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在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阅读他们的人生

上海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上老式花园洋房鳞次栉比,每一个院落都有沉淀百年的历史故事。上周末,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向公众打开大门,在这里,可以阅读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著名戏剧家夏衍和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

上海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上老式花园洋房鳞次栉比,每一个院落都有沉淀百年的历史故事。上周末,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向公众打开大门,在这里,可以阅读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著名戏剧家夏衍和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的人生和志业。

夏衍旧居、草婴书房、衡复艺术中心……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小院里,容纳了两处刚刚修整完毕对外预约开放的名人纪念馆与一处还在建设中的艺术中心。

夏衍旧居

夏衍旧居:还原夏衍一家在此生活的面貌

穿过前厅走进院落,隔着一片小小的草坪,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呈对角线相望。夏衍旧居是一座建于1932年的三层砖木结构英式花园洋房,建筑内外深棕色的装饰木架和几何线条装饰的腰线元素都体现了英式建筑风格。宅邸入口处的尖券门洞、绿色釉面漏窗和高耸的烟囱,则是西班牙风格建筑常见的元素。

1949年至1955年间,夏衍曾在这里居住6年,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直到1955年离开上海,去北京文化部任职,他才离开乌鲁木齐南路178号。

1900年出生的夏衍青年时期就接触新思潮,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还是“左联”的发起人之一,写下了《风云儿女》《芳草天涯》《林家铺子》《上海屋檐下》等一批脍炙人口的话剧、电影剧本。他的创作和社会活动,和上海关系密切。

踏入黑框门,宽敞明亮的门厅里立着夏衍的半身像,这里曾是车库所在地。从铜像右侧的大门进入一层,45本夏衍在各时期、各领域的出版著作善本在展厅中三列排开,其中不乏多部珍贵史料。在夏衍一家居住期间,一层为客厅,二层为书房和起居室。目前,二层的两间房屋恢复了夏衍书房和卧室的布置,其余房间作为展厅,展示梳理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

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重大项目办主任蔡玮介绍,这幢小楼原先是区政协办公所在地,整体保存情况较好,搬迁上难度也较小,使夏衍旧居有了修复向公众开放的基础。

尽管初始条件不错,但修复方案还是反复修改完善,用了两年才最终确定。夏衍旧居修复总设计师沈晓明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了旧时图纸,大量研究周边同风格建筑的历史图纸、历史照片,又咨询了夏衍的家人,才逐渐还原了这幢小楼中夏衍一家人生活的面貌。

精致的窄条拼接木地板、中间被踩得微微凹陷的楼梯、半人高的木墙裙、一楼石砌的壁炉、线条流畅的楼梯把手……在夏衍旧居参观,随时能发现修复中保留的诸多老建筑细节,一脚踏回当年的生活场景。

二楼复原的卧室里,床上粉白相间的条纹床单是夏衍真实使用过的物品,由他的女儿捐赠。桃心木衣柜则是当年夏衍旧居的物品,1955年夏衍到文化部赴任时将其从上海带到北京,2017年旧居筹备时,又从北京千里迢迢运回上海。不仅这些,卧室里的梳妆台、收音机、剃须刀等等,都是当年夏衍在上海寓所使用的实物。

除了场景复原,旧居内的展览,围绕夏衍在上海的经历,也有颇多看点。二楼左手边的“隐蔽战线“展厅,展示了夏衍在上海参与“隐蔽战线”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他在上海住过四个地方,为什么要挑选这些房子?我们理出了脉络。”从1930年的虹口塘山路业广里685弄42号到爱文义路普益里,再到南京西路静安寺重华新邨59A,再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夏衍在上海居住了近30年。蔡玮介绍,夏衍频繁搬家,解放前居住的房子,选择的都是上海弄堂,这和他参与“隐蔽战线”的活动有莫大关系。“弄堂穿弄堂、前门穿后门”是上海弄堂的特色,“从工作性质来讲,夏衍需要这样的房子,便于他随时转移。”


草婴书房

草婴书房:重要的是有一座书房,而不是它在哪里

夏衍旧居斜对面的草婴书房,则安居在一幢黄色的三层非保护建筑的底层。草婴从未在这里居住,但这里却完成了他生前最大的一个心愿,“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

“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个书房在哪里,而是希望有这样一座书房。”蔡玮询问过草婴家人,草婴曾有过4个书房,不论搬家到哪里,对他来说,书房都是非常重要的“必备品”。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些书房最终都没能保留下来,这也催生了他身后草婴书房最初的筹建意愿。

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离草婴生前故居不远,又是夏衍这位著名剧作家的故居,成了草婴书房最适合的选址。

小楼一层有一个小小的前廊,草婴的半身像立在这里,基座塑成了他翻译的大量俄文著作摞在一起的样子。

如果论译著,草婴无愧是一个“译著等身”的人。从1978年至1998年,草婴以一己之力系统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3个长篇、60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他还曾翻译过莱蒙托夫、卡塔耶夫、尼古拉耶娃等人的作品,对把俄罗斯文学介绍进入中国创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草婴书房面积不大,却涵盖了草婴最重要的翻译人生。书房陈设分三部分,中间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草婴书房的复原。草婴的家属捐赠了大量遗物,还原了他曾经呕心沥血的场所。书房墙上挂着大幅草婴黑白相片,展示了他在工作中的场景。他长期翻阅的俄文书、翻译时使用的放大镜依旧摆在桌上,两个书架上摆满已经被翻到卷边泛黄的托尔斯泰全集和其他俄文著作,他和家人的照片,见缝插针地摆在书架空位处。带搁脚凳的条纹沙发,似乎还等着主人工作累了坐上去歇一歇。矮书橱上方墙上,贴着一张肖洛霍夫像,这是草婴的珍藏,他是我国第一位翻译这位诺奖得主作品的人。

书房筹建过程中,徐汇区文旅局和草婴家人做了大量沟通。“子女最了解父亲,草婴生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书房要如何呈现,都咨询了他们的意见。”现在展陈的第一部分是“人道主义的启蒙”,这个主题就是草婴的女儿盛姗姗提出的,“我们以前没有想到过从这个板块入手体现草婴的思想和文化传播脉络,但这确实是很重要的部分。”蔡玮说。

因为并非保护建筑,发挥余地大,草婴书房从设计到展陈都有很大创新。展示草婴对外交往部分的第三展厅“中俄之桥”完全是新搭建出来,整面的落地窗前,一字排开四盆遒劲的盆景,均是草婴生前亲手所种。两扇玻璃和石库门青砖镶嵌的拱形门沟通了展厅和草坪,让展线更为清晰。

蔡玮说,名人故居,讲述的不仅是他们的故事,还有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历史,“草婴和夏衍在一个院子里遥遥相对,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脉络。”

据悉,出于对老建筑的保护目的及提供最佳参观环境,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采用预约限额的入场方式。在试运营期间,每周开放3天、每天限200个预约名额。3月21日,“魅力衡复”公众号开放预约平台,仅仅3个小时,首日预约名额就一抢而空。一天之内,热情的观众就预约完了23日、24日两天参观的全部名额。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