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中国税制(第4版)

中国税制(第4版)

中国税制(第4版)

定 价:¥59.00

作 者: 刘颖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1442940 出版时间: 2022-09-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28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本教材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对税收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税制模式的发展与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清晰的展示和通俗易懂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行税制导论、增值税、消费税、附加税与烟叶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和车船税、印花税和契税、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以及中国现行税制的发展与展望。为突出育人效果,本书各章增加了思政小课堂。本书配有部分知识点的视频讲解,读者可扫码学习。本书提供可修改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下载使用。 本书兼具理论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特别是财政学、金融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级财税部门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刘颖,首都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教授,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副秘书长 ,北京市地方税务学会常务理事 ,丰台区财政学会副会长。曾在《北京税务》、《北京财会》、《北京经济?t望》、光明日报出版社、台湾工商时报发表多篇论文及文章。主要著作:《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点精讲及经典自测题库(税法)》、《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税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练习题库(税法)》。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中国现行税制导论 1
1.1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1
1.1.1 税收制度的概念 1
1.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2
1.2 税收分类 9
1.2.1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9
1.2.2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9
1.2.3 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 9
1.2.4 按计税标准分类 9
1.2.5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分类 10
1.2.6 按税收收入形态分类 10
1.2.7 按是否具有独立的计税
依据分类 10
1.2.8 按存续时间的长短分类 11
1.2.9 按是否具有特殊目的
分类 11
1.2.10 按税收负担的确定
方式分类 11
1.3 税制结构 12
1.3.1 税制结构的概念 12
1.3.2 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
因素 12
1.3.3 不同税制结构及其特点 13
1.3.4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状况 14
本章小结 15
关键术语 15
思考题 15
第2章 增值税 16
2.1 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16
2.1.1 增值税的概念 16
2.1.2 增值税的特点 18
2.1.3 增值税的类型 19
2.2 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 20
2.2.1 征税范围 20
2.2.2 纳税义务人 23
2.3 税率 24
2.3.1 增值税税率的基本类型 24
2.3.2 我国增值税税率的规定 24
2.4 增值税的主要税收优惠 26
2.4.1 起征点 26
2.4.2 对小微企业的免征增值税
规定 26
2.4.3 主要减免税规定 26
2.5 增值税计税方法的一般规定 27
2.5.1 一般计税方法 27
2.5.2 简易计税方法 27
2.5.3 扣缴计税方法 27
2.6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8
2.6.1 销项税额的计算 28
2.6.2 进项税额的计算 32
2.6.3 应纳税额的计算 39
2.7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
计算 42
2.7.1 简易计税方法计税规则 42
2.7.2 “营改增”后的一般纳税人
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
规定 44
2.8 “营改增”与不动产有关的
税额计算 46
2.8.1 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
管理 46
2.8.2 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增值税征收管理 48
2.8.3 跨县(市、区)提供建筑
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 50
2.8.4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
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
税征收管理 51
2.9 进口货物征税 53
2.9.1 进口货物征税的范围及
纳税人 53
2.9.2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
计算 54
2.10 出口货物退(免)税 55
2.10.1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
政策与方法 55
2.10.2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56
2.10.3 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
依据 57
2.10.4 增值税免抵退税的计算 58
2.10.5 增值税免退税的计算 61
2.1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
期限与纳税地点 62
2.11.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62
2.11.2 纳税期限 63
2.11.3 纳税地点 64
2.12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
管理 65
2.12.1 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65
2.12.2 购买方善意取得虚开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条件
及处理 65
本章小结 66
关键术语 66
思考题 66
第3章 消费税 68
3.1 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 68
3.1.1 消费税的概念 68
3.1.2 我国消费税的特点 68
3.1.3 我国消费税的沿革 69
3.1.4 我国消费税的作用 69
3.2 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与
纳税环节 71
3.2.1 征税范围 71
3.2.2 纳税义务人 71
3.2.3 纳税环节 72
3.3 税目与税率 73
3.3.1 消费税税目 73
3.3.2 消费税税率 75
3.4 计税依据 78
3.4.1 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 78
3.4.2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80
3.4.3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81
3.4.4 进口应税消费品 82
3.4.5 其他 82
3.5 应纳税额的计算 83
3.5.1 应纳税额计算的基本
规定 83
3.5.2 应纳税额计算的具体
规定 84
3.6 消费税的申报与缴纳 87
3.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87
3.6.2 纳税期限 88
3.6.3 纳税地点 88
本章小结 89
关键术语 89
思考题 89
第4章 附加税与烟叶税 91
4.1 城市维护建设税 91
4.1.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和
特点 91
4.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主要
征收制度 91
4.2 烟叶税 94
4.2.1 烟叶税的概念和特点 94
4.2.2 烟叶税的主要征收制度 95
本章小结 96
关键术语 96
思考题 96
第5章 关税 97
5.1 关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97
5.1.1 关税的概念 97
5.1.2 关税的特点 97
5.1.3 关税的分类 98
5.2 关税的征税对象与纳税人 98
5.3 进出口税则 99
5.3.1 税则归类 99
5.3.2 税率及运用 99
5.4 原产地规则 100
5.5 关税的完税价格和税额
计算 101
5.5.1 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
价格 101
5.5.2 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
价格 103
5.5.3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04
5.5.4 关税的税额计算 104
5.6 关税的减免 105
5.7 行李及邮递物品进口税 105
5.8 关税的征收管理 105
本章小结 106
关键术语 106
思考题 107
第6章 资源税 108
6.1 资源税的概念、特点和
作用 108
6.1.1 资源税的概念 108
6.1.2 资源税的特点 108
6.1.3 资源税的作用 109
6.2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10
6.2.1 纳税义务人 110
6.2.2 征税范围 110
6.3 税目与税率 111
6.3.1 税目与税率的基本规定 111
6.3.2 税目与税率的注意事项 113
6.4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
计算 113
6.4.1 从价定率计征资源税的
税额基本计算 113
6.4.2 应纳税额的计算 114
6.5 税收优惠 115
6.5.1 免征资源税 115
6.5.2 减征资源税 115
6.6 资源税的申报与缴纳 116
6.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16
6.6.2 纳税期限 116
6.6.3 纳税环节和纳税地点 116
6.7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
办法 117
6.7.1 纳税义务人 117
6.7.2 税率 117
6.7.3 应纳税额的计算 118
6.7.4 税收减免 118
6.7.5 征收管理 118
本章小结 119
关键术语 119
思考题 119
第7章 土地增值税 120
7.1 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和特点 120
7.1.1 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120
7.1.2 土地增值税的特点 121
7.2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21
7.2.1 纳税义务人 121
7.2.2 征税范围和征税范围的
界定 122
7.2.3 若干具体情况的判定 122
7.3 税率 125
7.4 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 125
7.4.1 计税依据 125
7.4.2 税收优惠 128
7.5 应纳税额的计算 128
7.6 土地增值税的预交和清算 129
7.6.1 土地增值税的预交 129
7.6.2 土地增值税的清算 129
7.7 土地增值税的申报与缴纳 132
7.7.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32
7.7.2 纳税期限 132
7.7.3 纳税地点 133
本章小结 133
关键术语 133
思考题 133
第8章 企业所得税 135
8.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特点和
作用 135
8.1.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135
8.1.2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35
8.1.3 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的
沿革 136
8.1.4 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137
8.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
征税对象 138
8.2.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
义务人 138
8.2.2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39
8.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139
8.4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
所得额 140
8.4.1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 141
8.4.2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145
8.4.3 亏损的弥补 151
8.5 资产的税务处理 152
8.5.1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53
8.5.2 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54
8.5.3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54
8.5.4 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
处理 155
8.5.5 存货的税务处理 156
8.5.6 企业投资资产的计价
规定 156
8.5.7 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
差异的处理 157
8.6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
处理 157
8.6.1 资产损失的定义 157
8.6.2 资产损失的确认 158
8.6.3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158
8.7 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160
8.7.1 企业重组的相关概念 160
8.7.2 企业重组业务的所得税
处理 161
8.7.3 企业清算的相关规定 162
8.8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62
8.8.1 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
规定 162
8.8.2 非居民企业税收优惠
规定 166
8.9 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 166
8.9.1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
计算 166
8.9.2 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
计算 168
8.9.3 境外已纳税额的抵免 170
8.10 特别纳税调整 172
8.10.1 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基本
涉税规则 172
8.10.2 转让定价方法管理 174
8.10.3 预约定价方法管理 174
8.10.4 一般反避税管理 175
8.10.5 其他重要规定 175
8.11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 176
8.11.1 纳税年度 176
8.11.2 税款缴纳 176
8.11.3 纳税地点 177
8.11.4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177
本章小结 178
关键术语 178
思考题 178
第9章 个人所得税 180
9.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 180
9.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80
9.1.2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81
9.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82
9.2.1 居民纳税义务人 183
9.2.2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83
9.3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83
9.4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 183
9.4.1 工资、薪金所得 183
9.4.2 劳务报酬所得 184
9.4.3 稿酬所得 184
9.4.4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85
9.4.5 经营所得 185
9.4.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86
9.4.7 财产租赁所得 186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