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定 价:¥58.00

作 者: 史钟锋,董爱芹,张艳霞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599180 出版时间: 2022-01-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写。全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涵盖劳动理论、劳动实践、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法规、劳动保护、劳动心理等内容。每章设计了学习目标、思考与实践、拓展学习等模块,配备了丰富的立体化学习资源、生动的微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的魅力,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教材。

作者简介

暂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章 劳动与劳动教育 1
节 劳动 2
一、劳动的概念 2
二、劳动的本质特征 3
三、劳动的分类 5
第二节 劳动教育 8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8
二、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 9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 11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15
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18
思考与实践 20
拓展学习 21
第二章 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26
节 劳动与人的进化 27
一、劳动与人的直立行走和双手解放 27
二、劳动与人的语言的诞生及感官的进化 27
三、劳动与人的饮食结构的转化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28
四、劳动与人的思维活动 28
第二节 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9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29
二、劳动解放的观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1
三、理想劳动的观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1
四、新时代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继承和发展 32
五、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33
第三节 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35
一、创造性劳动是理解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 36
二、做创造性劳动的践行者 37
思考与实践 38
拓展学习 39
第三章 中国传统劳动文化 43
节 诸子百家的劳动观 44
一、墨家的劳动思想 44
二、农家的劳动思想 47
三、儒、道等家的劳动观点 49
第二节 文学中的劳动 51
一、劳动创造了文学 51
二、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劳动 52
第三节 优秀家风家训中的劳动思想 54
一、家风家训 54
二、家风家训中的劳动思想 55
三、树立新时代家风 56
思考与实践 57
拓展学习 57
第四章 劳动铸就辉煌历史 60
节 古代劳动成就 61
一、古代手工业成就 61
二、古代科技文明成就 63
第二节 古代劳动文明的结晶——长城与大运河 65
一、长城——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建筑奇迹 65
二、大运河——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 68
第三节 新中国劳动成就 70
一、经济成就 70
二、科技成就 74
第四节 新中国劳动精神 76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76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83
思考与实践 88
拓展学习 88
第五章 新时代劳动论述 91
节 劳动主体观 92
一、工人阶级是劳动的主力军 92
二、农民和农民工是劳动的坚实力量 93
三、知识分子是劳动的重要力量 94
四、青年是劳动的有生力量 95
第二节 劳动价值观 97
一、个人价值:劳动是幸福之源 97
二、政党价值: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途径 99
三、时代价值:劳动破解现实难题 100
四、未来价值:劳动开创未来 101
第三节 劳动教育观 102
一、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 102
二、重视职业技能教育 103
三、注重农民工的再教育 104
第四节 劳动形态观 105
一、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形态 106
二、倡导多样的创新劳动形态 107
三、追求合理的科学劳动形态 109
第五节 劳动精神观 110
一、提倡劳模精神 110
二、培育工匠精神 111
三、弘扬企业家精神 112
思考与实践 113
拓展学习 113
第六章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120
节 劳动价值观概述 121
一、价值及价值观概述 121
二、劳动价值观 122
三、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22
第二节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概述 124
一、当代中国劳动价值观的发展 124
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 127
第三节 树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133
一、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 133
二、手脑并重,知行合一 134
三、践行终身学习 135
思考与实践 135
拓展学习 136
第七章 新时代劳动精神 141
节 劳模精神 142
一、中国劳模的发展历史 142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 146
第二节 劳动精神 149
一、崇尚劳动 150
二、热爱劳动 150
三、辛勤劳动 151
四、诚实劳动 152
第三节 工匠精神 152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153
二、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156
第四节 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 157
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关系 157
二、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 158
思考与实践 162
拓展学习 163
第八章 大学生劳动实践 168
节 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69
一、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 169
二、大学生劳动实践的基本原则 171
第二节 大学生劳动实践的形式 172
一、“青马工程” 173
二、志愿服务 174
三、科技竞赛 175
四、社团活动 178
五、创业实践 178
六、毕业设计 180
七、勤工助学 180
八、生活劳动实践 180
思考与实践 181
拓展学习 182
第九章 职业劳动能力 187
节 职业劳动素质 188
一、知识素质 188
二、能力素质 189
三、身心素质 189
四、科学观念 190
五、职业道德 190
第二节 职业能力概述 191
一、职业能力体系 191
二、职业核心能力 191
三、培养职业劳动能力的意义 192
第三节 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93
一、专业能力 193
二、创新创业能力 194
三、人际交往能力 196
四、数字应用能力 196
五、自我学习能力 197
六、与人合作能力 198
七、问题解决能力 199
八、信息处理能力 201
思考与实践 204
拓展学习 204
第十章 劳动心理卫生 209
节 劳动心理卫生概述 210
一、劳动心理卫生的相关概念 210
二、劳动引起职业紧张的相关理论分析 210
三、劳动场所中引起职业紧张的因素 211
四、紧张反应的表现 212
五、过度心理紧张有关疾病 212
六、过度心理紧张的预防对策 213
七、劳动心理卫生的测量 214
第二节 劳动心理卫生调适 216
一、常见的工作压力感 216
二、心理摆脱的概念 216
三、心理摆脱的影响因素 217
四、心理摆脱的实施策略 218
第三节 劳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219
一、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219
二、劳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220
思考与实践 222
拓展学习 223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保护 225
节 劳动安全概述 226
一、劳动安全的内涵 226
二、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26
第二节 劳动安全事故 227
一、劳动安全事故的概念 227
二、劳动安全事故的类型与等级 227
三、劳动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228
四、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230
第三节 劳动保护 233
一、劳动保护的概念 233
二、劳动安全常识 233
三、个人防护用品相关知识 236
四、工伤事故的处理 237
五、急救处理措施 237
思考与实践 239
拓展学习 240
第十二章 劳动法规 243
节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244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44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44
三、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工 245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245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246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246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248
四、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249
第三节 劳动法规简介 249
一、《宪法》 250
二、《劳动法》 250
三、《劳动合同法》 250
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51
五、《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51
六、《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251
七、《民法典》与劳动权益保护 252
八、《就业促进法》 253
九、《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253
十、劳动标准制度 253
十一、社会保险制度 254
第四节 劳动法规对大学生就业的保护 254
一、劳动法规规定的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 254
二、大学生就业中如何维权 256
思考与实践 259
拓展学习 260
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7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