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见证海派传承的“翰青雅集”:从老宅走向美术馆

8月27日,“撷英纪胜——翰青雅集海上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出上海老中青三代20位画家近70件中国画作品。

8月27日,“撷英纪胜——翰青雅集海上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出上海老中青三代20位画家近70件中国画作品。此次展览是“翰青雅集”成立8年来,展览活动首次走出位于浦东周浦的“老宅”,让更多人了解传承有序、根植海派的“翰青雅集”。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以画家、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乐震文和其夫人张弛写生的《赤水丙安古镇》《土城古镇》等红色主题作品开篇,并以之领衔其一众学生辈的作品。《赤水丙安古镇》等作品来自今年“翰青雅集”组织的贵州采风之行,从写生到创作,能看到自身艺术语言如何产生,以及画家对于风景的不同理解和转化。展览也回顾了8年间“翰青雅集”的一系列活动,除了足迹遍布江浙沪和江西贵州等地的古村落、瓷窑厂、山河峡谷的采风写生外,每年春节画家们也会聚在“浦东老宅”四合院中举办展览,交流心得。

乐震文,《赤水丙安古镇》,纸本水墨

乐震文,《赤水丙安古镇》,纸本水墨


张弛,《四渡赤水》,纸本水墨

张弛,《四渡赤水》,纸本水墨

“翰青雅集”,传承有序、根植海派

“翰青雅集”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绘画社团,成立之初便得到海上书画大家陈佩秋的关注,她曾提示说,做艺术不要被组织协会框定、要自由自乐。所以“翰青雅集”从最初就本着这一原则——成员不固定,根据不同的展览和活动主题,召集不同艺术风格的画家参与,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自然而然参与进来。其中不少画家并不常见于主流美术展览,却植根于海派土壤、默默耕耘。

展览现场,“翰青雅集”举办的活动回顾

展览现场,“翰青雅集”举办的活动回顾

“翰青雅集”的主持者苏慕超是苏局仙(1882—1991,清代末科秀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工诗及书法)后人。2013年以来,“翰青雅集”假座浦东老宅,致力于经典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不排斥年轻人和新的艺术形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顾炫介绍,“浦东老宅”是一处古朴之地,房屋依水而建,清代石桥、水磨砖墙之中,透着文脉的传承。虽坐落于城郊,却包容万象,除书画会友外,聚会也常常伴随戏曲、香道、茶道、器物、评弹等形式。让人遥想《西园雅集图记》所云:“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夜幕下的浦东老宅

夜幕下的浦东老宅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许勇翔、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也常来往“翰青雅集”他们对古代艺术研究和文物收藏的见地,带动和引领着“翰青雅集”的格调和品味,在如此氛围下,“翰青雅集”成长,浸润着对艺术和文物学术价值的理解。

夜幕下的浦东老宅

夜幕下的浦东老宅

书与画,人与物,景与情的互相启发,也让大隐于市的“浦东老宅”集公共展览场所与小众雅集胜地于一身。无论是布列铺陈的画卷,还是静置案头的旧物,那种文以载道的宁静,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沉下心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翰青雅集”也让人看到了更广阔的艺术眼光和胸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教育要发现每个人不同

“翰青雅集”的八年中,乐震文、张弛既是积极参与者,也一直给予支持和帮助,他们均在美术院校任教多年(乐震文先后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做院长;张弛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在他们的带动下,学生辈也参与到“翰青雅集”中,成为学院外的“课堂”。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此次展览中,大部分参展画家是乐震文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国画系主任期间的学生,他们虽然接受的是相似的学院教育,却生出不同的面貌。展览中,有源自传统的山水、花鸟,也有描绘玻璃幕墙的城市山水、都市生活场景,以及融入私人视角的花草树木。

顾炫,《樱花梦断一春色》, 纸本设色

顾炫,《樱花梦断一春色》, 纸本设色


徐旭峰《贵州纪胜》,纸本设色

徐旭峰《贵州纪胜》,纸本设色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在学院毕业后,有的留校任教,比如毛冬华、丁小真、翁颖涛等,目前均为上海美院国画系的教师,传承着学院传统。有的在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书画院等专业单位从事艺术创作,如鲍莺、徐旭峰,但除了创作外,他们还有自己的研究。也有在出版社、少年宫、设计公司等处工作,虽然日常工作与艺术有关,但真正用于自己艺术创作的时间则往往是工作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其中尤其特别的是汤健,她自国画系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工作,成为了“上海面塑”的非遗传人。

“尽管在各行各业,但当‘翰青雅集’办展览,大家都能拿出作品,没有浪费自己的艺术才能,这让我欣慰。”乐震文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更让他高兴的是,相似的学院教育背景,作品却没有雷同,呈现出不同面貌。“艺术教育应该发觉每个人自身对艺术的体验,作为老师,当看到学生的思想开始萌芽时,应该给他养料,辅助他成长。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后来我到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做院长,给国画系学生的第一课就强调技法,也有学生问我创作,但我觉得创作不是教的,而是根据自己生活体验生发而出的,因为时代的差异,我创作的经验并不适用于当下‘00后’的年轻学生。”乐震文说,但这套教学观念并非毫无依据,而是来源于自己年轻时代与乔木、谢稚柳、唐云、陆俨少等老一辈名家的交往。“我给他们看画,他们也是讲技法,提出哪里画得好,为何不好。在技法上精进后,再谈创作理念。”

此次展览持续至9月4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