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

无机化学(第四版)

无机化学(第四版)

定 价:¥46.00

作 者: 王宝仁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2407474 出版时间: 2022-01-01 包装:
开本: 页数: 326 字数: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特点,突出能力培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专业课及生产、生活,并与初中化学知识无缝衔接。全书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绪论,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硼族元素和碳族元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氮和磷,氧和硫,配位化合物,过渡元素。实验部分包括:无机化学实验须知,无机化学实验及其基本操作。本书个别章节还附有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者简介

暂缺《无机化学(第四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 论001
一、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001
二、化学在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001
三、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003
第一章 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004
第一节 物质的量/ 004
一、物质的量/ 004
二、摩尔质量/ 006
三、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007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及计算/ 008
一、气体摩尔体积/ 008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011
第三节 溶液的浓度/ 012
一、物质的量浓度/ 012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012
第四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015
一、化学方程式/ 015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016
*第五节 热化学方程式/ 020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020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020
自测题/ 021
第二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023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023
一、氧化和还原/ 023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024
第二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 025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026
二、钠、钾、镁、钙的化学性质/ 027
三、钠、钾、镁、钙的存在及制备/ 030
四、钠、钾、镁、钙的贮存与用途/ 031
第三节 钠、钾、镁、钙的重要化合物/ 032
一、氧化物/ 032
二、过氧化物/ 033
三、氢化物/ 034
四、氢氧化物/ 034
五、重要的盐类/ 035
第四节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038
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038
二、离子互换反应进行的条件/ 039
阅读材料 硬水及其软化/ 040
自测题/ 041
第三章 卤素043
第一节 卤素的性质/ 043
一、卤素的通性/ 043
二、卤素的化学性质/ 044
三、卤素的存在与制备/ 048
四、卤素的用途/ 049
第二节 卤化氢和氢卤酸/ 050
一、卤化氢的制备/ 050
二、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及用途/ 052
三、卤离子的检验/ 053
第三节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054
一、次氯酸及其盐/ 054
二、氯酸及其盐/ 055
三、高氯酸及其盐/ 056
*四、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比较/ 057
阅读材料 食用加碘盐/ 057
自测题/ 057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060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和同位素/ 060
一、原子的构成/ 060
二、同位素/ 061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062
一、电子云/ 062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064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065
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070
一、元素周期律/ 070
二、元素周期表/ 072
阅读材料 稀土元素的应用/ 073
第四节 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075
一、原子半径/ 075
二、电负性/ 076
三、化合价/ 077
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078
自测题/ 080
第五章 分子结构082
第一节 化学键/ 082
一、离子键/ 082
二、共价键/ 083
三、金属键/ 089
第二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089
一、分子的极性和偶极矩/ 090
二、分子间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091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093
阅读材料 晶体的基本类型/ 095
自测题/ 095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09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098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098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099
第二节 化学平衡/ 102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102
二、平衡常数/ 103
三、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106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108
一、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08
二、勒夏特列原理/ 112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 113
自测题/ 114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117
第一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17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17
二、电解质的解离/ 118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19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120
一、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120
二、有关解离平衡的计算/ 123
*三、多元弱酸的解离/ 124
第三节 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 / 125
一、水的解离/ 125
二、溶液的酸碱性/ 126
三、溶液的pH / 127
四、酸碱指示剂/ 129
第四节 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 130
一、同离子效应/ 130
二、缓冲溶液/ 130
第五节 盐类的水解/ 132
一、盐类的水解/ 132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37
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137
第六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39
一、溶度积常数/ 139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140
三、溶度积规则/ 141
四、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42
五、沉淀的转化/ 144
*六、分步沉淀/ 145
自测题/ 147
第八章 铝和碳、硅、锡、铅150
第一节 硼族元素/ 150
一、硼族元素的通性/ 150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51
第二节 碳族元素/ 156
一、碳族元素的通性/ 156
二、碳酸和碳酸盐/ 157
阅读材料 “温室效应”与“双碳”行动/ 159
*三、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160
*四、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 162
阅读材料 科学家侯德榜生平简介/ 167
阅读材料 纯碱的生产/ 167
自测题/ 167
第九章 电化学基础16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69
*一、氧化数法/ 169
二、离子-电子法/ 174
第二节 电极电势/ 177
一、原电池/ 177
二、电极电势/ 181
三、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 184
*第三节 电解及其应用/ 186
一、电解/ 186
二、电解的应用/ 189
*第四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191
一、金属的腐蚀/ 191
二、金属的防腐/ 193
阅读材料 化学电源/ 195
自测题/ 195
第十章 氮和磷197
第一节 氮族元素的通性/ 197
一、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97
二、氮族元素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 198
第二节 氮的重要化合物/ 198
一、氨和铵盐/ 198
*二、亚硝酸及其盐/ 203
三、硝酸及其盐/ 205
第三节 磷及其化合物/ 210
一、磷/ 210
二、磷酸和磷酸盐/ 212
自测题/ 214
第十一章 氧和硫216
第一节 氧族元素的通性/ 216
第二节 臭氧及过氧化氢/ 217
一、氧和*臭氧/ 217
二、过氧化氢/ 218
第三节 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 221
一、硫化氢和氢硫酸/ 221
二、金属硫化物/ 222
第四节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225
*一、亚硫酸及其盐/ 225
二、硫酸和硫酸盐/ 226
三、硫的其他含氧酸盐/ 229
自测题/ 231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233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33
一、配合物的定义/ 233
二、配合物的组成/ 234
三、配合物的命名/ 237
四、螯合物/ 238
第二节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240
一、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240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241
第三节 配合物的应用/ 244
自测题/ 247
第十三章 过渡元素249
第一节 过渡元素的一般性质/ 249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原子半径/ 249
二、过渡元素的一般性质/ 249
第二节 铜和银/ 251
一、铜族元素的通性/ 251
二、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 251
第三节 锌和汞/ 257
一、锌族元素的通性/ 257
二、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 257
第四节 铬和锰的重要化合物/ 261
一、铬的化合物/ 262
二、锰的化合物/ 265
第五节 铁、钴、镍及其重要化合物/ 268
一、铁系元素的通性/ 268
二、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 268
阅读材料 钛的重要化合物/ 273
阅读材料 无机有害废物的防治与处理/ 273
自测题/ 274
无机化学实验276
无机化学实验须知/ 276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任务/ 276
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276
三、实验规则/ 276
四、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277
五、安全守则/ 277
六、意外事故的处理/ 278
七、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 278
八、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 279
实验一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溶液的配制/ 280
实验二 碱金属、碱土金属、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88
实验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92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 295
实验五 铝、碳、硅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98
实验六 电化学基础/ 299
实验七 氮、磷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03
实验八 氧、硫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06
实验九 配位化合物与过渡元素(铜、银、锌)的重要化合物/ 309
实验十 过渡元素(铬、锰、铁)的重要化合物/ 312
附 录315
附录一 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315
附录二 强酸、强碱、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ρ/(g·cm- 3)]和物质的量浓度[c/(mol·L- 1)] 的关系/ 315
附录三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25℃) / 317
附录四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 318
附录五 标准电极电势(25℃) / 319
附录六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324
参考文献/ 326
自测题参考答案/ 326
元素周期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