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千年王安石:王安石的知鄞三年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千年王安石”专题,邀请多位宋史学者从政治、文学、哲学等层面多维度展示王荆公的面貌,以飨读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他在宰相任上主持、发动了一场由上至下、从朝廷到地方的变法革新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变法以理财为核心,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也由此被冠以“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等称号。

自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至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之前,王安石曾历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南东路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官职,政绩卓著。所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王安石变法”中的诸项新法,以及指导变法的革新思想,早在他任职地方官时便已初显端倪,尤其可追溯到他知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时。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一载: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二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煕宁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以下从政事、文学、交游三个方面,分别缕述,以凸显知鄞三年在王安石一生及宋代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政事

庆历七年(1047)四月初,王安石以大理评事赴知鄞县。此前,作为进士甲科高第,他本可按惯例于扬州签判任满后献文求试馆职,获取晋升的捷径,然而他未曾申请,宁愿远赴浙东海隅的一个小县,去施展治民的抱负。

(一)起堤堰,决陂塘

鄞县属明州,地势跨江负海,水有所去;又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原无水旱之忧。但自吴越钱氏所置营田吏废后,六七十年间,当地官吏因循苟简,水道堤防年久失修,渠川浅塞,山谷之水转以入海而无所潴存,致使鄞县经常面临干旱威胁。根据这一基本县情,王安石把“治水”列为治鄞的“重中之重”。庆历七年十一月初七,他自县城出发,跋山涉水,在十二天内周巡鄞县东西十四乡,对各地水利情况进行实地堪察调研,督促乡民浚治渠川,兴修水利。这一过程,完整地记载于他的《鄞县经游记》中。动工期间,恰逢冬雨滥淫,王安石遂两谒县北的永泰王庙,为县民浚川祈晴,恤民之情,殷殷可鉴。(《王安石文集》卷八十六《祭鮑君永泰王文》)

鄞县东南有东钱湖,由明州七十二条溪流汇潴而成,周回八十里,可溉田八百顷,“特湖为堰牐所限,莼菰菱芡莲葑之流杂生其闲,滋蔓不除,则渐淤。”(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五《万金湖铭》)庆历八年(1048),王安石调夫浚疏,重清湖界,并于县东南海晏乡命县民开凿通山碶,保障了东钱湖的灌溉功能。(《宝庆四明志》卷十二)县西又有广德湖,大五十里,县西七乡之田依此浇灌,“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曾巩集》卷十九《广德湖记》)只是湖堤经常颓坏,严重影响了它的正常使用。庆历七年,王安石发动民众浚筑湖堤,(《乾道四明图经》卷十载舒亶《水利志》)使得县西七乡之民虽旱无忧。

(二)贷谷与民,立息以偿

鄞县是明州大邑,农民生活极为困苦,“大抵数口之家,养生送死,皆自田出,州县百须,又出其家。”(《王安石文集》卷七十六《上运使孙司谏书》)于是,县民往往以田为质,向地方豪强借贷,受到高利贷的剥削,常至倾家荡产。(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一)针对这种情况,王安石“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即于每年青黄不接之际,将官仓中的存粮轻息贷给农民,以备生活耕种,等秋收时则连本带息收归公家。这样,既可使农民免受地主豪强的剥削,继续生产,又可为官府增加一些利息收入,使官府存粮可得以旧换新,不致腐烂损耗;同时,又抑制了当地的豪强兼并,维护了社会公平。官府、民众各取所需,可谓两全其美。

(三)兴学校,严保伍

王安石一贯重视教育。在他知鄞之前,鄞县并无正式的县学。庆历八年(1048),王安石将县内的孔子庙改为县学,并致书聘请当地著名士人杜醇任教。杜醇与楼郁、王致、王说、王该等人友善,皆为州闾所师。王安石对他们尊礼有加,书启往来,或道仰慕之意,或讨论县政,或诗歌唱酬。后世认为,鄞县文风肇始于此。至于“严保伍”,史不及载,具体不详,或许与强化地方治安有关。

此外,王安石治鄞善政还包括:庆历八年二月,刻《善救方》于县门外,令县民可以自得而无需求助官府;皇祐元年(1049),上书两浙转运使孙甫劝止捕盐;皇祐元年,奉敕书寻访义夫节妇;荐能吏汪元吉等。

文学

鄞县三年是王安石诗文创作的发轫期。他此期所撰古文,均有为而作,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往往抨击弊政,阐述个人独特的政治、文化理念。它们叙事简洁,说理透辟,议论高奇;在学习韩愈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峻峭文风。一些篇章受到古文领袖欧阳修的赞誉,并入选欧阳修编撰的《文林》。这标志着王安石已经在文坛上锋芒毕露,确立了古文名家的地位。

诗歌方面则创作了《秃山》、《龙泉寺石井》、《登飞来峰》等名篇,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如“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虽略无含蓄蕴藉,但意境高远,卓然不群,典型地体现了他前期的诗歌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在鄞县时王安石无意中获得了二百篇杜甫诗歌,开始精研淬磨,数年后写下了杜甫接受史上的名篇《杜甫画像》,将北宋诗坛上的学杜之风推拓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对杜诗的揣摩学习,也使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从精益求精,开启了诗风转型的契机。

王安石雕像(浙江鄞县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雕像(浙江鄞县王安石纪念馆)

交游

知鄞县的三年里,王安石以其高尚的品格、出色的政绩,通过频繁的诗歌唱酬、书启往来,拓展出一个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而又跨越地方的社会交游网络,为日后的发展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在这个网络中,他与杜醇等明州地方士人的交往,为他在士林中赢得了广泛的声誉,直接推动了明州地方文教的发展。而他与庆历革新领袖范仲淹的交往,则别具意义。范仲淹与王安石父亲王益为同年,于安石为父执,素受安石敬仰。皇祐元年(1049)正月,范仲淹自陈州改知杭州。当时,王安石正自江宁返还鄞县,途经杭州,遂上先状问候。此后又屡有书启往还,颇见揄扬。皇祐二年(1050)夏秋之际,王安石于杭州正式拜谒范仲淹,亲受教导。可以想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以及数年前的改革实践,应当深刻地启迪、引导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王安石与当地浮屠的交往。北宋时,明州佛教异常兴盛,佛寺遍布,(刘昌诗《芦浦笔记》卷六)高僧大德多出其间。王安石在周巡鄞县督导乡民兴修水利的途中,曾投宿景德寺、慈福院、广利寺、旌教院、开善院、普宁院、资寿院等,与禅宗大师常坦、怀琏、虚白、瑞新等诗歌唱酬,交游甚款,结下了深厚友谊。这对王安石的文学创作、学术思想甚至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很多诗歌即以佛教为题材,或描写佛教寺院、僧侣生活,或模仿诗僧的创作风格,或以通俗形式阐发佛教哲理,往往别具韵味。在与浮屠交往的过程中,王安石深深感受到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从而逐渐认识到发展儒家心性之学的重要性。他的“性无善恶”、“性可以为恶”等心性思想,以及以平治天下为己任的入世精神,除自传统儒家的熏染外,也不无禅宗、天台宗思想的影响。甚至王安石的生活作风,也深烙佛教的痕迹。他日常生活异常俭朴,不事奉养,不修边幅,与儒家严谨礼法、礼制不合,时人称为“无欲似头佗”:“然荆公气习,自是一个要遗形骸、离世俗底模样。”(《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皇祐二年(1050)初,王安石知鄞秩满。此时,凭借出色的政绩,他已成为北宋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被视为东南地方吏治的典范,并获“江东三贤”之目:“是时,荆公王介甫宰明之鄞县,知枢密院韩玉汝宰杭之钱塘,公弟师直宰越之会稽,环吴越之境,皆以此四邑为法。处士孙侔为文以纪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十三《谢公墓志铭》)“(石牧之)移台州天台令……于時故相王荆公知鄞县、枢直陈公襄令仙右,号江东三贤。”(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五《朝议大夫致仕石君墓碣铭》)

二十年后,王安石入参大政,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其中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科举改革等,皆于鄞县之治可略窥一斑:“即后此执政时农田水利、青苗诸法,而小试诸一邑也。”(梁启超《王荆公》)就此而言,王安石治理鄞县的地方经验,成为他日后从上而下推动全国性变革的一个重要源泉。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