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海上繁花摄影绘画展”:去弄堂深处寻找记忆中的石库门

“海上繁花石库门风情摄影、绘画展”在上海静安区北站艺术中心开幕。提到上海的特色居民建筑,石库门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石库门中的家长里短、弄堂里的吆喝叫卖,是上海这座海派…

2020-07-14

英国泰特四大馆7月27日重开,沃霍尔大展重新亮相

随着英国疫情隔离的放缓,其国内的大型博物馆与美术馆开始重新开放。澎湃新闻获悉,泰特美术馆宣布其四大展馆将于7月27日起开馆。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开幕后不久便因为疫情而关闭的…

2020-07-13

马克龙支持圣母院原样重建,默多克的艺术投资

上周,法国总统表态支持巴黎圣母院塔尖按原样重建,此前,按现代化方式重建巴黎圣母院塔尖的计划“已经不在议程上”。作为非裔,英国伦敦V&A博物馆东馆馆长古斯塔利海芙德在近…

2020-07-13

清代江浙地区文人竹刻的兴起背后

上海博物馆的竹刻收藏总数达600余件,以时代序列齐全与精品佳作众多为特点,特别是最具艺术价值的名家之作与深蕴人文内涵的文人竹刻,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世界上都占有无可比拟的…

2020-07-13

台北故宫新展“笔歌墨舞”:周文矩梁楷之作,存疑而精彩依然

传五代南唐的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卷、马远《小品》册、梁楷 《东篱高士图》轴等书画史名迹昨天起开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外展出。这一名为“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的展…

2020-07-12

荷兰推“博物馆见颜色”:从“伦勃朗时代的黑人”大展开始

荷兰今年进行了酝酿多年的文化改革运动。在3月,荷兰建立了名为“ Musea Bekennen Kleur”(博物馆见颜色)的荷兰博物馆网络,以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该项目的长期计划包括国际研讨…

2020-07-12

卡耶博特与修拉:为印象派杰作搭建舞台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有两幅著名的印象派作品因其画面布景上的相似而被联系起来:卡耶博特的《下雨天的巴黎街道》与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都以复杂的现代生活场景为特色,以…

2020-07-12

刘一闻谈上海博物馆藏楹联的整理和研究

由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书法篆刻家刘一闻先生所编《上海博物馆藏楹联》最近问世。这部楹联集对上海博物馆所藏明清楹联做了系统的盘点和整理,为广大喜欢书法和对联的读者提供了极为丰…

2020-07-12

苏富比、佳士得春拍交卷:进退之间,艺术市场能否再造梦?

4.21亿美元,是佳士得254年历史上第一次联动全球4个城市同步拍卖交出的成绩单。从昨晚到今天凌晨,4个多小时的马拉松式拍卖,刷新了拍卖史。与此同时,2020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春…

2020-07-12

圆桌|“不求闻达”的朱豹卿人与画,可以检验是否真懂中国画

“很多人画画是为了做工具,要做权力或资本的工具,而朱豹卿不是。他是为内心的大自在而画,为自己的生命感受画画,为灵魂的安宁而画,且以真诚与自在出之,时间愈久,而愈见其寄意…

2020-07-10

挪中艺术馆长对谈:疫情后的美术馆数字化,你必须行动更快

“疫情加速了各个行业工作方式的转变,数字化转型涉及到蒙克美术馆的每个人……如果他们不参与这一转型,那么五年后就没办法在博物馆继续工作了。”挪威蒙克博物馆馆长斯坦欧拉夫亨…

2020-07-10

长于西贡、抗美援朝显身手:版画家张嵩祖的峥嵘岁月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将为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2020-07-10

台北故宫新展“揽胜”:读吴镇、沈周、钱瘦铁笔下实景山水

在“确有其地”的“实景山水画”中,是实景的样貌决定了画作的风格,还是画风本身塑造了“如在目前”的感受?以实景为题材,是否必定要对景写生?其描绘又受到什么观点制约?

2020-07-10

一半山川带雨痕,从李迪读到傅抱石

近日持续不断的暴雨导致水位上涨、一些乡镇被淹、古桥被毁。南方多雨,风雨之间,历代文人墨客往往借其抒发情怀,“风雨归舟”“山雨欲来”等与“雨”有关的景致被描绘得极为生动,…

2020-07-10

蓬皮杜迎来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展,他的“包裹”计划尚未完成

7月1日起,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迎来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及其妻子让娜-克劳德的大型回顾展。今年5月31日,克里斯托在其纽约家中去世,没能亲眼见到这个他付诸了不少心血的重要展览。展…

2020-07-10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