄂、闽、台三个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剖析缠花工艺的“基因序列”,翻阅地方志和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通过述、记、志、传、图、表、考、录等方式,采集传承人群口述资料。旨在多维取证中国民间缠花“同根生”“一脉相承”的共识,重拾中国民间“缠花梦”之未来。本书内容翔实,图片精美,可作为相关“非遗”传承人研学参考用书,也可供缠花爱好者阅读之用。

作者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服饰形象设计专业方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传统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饰品创新设计研究。曾获武汉市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一等奖、 “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职业技术能手”、“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等光荣称号,荣获武汉纺织大学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的美誉。有着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扎实,发表国内外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人文社科艺术基金1项目1项,并完成省级各类研究项目8项;编著全国艺术类精编教材《服饰品创新设计》和《服饰形象设计》等高等院校服装专业教程;承担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多项专业课程,主讲《服饰配件设计》、《服饰形象设计》、《服装创意设计》、人文通识《化妆技巧》优质课程,曾获得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善于引导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各类服装设计大赛20余项。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华夏艺术同根生?缠花源001
第1章
中国民间缠花概况 002
1.1 中国民间缠花地域分布状况 003
1.1.1 丝绸之乡:湖北英山缠花 004
1.1.2 闽南鹭岛:福建厦门春仔花 006
1.1.3 一脉相连:台湾客家缠花 008
1.2 中国民间缠花传承与发展 010
1.2.1 缠花沿革足迹 010
1.2.2 缠花传承现状 012
第2章
中国民间缠花起源考据 019
2.1 古代诗词名画考据 019
2.1.1 从古代画作图像中分析 020
2.1.2 从古代诗词文献中寻查 022
2.2 地方志文献资料整理 023
2.2.1 湖北英山缠花文献资料 023
2.2.2 福建厦门春仔花文献资料 024
2.2.3 台湾缠花文献资料 025
2.3 从传世收藏品中佐证 026
2.3.1 北京故宫清代头饰发簪 027
2.3.2 英山缠花民间旧物残片 029
2.3.3 厦门春仔花习俗旧物 032
2.3.4 台湾缠花传世实物 034
2.4 传承人群口述缠花起源 037
2.4.1 湖北英山缠花传承人群口述 037
2.4.2 福建厦门闽南春仔花传承人群口述 042
2.4.3 台湾缠花技艺大师口述 043
第二篇
匠心传承?缠花人
第3章
中国民间缠花代表性传承人群类别 054
3.1 传承人及传承人群 054
3.1.1 传承人师承关系及谱系 055
3.1.2 传承人口述学艺经历 061
3.2 高校学者及民间收藏家 074
3.2.1 高校学者及学术研究 074
3.2.2 民间收藏家 075
3.3 业余爱好及自主创业者 076

第三篇
抢救性记忆?缠花艺
第4章
中国民间缠花艺术题材及文化内涵 080
4.1 花鸟虫鱼类缠花 081
4.1.1 花鸟题材 081
4.1.2 虫鱼题材 087
4.2 祥瑞神兽类缠花 089
4.2.1 麒麟 089
4.2.2 中国龙 091
4.3 人造物类缠花 092
4.3.1 器物 092
4.3.2 人物 093
4.3.3 文字 094
4.4 鄂、闽、台缠花题材之异同 095
第5章
中国民间缠花艺术风格及构图形式 097
5.1 缠花艺术风格分类 097
5.1.1 传统写实型 097
5.1.2 抽象写意型 098
5.2 缠花的构图组合形式 100
5.2.1 三维立体式组合 100
5.2.2 半立体式组合 101
5.2.3 平面立体结合式组合 101
5.2.4 平面式组合 101
5.3 鄂、闽、台缠花构图之差异 102
第6章
中国民间缠花用色特征 105
6.1 缠花用色遵循万物生长规律 105
6.2 缠花用色的地域性特征比较 109
6.2.1 红搭绿,一块玉 110
6.2.2 爱红爱到骨子里 111
6.2.3 浓妆淡抹总相宜 112
第7章
中国民间缠花传统习俗及用途 116
7.1 出生习俗:添喜添丁 116
7.2 结婚习俗:十里红妆 118
7.2.1 新娘缠花嫁衣 118
7.2.2 新房缠花挂饰 124
7.2.3 堂厅缠花桌供 126
7.2.4 新娘嫁妆看花 129
7.3 祝寿习俗:献礼祝寿 130
7.4 宗教习俗:祭祀供佛 131
第四篇
工艺实录?缠花技
第8章
中国民间传统缠花工艺原理 136
8.1 传统缠花工艺的基因组合 136
8.1.1 集多种民间工艺基因于一体 136
8.1.2 两种不同的基因序列 137
8.2 缠花制作工具及材料 139
8.2.1 鄂、闽、台缠花制作工具及材料 139
8.2.2 鄂、闽、台缠花主材料之异同 141
8.3 图解缠花工艺制作步骤 146
8.3.1 英山缠花制作步骤 146
8.3.2 厦门春仔花制作步骤 148
8.3.3 台湾缠花制作步骤 149
8.4 缠线工艺难点分析 153
第9章
中国民间缠花纸样技术 157
9.1 缠花纸样设计 158
9.1.1 缠花基本纸样 159
9.1.2 基本纸样的变化原理 160
9.2 缠花纸样结构的分解原理 162
9.3 多层缠花纸样的缩放原理 163
第五篇
创新创业?缠花梦
第10章
中国民间缠花的传承与保护 166
10.1 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166
10.1.1 缺乏交叉型人才及资源整合 166
10.1.2 数字化保护技术推进缓慢 166
10.1.3 经费不足传承境况堪忧 167
10.2 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167
10.2.1 缠花人才培养模式及策略 168
10.2.2 缠花数字化保护技术及策略 169
10.3 传承与保护之新法 172
10.3.1 创意设计之无法 172
10.3.2 新型主材的拓展 177
10.3.3 多种技艺融合与新生 180
10.3.4 跨界设计之法 185

结 语 189
参考文献 191
致 谢 19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