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桐庐山水艺术季:“浙里”的山村,水天相映是艺境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是南朝吴均描写富春江的千古美文,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让人神往的山水胜境。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是南朝吴均描写富春江的千古美文,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让人神往的山水胜境。

在如今的富春江畔,山水依然,“浙里”的山村与艺术又会有着怎样的联系?当艺术家群体来到富春江畔,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灵感?

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10月1日,由中共浙江桐庐县委、桐庐县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主办的“浙里富春·那么乡田”2021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在富春江畔的桐庐县梅蓉村正式启幕,来自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四川美院、上海美院等十大美院雕塑专业和公共艺术专业团队创作出的20件作品,在艺术季上首次亮相并永久“落户”桐庐。

地处富春江北岸的梅蓉村

地处富春江北岸的梅蓉村

20件雕塑作品与“秋叶有艺”

梅蓉村地处富春江北岸,原名梅洲,又名九里洲,昔日梅蓉村,每当梅花盛开,满洲梅花争芳斗妍,清芬袭人,九里一色,村内还有古建筑80余处,其中罗家大屋、郭侯王庙、龚家宗祠、舒坑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梅蓉村,与古建筑、江村美景同时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件件公共艺术作品,这些由十大美院团队创作的《稻香入梦》《竹映诗瘦》等20件作品分布在梅蓉村的不同点位,有的在田野里,有的在竹林中,与当地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它们将永久落地在桐庐。据介绍,此次公共艺术大展的“高规格”阵容在乡村艺术中是前所未有的。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梅蓉村,富春江畔

梅蓉村,富春江畔

“水天相映,何人笔画云彩;竹舟弄潮,秋鱼歌生梦田。”

这句诗正是由这落户梅蓉村各地的20件作品中各取一字组成,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秋日景象。

《天下桐庐》? 谭勋? ?天津美术学院

《天下桐庐》  谭勋   天津美术学院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竹罄万籁》染成不同颜色的竹节层叠排列,随着田间的微风晃动;《天下桐庐》运用现代地理技术,通过卫星从太空中俯瞰,捕捉、模拟出类似山水形象的地貌特征,将作品在解构与重构中,宛如泼墨山水画一般,浓淡叠压,层层递进,体现出浓重的东方力量与当代性;《竹映诗瘦》使用不锈钢竹子镂空记录描述梅蓉的历代诗句,散布安置至竹林里,作品内部有灯光设置;竹林变成了诗林,记录着梅蓉的变迁,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人间沧桑》作品的造型意象来自于当地居民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社时期集体修建水渠改造荒滩的历史记忆,把“敢将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以剪影的方式定格下来,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林间屏画》以金属材料制作一组竹雕塑,把绘画中的结构素描方式以雕塑的手法再现出来,把写实与写意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构建出一种奇妙的美学体验,放置在自然的树林当中从而产生有趣的对比。

《竹映诗瘦》? 杨烁康? 广州美术学院

《竹映诗瘦》  杨烁康  广州美术学院

 

《人间沧桑》? 蒋铁骊?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人间沧桑》  蒋铁骊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梅蓉村公共艺术?《稻香入梦》

梅蓉村公共艺术 《稻香入梦》

据策展人梁克刚介绍,十大美院的雕塑专业和公共艺术专业学术带头人曾先后带队来桐庐实地采风考察,对整个桐庐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做了深入的了解和调研后,并决定把梅蓉村作为首届艺术季的主会场。最终,十大美院的创作团队为二十个预先甄选的点位提供了近50套作品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和多次磋商从中选取了20件作品进行具体实施,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在地属性,公共性和互动性,它们将永久落地在桐庐。这也就是本次艺术季的重头戏——“梅蓉公共艺术计划”。

“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作品

“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作品


“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作品

“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作品


“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作品

“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散落村中的“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作品吸引了不少大人小孩的兴趣:在一个巨大的画架下,一位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正在悬挂着秋千架上玩得不亦乐乎,旁边是已经丰收在望的稻田,这既有孩子们的天趣,更有着一种丰收的喜悦。据了解,该活动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来桐庐开展的公益项目,是利用落叶以铁艺搭建模型后,将收集的树叶沾黏在模型上呈现的短期雕塑作品,造型包括靴子、兔子、画架等。

孩子们参与“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澎湃新闻 图

孩子们参与“秋叶有艺——田野艺术公益活动”  澎湃新闻 图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韩绪发布了梅蓉公共艺术展活动内容,进行美丽中国研究院桐庐乡土学院授牌仪式,中国公共艺术乡村实践基地联盟成立仪式等环节,意味着除白云村、莪山村等艺术乡村试点村之外,梅蓉村明确了艺术乡村建设试点思路。

韩绪说,乡村不仅是一块土地,也承载乡土精神,赓续文化根脉的热土,“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即是以艺术的创新思维、创意特征、创造手法来改变乡村的形象、产业及生活,构建美的共感形式,体现时代风貌,打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生态圈。“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是艺术助力桐庐乡村建设的序章,是一次艺术视觉的乡村展示,也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一场山水实验。”

梅蓉村公共艺术? 澎湃新闻 图

梅蓉村公共艺术  澎湃新闻 图

“溯江观山”等六大主题展感受诗画之美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同时也包括“溯江观山——国际水彩画名家桐庐邀请展”、“大美无言——国际艺术大家版画展”、“漆茶人生——梁峰生活美学展”、“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获奖作品展”、“裁得彩练当空舞——叶浅予中国画作品展”、“梅洲探梅——浙江省水彩画名家风采作品展”六大主题艺术联展隐藏在村里不同位置,以雕塑、水彩、中国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为游客呈现艺术之美。其中,“大美无言——国际艺术名家经典版画展”尤为引人注目,“百年巨匠”吴冠中艺术人生中极富传奇性的作品《长江万里图》珍贵版画亮相桐庐,该作品存世仅五件,极为珍贵。展览还展出了近现代艺术名家赵无极、丁雄泉、陈逸飞、尚扬等经典作品限量版画。

“裁得彩练当空舞——叶浅予中国画作品展”展示了大量叶浅予的作品,叶浅予是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近现代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

“溯江观山——国际水彩画名家桐庐邀请展”现场 澎湃新闻 图

“溯江观山——国际水彩画名家桐庐邀请展”现场 澎湃新闻 图

“溯江观山——国际水彩画名家桐庐邀请展”的不少作品缘于上海圣菱艺术主持者陈刚前年策划的同名写生活动,包括6个国家与地区的18位知名水彩艺术家溯富春江而上至新安江沿途进行了写生创作,用手中的画笔,致敬黄公望以及渐江、石涛、黄宾虹等为代表的中国山水艺术。包括陈坚、周刚、赵云龙、澳大利亚水彩画研究院院长David van Nunen、波兰水彩画家协会联合创始人Michal Suffczynski等艺术家作品。

“漆茶人生——梁峰生活美学展”展览地点是在梅蓉村的一所历史建筑内,有着历史韵味的建筑、室内的旧家具与漆髹艺术的内在气息相融相契,有着一种东方无言之美。艺术家梁峰平时不仅制漆更爱饮茶,漆需层层打磨,茶要时光发酵。与岁月为友,梁峰在传统的漆与茶中,找到了历史沧桑与当代生活的巧妙平衡——艺术不仅仅是技,更是道,一种蕴含在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中的“道”。

他将收集的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器物,用自然大漆的神奇力量进行修复、再造,幻化出新的生机。展览中,一组由多副古代花床葡萄架经过艺术创作组成的装置作品,将展览场地龚家老屋的空间分隔成若隐若现的漆茶空间。观众可穿梭其中,在古村落中,细细体悟一份与当代都市的快速喧嚣截然不同的漆茶人生。

“漆茶人生——梁峰生活美学展”现场

“漆茶人生——梁峰生活美学展”现场


“漆茶人生——梁峰生活美学展”现场

“漆茶人生——梁峰生活美学展”现场

为更好地让游客在行进式艺术参观中实现桐庐越剧、诗画、民俗等独特的文化体验,感受田园诗画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主办方还专门开展了“黄金左岸扬帆梅蓉”主题文艺演出,演出采用沉浸式的表演方式,围绕艺术游览线路,《诗画桐庐》《农家秋韵》《缤纷梅蓉》《古风民俗》《梅红春江》5个篇章缓缓呈现。

此次艺术季特别制定了“数字化场景应用”,即以积分一张图游桐庐的概念打造桐庐线上旅游集散中心“桐你游”小程序。游客可一手掌握公共艺术展各版块活动介绍、旅行攻略,还能实现在线预约门票、地图导航、社交分享等功能,该功能让游客体验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据悉,本次艺术季活动为期三个月,为营造艺术季浓厚氛围,还有包含越剧、非遗展示、各类艺术展览等内容的艺术嘉年华系列活动同时进行。

梅蓉村的古樟树

梅蓉村的古樟树

艺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艺术季活动总策展人唐尧、梁克刚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艺术季探索出艺术乡建的中国方案,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IP品牌,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即把专业的公共艺术创作引入到乡村场景,“这次活动是一个好的起点,关键是在以后的延续,我们希望艺术季可以连续5年、10年甚至20年的做下去,通过更多作品的不断落地、积累,形成一个更大片区的艺术乡村场景,生长出当代文化的广阔天地,成为根植于中国的公共艺术经典案例。从而振兴乡村,活化传统,以当代新农人的智慧解决农村的问题。”

艺术季活动总策展人之一的梁克刚现场致辞

艺术季活动总策展人之一的梁克刚现场致辞

在当天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论坛上,景德镇软实力研究院院长彭中天从艺术创作到产业发展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艺术赋能乡村首先要注重在地资源的结合,以及与农村生活的结合;其次,要注重与城市需求的结合,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后,还要注重与文化资产、生态资产的结合与深化。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论坛现场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论坛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认为,尽管江南一带很多地方,城市更新较快,但历史的文脉,传统审美的很多东西却一直在延续。对于此次活动,他也谦虚地说道,如果在地有机的元素更多一点或许会更好。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蒋铁骊认为,艺术赋能乡村这些年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开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同质化的问题,未来怎样去突破,去突出各自的特色,这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此外,一些学者也提出,公共艺术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为了用公共艺术的思想去赋予乡村一些实实在在的能力。并建议,以后的这类活动,除了邀请业类一线的艺术家,还可以邀请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一些一线的规划师、设计师参与进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把控一个作品,这样,可能会实现多个行业的赋能。

梅蓉村公共艺术

梅蓉村公共艺术

“十大美院联手参与乡村艺术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我们想把‘浙里富春·那么乡田’做成一个乡村艺术的系列,除了梅蓉村,以后还可以到更多的桐庐乡村,比如‘那么深澳’等。”桐庐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介绍说,桐庐山水之美,名闻天下,而如今的乡村艺术建设,也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更高水平取得新的突破,注重人文深度,打造真正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据悉,本次艺术季活动将持续至2021年12月31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