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记新注 作者:(汉)司马迁原著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盛冬铃注译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1〕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2〕夏之兴也以涂山,〔3〕而桀之放也以末喜。〔4〕殷之兴也以有娀,〔5〕纣之杀也嬖妲己。〔6〕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7〕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8〕故《易》基《乾》《坤》,〔9〕《诗》始《关雎》,〔10〕《书》美厘降,〔11〕《春秋》讥不亲迎。〔12〕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13〕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14〕万物之统也。〔15〕可不慎与?人能弘道,〔16〕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17〕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18〕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19〕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20〕恶能识乎性命哉?〔21〕【注释】〔1〕“命”,天命,即天的意旨。古代开基创业的帝王托神权以自重,往往自称秉受天命。“继体”,继统,继位。“文”,文法,法制。〔2〕“外戚”,帝王的母族、妻族。本篇所谓外戚,指后妃及其父系家族。〔3〕“涂山”,古部族名,其地望有三说,一以为在今安徽怀远,一以为在今四川巴县,一以为在今浙江绍兴。史载禹娶涂山氏之女为正妃,生子启,后来成为夏王朝的开创者。〔4〕“桀”,即帝履癸,夏王朝最后一个王。夏王朝灭亡,他被成汤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放”,放逐,流放。“末喜”,或作妺喜(妺音m^),本有施氏之女,是桀的宠妃。据说桀“听用其言,昏乱失德”,以至亡国。事可参见本书《夏本纪》的有关记载。〔5〕“有娀”,古部族名,一说以为在今山西永济,一说以为在不周山之北,则处昆仑山外极西之地。“娀”,音s#ng。史载有娀氏之女简狄生下了殷人的始祖契。〔6〕“纣”,即帝辛,商王朝的最后一个王。周武王伐商,纣兵败自焚,武王以黄钺斩其头,悬于白色的大旗上示众。“杀”,此言被杀。“嬖”,音bì,宠爱。“妲己”,本有苏氏之女,是纣的宠妃。据说纣唯妲己之言是从,淫乱昏暴,天下离心。事可参见本书《殷本纪》的有关记载。“妲”,音dá。〔7〕“姜原”,或作姜嫄(音yu2n),本有邰氏(邰音tái)女,是周人始祖弃的生母。“大任”,本挚国之女,嫁周王季为妃,据说她有贤德,怀孕时能行胎教,生下了周代的受命之君文王姬昌。〔8〕“幽王”,名宫涅,西周王朝最后一个王。“禽”,通“擒”。“褒姒”,本褒国之女,姒姓,后被幽王立为后。幽王宠褒姒失国亡身事,可参见本书《周本纪》的有关记载。“姒”,音sì。〔9〕“《易》”,指《周易》,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其主要内容西周时已经形成,分六十四卦,其中包括不少原始史料。汉儒附会为周文王所作,尊为经典。“《易》基《乾》《坤》”意谓《易经》以《乾》、《坤》二卦居首。“乾”、“坤”,可分别代表男、女或夫、妇。〔10〕“《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辑录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其中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朝堂宗庙宴飨祭祀时用的配乐歌诗。据说曾经孔子删订,为儒家经典之一,又称《诗经》。“《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属《周南》。这是一首君子思得淑女的情诗,旧说以为旨在美后妃之德、正夫妇之道。〔11〕“《书》”,即《尚书》,是一部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商周时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据说曾经孔子删订,为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经》。“厘”,命令。“降”,下嫁。《尚书·尧典》记载尧为了考察舜的内德,命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即所谓“厘降二女”。〔12〕“《春秋》”,春秋时鲁国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记年代始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籍修订而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亲迎”,古婚礼规定夫婿必须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妇,称亲迎。《春秋》隐公二年记“纪裂繻来逆女”。当时纪侯娶鲁隐公的姐妹伯姬为夫人,派大夫裂繻去迎亲,而没有依婚礼的要求行亲迎礼。《公羊传》指出《春秋》记此,是“讥始不亲迎也”。〔13〕“兢兢”,小心戒慎的样子。〔14〕“阴阳”,古代“阴”、“阳”二字的涵义很广泛,这里主要指女与男、妇与夫。〔15〕“统”,纲纪,准则,根本。〔16〕“人能弘道”,这是孔子说的话,见《论语·卫灵公》。“弘”,广大,发扬。〔17〕“妃”,音pèi,通“配”。〔18〕“子姓”,子孙。〔19〕“要”,音yāo,求取,得到。〔20〕“幽明”,此指有形无形的种种物象。〔21〕“恶”,音wū,疑问代词。“性命”,指人的天性与命运。

  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其详靡得而记焉。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1〕男为太子。〔2〕及晚节色衰爱弛,〔3〕而戚夫人有宠,〔4〕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5〕及高祖崩,〔6〕吕后夷戚氏,〔7〕诛赵王,〔8〕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9〕【注释】〔1〕“吕娥姁”,吕后名雉字娥姁。“姁”,音xú。〔2〕“太子”,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3〕“晚节”,晚年。〔4〕“戚夫人”,定陶(今山东定陶)人,汉高祖宠姬,生赵王如意。高祖死后,被吕后摧残杀害,事详本书《吕太后本纪》。〔5〕“数”,音shuò,屡次。〔6〕“崩”,天子死称崩。〔7〕“夷”,诛锄,消灭。〔8〕“赵王”,即戚夫人子如意。吕后杀害赵王事,详见本书《吕太后本纪》。“赵”,诸侯王国名,汉初因秦邯郸郡设置,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泜河以南,滏阳河上游和河南内黄、浚县,山东冠县西部地区。〔9〕“无恙”,无忧,无祸。

  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1〕敖女为孝惠皇后。〔2〕吕太后以重亲故,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3〕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4〕欲连固根本牢甚,然无益也。

  【注释】〔1〕“吕后长女”,即鲁元公主。“宣平侯张敖”,汉初功臣张耳之子,曾嗣张耳为赵王,娶高祖长女鲁元公主,后因谋反嫌疑被逮,事白得赦,改封宣平侯,卒于吕后六年(公元前一八二年)。详见本书《张耳陈余列传》。〔2〕“敖女为孝惠皇后”,张敖之女被立为惠帝皇后在公元前一九一年,详见《汉书·惠帝纪》。〔3〕“王”,音w4ng,用作动词,使之为王,封王。〔4〕“吕禄”,吕后次兄吕释之之子,吕后执政时先后被封为胡陵侯、赵王,统率北军。吕后死后,吕禄被忠于刘氏的大臣和将领捕杀。详见本书《吕太后本纪》。“少帝”,惠帝死后,张后取养为子的“后宫人子”继位为帝,帝年渐长,知道自己生母不是张后,有怨恨之言,吕后为免后患,把他废掉。另立所谓惠帝后宫之子恒山王义为帝,改名为弘,即此“少帝”。吕氏势力被消灭后,汉大臣将相认为少帝其实不是惠帝之子,把他杀掉,迎立高祖子代王刘恒为帝。

  高后崩,合葬长陵。〔1〕禄、产等惧诛,〔2〕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3〕迎立代王,是为孝文帝,奉汉宗庙。此岂非天邪?非天命孰能当之?

  【注释】〔1〕“长陵”,汉高祖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据《关中记》记载,高祖陵在东,吕后陵在西。汉制帝后合葬,都是葬于同一地点而并不合陵。〔2〕“产”,指吕产,吕后长兄吕泽之子,高祖时被封为交侯,吕后执政时先后被封为梁王、吕王,拜相国,统率南军,后被忠于刘氏的大臣和将领击杀。详见本书《吕太后本纪》。〔3〕“北宫”,长安宫殿名,因在未央宫北,故名。

  薄太后,父吴人,〔1〕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2〕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3〕因葬焉。

  【注释】〔1〕“吴”,春秋末吴国领有今江苏淮河、新淮河以南,上海市大部,浙江北部太湖附近以及安徽东南部分地区,汉代仍把“吴”作为这一区域地理上的统称。〔2〕“故魏王”,指战国时的魏王。“宗家”,宗室族人。“媪”,音ǎo,汉代多用作已婚女子的通称,不一定指老年妇女。〔3〕“山阴”,秦县名,属会稽郡,故治即今浙江绍兴市。

  及诸侯畔秦,〔1〕魏豹立为魏王,〔2〕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3〕媪之许负所相,〔4〕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5〕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6〕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7〕以其国为郡,〔8〕而薄姬输织室。〔9〕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余不得幸。〔10〕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11〕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12〕一幸生男,是为代王。〔13〕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注释】〔1〕“畔”,通“叛”。〔2〕“魏豹”,战国末魏国宗室贵族宁陵君魏咎之弟。秦末部分反秦武装拥立魏咎为魏王,魏咎被秦军攻破自焚,魏豹追随项羽,继立为王。秦亡后项羽欲自领魏地,改封魏豹为西魏王。魏豹心中不满,在楚汉战争初期归顺刘邦。不久刘邦兵败彭城,魏豹又叛汉从楚,被汉将韩信、曹参俘送荥阳,遇害。详见本书《魏豹彭越列传》。〔3〕“内”,音nà,“纳”的古字。〔4〕“之”,前往,去。“负”,通“妇”,老年妇女。“相”,音xi4ng,相人,看相。〔5〕“荥阳”,县名,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故治在今河南荥阳东北。〔6〕“与”,亲附,跟从。〔7〕“曹参”,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末为沛狱吏,随刘邦起兵,破秦灭楚,大小数十战,功最多,被封为平阳侯。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继萧何为相国,惠帝五年去世。详见本书《曹相国世家》。〔8〕“以其国为郡”,时以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三郡。〔9〕“织室”,官署名,属少府管理,专门织造宫廷所需的各种织物。当时本身获罪或受丈夫、家主株连的妇女往往被送入织室服劳役。〔10〕“幸”,此指帝王享用女色。〔11〕“河南宫成皋台”,河南宫是秦时所建宫殿。成皋台,《汉书》作成皋灵台。河南宫当在成皋城内,成皋故城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12〕“女”,音rǔ,“汝”的古字。〔13〕“代王”,薄姬所生子,名恒,即后来的汉文帝。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被封为代王,封地包括代、太原、雁门三郡及云中郡的一小部分,约相当于今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南部及河北北部地区,都中都,故治在今山西平遥西南。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1〕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2〕【注释】〔1〕“御”,嫔妃。〔2〕“如”,往,前往。

  代王立十七年,〔1〕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2〕【注释】〔1〕“代王立十七年”,时为吕后八年(公元前一八○年)。〔2〕“轵”,音zhǐ,汉县名,属河内郡,故治在今河南济源南。薄昭封轵侯,食邑万户。薄昭后于文帝前十年(公元前一七○年)因杀汉使者有罪,自杀。

  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1〕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2〕长丞已下吏奉守冢,〔3〕寝庙上食祠如法。而栎阳北亦置灵文侯夫人园,如灵文侯园仪。薄太后以为母家魏王后,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后诸魏有力者,于是召复魏氏,〔4〕赏赐各以亲疏受之。薄氏侯者凡一人。

  【注释】〔1〕“栎阳”,县名,秦时属内史,汉初曾以此为临时首都,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北。高祖七年(公元前二○○年),刘邦从栎阳迁都长安,又葬父太公于栎阳北,改县名为万年,以奉陵寝。“栎”,音yuè。〔2〕“会稽郡”,汉郡名,治所在吴(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约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地区,浙江大部(西北一小部分除外)及福建全省。“会”,音guì。“园邑”,汉制,高级贵族死后,要指定一些民户迁入墓园附近居住,以任守护祭扫之事,这种守墓民户聚居的地方就叫园邑。〔3〕“长丞”,指管理园邑的官吏。长为主管,丞为副手。〔4〕“复”,优复,谓免除其赋税和劳役。

  薄太后后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1〕葬南陵。〔2〕以吕后会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3〕【注释】〔1〕“孝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2〕“南陵”,因在霸陵之南,故名。〔3〕“霸陵”,汉文帝陵墓,在今陕西长安东。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1〕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2〕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3〕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4〕“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位,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5〕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6〕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7〕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8〕【注释】〔1〕“清河”,汉郡名,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清河及枣强、武邑、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其地战国时属赵,所以称“赵之清河”。“观津”,县名,属清河郡,故治在今河北武邑东南。〔2〕“良家子”,清白人家的子女。〔3〕“与”,音yù,这里是列入的意思。〔4〕“主遣宦者吏”,指由宦官担任的负责遣发宫人的官吏。〔5〕“强”,音qiǎng,强迫,强制。〔6〕“嫖”,音piāo。〔7〕“女嫖为长公主”,刘嫖封号为馆陶公主。汉制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刘嫖为长公主,当是文帝死后之事。〔8〕“梁孝王”,名武,初封代王,后徙封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又徙封梁王。当时的梁国都雎阳(今河南商丘市),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开封、通许以东,永城以北,山东曹县、嘉祥以南和安徽亳县、砀山等地,有四十余城,且多大县。刘武为窦后爱子,景帝时已为太后的窦氏曾想兄终弟及,使自己这个少子成为皇位继承人,但大臣反对,景帝亦不愿,只得作罢。刘武为诸侯王共三十五年,卒于景帝中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谥“孝”。详见本书《梁孝王世家》。

  窦皇后亲蚤卒,〔1〕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2〕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3〕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注释】〔1〕“亲”,指父母。“蚤”,通“早”。〔2〕“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此即指有关主管部门的官员。〔3〕“安成”,汉县名,属汝南郡,故治在今河南正阳东北。

  窦皇后兄窦长君,〔1〕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2〕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3〕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4〕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5〕又常与其姊采桑堕,〔6〕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7〕丐沐沐我,〔8〕请食饭我,〔9〕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10〕家于长安。

  【注释】〔1〕“窦长君”,下云其弟字少君,则此“长君”亦当为字,《三辅决录》谓其名为“建”。〔2〕“略”,通“掠”。〔3〕“宜阳”,汉县名,属弘农郡,故治在今河南宜阳西。〔4〕“自卜数日当为侯”,宋刘敞以为“日”字是“曰”字之误。案窦广国与窦皇后姊弟相认事在文帝初年,而广国封侯在景帝时,并非自卜之后数日即为侯,刘说可从。“数”,术数,谓命相之类。〔5〕“识”,音zhì,记得,记住。〔6〕“常”,通“尝”,曾经。〔7〕“传舍”,驿馆,供出差官吏食宿的处所。〔8〕“丐沐沐我”,前“沐”字为名词,指洗米水,用以洗发,可去油腻。后“沐”字为动词,谓洗发。〔9〕“饭”,用作动词,谓用食物饲人。〔10〕“公昆弟”,同祖兄弟,包括亲兄弟和堂兄弟。一说认为“封公”二字是衍文。

  绛侯、灌将军等曰:〔1〕“吾属不死,命乃且县此两人。〔2〕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3〕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注释】〔1〕“绛侯”,即周勃,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末随刘邦起兵,转战四方,多立功勋,被封为绛侯。惠帝六年(公元前一八九年)为太尉,吕后死后与陈平等定策诛诸吕,迎立文帝。文帝初年曾任丞相,死于文帝前十一年(公元前一六九年)。详见本书《绛侯周勃世家》。“绛”,音ji4ng。“灌将军”,名婴,睢阳人,秦末从刘邦,能力战,以军功被封为颍阴侯。吕后死后,与周勃、陈平等合谋诛诸吕,迎立文帝。文帝初年先后官太尉、丞相,死于文帝前四年(公元前一七六年)。详见本书《樊郦滕灌列传》。〔2〕“县”,“悬”的古字,悬系,掌握。〔3〕“居”,居住,相处。

  窦皇后病,失明。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1〕皆毋子。〔2〕孝文帝崩,孝景帝立,乃封广国为章武侯。〔3〕长君前死,封其子彭祖为南皮侯。〔4〕吴楚反时,〔5〕窦太后从昆弟子窦婴,〔6〕任侠自喜,将兵,以军功为魏其侯。〔7〕窦氏凡三人为侯。

  【注释】〔1〕“邯郸”,汉县名,属赵国,故治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2〕“毋”,无。〔3〕“章武”,汉县名,属渤海郡,故治在今河北黄骅西南。〔4〕“南皮”,汉县名,属渤海郡,故治即今河北南皮县城。〔5〕“吴楚反”,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朝廷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王封地以强本弱枝,巩固中央政权。吴王刘濞(p@)、楚王刘戊约连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卬、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赵王刘遂等起兵对抗,史称“吴楚七国之乱”,后被汉将周亚夫等讨平。其事详见本书《孝景本纪》、《绛侯周勃世家》及《袁盎晁错列传》的有关记载。〔6〕“从昆弟”,同祖兄弟,即堂兄弟。“窦婴”,字王孙,曾任吴相、詹事,因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立有军功,封魏其侯,后又一度任太子傅。武帝时因与王太后同母弟丞相田蚡失和,于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年)被构陷至死。详见本书《魏其武安侯列传》。〔7〕“魏其”,汉县名,属琅邪郡,故治在今山东临沂南。“其”,音jī。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1〕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注释】〔1〕“黄帝、老子言”,指道家学说。“黄帝”,传说中上古的圣帝。“老子”,即老聃(音d1n),本书《老子韩非列传》以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人,近代学者或以为是战国时人,《道德经》五千言的作者。后世的道家尊黄帝、老子为祖,其书亦多托名黄帝、老子。

  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崩,〔1〕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2〕【注释】〔1〕“后孝景帝六岁”,时为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2〕“东宫”,即太后所居的长乐宫,因地处未央宫之东,故名。

  王太后,槐里人,〔1〕母曰臧儿。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2〕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与两女。而仲死,臧儿更嫁长陵田氏,生男蚡、胜。〔3〕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之,〔4〕曰两女皆当贵。因欲奇两女,〔5〕乃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予决,〔6〕乃内之太子宫。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7〕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征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8〕【注释】〔1〕“槐里”,汉县名,初属内史,景帝时属主爵都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后属右扶风,故治在今陕西兴平东南。〔2〕“臧荼”,秦末陈胜部将武臣自立为赵王,遣韩广收取燕地,韩广又自立为燕王,臧荼为韩广部将,曾率军救赵,因从项羽入关破秦。项羽分封诸侯,即封臧荼为燕王,而改封韩广为辽东王。后臧荼背楚归汉,刘邦仍以之为燕王。汉五年(公元前二○二年)臧荼又叛汉,结果兵败被擒。“臧”,音zāng。“荼”,音tú。〔3〕“蚡”,音f6n。〔4〕“卜筮”,钻灼龟甲以占吉凶称卜,演变蓍草以占休咎称筮。“筮”,音shì。〔5〕“奇”,音yì,通“倚”。〔6〕“决”,离决,断绝关系。〔7〕“身”,孕。〔8〕“王夫人生男”,王夫人所生之子,即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先是臧儿又入其少女兒姁,〔1〕兒姁生四男。〔2〕【注释】〔1〕“姁”,音xū。〔2〕“四男”,即广川王刘越、胶东王刘寄、清河王刘乘、常山王刘舜。

  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皇后毋子,毋宠。薄太后崩,废薄皇后。景帝长男荣,其母栗姬。栗姬,齐人也。〔1〕立荣为太子。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2〕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3〕挟邪媚道。”〔4〕景帝以故望之。〔5〕【注释】〔1〕“齐”,战国时齐国领有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东南一小部分地,至汉代仍以“齐”作为这一地区地理上的统称。〔2〕“谢”,推辞,拒绝。〔3〕“祝”,音zhòu,诅咒。〔4〕“媚道”,谓妇女以术骗取男人宠幸。〔5〕“望”,责怪,怨恨。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1〕曰:“百岁后,〔2〕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3〕心嗛之而未发也。〔4〕【注释】〔1〕“属”,音zhǔ,通“嘱”,托付,嘱咐。〔2〕“百岁”,死的委婉说法。〔3〕“恚”,音huì,恼怒,忿恨不平。〔4〕“嗛”,音xi2n,怀恨。

  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1〕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2〕大行奏事毕,〔3〕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4〕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5〕而废太子为临江王。〔6〕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7〕【注释】〔1〕“符”,祥瑞的征兆。〔2〕“趣”,音cù,催促。〔3〕“大行”,官名,原称典客,掌宾客朝觐之事,为九卿之一,景帝中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改称大行,亦称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后又改称大鸿胪。案,废太子为临江王,事在景帝前七年(公元前一五○年)冬,其时典客尚未改称大行,这里司马迁是用后来的官名追记前事。〔4〕“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语出《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5〕“案”,查办,追究罪名。〔6〕“临江王”,其封国即汉初南郡地,都江陵(今湖北江陵),辖境约相当于今湖北粉青河及襄樊市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及清江以北,四川巫山以东地区。〔7〕“盖”,音gě,汉县名,属泰山郡,故治在今山东沂水西北。

  景帝崩,太子袭号为皇帝。尊皇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1〕封田蚡为武安侯,〔2〕胜为周阳侯。〔3〕【注释】〔1〕“平原”,汉县名,属平原郡,故治在今山东平原南。〔2〕“武安”,汉县名,属魏郡,故治在今河北武安县城。〔3〕“周阳”,汉邑名,属河东郡闻喜县,故地在今山西绛县南。

  景帝十三男,一男为帝,十二男皆为王。〔1〕而兒姁早卒,其四子皆为王。〔2〕王太后长女号曰平阳公主,〔3〕次为南宫公主,〔4〕次为林虑公主。〔5〕【注释】〔1〕“十二男皆为王”,指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鲁共王余、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长沙定王发、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清河哀王乘、常山宪王舜。诸王事迹可参看本书《五宗世家》。案,景帝共十四子,一子为帝,十三子为王,此云“景帝十三男,一男为帝,十二男皆为王”,有误。〔2〕“其四子皆为王”,王兒姁四子为广川王越、胶东王寄、清河王乘、常山王舜。〔3〕“平阳”,汉县名,属河东郡,故治在今山西临汾西南。案,王皇后长女本封阳信公主(阳信县属渤海郡,故治在今河北无棣北),因与平阳侯曹时结婚,所以又称平阳公主。〔4〕“南宫”,汉县名,属广川国,故治在今河北南宫西北。〔5〕“林虑”,当作“隆虑”,东汉末避殇帝刘隆讳改作“林虑”。汉县名,属河内郡,故治在今河南林县县城。此作“林虑”,当是后人追改。

  盖侯信好酒。田蚡、胜贪,巧于文辞。王仲蚤死,葬槐里,追尊为共侯,〔1〕置园邑二百家。及平原君卒,从田氏葬长陵,置园比共侯园。而王太后后孝景帝十六岁,以元朔四年崩,〔2〕合葬阳陵。〔3〕王太后家凡三人为侯。

  【注释】〔1〕“共”,音gōng,汉县名,属河内郡,故治在今河南辉县县城。〔2〕“元朔四年”,公元前一二五年。“元朔”,汉武帝年号。案,《汉书·武帝纪》及《外戚列传》均记王太后卒于元朔三年,疑此“四”字为“三”字之误。〔3〕“阳陵”,汉景帝陵,在右扶风弋阳,当今陕西高陵西南。

  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1〕出平阳侯邑。〔2〕子夫为平阳主讴者。〔3〕武帝初即位,〔4〕数岁无子。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余人,饰置家。武帝祓霸上还,〔5〕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6〕上弗说。〔7〕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8〕得幸。上还坐,欢甚,赐平阳主金千斤。〔9〕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10〕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11〕“行矣,强饭,〔12〕勉之!即贵,无相忘。”入宫岁余,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13〕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召其兄卫长君、弟青为侍中。〔14〕而子夫后大幸,有宠,凡生三女一男。〔15〕男名据。

  【注释】〔1〕“其家号曰卫氏”,据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卫子夫母为卫媪,卫媪所生子女包括私生的在内,都冒姓为卫氏。〔2〕“平阳侯”,汉初曹参封平阳侯,四传至曾孙曹时(一说名寿)袭爵。曹时即平阳公主的丈夫。〔3〕“主”,公主的简称。“平阳主”,平阳公主,即武帝姊阳信长公主。“讴者”,歌伎。〔4〕“武帝”,“武”为死后才有的谥号。司马迁去世早于武帝,其所作《史记》不当有“武帝”之称,此必本作“今上”,后人追改为“武帝”。本篇下文(不包括褚少孙所补)言及“武帝”,本亦当作“上”或“今上”。〔5〕“祓”,音fú,古代有于三月上巳(上旬巳日)去水滨洗濯宿垢以消灾祈福的习俗,称为“祓禊”(禊音xì)或“祓除”,亦简称为“祓”。“霸上”,地名,在长安东郊霸水西岸。〔6〕“见”,音xiàn,引见,使之见。〔7〕“说”,音yuè,通“悦”。〔8〕“轩”,车。皇帝出行,有车载衣服随行,称“尚衣轩”。〔9〕“斤”,汉制一斤约合今二百五十八克。〔10〕“奉送”,进献,恭恭敬敬地送入。〔11〕“拊”,音fǔ,轻轻地拍击。〔12〕“强饭”,意谓努力加餐。〔13〕“斥”,弃逐。〔14〕“卫长君”,原名长子,长君是他在卫子夫入宫邀宠后改称的名字。“弟青”,卫青字仲卿,卫子夫同母弟,其生父郑季曾在平阳侯家为吏,因与侯府中女奴卫媪私通而生青及步广二子,二子后皆冒用卫姓。卫青因卫子夫的关系得到武帝的重用,后官车骑将军、大将军,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贵盛无比,至元封五年(公元前一○六年)去世。详见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侍中”,加官名。在原有官职上加“侍中”,便可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禁。〔15〕卫子夫所生三女,后封诸邑公主、石邑公主、当利公主(又称卫长公主)。卫子夫所生一男为武帝长子刘据,亦即卫太子,详后注。

  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1〕无子。上之得为嗣,〔2〕大长公主有力焉,〔3〕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4〕而立卫子夫为皇后。〔5〕【注释】〔1〕“姓陈氏”,陈皇后父为堂邑侯陈午。〔2〕“嗣”,指皇位继承人。〔3〕“大长公主”,皇帝姑母的称号。景帝姊长公主嫖在武帝时被尊为大长公主,即陈皇后的母亲。〔4〕“废陈皇后”,事在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年)。〔5〕“立卫子夫为皇后”,事在元朔元年(公元前一二八年)。

  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曰:〔1〕“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2〕平阳公主曰:“用无子故废耳。”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

  【注释】〔1〕“数”,音shǔ。“数让”,责备,数落。〔2〕“倍”,通“背”。

  卫子夫已立为皇后,先是卫长君死,乃以卫青为将军,击胡有功,〔1〕封为长平侯。〔2〕青三子在襁褓中,〔3〕皆封为列侯。〔4〕及卫皇后所谓姊卫少儿,〔5〕少儿生子霍去病,〔6〕以军功封冠军侯,〔7〕号骠骑将军。〔8〕青号大将军。〔9〕立卫皇后子据为太子。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10〕五人为侯。〔11〕【注释】〔1〕“胡”,古代通称北方边地及西域的少数民族为“胡”,此则专指匈奴。〔2〕“长平”,汉县名,属汝南郡,故治在今河南西华东北。〔3〕“襁褓”,音qiǎngbǎo,用来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在襁褓中”指年纪幼小。〔4〕“列侯”,秦爵二十等,彻侯位最尊,汉因之,后避武帝讳改称通侯,又称列侯。〔5〕“卫少儿”,卫媪三女,长名君孺,次名少儿,三名子夫。少儿与平阳侯家吏霍仲孺私通而生霍去病。卫子夫贵后,少儿与詹事陈掌结婚。〔6〕“霍去脖,武帝时名将,击匈奴有功,后于元狩六年(公元前一一七年)去世。详见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7〕“冠军”,意谓其功为诸军之冠。霍去病封冠军侯,当时特于南阳郡置冠军县作为他的封地。冠军县故治在今河南邓县西北。〔8〕“骠骑将军”,将军名号,秩禄万石,同大将军。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始设,以授霍去病。“骠”,音piào,有骁勇之义。〔9〕“大将军”,西汉最高军职,秩禄万石。〔10〕“枝属”,宗族亲戚。〔11〕“五人为侯”,谓卫青、霍去病及卫青三子。

  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1〕【注释】〔1〕“有子为齐王”,王夫人子名闳(音h$ng),为武帝第二子,元狩六年(公元前一一七年)立为齐王,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死。所封齐国本临淄郡地,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及益都、广饶、临朐等地。

  王夫人蚤卒。而中山李夫人有宠,〔1〕有男一人,为昌邑王。〔2〕【注释】〔1〕“中山”,诸侯王国名,都卢奴(今河北定县),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河以北地区。〔2〕“有男一人为昌邑王”,李夫人子名髆(音bó),为武帝第五子,天汉四年(公元前九七年)立为昌邑王,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八六年)死。所封昌邑国本山阳郡地,都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地区,兼领独山湖东兖州市及邹县的一部分。

  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1〕协律者,故倡也。〔2〕兄弟皆坐奸,〔3〕族。〔4〕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5〕伐大宛,〔6〕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7〕【注释】〔1〕“协律”,官名,即协律都尉,掌管音乐。武帝时设置,以授李延年。〔2〕“倡”,以音乐歌舞娱乐统治者的乐人,地位极其卑下。〔3〕“兄弟皆坐奸”,李延年年轻时犯法已受宫刑,据《汉书·佞幸传》记载,是其弟李季与宫人奸乱,李延年亦牵连得罪。“坐”,犯罪,触犯某一条法律。〔4〕“族”,族灭。即一人犯罪,诛杀其整个家族。〔5〕“贰师将军”,贰师本汉时大宛地名。大宛有良马,匿于贰师城中,汉遣使者求之不得,使者又被大宛贵族截杀。武帝怒,于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兵数万伐大宛。太初三年大宛降,李广利得马归。因为发兵的目的是至贰师城取名马,因此这次远征就以“贰师”为将军名号。贰师城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的马尔哈马特。〔6〕“大宛”,汉时西域国名,故地在今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一带。汉武帝遣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事,详见本书《大宛列传》。〔7〕“海西侯”,李广利以伐大宛立功,当时认为大宛地近西海,所以封为海西侯。

  他姬子二人为燕王、广陵王。〔1〕其母无宠,以忧死。

  【注释】〔1〕“燕王”,名旦,武帝第三子,元狩六年(公元前一一七年)立为燕王,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八○年)因谋反事败自杀。所封燕国都蓟(今北京城区西南),辖境约相当于今北京城区、近郊、大兴、河北固安以及北京房山、昌平、通县部分地。“广陵王”,名胥,武帝第四子,元狩六年(公元前一一七年)立为广陵王,屡犯法度,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五四年)因诅咒事发自杀。所封广陵国本江都国地,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辖境约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仪征以东地区。详见本书《三王世家》。据《汉书·武五子传》,燕王旦和广陵王胥都是李姬所生。

  及李夫人卒,则有尹婕妤之属,〔1〕更有宠。〔2〕然皆以倡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3〕不可以配人主也。

  【注释】〔1〕“婕妤”,音ji6y*,或作“倢伃”,宫廷女官名,秩同列侯,位同上卿,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武帝时设置。〔2〕“更”,更替,一个接一个。〔3〕“士女”,有士人操行的女子。

  褚先生曰:〔1〕臣为郎时,〔2〕问习汉家故事者钟离生。〔3〕曰:王太后在民间所生一女者,〔4〕父为金王孙。王孙已死,景帝崩后,武帝已立,王太后独在。而韩王孙名嫣素得幸武帝,〔5〕承间白言太后有女在长陵也。〔6〕武帝曰:“何不蚤言!”乃使使往先视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跸道,〔7〕先驱旄骑出横城门,〔8〕乘舆驰至长陵。〔9〕当小市西入里,〔10〕里门闭,暴开门,〔11〕乘舆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门外止,使武骑围其宅,〔12〕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即使左右群巨入呼求之。家人惊恐,女亡匿内中床下。扶持出门,令拜谒。武帝下车泣曰:“嚄!〔13〕大姊,何藏之深也!”诏副车载之,〔14〕迴车驰还,而直入长乐宫。〔15〕行诏门著引籍,〔16〕通到谒太后。太后曰:“帝倦矣,何从来?”帝曰:“今者至长陵得臣姊,与俱来。”顾曰:“谒太后!”太后曰:“女某邪?”曰:“是也。”太后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为寿,奉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17〕以赐姊。太后谢曰:“为帝费焉。”于是召平阳主、南宫主、林虑主三人俱来谒见姊,因号曰修成君。有子男一人,女一人。男号为修成子仲,女为诸侯王王后。〔18〕此二子非刘氏,以故太后怜之。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19〕皆患苦之。

  【注释】〔1〕“褚先生曰”,以下为褚先生所补,非司马迁原文。褚先生名少孙。〔2〕“郎”,皇帝的侍从官员,分侍郎、郎中、中郎等,隶属于郎中令(太初元年后改称光禄勋),平时轮流宿卫宫廷,皇帝出行则扈从警卫。郎官秩位不高,却是晋升其他较高级官职的一个阶梯。褚少孙在本书《三王世家》后的补文中说他曾“幸得以文学为侍郎”。〔3〕“钟离”,复姓。〔4〕据《汉书·外戚传》,王太后早年在金氏所生之女名俗。〔5〕“韩王孙名嫣”,字王孙,秦汉间韩王信之曾孙。祖父颓当,景帝时以匈奴相来降,封弓高侯。武帝幼时为胶东王,与韩嫣同学相亲,为帝后,以嫣为上大夫,常与之共卧起,十分宠信。嫣出入宫廷不禁,后因奸乱后宫,被王太后赐死。详见本书《佞幸列传》。〔6〕“承间”,乘机会。“间”,音jiàn。〔7〕“跸道”,古时帝王出行,一路戒严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称为“跸道”。“跸”,音bì。〔8〕“旄骑”,又称“旄头骑”,皇帝仪仗队中在前面开道的骑兵。因需解髻披发,所以称“旄头”。“横城门”,为长安城北面西第一座门,面对架于渭水之横桥。〔9〕“乘舆”,皇帝乘坐的车辆。〔10〕“里”,县以下的居民区单位。古聚族列里而居,里有里门,按时启闭。〔11〕“暴”,强行。〔12〕“武骑”,武装骑兵。〔13〕“嚄”,音huò,表示惊怪的叹词。〔14〕“副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车辆。据《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15〕“长乐宫”,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宫垣南北宽约二千三百米,东西长约二千九百米,是汉时长安的主要宫殿之一,高祖时以此为视朝之地,惠帝末移至未央宫视朝,长乐宫改为太后居处。〔16〕“籍”,指门籍,悬在宫门上的一种名籍。竹制,上记姓名年貌,有门籍者案验得实,可出入宫门。〔17〕“甲第”,头等住宅。〔18〕“诸侯王”,汉代的亲王有自己的封国,略似先秦的诸侯,所以称“诸侯王”。修成君女后嫁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刘迁为妃,不久即离婚。此云“为诸侯王王后”,不确。〔19〕“陵折”,欺凌折辱。“陵”,通“凌”。据本书《酷吏列传》,后义纵任长安令,执法不避权贵,曾捕案修成子仲。

  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1〕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2〕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3〕二曰发干侯,〔4〕三曰宜春侯,〔5〕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注释】〔1〕“伉”,音kàng。据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及《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卫伉初封宜春侯,又为长平侯世子。〔2〕“三弟皆封为侯”,案,卫青三子封侯,包括长子伉在内,此云伉别有三弟封侯,误。前云卫青有“四子”,亦误。下文云“三子为侯”,当是。〔3〕“阴安侯”,名不疑。“阴安”,汉县名,属魏郡,故治在今河南清丰北。〔4〕“发干侯”,名登。“发干”,汉县名,属东郡,故治在今山东冠县东。〔5〕“宜春侯”,即伉。此以为伉有弟别封宜春侯,误。“宜春”,汉县名,属汝南郡,故治在今河南汝南西南。

  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1〕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2〕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于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

  【注释】〔1〕“尚主”,与公主结婚。“尚”有尊奉之义,公主身份尊贵,不敢说“娶”,所以用“尚”字。〔2〕“此出吾家”,指卫青微时,本是平阳侯家仆隶。

  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传》曰:〔1〕“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注释】〔1〕“传”,音zhu4n,书传。

  武帝时,幸夫人尹婕妤。邢夫人号■娥,〔1〕众人谓之“■何”。■何秩比中二千石,〔2〕容华秩比二千石,〔3〕婕妤秩比列侯。常从婕妤迁为皇后。

  【注释】〔1〕“■娥”,汉武帝设置的宫廷女官名号,位在婕妤下。“■”,音x0ng。〔2〕“中二千石”,汉代官员秩禄等级的一种,每月可得俸谷一百八十斛,年俸为二千一百八十斛;九卿、执金吾等高级官员属之。“中”,音zhòng,义为满。〔3〕“容华”,或作“傛华”,汉武帝设置的宫廷女官名号,位在■娥下。“二千石”,汉代官员秩禄等级的一种,每月可得俸谷一百二十斛,年俸为一千四百四十斛;郡守,王国相、典属国、将作大匠、太子傅、大长秋、詹事等属之。《汉书·外戚传》以为容华秩比真二千石,与此异。真二千石,每月可得俸谷一百五十斛,年俸为一千八百斛。

  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帝许之。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1〕为邢夫人来前。尹夫人前见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对曰:“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于是帝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望见之,曰:“此真是也。”于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谚曰:“美女入室,恶女之仇。”〔2〕【注释】〔1〕“御者”,侍从。〔2〕“恶”,丑恶。

  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1〕《传》曰:“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2〕美女者,恶女之仇。岂不然哉!

  【注释】〔1〕“贞好”,贞指操行清白,好指容貌美丽。〔2〕“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此四句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又见本书《扁鹊仓公列传》,可知已成当时流行箴言。

  钩弋夫人姓赵氏,〔1〕河间人也。〔2〕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3〕昭帝立时,年五岁耳。〔4〕【注释】〔1〕“钩弋”,汉长安宫名。据《汉书·外戚传》,武帝经过河间,有人说此间有奇女,武帝就遣使把这个赵姓女子召来,此女生来两手拳曲,不能伸开,经武帝抚弄,手掌就伸开了。随即入宫,得到武帝的宠幸,号称“拳夫人”,因居于钩弋宫,又称“钩弋夫人”。〔2〕“河间”,诸侯王国名,都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东南部献县、交河、东光、阜成、武强一带。〔3〕“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案,武帝年十六继位为帝,在位五十四年,后元二年死时年七十,而昭帝时年八岁。此云“年七十,乃生昭帝”,误。〔4〕“昭帝立时,年五岁耳”,案之《汉书·武帝纪》、《昭帝纪》及其他记载,昭帝生于太始三年(公元前九四年),后元二年继位时年八岁。此云“五岁”,误。

  卫太子废后,〔1〕未复立太子。而燕王旦上书,愿归国入宿卫。〔2〕武帝怒,立斩其使者于北阙。〔3〕【注释】〔1〕“卫太子”,即武帝长子刘据,卫子夫所生,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立为太子。武帝晚年多病,以为是有人埋蛊(把代表怨家仇人的木偶埋入地下,施以符咒,使对方遭受灾祸。蛊音gǔ)诅咒的缘故,征和二年(公元前九一年)命亲信江充查办此事。江充与太子不和,诬称在太子宫中掘得巫蛊用的桐木人。太子惊惧愤怒,把江充杀了。武帝以为太子造反,派丞相刘屈氂(音l0)领兵攻太子,太子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东)躲藏,被地方官发觉自杀。因其有罪遭祸而死,所以史书从母姓称之为“卫太子”。谥“戾”,又称“戾太子”,卫后亦在这次事变中自杀。〔2〕“归国入宿卫”,归还封国,回到长安在宫中住宿警卫。这是一种借口,其实燕王是觊觎太子的位置,想当皇位继承人。〔3〕“北阙”,未央宫北面的门楼,是官员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

  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1〕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2〕夫人脱簪珥叩头。〔3〕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4〕夫人还顾,帝曰:“趣行,〔5〕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6〕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7〕【注释】〔1〕“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周武王死,子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代摄王政七年,事见本书《周本纪》及《鲁周公世家》。“负”,背负。谓周公背着成王临朝。据《汉书·霍光传》记载,武帝使画工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赐霍光,暗示了要立幼子使霍光辅政的意思。〔2〕“谴责”,严厉地斥责。〔3〕“珥”,音ěr,耳饰。古制,后妃有过,当脱簪珥待罪。〔4〕“掖庭狱”,掖庭中关押有罪宫人的监狱,由掖庭令掌管。“掖庭”,宫中旁舍。〔5〕“趣”,音cù,急速。〔6〕“云阳宫”,即甘泉宫。〔7〕“封”,聚土为坟堆。“识”,音zhì,植树作标记。“封识其处”,在其处封土植树作为标志。后昭帝即于其地改葬钩弋夫人,起陵,称“云陵”。

  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1〕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2〕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3〕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4〕岂可谓非贤圣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5〕岂虚哉!

  【注释】〔1〕“儿曹”,小儿辈。〔2〕“女主”,女性君主,多指执政的太后。“骄蹇”,骄横傲慢。“蹇”,音ji3n。〔3〕“女”,音rǔ,通“汝”。〔4〕“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事实并非全是如此,如武帝第二子齐王刘闳母王夫人、第五子昌邑王刘髆母李夫人都是病死的,生前并未受遣获罪。〔5〕“谥”,当时有地位者在死后,别人依据其生前行迹追加的称号。“武”,据《谥法解》,“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皆可谥以“武”。

   译文 自古以来,承受天命开基创业的帝王以及继承正统谨守法度的君主,不仅本身具有许多内在的美德,同时也得到后妃外戚的辅助。夏朝的兴起,因为有涂山氏之女,而桀被放逐,则由于末喜的缘故。殷朝的兴起,因为有有娀氏之女,而纣的被杀,则由于他宠爱妲己。周朝的兴起,因为有姜原和大任,而幽王被人所擒,则由于他被褒姒所迷惑。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开头,《诗经》以《关雎》一篇为始,《书经》赞美尧命二女下嫁于舜,《春秋》则讥刺纪侯娶妇不行亲迎之礼。夫妇之间,存在着人们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伦理。礼的应用,在婚姻方面最为戒慎。乐声协调则四季和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化育的根本。(处理夫妇关系,)难道可以不谨慎吗?人能够发扬道义,却对命毫无办法。真了不得啊,夫妇之间的爱,君主无法从臣下那里得到,父亲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何况地位卑下的人呢?(夫妇)既然欢好结合了,有的却不能生育子孙;有的能生育子孙,却又得不到好结果。这难道不是由于命吗?孔子极少谈“命”,这是因为命太难讲了吧!如果不是能通达幽明变化的人,又怎能认识人天生的资质及其禀受的命运呢?

  太史公说:秦以前的事太简略了,其详情已无法得知而予以记载。汉代兴起,吕娥姁为高祖的正后,她生的儿子为太子。到了晚年,容色衰老,高祖对吕后的爱也大不如前了,而戚夫人得宠,她生的儿子如意好几次差一点取代了太子的位置。等到高祖驾崩,吕后杀了戚夫人,又害死了赵王如意,高祖后宫的妃妾,只有那些平时不得宠爱并被疏远的,才得以平安地活下来。

  吕后的长女为宣平侯张敖的妻子,张敖的女儿为孝惠皇后。吕太后因为亲上加亲的缘故,千方百计想让张后生下能继承皇位的儿子,然而张后始终未能生子,就取后宫妃妾生的孩子冒称是自己的儿子。等到孝惠帝驾崩,其时天下统一未久,继位的子嗣身份不明。吕后于是使自己娘家的人显贵起来,封诸吕为王作为辅佐。又立吕禄的女儿为少帝的皇后,企图以联姻来巩固统治的根本,使之坚牢无比,然而终究无益于事。

  高后驾崩,与高祖合葬于长陵。吕禄、吕产等惧怕遭到杀戮,阴谋作乱。大臣们起来讨伐诸吕,上天诱导汉家得以恢复自己的统绪,终于消灭了吕氏。只留下了孝惠皇后,让她居住在北宫。大臣们迎立代王继位,这就是孝文帝,以奉承汉家的宗庙。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不是天命所归,谁能当得起呢?

  薄太后,她父亲是吴人,姓薄氏。在秦朝的时候与从前魏王宗室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也就葬在那里。

  到诸侯起来反叛秦朝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而魏媪把她的女儿送进魏宫。魏媪到许负那里去看相算命,许负为薄姬看相,说她将来会生天子。当时项羽正与汉王在荥阳对峙,天下的归属,还未见定局。魏豹最初是助汉击楚,听到许负的话,心中暗喜,便背叛汉王而中立,后变为与楚联合约和。汉王派遣曹参等攻打并俘虏了魏王豹,把他的国土改为郡,而薄姬被送进汉宫的织室服役。魏豹已死,汉王有一次去织室,看到薄姬有姿色,就下诏把她纳入后宫。进宫一年多,薄姬未得皇上的亲幸。起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友爱,相互约定说:“谁先贵显了,别忘记提携好友。”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被汉王宠幸。汉王一次坐在河南宫成皋台上,管、赵这两个美人在一起取笑薄姬当初的约言。汉王听到了,问她们发笑的原因。两人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告诉汉王。汉王心里感到凄惨,同情薄姬,这一天便把她召来侍奉。薄姬说:“昨天深夜我梦见一条苍龙盘据在我腹部。”高帝说:“这是大贵的征兆,我为你成全这件事。”同宿一次就生下了儿子,这就是代王。此后薄姬就很少有机会见到高祖。

  高祖崩,那些被高祖宠爱亲幸的美人嫔御如戚夫人之类,吕太后对她们怀恨在心,把她们都幽禁起来,不让出宫。而薄姬由于很少见到高祖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去代国,为代王太后。太后的弟弟薄昭也跟着到代国。

  代王立后十七年,高后驾崩。大臣们商议选立皇位继承人,大家痛恨外戚吕氏的强横,都称赞薄氏仁爱善良,所以迎代王入长安,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为皇太后,她的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薄太后的母亲早已去世,葬在栎阳之北。于是追尊薄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在葬地会稽郡置设园邑三百家,由长丞以下的官吏奉职守墓,寝庙献食祭祀都依规定的礼法进行。而在栎阳北置灵文侯夫人的墓园,一切比照灵文侯墓园的礼仪。薄太后认为自己母家是魏王的后裔,又早早失去了双亲,当初照顾薄太后,诸魏是出过力的,于是就召见并优待魏氏,并按亲疏关系让他们接受不同的赏赐。薄氏封侯的有一个人。

  薄太后后于文帝两年,在孝景帝前二年驾崩,葬在南陵。因为吕后先已与高祖合葬于长陵,所以特地另造陵墓,靠近孝文皇帝的霸陵。

  窦太后是赵地清河郡观津县人。吕太后当政时,她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侍奉太后。太后把一些宫女遣送出宫赐给诸王,每个王得五人,窦姬被列入发遣之列。窦姬家在清河,因此希望能被送到赵国,靠近家乡,就请求主管发遣宫女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字安排在去赵国的那一批里面。”宦官忘记了这事,误把她的名字列入去代国的一批中。名籍上奏,吕太后下诏认可,便当上路。窦姬伤心地哭泣,怨恨那个宦官,不愿去代国,在逼迫之下,才肯登程。到了代国,代王惟独宠幸窦姬,窦姬生了个女儿名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代王的王后生有四个儿子。代王还没进京被立为皇帝,王后就先去世了。等到代王被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接连病死。孝文帝继位后几个月,朝廷大臣请求立太子,而窦姬生的大儿子年最长,就被立为太子。又立窦姬为皇后,女儿嫖则封为长公主。第二年,又立窦姬的小儿子武为代王,不久改封梁,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父母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于是薄太后下诏命令有关官署,追尊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命令清河郡置设园邑二百家,由长丞奉职守墓,比照灵文侯园邑的礼仪。

  窦皇后的哥哥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里穷,被人掠走贩卖为奴,家里不知他的下落。辗转卖了十几家,到了宜阳,替他的主人进山烧炭。夜间一百多人一起睡在山崖下,山崖崩塌,睡着的人全被压死,只有少君脱险,没有遇难。自己占卜日后当封为侯,就跟随主人到长安去。听说窦皇后刚刚被立为皇后,老家在观津,姓窦。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却记得老家的县名和自己的姓氏,又记得曾经与姐姐一起采桑,从桑树上掉下来这件事,以此作为凭证,上书自己陈述是皇后的亲弟弟。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给文帝,召见广国,问他详情,广国一一说明有关情况,果然符合实情。又再一次问他有什么可以验证,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时,与我在驿馆中告别,讨来淘米水给我洗头,又要得食物让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皇后抱着他痛哭,涕泪纵横而下。左右的侍者也都趴在地上哭泣,与皇后一起悲哀。(文帝)于是厚厚地赏赐广国土地、住宅、黄金、钱币,同时分封皇后的同祖兄弟,家住长安。

  绛侯周勃、将军灌婴等商量说:“我们这些人如果一时不死,性命将决定于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出身低微,必须替他们选择好的师傅和宾客,不然的话,恐怕又会仿效吕氏闹出大事来。”于是就选择年长有德者以及操守端正的士人,与窦氏兄弟相处。窦长君、少君因此而成为谦虚逊让的君子,不敢因尊贵的地位而骄气凌人。

  窦皇后患病,双目失明了。文帝宠幸邯郸慎夫人和尹姬,二人都未能生儿子。孝文帝驾崩,孝景帝继位,就封广国为章武侯;长君先已去世,封他的儿子彭祖为南皮侯。吴楚叛变作乱时,窦太后堂弟的儿子窦婴喜欢打抱不平,并以此自负,他受命统率军队,因为有军功而被封为魏其侯。窦氏共有三人为侯。

  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景帝、太子以及诸窦不得不去读《黄帝》、《老子》之类的书,尊崇其学说。

  窦太后在孝景帝之后六年驾崩,合葬于文帝的霸陵。遗诏命把东宫的金钱财物全部赐给长公主嫖。

  王太后是槐里人。母亲叫臧儿。臧儿是先前的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出嫁为槐里王仲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名信。还生了两个女儿。王仲死,臧儿改嫁长陵田氏,生了蚡、胜两个儿子。臧儿的长女嫁给金王孙为妻,已经生了一个女儿,而臧儿卜筮算命,说是两个女儿都会大贵。因而企图依靠两个女儿求得富贵,就硬把长女从金氏那里接走。金氏十分愤怒,不肯离绝,臧儿就把长女送进太子宫中。太子亲幸宠爱她,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还在母腹中时,王美人梦见太阳投入自己怀中,她把这件事告诉给太子,太子说:“这是大贵的征兆。”还没有分娩而孝文帝驾崩;孝景帝即位后,王夫人生下了儿子。

  早先,臧儿又把小女儿兒姁送入太子宫中,兒姁生了四个儿子。

  景帝当太子的时候,薄太后把薄氏的女儿配他为妃,到景帝立为天子,立薄妃为皇后。皇后没有生儿子,不得宠。薄太后驾崩后,景帝就废掉了薄皇后。

  景帝的长子名荣,他母亲是栗姬。栗姬是齐人。景帝立荣为太子,长公主嫖有个女儿,想配给太子作妃。栗姬生性嫉妒,而景帝的那些美人都是通过长公主的推荐才见到景帝的,她们得到的尊荣和宠幸,都超过了栗姬。栗姬天天都怨恨生气,就拒绝了长公主,不答应让太子娶她的女儿。长公主又要把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王夫人答应了。长公主因此恼怒栗姬,天天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栗姬同那些贵夫人、得宠的美人聚会,经常派自己的侍者在她们的背后念咒语吐唾沫,搞歪门邪道。”景帝因此而对栗姬产生了恶感。

  景帝曾经身体欠安,心中不乐,(疑心自己将不久于世,)就把已经封王的那些儿子嘱托给栗姬照顾,说道:“我死了以后,你好好看待他们。”栗姬有气,不肯答应,还出言不逊。景帝也生气了,心里对栗姬衔恨而没有发作。

  长公主天天在景帝面前称赞王夫人的儿子好,景帝也认为这个儿子有贤德,又有以前王夫人怀孕时梦见太阳入怀的吉兆,但对改易太子的大计,还没有作最后决定。王夫人知道景帝对栗姬怀恨,趁着怒气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建议立栗姬为皇后。(一天,)大行上奏完毕,说道:“古话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现在太子的母亲没有封号,应该立她为皇后。”景帝发怒道:“这是你们应该讲的话吗!”于是就追究查办,处死了大行,而把太子废为临江王。栗姬更加恼怒怨恨,却见不到皇上,因此忧闷而死。(景帝)终于立王夫人为皇后,立她生的儿子为太子。封皇后的哥哥信为盖侯。

  景帝驾崩,太子继承名号为皇帝。尊封皇太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景帝共有十三个儿子,一个儿子继位为帝,其余十二个儿子封王。而兒姁早已去世,她生的四个儿子都封为王。王夫人的长女封号为平阳公主,次女为南宫公主,三女为林虑公主。

  盖侯王信喜欢饮酒。田蚡、田胜生性贪婪,能说会道。王仲早死,葬在槐里,追封为共侯,设置园邑二百家。等到平原君去世,从后夫田氏合葬在长陵,设置园邑比照共侯园的规格。王太后后于孝景帝十六年,在元朔四年驾崩,同景帝合葬在阳陵。王太后家共有三人为侯。

  卫皇后字子夫,出身低微。她家号称卫氏,出自平阳侯的封邑。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歌伎。武帝即位之初,几年未有子嗣。平阳公主访求挑选了十几个良家女子,装扮好了放在家中。武帝三月上巳去霸上祓禊归来,顺便过访平阳公主。平阳公主让装扮好的美人出来见武帝,皇上看了都不喜欢。到宴饮时,歌伎上来献歌,皇上望见卫子夫,单单就爱上她。这一天,武帝起来换衣服,子夫在尚衣的车中侍奉,得到了亲幸。皇上回到宴会的座位上,极其高兴,赐给平阳公主黄金千斤。公主从而奏请进献子夫,把她送入宫中。子夫上车时,平阳公主轻轻地拍着她的背说:“去吧,多吃些饭,保重身体,要努力啊!如果显贵了,别忘了我。”入宫一年多,竟不再得到亲幸。武帝挑选宫女中不中用的,斥退出宫,让她们回家。卫子夫得以见到皇上,哭哭啼啼地请求让她出宫。皇上对她生了怜爱之心,又亲幸她,子夫于是有了身孕,得到的尊荣和宠爱,一天比一天增多。武帝把她的哥哥卫长君、弟弟卫青召来任为侍中。子夫后来大被皇上亲幸,非常得宠,一共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名据。

  当初,皇上为太子时,娶了长公主的女儿为妃。立为皇帝后,这个妃子就立为皇后。皇后姓陈,没有生儿子。皇上之所以能被景帝立为继承皇位的太子,大长公主出了大力,所以陈皇后很骄贵。她听说卫子夫大得宠幸,很恼怒,好几次寻死觅活的。皇上得知后,更生她的气。陈皇后为了争宠,搞了妇人巫蛊求媚的那一套歪门邪道。这类事情多次被皇上觉察。武帝于是废掉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陈皇后的母亲大长公主是景帝的姐姐,她责怪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说:“皇上不是因为我的关系,不会被立。事后却抛弃了我的女儿,怎么这样不自爱,忘了本!”平阳公主说:“是因为没能生儿子的缘故才被废的。”陈皇后想生儿子,给医生的钱共花了九千万,然而终究未能生子。

  卫子夫已立为皇后,卫长君早先死了,武帝就以卫青为将军。卫青攻打匈奴有功,被封为长平侯。他三个儿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孩,也都封为列侯。连同卫皇后所谓的姐姐卫少儿生的儿子霍去病,也以军功封为冠军侯,号骠骑将军。卫青号大将军。武帝立卫皇后的儿子据为太子。卫家的亲属靠军功起家,共有五人为侯。

  等到卫皇后容色衰老,赵地的王夫人得到宠幸,生有儿子,被封为齐王。

  王夫人早死。而中山李夫人得宠,生了一个儿子,被封为昌邑王。

  李夫人早死,她的哥哥李延年因精通音律而得宠,封官号称协律。协律之职原本系倡家。后来李延年和他的弟弟都因为与宫女通奸而遭灭族之祸。其时他们的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远出征伐大宛,没有跟着被杀。李广利回来,皇帝已经夷灭了李氏。后来又可怜李家,就封广利为海西侯。

  武帝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被封为燕王、广陵王。他们的母亲不得宠,因忧闷而死。

  等到李夫人去世,又有尹婕妤之类的女子,轮流得宠。但她们都出身倡家,因善于歌舞而得见皇上,不是有封土的王侯之女,不能与皇上匹配。

  褚先生说:我当郎官的时候,曾经求教熟悉汉家故事的钟离生。钟离生说: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的女儿,生父是金王孙,王孙已死。景帝崩后,武帝已继位,王太后还在世。韩王孙名嫣,一向得到武帝的宠幸,乘机会告诉武帝太后还有个女儿在长陵。武帝说:“为什么不早说!”于是就派人前去侦视,太后的那个女儿正在家里。武帝就亲自前往迎取。皇帝外出,清道戒严,先行开道的旄骑出横城门,武帝的车驾一路直驰到达长陵。从小市西面进入里坊,里门关着,就破门而入,车驾直入这个坊里,到金氏门外停下,派遣武装骑兵包围了金氏的宅第,为的是怕她逃走,皇上亲自去迎取时接不到。接着就叫左右群臣进门呼叫寻找。金家的人惊惶失措,那女子躲在内室的床底下。把她找到后扶她出门,令她拜见皇上。武帝下车哭着说:“咳,大姐,为什么躲得那么隐密啊!”下诏用自己的副车载送她,掉转车头驰回长安,直入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在路上就下诏给她上了门籍,把通名状交给长乐宫守门的使者,让他到太后那里去通报。武帝进去谒见太后。太后说:“皇帝你劳累了,从什么地方来?”武帝说:“今天到长陵去找到了我的姐姐,同她一起来了。”回过头对金氏女子说:“拜见太后!”太后说:“你是某某吗?”回答说:“是的。”太后不禁为之流下了眼泪,金氏女子也伏在地上哭泣。武帝举酒上前祝贺,致送钱一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一百顷,头等住宅一所,用来赐给这个姐姐。太后道谢说:“使皇帝你破费了。”于是召来平阳公主、南宫公主、林虑公主三人,让她们都来拜见姐姐。武帝从而又封她为修成君。修成君有儿子一人,女儿一人。儿子号为修成子仲,女儿后来嫁诸侯王为王后。这两个孩子都不是刘氏的子女,因而太后怜爱他们。修成子仲骄纵任性,横行不法,欺压官吏和百姓,人们都为此害怕苦恼。

  卫子夫被立为皇后,皇后的弟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的身份被封为长平侯。他有四个儿子,长子伉为长平侯世子,侯世子经常在皇上身边侍从,显贵得宠。他三个弟弟都封为侯,各有封邑一千三百户。一个叫阴安侯,第二个叫发干侯,第三个叫宜春侯,地位尊贵,名震天下。人们编歌谣说:“生男孩别欢喜,生女孩别生气,难道没有看到卫子夫荣华富贵天下第一!”

  当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按常例应找一个列侯与公主结婚。公主与身边的人商议长安列侯中谁适合当自己的丈夫。身边的人都说大将军合适。公主笑着说:“他原是我家的下人,以前经常使唤他骑马随从我出入,怎么可以让他当我的丈夫呢!”左右侍奉的人说:“现在大将军的姐姐当上了皇后,三个儿子都封了侯,富贵震动天下,公主怎能看轻他呢?”于是公主就答应了。把这个心思告诉了皇后,让皇后禀告武帝。武帝就下诏让卫将军与平阳公主结婚。

  褚先生说:大丈夫像龙一样可以变化。古书上说:“蛇能变为龙,但不改变它身上的花纹;家可以变为国,但不改变自己的姓氏。”大丈夫生逢其时,取得富贵,身上的一切过错和污点都会消除,只见光耀荣华,当初贫贱时的情况,哪里还能牵累他们!

  武帝当时宠幸夫人尹婕妤,又有个邢夫人官号■娥,而众人都叫她“■何”。■何的品级俸禄相当于中二千石,容华相当于二千石,婕妤相当于列侯。皇后经常是从婕妤升迁的。

  尹夫人和邢夫人同时被武帝所宠幸,有诏命令她们二人不得相见。尹夫人自己向武帝请求,希望能从远处看一下邢夫人,武帝允许了。就让别的夫人打扮好,跟着几十个侍从,假装邢夫人前来。尹夫人上前与她相见,说:“这不是邢夫人的自身。”武帝说:“凭什么这样讲?”回答道:“我看她的容貌体型,不足以称皇上的心。”于是武帝就下诏让邢夫人穿着旧衣服独自前来。尹夫人远远望见了,说:“这真的是她。”于是低头俯身哭了起来,为自己不如人家而悲痛。这就如同谚语所说:“美女进入家室,就成了丑女的仇敌。”

  褚先生说:洗澡不必非到江海中去不可,关键在于能去掉身上的污垢;马不必非得到骐骥不可,关键在于要善于奔驰;士人不必非是当世最杰出的贤才不可,关键在于懂得道理;女子不必非有高贵的出身不可,关键在于操行清白容貌美丽。古书上说:“女人不分美丑,一进入家室就会遭到嫉妒:士人不分贤和不贤,一进入朝廷就会遭到嫉恨。”美女是丑女的仇敌。难道不是这样吗?

  钩弋夫人,姓赵,是河间人。得到武帝的宠幸,生了儿子,这就是昭帝。武帝年已七十岁,才生昭帝。昭帝立为皇帝时,年才五岁。

  卫太子被废后,武帝没再立太子。而燕王旦上书,请求把封国归还朝廷,自己回长安入宫值宿警卫。武帝大怒,立刻把燕王的使者押到北阙斩首。

  皇帝住在甘泉宫,召来画工画了周公背成王的图。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武帝的意思是要立小儿子为皇位继承人。几天以后,武帝严厉地斥责钩弋夫人。夫人解下簪珥叩头请罪。武帝说:“把她拉出去,送到掖庭的监狱里!”夫人一边走一边回顾,武帝说:“快走,你活不成了。”夫人死在云阳宫。当时暴风骤起,尘土飞扬,百姓们都为钩弋夫人伤感。使者在夜里带了棺材前去埋葬夫人,在葬地做了标记。

  此后武帝闲居无事时,问身边的人:“人们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身边侍奉的回答道:“人们说即将立她的儿子当太子了,为什么要除掉这个母亲呢?”武帝说:“是啊,这可不是小孩子笨家伙们所能懂得的。古时候的国家为什么会有祸乱呢?就是因为国君年幼而母后壮年的缘故。女主独居骄慢,淫乱放纵,没有谁能禁止她。你们难道没有听说过吕后吗?”因此那些为武帝生儿育女的,无论是生儿子还是生女儿,孩子的母亲没有不被斥责处罚而死的。这难道可以说不是大贤大圣的作为吗?能明白地远见将来,为后世深思熟虑作好安排,这本来就不是那种见识浅薄的腐儒们所能比得上的。谥号称为“武”,难道是虚的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