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品读韩愈和苏轼的时代

作为史上首个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题文物展,“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今天起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

作为史上首个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题文物展,“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今天起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

此次展览共展出含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门类展品共计115件(组),包括《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卷》、《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马和之周颂清庙之什图》《清代王原祁西湖十景图》等均在展览中展出。此外,展览名录也出现了一些当代作品。

对于此次展览的展品设置,有艺术界人士表示,这样的展览亮点确实不少,用文物或书画释读“唐宋八大家”,很不容易,难度很大,从呈现的作品看,策划用心,名迹较多,“不过感觉有部分展品用以释读这一主题还是有些牵强。”

展出现场 辽宁日报图

展出现场 辽宁日报图


展厅场景

展厅场景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如何用文物展示这些文学家的成就与古文运动的成果?中国古代文学大家本身有不少便是书画兼擅,如苏轼等。而此次展览策划者想到的办法是从图像入手。通过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等各类文物,结合丰富的链接引申,充分运用数字影像技术,采用多元叙事的手法,结合时代和文化背景,分别述说“唐宋八大家”丰富的人生历程,让观者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文学、书法、绘画造诣,体会他们的丰富人生和思想人格魅力。

此次展览共展出含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门类展品共计115件(组)。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藏品84件(组)。另有31件(组)展品来自12家单位,分别为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9件、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等。此外,还有部分当代画作。

12月2日展出现场? 辽宁日报 图

12月2日展出现场  辽宁日报 图

对于此次展览的展品设置,有艺术界人士表示,这样展览亮点确实不少,名迹多,“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比较牵强,大概因为题目太大,展品太难征集。”此外,也有业界人士对在这样的展览名录中出现部分当代作品表示不解,“因为展览的名称里就明确标注了是文物展”。

这一展览的背景也在于辽宁博物馆是收藏唐宋书画的重要博物馆,如在传世的多幅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中,辽博本是唯一画卷中书写有《洛神赋》赋文的,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与现藏在英国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形制相同。宋代由于苏轼等文人的推崇,文人画开始兴盛,赵佶作为皇帝不但自己痴迷于书画艺术而且引领宋代绘画艺术走向高峰,展览中的苏轼书法与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均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序厅呈现的是“唐宋八大家”的画像,这是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画像是集自三套清代人物画册页,也是首次集中展出。

清 唐宋八大家像 (从左到右依次而下为:韩退之像、柳宗元像、欧阳修像、苏洵像、苏轼像、苏辙像、曾巩像、王安石像)? 国家博物馆藏

清 唐宋八大家像 (从左到右依次而下为:韩退之像、柳宗元像、欧阳修像、苏洵像、苏轼像、苏辙像、曾巩像、王安石像)  国家博物馆藏


以下为此次展出的20件重点文物:

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唐)韩愈撰 (宋)朱熹考异 (宋)王伯大音释 宋绍定六年(1233)临江军学刻本 存五十卷 框高21.3厘米 宽14.5厘米 辽宁省图书馆藏

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唐)韩愈撰 (宋)朱熹考异 (宋)王伯大音释 宋绍定六年(1233)临江军学刻本 存五十卷
框高21.3厘米 宽14.5厘米
辽宁省图书馆藏

此集是韩愈诗文集,为韩愈门人李汉所编,全书散文三十卷,诗赋十卷,又宋人辑《外集》十卷。朱熹校理本韩集是韩愈文集中最重要、最权威的版本,此临江军学本是宋代军学本之上品,可勘明清传本之讹误。本集为清宫旧藏,经《天禄琳琅》著录。

南宋高宗赵构章草书洛神赋

南宋高宗赵构章草书洛神赋,绢本 章草书 手卷,纵27.3厘米 横277.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高宗赵构章草书洛神赋,绢本?章草书?手卷,纵27.3厘米?横277.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为赵构退位隐居德寿殿时章草书曹植《洛神赋》全文,格调古朴,运笔沉稳圆厚,草法谨严又富于韵致。字间不互相连接各自成形,但笔意贯通,仍有浑然一气之感。曾经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汪珂玉《珊瑚网》,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及《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宋拓(旧题)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宋拓(旧题)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纸本 墨拓 楷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拓(旧题)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纸本?墨拓?楷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醉翁亭记》初刻碑石字小刻浅,苏轼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以大字楷法重书,刻石立碑于醉翁亭。苏书亭记风骨峻朗,气韵淳厚,是其楷书代表作品。崇宁党禁,《醉翁亭记》原石被铲毁,明宣德年间重刻,但气格逊于原石。苏书亭记原石拓本皆为宋拓,传世极少。此拓本为罗振玉旧藏,缺字34个,以双钩法补全。罗氏将此认定为宋拓,有学者认为也可能是明拓。

南宋孝宗赵昚章草书后赤壁赋

南宋孝宗赵昚章草书后赤壁赋,绢本 章草书 手卷 纵26.1厘米 横101.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孝宗赵昚章草书后赤壁赋,绢本?章草书?手卷 纵26.1厘米?横101.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孝宗赵昚章草书后赤壁赋

南宋孝宗赵昚章草书后赤壁赋

此卷章草书苏轼《后赤壁赋》全文,笔画秀劲匀整,行笔圆转流畅,具有沉着遒劲的韵致。草法纯熟、严谨,与赵构的草书同出一辙,字体与运笔的特点也极为相近。此卷元代经莫氏寿朴堂收藏,清初归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

赵昚(1127—1194),南宋孝宗皇帝。工书法,自云一生别无他好,唯读书写字为娱。他的书法直接受赵构影响。

明仇英赤壁图

明仇英赤壁图,绢本 设色 手卷 纵26.5厘米 横90.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仇英赤壁图,绢本?设色?手卷 纵26.5厘米?横90.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画苏轼携友泛舟夜游赤壁。本幅布局爽朗、明媚,用笔工细绵密,敷色淡雅清丽,技法纯熟稳健,具有笔致墨韵,为仇英佳作。

仇英(约1497—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擅绘画,尤工仕女,偶作花鸟,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

纸本 行书 手卷 纵27.5厘米 横22.6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纸本?行书?手卷? 纵27.5厘米?横22.6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此帖行书68字,记载苏轼与友人通信商量买田之事,字形结构虽锋芒毕露,但又不失敦厚朴实,尚有《兰亭》的笔意,又超越于刻意锻炼。略显刚柔相济之态,笔意婉转,格调淡然,恰好能体现作者意欲归退却怀揣不安的心境。此帖经元郭畀、陆友,明沈周、崔深、项元汴等收藏,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

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 纸本 行书 手卷 纵50.25厘米 横1024.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 纸本?行书?手卷 纵50.25厘米?横1024.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行书王安石《题侍郎山水》《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示元度》《奉酬约之见招》4首古诗,是鲜于枢为方君锡所作,时年46岁。此卷字体结构严谨,笔力饱满,笔法清爽劲利,行笔潇洒自然,气势雄伟跌宕。原藏方君锡家中,后落入吴澄手,明初入藏兴化府儒学等处,入清后进入内府,经《石渠宝笈》著录。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民,渔阳人,寓居扬州。官至太常寺典簿。能诗赋,精鉴赏,擅书法,行、草皆工,与赵孟頫齐名。

南宋佚名摹孝经图 绢本 楷书 设色 手卷 纵19.7厘米 横529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佚名摹孝经图 绢本?楷书?设色?手卷 纵19.7厘米?横529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佚名摹孝经图 局部

南宋佚名摹孝经图 局部

本画根据儒家经典《孝经》所绘,计十八章,内容主要论述封建道德,宣扬宗法思想。此卷经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孙承泽及《石渠宝笈》皆以为褚遂良书、阎立本画,鉴定组定为南宋人作。从避讳字来看,“敬”“让”二字均未缺笔,而第十六章“慎”字缺笔,避南宋孝宗赵昚讳,第十七章“匡”字亦缺笔,可见此卷最早应为南宋孝宗时所作。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周颂清庙之什图》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周颂清庙之什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27.4厘米 横74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周颂清庙之什图 绢本?设色?手卷 纵27.4厘米?横74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幅作品是传世的《毛诗图》各卷中较好的一卷,其人物的画法和形象特征与《唐风图》基本一致。每段高宗正书在前,马和之补图其后。由于卷中多以祭祀活动和场面为主,所以作者有意突出其庄严肃穆的气氛。宋元时收藏不详,元明之际曾入洪武内府,又先后归朱?和项子京收藏。入清经安歧和梁清标所收藏,后入清内府。曾著录于明顾复《平生壮观》、清吴升《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

清代王原祁西湖十景图

清王原祁西湖十景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62厘米 横656.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王原祁西湖十景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62厘米 横656.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绘“西湖十景”,画面层峦叠嶂,蜿蜒盘结;山上林木繁密,翠岭横披;山下花团似锦,姹紫嫣红;群山之中,穿插泉、池、溪涧,点缀亭榭楼阁、宝塔石窟;堤上翠柳低垂,倒映湖面;湖面如镜,轻舟荡漾。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王时敏之孙,江苏太仓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供奉内廷。此卷为其奉敕之作,曾经《石渠宝笈》著录。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毛诗唐风图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毛诗唐风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28.6厘米 横827.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毛诗唐风图 绢本?设色?手卷 纵28.6厘米?横827.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卷以《毛诗?唐风》十二首诗为题材,赵构书诗,马和之绘画,各幅相间。书法端谨有致,笔法老劲。绘画构图洗练,线条简洁。此卷南宋时为曾觌收藏,入明经严分宜、韩世能、项子京等递藏。清代先后归耿昭忠等收藏,后入内府,经《石渠宝笈》著录。

赵构(1107—1187),即南宋高宗皇帝,字德基,在位三十六年,留心书画,书法用功尤勤,对南宋君臣书法影响尤大。马和之,钱塘人,南宋画院画家,擅画人物、山水,有“小吴生”之誉。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26.3厘米 横646.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绢本?设色?手卷 纵26.3厘米?横646.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局部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局部

图绘人物、山水、龙鱼、车马、神物,小楷书赋文于画面空白处,本卷是目前所知六卷《洛神赋图》中唯一在画面中书写有赋文的宋摹本。人物细致生动,衣纹秀逸,山石以勾染为主,树木多夹叶,稍加点染,很大程度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南宋初藏于内府,明代经叶钶、项元汴等递藏,清初经王铎、梁清标递藏,后入内府,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博学多才,擅绘画,人物画尤具点睛之妙。

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

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绢本 水墨 手卷 纵45.5厘米 横143.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绢本?水墨?手卷 纵45.5厘米?横143.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绘夏日山林景色,峰峦叠翠,叶茂林森,奇峰崛起,山林清旷。绘画技法以勾、擦、染为主,还未显现出典型的皴法。据南宋向水在跋文中叙述,此卷曾为宋英宗时枢密副使吕公弼所藏,后历贾似道、鲜于枢、吴用诚、项元汴、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石渠宝笈》著录。

李成(919—967),字咸熙,唐宗室后裔,其家五代之际辗转迁至营丘(今山东临淄),遂号“营丘”。世代业儒,磊落有大志而怀才不遇,于是放意诗酒,寄兴于画。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绢本 设色 手卷 纵51厘米 横138.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绢本?设色?手卷 纵51厘米?横138.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局部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局部

此卷为赵佶三十岁时所作,右图左书,图绘北宋汴梁的皇城端门之上云气浮动,群鹤盘旋飞鸣,姿态各异。还有两只白鹤分别站立于屋脊两端的鸱尾之上,意态优雅闲适。建筑以界画方式绘出,法度谨严。画后有赵佶瘦金书题记、诗文,并款署钤印。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工书擅画,并创“瘦金书”,促进了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是历史上艺术造诣超群的皇帝。

东晋佚名曹娥诔辞

东晋佚名曹娥诔辞 绢本 楷书 手卷 纵32.3厘米 横54.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东晋佚名曹娥诔辞 绢本?楷书?手卷 纵32.3厘米?横54.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曹娥诔辞卷》是东汉时上虞令度尚为孝女曹娥所立碑文,其事见于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列女传》,原碑已佚。因书写于东晋升平二年,故又名《升平帖》,是现存署年最早的小楷书墨迹。此卷书心有韩愈行楷书题名一行,是存世的韩愈唯一墨迹。

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纸本 行书 手卷 纵28厘米 横306.3厘米 吉林省博物院藏

北宋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纸本?行书?手卷 纵28厘米?横306.3厘米 吉林省博物院藏

《洞庭春色》与《中山松醪》二赋,作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是苏轼晚年书法精品。前后总计680余字,为其存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一件。正文单字大小约如古钱,结体略扁,呈左低右高之势,下笔从容,行笔流畅中见稳重,通篇精气内蕴,隐现汪洋浩荡之象。卷后有元张孔孙,明黄养正、李东阳、王穉登、王世懋、王世贞,明末清初张孝思等诸人跋,《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北宋苏轼潇湘竹石图(传)

北宋苏轼潇湘竹石图(传) 绢本 水墨 手卷 纵28厘米 横105.6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北宋苏轼潇湘竹石图(传) 绢本?水墨?手卷 纵28厘米?横105.6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图画以极富层次感的笔墨表现了近景拳石疏竹的雅逸清隽,远景山水的烟霭朦胧,让人在咫尺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是以竹石山水寄托文人精神情怀的典范之作。图左下位置有元代杨元祥题跋,拖尾有叶湜、钱复等元明题跋凡26家,题跋文字三千余言。1961年,邓拓以《燕山夜话》所得稿费,加上变卖了手中24幅古画所得的款项,从白坚夫手中购得,并写《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 1964年,邓拓将之捐献给中国美术馆。与此前拍卖场出现的苏轼《木石图》(传)一样,此图也一直存在真赝争论。

南宋朱熹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

南宋朱熹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朱熹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由《复允夫纠掾书》手札和《大学或问诚意章》文稿组成,运笔迅疾,前后呼应,转折自如,行笔中稍敛笔锋,掺以隶意。卷前有佚名绘肖像,卷后有元朱公迁、明文徵明等11人题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寓居建阳。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官至焕章阁待制,为南宋理学的奠基人和发扬者。书法早年学钟繇,善行草,尤善小字,书风沉着典雅。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纸本 行书 手卷 纵30.5厘米 横66.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纸本 行书 手卷 纵30.5厘米 横66.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局部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局部

此卷行书《欧阳氏谱图序》草稿后部和《夜宿中书东阁》。《谱图序》稿是欧阳修所作族谱序文,叙述修谱因由和原则,约作于至和二年(1055)至嘉祐四年(1059)之间。《夜宿中书东阁》是作于嘉祐八年(1063)的一首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格律清晰。此卷书法通篇随意轻松,流畅自由,虽多有涂改、增删,却毫无故作之意。

南宋时为周必大所藏,元代为欧阳修六世孙欧阳耐轩、八世孙欧阳彦珍递藏,清嘉庆年间进入内府收藏,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南宋马麟荷乡清夏图

南宋马麟荷乡清夏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41.7厘米 横3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马麟荷乡清夏图 绢本 设色 手卷 纵41.7厘米?横3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是马麟的传世名作之一,以传神之笔再现了南宋时杭州西湖的夏日盛景。图绘柳岸、横桥、游船,湖中荷花吐香,沁人心脾。桥上士人信步,碧波之上舟船穿梭,水鸟或飞翔或游弋,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此图对景西湖写生,景物远近和谐,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卷后有清高士奇跋,曾经《石渠宝笈》著录。

马麟(生卒年未详),钱塘(今杭州)人,“南宋四家”中马远之子,画承家学,用笔劲挺,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

辽宁省博物馆展厅场景

辽宁省博物馆展厅场景

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展品目录及《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展品数量115件(辽博84件组、□外借29件组、复制品2件)

辽博首展○53件

清宫散佚●31件

★重点推介作品10件

★★★重点推介作品10件

★★★★★重点推介作品10件

1清  佚名  韩愈像□

2清  佚名  柳宗元像□

3清  佚名  欧阳修像□

4清  佚名  苏洵像□

5清  佚名  苏轼像□

6清  佚名  苏辙像□

7清  佚名  曾巩像□

8清  佚名  王安石像□

第一部分:文垂千载

第一单元:文脉所系

9元  赵孟頫(传)  洪范授受图并楷书尚书洪范★●○

10南宋  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唐风图★★★★★●

11北宋  李公麟(传)  九歌图★●

12南宋  高宗赵构  章草书洛神赋★★★●

13北宋  佚名  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14当代  叶露盈  洛神赋图★□

15元  赵孟頫  行书归去来兮辞●

16明  马轼李在夏芷  归去来兮辞图★●

17明拓  大唐三藏圣教序

第二单元:古文生辉

18明刻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19宋刻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0明刻  柳宗元《唐柳河东集》□

21清刻  欧阳修《庐陵欧阳文忠公全集》○

22明刻  苏洵《苏老泉文集》□

23明刻  苏轼《类编苏长公全集》○

24元刻  苏辙《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

25民国铅印  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

26明刻  王安石《王荆公文集》○

27清  阮玉铉  行书臞翁诗评○

第三单元:雄唐雅宋

28明  祝允明  草书李白诗赋○

29明  董其昌  行草书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30北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31北宋  徽宗赵佶  瑞鹤图★★★★★●

32北宋  定窑白瓷雕牡丹纹盖罐○

33北宋  景德镇窑影青瓷刻缠枝花纹执壶★

34北宋  定窑酱釉花式盏及盏托○

35宋  钧窑三足炉○

36宋  绿釉划诗瓷枕★○

37当代  马鑫、吴大伟、杨蕙宁  汴梁繁盛图(中国画)□

第二部分:德行笃定

第一单元:豪健雄放——韩  愈

38北宋  徽宗赵佶(传)王济观马图●

39辽  定光佛舍利□

40明  吴湘  韩湘子与蓝采和图○

41清  永瑢  蓝关宦辙图

42清  拓石鼓文

43东晋  佚名  小楷书曹娥诔辞★★★★★●

第二单元:枯淡崔嵬——柳宗元

44近代  陆俨少永州八记图□

45当代拓  柳宗元行书龙城石刻□

46当代拓  北宋苏轼楷书韩愈罗池庙碑□

第三单元:一代文宗——欧阳修

47元  赵孟頫(传)  竹林七贤图○

48元  赵孟頫  行书欧阳修秋声赋★●

49南宋  刘松年  秋窗读易图●

50清拓  蔡襄楷书欧阳修昼锦堂记○

51宋拓  苏轼楷书欧阳修丰乐亭记○

52宋拓  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53明  文徵明  行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54清  顾符稹  醉翁亭图○

第四单元:语不徒发——苏洵

55清刻  王相《三字经训诂》○

56明刻  苏洵《重镌苏老泉朱批孟子》○

57清拓  苏洵尺牍(三希堂法帖)○

第五单元:触处生春——苏  轼

58清拓  苏轼行书赤壁赋(景苏园苏帖)○

59清拓  苏轼行书黄州寒食诗(景苏园苏帖)○

60清拓  苏轼(传)草书赤壁怀古○

61南宋  孝宗赵昚  章草书后赤壁赋★★★●

62明  仇英  赤壁图★★★●

63清拓  赵孟頫(传)苏轼像董其昌行书苏轼金山寺诗○

61清拓  元祐党籍碑★○

65清  吴鼒  苏轼像○

66明  祝允明  楷书苏轼东坡记游★●

67北宋  苏轼  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2020.12.2——2020.12.22展出)★★★★★●□

68北宋  苏轼  行书阳羡帖★★★●□

69北宋  苏轼  潇湘竹石图(2021.2.2——2021.3.2展出)★★★★★□

70北宋  苏轼、文同(传)  古木怪石图、墨竹图★□

71元  赵孟頫  行书苏轼烟江叠嶂图诗沈周文徵明补图★●

第六单元:汪洋淡泊——苏  辙

72清拓  苏辙行书题灵岩寺诗○

73北宋  苏辙  跋怀素自叙帖(复制品)

第七单元:超轶群妍——曾  巩

74现代拓  曾巩墓志并盖□

75北宋“熙宁六年”铭文砖清制砚○

76清  仿宋玉兔朝元端砚○

77宋  楼鑰瀛海端砚○

78北宋  曾巩  行书局事帖(复制品)

79清  梁诗正  行书曾巩简翁都官诗○

80清  曾国藩  行书曾巩拟岘台记○

第八单元:不世之杰——王安石

81元  鲜于枢  行书王安石诗★★★●

82元  赵雍  墨竹图行书王安石钟山即事诗●○

83明  佚名  耆英胜会图★○

第三部分: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文以载道

84南宋  佚名  摹孝经图★★★●

85南宋  朱熹  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

86清拓  唐开成石经○

87元拓  北宋嘉祐石经★○

88南宋  高宗书马和之画周颂清庙之什图★★★●○

第二单元:修身以学

89明  仇英(传)  孔子弟子从游图○

90清拓  永瑆楷书韩愈进学解○

91明拓  王羲之(传)草书群鹅帖★○

92清拓  宋李寂篆书韩愈五箴○

93清  伊秉绶  行书礼义廉耻格言

94清  何绍基  楷书格言八则

第三单元:孝慈齐家

95清拓  赵孟頫(传)楷书司马光家训○

96清拓  孙能宽行书朱用纯治家格言○

97北宋  清素传家铭文镜

98明刻  司马光《家范》□

99北宋  欧阳修  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100明刻  苏洵、苏轼、苏辙《合诸名家评注三苏文选》○

101元  赵雍  澄江寒月图★●

102南宋  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

103清  许乃普  集二苏诗○

第四单元:为政以德

104清刻  吕本中  《官箴》□

105明刻  包拯  《孝肃包公奏议集》★●○

106清  许乃普  行书侯鲭录富弼与欧阳修语○

107清  顾莼  楷书宋贤事汇语○

108清  林则徐  行书熊勉庵居官格言○

109南宋  马麟  荷乡清夏图★★★★★●

110清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

111清拓  乾隆书苏辙黄楼赋○

第五单元:心忧天下

112清朱拓  祁寯藻楷书韩愈平淮西碑并序★□

113清拓  张照行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114当代  刘勐  文韵千古·唐宋八大家(油画)□

115当代  陈鹏  北宋嘉祐二年科考(油画)□

附:

外借文物明细:12个单位、三位个人、共计31件组

中国国家博物馆  9件组

中国美术馆  1件

上海博物馆  1件

江西省博物馆  1件组

吉林省博物院  1件组

辽宁省图书馆  6件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1件组

辽宁省美术馆  2件组

沈阳故宫博物院  1件组

旅顺博物馆  1件组

柳宗元纪念馆  1件组

深圳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  1件组

私人  3件组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

(本文资料部分据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博物馆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整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