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古人写书多顾虑

吴佑十二岁时,住在爸爸的官署里。吴恢是个喜欢读书的官吏,读了很多书,不满足,就想写一本。吴佑劝老爸别写。

古人写书多顾虑

古代读书人少,但也有一些特别卓异的。读到了一定境界,就一定会想卷起袖子,自己当作者,也写那么一部。不过,在那个时代,写书非常麻烦,主要麻烦在还没发明纸。当然,我说的是比较古的古代。

没发明纸,只能写在木头和竹子上。但两种材料都不能直接写,必须先整治。木头贵,不如竹子经济,所以古代的书,多称为“竹书”,或者“简书”,“简”是竹字头,本义就是竹片。我以前以为制作竹简很容易,把竹子斩下来,剖成一片片就行了。后来看出土的竹简,主要楚国的竹简,那是两千多年前的真东西,唐宋以下的大儒们都没见过的,才知道没那么简单。楚简削治得非常薄,非常窄,简直像睡觉用的竹席篾片一样,可见整治竹简很不容易。所以古代人家里穷的,实在想写点什么,宁愿剥树皮,晒干了写字,东汉有个大儒贾逵就曾这么干过。有的就写在墙上、树叶上。对穷人来说,著述特别不容易。

至于字数,每支简多的可以写四五十个字,少的二十多。汉代中期以后,《论语》是当时贵族的必读课本,因为很短,只有一万五千多字,而这种书一般行列较疏,每支简的字数较少,比较讲究。以一支简二十五字计算,也要写六百多支简。竹子削得再薄,也是有一定重量的。所以,写一本书,势必很笨重。

东方朔当年初到长安,给朝廷上书,总共写了三千支竹简。估计他家不是太穷,否则每天谋生,累死累活,哪有闲工夫干这事。三千支竹简,大概能写个七八万甚至十来万字。当初公车令特别叫了两个精壮大汉来搬,累得气喘吁吁,只能勉强抬起,再也走不动一步。要运到皇帝跟前,恐怕必须跑几个来回。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天要看一百二十斤奏章,秦代的一斤,等于现在的半斤,那一百二十斤则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似乎还没东方朔那篇奏书字多。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带着稿子去见他的出版商,虽然是用纸写的,也写了厚厚几捆,请人搬到出版社。要是他生在东方朔时代,雇几辆车来运,一点都不奇怪。

最有意思的是东汉的吴佑。他爹叫吴恢,当过南海太守,也就是现在广东一带的地委书记。吴佑十二岁时,住在爸爸的官署里。吴恢是个喜欢读书的官吏,读了很多书,不满足,就想写一本。吴佑劝老爸别写。吴恢奇怪说:“为什么?著书立说,可是千秋功业啊!”吴佑说:“时机不对啊。南海这个地方,非常偏僻,远离朝廷,但是物产丰富,各种各样的珍稀奇怪之物,应有尽有,朝廷中不少人盯着呢。如果您写了一本著作,肯定要费很多竹简。这些竹简非常重,假如他日您任满回乡,势必要用好几辆车来载送这部书。这样的话,恐怕会惹出麻烦。什么,您还是不明白?以前伏波将军马援,也来过这边,看到这里产的薏苡好吃,就专门装了几车,运回北方。谁知遭人诬告,说他运的是几车明珠。您这要是运几车竹简回去,别人还不知怎么诬告您呢。依我看,还是尽量避嫌比较好。”吴恢一听,抚摩着吴佑的背说:“我的遗传基因不错,竟然生出一个这么聪明的儿子!”

因此,吴恢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如果那时有纸张,我们就不会这么遗憾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