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正当程序的法理:法律和社会科学多视角的分析

正当程序的法理:法律和社会科学多视角的分析

正当程序的法理:法律和社会科学多视角的分析

定 价:¥48.00

作 者: 刘东亮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65941 出版时间: 2022-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181 字数:  

内容简介

  什么是正当程序(due process)?理论上一直聚讼纷纭、争议不断。盖因正当性涉及价值判断,主观色彩相当浓厚,正当程序遂成为言人人殊的“罗生门”。虽然如此,如果不能形成一种超越各个自我的有效共识,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本身就会失去正当性。本书围绕正当程序的内涵、外延、本质、判断标准、审查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性正当程序”等八个问题而展开。研究方法运用了历史分析、经济分析、交往行为理论、管理科学决策理论、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本书提出的判断正当程序的三项核心要素获得了实践的积极回应。多位从事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的实务工作者表示:曾经考虑运用三要素标准衡量判断行政程序的正当性。本书研究内容与时俱进,紧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步伐。“技术性正当程序:人工智能时代程序法和算法的双重变奏”一章将正当程序的研究深入到法律人工智能领域,该部分的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作者简介

暂缺《正当程序的法理:法律和社会科学多视角的分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正当程序的内涵:什么是正当法律程序一、正当程序的历史嬗变(一)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原则(二)正当程序:自然正义原则的成文法表达二、正当程序的判断标准问题(一)正当程序要求的听证形式(二)正当程序的利益衡量标准三、正当程序判断标准的共识问题(一)问题一:有无形成共识的可能(二)问题二:形成共识的前提条件四、什么是正当程序: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的分析(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二)自然正义两项原则的缺失(三)正当程序的三项核心要素五、正当程序与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一)正当程序与法定程序的关系(二)正当程序立法的几个问题第二章正当程序的外延:程序性正当程序和实体性正当程序一、为什么研究实体性正当程序二、实体性正当程序的起源与发展(一)实体性正当程序之滥觞(二)洛克纳时代(1905~1937年)的实体性正当程序(三)1937年以后实体性正当程序的衰落(四)20世纪60年代中期实体性正当程序的复兴三、实体性正当程序的本质与价值(一)实体性正当程序是一种权力制约机制(二)实体性正当程序是一种权利保护机制和权利生成机制(三)实体性正当程序在程序性正当程序的基础上揭示了正当法律程序的完整内涵四、实体性正当程序的审查与判断(一)行政行为违反实体性正当程序的审查标准(二)立法行为违反实体性正当程序的审查标准五、实体性正当程序对当下中国有何意义(一)迈向“实质法治”:实体性正当程序的方向引领作用(二)保证“良法之治”:可作为合宪性审查根据的实体性正当程序(三)实现“行政善治”:可作为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标准的实体性正当程序六、结语第三章还原正当程序的本质:正当过程的程序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一、程序观念的反思:为什么“逢听必涨”二、正当程序的本义是正当过程(一)探究程序观念的源头:是正当程序还是正当过程(二)正当程序的本质:正当过程与反思理性三、正当过程理念的行政法学意义(一)以正当过程理念重塑行政程序的内涵(二)以正当过程理念提升行政过程论的理论品质(三)以正当过程理念促进行政法学研究方法的拓展(四)以正当过程理念促进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四、正当过程理念在当下中国的现实功用第四章正当程序的经济分析与理性评判:成本收益法的局限性和管理科学决策理论的运用一、如何确定法律程序的正当性?二、正当程序如何“搭上经济学的便车”三、从波斯纳到贝勒斯:寻找衡量正当程序的经济学“圣杯”四、行政行为的过程分析:管理科学决策理论视角下的程序选择五、正当程序的判断标准和审查方法:程序理性与过程性审查六、正当程序能否通过计算来分析:未来世界的研究课题第五章正当程序的主观性研究:程序正义认知与评价的社会心理学考察一、作为心理之感受的主观程序正义二、为何及如何用实验方法研究主观程序正义三、影响主观程序正义评价的变量和因素(一)过程控制感(二)意见表达机会和当事人意见受考虑的程度(三)程序中的伦理性因素(礼貌对待)(四)结果效应四、程序正义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启示第六章行政行为如何说理:事实、规范和决定的法律证成一、作为法律论证之形式的行政行为说理二、实践理性主导下的法律逻辑、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一)纯粹(思辨)理性和形式逻辑的局限性(二)实践理性主导下的法律逻辑、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三)图尔敏论证模型对传统三段论模式的修正三、法律论证过程中的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一)阿列克西的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理论(二)法律规范的证成:从一般规范到个案规范的具体化(三)案件事实的证成:从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的建构四、行政行为如何展开说理:说理的内容和形式(一)说理的内容:说理的“黄金圈规则”(“3W规则”)(二)说理的形式:对话式说理、反思性说理、商谈和论辩中说理五、写给执法者的期望和鼓励第七章正当过程视野中的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方法:以过程性审查为核心的考察一、过程性审查的起源和流变:域外国家的经验与启示(一)美国:“专断和反复无常”标准的演化与“严格检视之审查”的产生(二)德国、日本的“判断过程审查方法”二、过程性审查的本质、审查路径和适用范围(一)过程性审查的本质:探索决定者的思维过程(二)过程性审查的审查路径:要求合理的解释和对推理过程之审查(三)过程性审查的适用范围:从政策性决定向一般行政行为的扩展三、中国适用过程性审查的司法实践和存在的问题(一)中国法院适用过程性审查的典型案例(二)中国法院未适用过程性审查的不当例证四、再论确立过程性审查的意义第八章技术性正当程序:人工智能时代程序法和算法的双重变奏一、从行政程序到程序算法:人工智能时代行政法关注对象的变化与拓展二、自动化决策系统和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局限性(一)自动化决策系统和算法的工作原理(二)自动化决策系统(程序算法)的局限性三、算法权力的规制与技术性正当程序:人工智能时代正当程序的深化与发展(一)排除偏见:算法的公开、透明和程序一致性(二)听取意见:允许质疑、事后听证、专业审计、及时纠错(三)说明理由:算法的可解释性四、人工智能的未来取决于人类如何行动代后记:人生有很多奇妙的“想不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