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文献剧“绊脚石”唤醒被遗忘的历史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取材自德国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的员工档案,通过公函、信件、报道等碎片化信息,将纳粹上台初期犹太演员的遭遇搬上舞台。

2017-09-28

新京报

《关汉卿》新登舞台 王斑动情演绎戏剧人的戏剧人生

《关汉卿》是作家田汉在1958年创作的,讲述了关汉卿因不平于民女朱小兰被诬处死,愤而执笔完成了《窦娥冤》的创作并因此得罪权贵而获罪的始末。

2017-09-28

人民网

《李尔之歌》:“山羊”从哪里来

从表演形式上看,《李尔之歌》与我们熟悉的歌剧、清唱剧、音乐剧或音乐话剧等形式都不相同。内容上,与莎翁的原作的关系也比较松散。这么个“四不像”的东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2017-09-28

澎湃新闻

你知道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背后的历史信息吗

《那年花开月正圆》正热播呢。可以说,里面所有的明线感情戏,都是演义,你就当玩好了;倒是里面的暗线大清特色的官商托结,还有点耐嚼。

2017-09-28

端木赐香

有一种绘画叫做文人画

那时候的文人,也称士,他们有着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学而优则仕,进入主流社会。以儒教为本,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为仕途,为天下苍生,但文人的雅兴、意趣不会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失去…

2017-09-28

北青网

如何让昆虫演奏音乐? 这个展览有答案

如何让昆虫演奏音乐?未来局时间线特工抵达时代美术馆“旋构塔 设计不在”展览现场,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2017-09-25

不存在日报

邱瑞敏吴慧明谈捐赠:美术馆是艺术作品最好的归宿

不管是印象还是抽象,都得先打好基础,再往后发展,不然将来发展要受到制约,发展空间就很小了。只有严谨的造型能力、色彩修养,以及对布局掌控的锻炼,才能更广阔,才能“无法无天…

2017-09-22

澎湃新闻

对话徐冬冬:画画是为了立道

我是看着家里墙上的国画长大的。家庭对我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知识分子要有普天下的情怀,要关心这个世界。这在我的作品里,都有体现。我的画,是有哲学意义的。

2017-09-22

中青在线

从盖斯特尔看维也纳分离派之外的艺术

罗伯塔史密斯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盖斯特尔回顾展的评论文,呈现了一个不断四处奔波,挣扎,不断打击自己又蜷缩回自己熟悉领域的盖斯特尔,一个矛盾的盖斯特尔。

2017-09-22

澎湃新闻

故宫畅音阁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古代戏台上如何做“特效”

经过长时间的修缮,9月19日晚,沉寂了百年的畅音阁再次响起袅袅清音,畅音阁于此日开始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

2017-09-21

澎湃新闻

易中天玩话剧不新鲜 他也犯了文人写戏常有的毛病

不过知识分子写戏往往也会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理性意识太过强烈,主观表达经常会不自觉地跳出来。

2017-09-21

北青艺评

70后木偶头雕刻艺人的坚守:会一直寻找传人

黄义罗,“木偶之父”江加走的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遗(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传承人。他将木偶头造型由280种发展到近400种。2015年3月19日,黄义罗的匆匆离世,让传承木偶头技艺的重…

2017-09-21

光明网

从绵阳到纽约,她是葛兰姆舞团少见的华人女首席

谁是辛颖?7年前,她还在四川绵阳的舞校默默无闻做着一名编舞老师;用了5年时间,她成了美国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的首席女舞者。

2017-09-20

澎湃新闻

杨燕迪谈查尔斯罗森和西方音乐人文传统

罗森到底是一个人文修养极高的知识分子,他的诗歌、绘画的品味都很好,还是烹调专家,写了关于烹饪的文章。所以,他其实是个示范,提醒我们,理解音乐时还要有人文的维度,两者不可…

2017-09-20

澎湃新闻

李山生物艺术展:艺术家的任性,细思极恐

这个展览的优点是细思恐极,缺点是绝大部分观众也许没有触摸到展览的核心,也没来得及细思恐极。

2017-09-20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