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故宫花信-紫藤: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这是唐代白居易笔下的紫藤。正是紫藤花开的时节,大串大串的紫色花穗垂挂枝头,灿烂繁华,让人惊艳。

2022-04-13

澎湃新闻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萨金特作品,现代与古典的交融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FA)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的作品收藏,涵盖绘画、壁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媒介,以及构成萨金特生平档案的信件和照片。

2022-04-12

文彭“画隐” ,开启中国印章的华丽转身

在中国篆刻史上,文彭被后世尊为明清篆刻流派开山人物。他顺应时代潮流,采用石材刻印,使叶蜡石被文人篆刻家广泛地接受和使用,进而改变了文人和印工“篆”“刻”分工的创作模式,…

2022-04-11

澎湃新闻

台北故宫“笔墨见真章”:呈现范成大董其昌墨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数月轮换一次的专题陈列“笔墨见真章——故宫博物院书法导赏”昨日更换展件。

2022-04-11

澎湃新闻

元代中后期士人题跋中的文化与交游

从宋代至元代,以诗入画的风气一直得以延续。至元代中后期,以“元四家”倪瓒(1301—1374)、吴镇、黄公望(1269—1354)、王蒙(1308—1385)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皆长于此道

2022-04-10

澎湃新闻

白金汉宫收藏的日本艺术,外交中的“宫廷与文化”

当遥远的、东方的日本艺术、工艺品到达英国海岸时,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受到了广泛的追捧。而在英国的外交环节中,日本艺术品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2022-04-10

澎湃新闻

从图画到图案,看1930年代的书籍设计

上海开埠以来,西方美术类型与中国传统书画一直并驾齐驱、互相渗透,逐渐构成现代视觉文化。

2022-04-10

澎湃新闻

权威与焦灼:拉登·萨利赫与十九世纪东南亚艺术

东南亚的身份是模糊的,西方视之为通往中国的过渡地带,中国视之为朝贡体系附庸。对西方来说,它是旅途,不是目的。对中国而言,它是附庸,不是主体。

2022-04-09

澎湃新闻

纽约MoMA再展非洲艺术家:创造“字母表”,与世界沟通

近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简称MoMA)为非洲艺术家詹姆斯约翰逊斯威尼举行个展“无垠世界”。这是该馆历史上的第二个非洲艺术家回顾展。

2022-04-09

澎湃新闻

泰特超现实主义大展:跨越国界的惊奇之旅

超现实主义并不只有达利的“手表”或马格里特“壁炉中的火车”。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展览“跨越国界的超现实主义”正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举行

2022-04-08

澎湃新闻

回望江南文脉,《何绍基临张迁碑卷》等南艺展出

江南艺术是什么样的?其精神内核与艺术文脉在哪?近期,“江南再造”系列首展“致意 : 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2022-04-08

澎湃新闻

伦敦拉斐尔大展,他笔下的圣母是对乌托邦的投射

他生命短暂,却作品不朽。作为一位画家、建筑师、考古学家和诗人,拉斐尔在他的艺术中捕捉到了人与神、爱与友谊、学识与力量。

2022-04-07

澎湃新闻

看明代嘉靖帝对瓷器的影响,台北故宫展“花样何处来”

明代对于国家祭祀与皇室象征的色彩与图像,规定明确。年号嘉靖的世宗朱厚熜以旁支即位,更严加落实,以宣示正统。

2022-04-06

澎湃新闻

重壤幽隔明月前身——清明书画印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缅怀先人,慎终追远,既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传统仪式。在古代书画中,墓志见证了逝者的世界,手札则涵盖了生者的世界,前者名篇有《张九龄墓志》《王之涣…

2022-04-05

澎湃新闻

从景泰神话到乾隆新样,台北故宫呈现“谜样景泰蓝”

景泰蓝是指在金属胎上以金属丝勾勒图样,再反覆填烧珐琅釉,打磨而成的作品。

2022-04-05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