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研究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研究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研究

定 价:¥78.00

作 者: 秦倩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04609 出版时间: 2022-07-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制度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日益丰富完善,至今尚余着技术中立的价值核心,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诸多负面效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培育生态文化,这正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调整的基本领域。本书遵循知识产权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善法功能发挥的主线,界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绿色知识产权、绿色知识产权制度等相近概念,从国内外双重视角分析相应制度实践与法治理念,以各知识产权特别法“绿色化”转型的体系构建绿色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完善新时代知识产权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

  秦倩,女,1990年10月生,山西长治人,法学博士,现为山西大学法学院讲师。兼任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省法学会科学技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环境法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概念基础
一 “绿色化”概念的提出
二 绿色发展理论的形成
三 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探研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概念诠释
一 基本内涵
二 主要外延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相近概念辨析
一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生态化
二 绿色知识产权
三 绿色知识产权制度
第三章 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绿色化”转型需求
第一节 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知识产权立法宗旨与原则未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二 知识产权创造规则对绿色创新的激励不足
三 知识产权运用规则限制绿色技术的转移转化
四 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造成生态安全等环境问题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绿色化”转型需求
一 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环境促进效应
二 消除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应
三 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四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绿色化”转型基础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伦理基础
一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指引
二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变迁的价值启示
三 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价值遵循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法理基础
一 知识产权法阶级本质的要求
二 知识产权法价值追求的体现
三 知识产权法职能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法律基础
一 宪法依据
二 《民法典》依据
三 其他基本法依据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绿色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理念的分歧与调和
一 绿色技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
二 绿色知识产权激励与限制之间的平衡
三 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博弈
第二节 国际规则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一 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基本理念
二 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与借鉴
第三节 域外绿色知识产权激励制度运行效果评析与启示
一 运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二 运行效果的评价与启示
第四节 域外绿色知识产权激励与限制的司法实践经验
一 绿色专利维权之诉
二 专利禁令的四因素检验
三 支付持续使用费规则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原则与边界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一般性原则
一 生态整体性原则
二 利益平衡原则
三 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特殊性原则
一 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原则
二 促进绿色商品与服务提供原则
三 促进绿色作品创作与传播原则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范围
一 调整对象范围
二 权利主体与客体范围
三 权利保护与限制范围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绿色专利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二 限制危害环境型发明创造获得授权
三 完善绿色专利的激励机制
四 建立绿色技术转移转化促进机制
五 确立基于环境利益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第二节 绿色商标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二 鼓励绿色商标设计与注册
三 规范绿色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
四 加强“漂绿”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三节 绿色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二 完善绿色作品创作的激励机制
三 限制危害环境型作品的著作权行使
四 建立绿色作品传播与应用的促进机制
第四节 其他绿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绿色商业秘密制度
二 绿色地理标志制度
三 绿色植物新品种权制度
四 生物遗传资源与绿色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