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

谈谈胡兰成:平生知己乃在于妇人和敌人

提起民国来,那么多的名人,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施蛰存、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老舍、凌淑华等。在我的心里,我总觉得胡兰成最具民国味儿。

提起民国来,那么多的名人,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施蛰存、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老舍、凌淑华等。在我的心里,我总觉得胡兰成最具民国味儿。其实,在民国文学史的这个课堂上,刚开始我想讲新感觉派的施蛰存,他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梅雨之夕》、《李师师》、《石秀之恋》,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的现代性方面应该有十足重要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他跟鲁迅对骂过,鲁迅骂他为洋场恶少,鲁迅的小说有鲁迅小说的地位,我觉得施蛰存的小说是在向鲁迅小说告别,就像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夫告别列夫托尔斯泰一样,这个就不提了,我也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同时,我也很想讲京味小说的代表人物老舍先生,因为小时候看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隐隐约约记得它分为三大部分:惶惑、偷生、饥荒,他的作品我在10年前就看过《骆驼祥子》、《二马》、《我这一辈子》、《茶馆》、《龙须沟》,他是第一个把《金瓶梅》翻译到英国的作家,他的作品受狄更斯的影响很大。在这里,与其说我不愿意提老舍先生,不如说我不愿意回忆自己的过去。不管是施蛰存还是老舍先生,我总觉得他们两个比着胡兰成要少那么点民国味,至于少了那么点的民国味具体指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谈谈胡兰成:平生知己乃在于妇人和敌人

胡兰成

那么今晚由我来讲胡兰成,讲得好是因为精心准备的结果,讲不好也是因为精心准备的结果。因为精心准备了,所以不知道该怎么讲。胡兰成是时讲时新的,把他讲好是有难度的,因为我无法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扭转在座的各位对胡兰成不好的印象,大家提起胡兰成不外乎两点:一、与张爱玲有过交集;二、当过汉奸。那么除此之外大家对他有没有深入了解,有没有认真读过他的书?

明朝一位才子有句话:人生有三大不幸:1、叹国家大局之不可为;2、叹文章不遇知己;3、叹才子不遇佳人。在这里,我觉得胡兰成的一生中有三大幸福:国家大局可为;文章遇知己;才子遇佳人。他当过汪伪政权行政院法制局的局长,这个官官职不高,但权力大,呈给汪精卫的公文都要胡兰成加批,这是其一,国家大局可为;他的文章得到了钱穆、徐复观、梁漱溟、朱西甯等人的赏识,这是其二,文章遇知己;他跟张爱玲有过一段交集,这是其三,才子遇佳人。这么一分析,我觉得胡兰成的一生还是蛮精彩的。

一、与张爱玲的交集

我觉得世界上懂张爱玲的人有两个:第一个是胡兰成;第二个也应该是胡兰成。正如《庄子》那本书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刘文典。第一个胡兰成懂张爱玲的文章,第二个胡兰成懂张爱玲的人,两个胡兰成加起来就是那个“现实安稳、岁月静好”的胡兰成。

那么,张爱玲在胡兰成眼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 外貌:幼稚、可怜相,说她是个女学生,连女学生的成熟都没有。

穿着: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越显得脸儿像月亮。

身材:高个。“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只这一声就把两人说得这样近,张爱玲很诧异,几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2、 性格:小孩子脾气,心细而大大咧咧,不主动迎合人。

3、 爱好:爱好广泛,喜欢西方文学,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喜欢西方画,喜欢英语,喜欢写文章、不喜欢小猫小狗,不喜欢孩子,喜欢闻气味。

4、 为人:非常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不悲天悯人,并且心狠手辣,对别人非常苛刻。

5、 做事风格:凡事没有禁忌,不迁就对方,从不欠人钱。

6、 婚姻态度:无所谓。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民国女子》中提到他是怎么认识张爱玲的,那时胡兰成在南京,一个叫冯和仪的人给他邮寄了一本《天地月刊》,谁是冯和仪?她的笔名叫苏青。胡兰成在院子里草地上搬过一把藤椅,躺着晒太阳看《天地月刊》,先看了发刊词,接着翻到一篇短篇小说《封锁》,笔者张爱玲。《封锁》这篇文章是1943年8月发在《天地月刊》上的。

胡兰成看了一两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见了他的一个朋友,胡兰成也让那朋友读。

“我去信问苏青,这张爱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觉得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张爱玲的一篇文章,这就是真的了。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见了好人或好事,会将信将疑,却不问问与我何干。”

“我一见张爱玲的人,只觉得与我所想的全不对。她进来客厅里,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里,又幼稚可怜相,待说她是个女学生,又连女学生的成熟亦没有。”

“‘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只这一声就把两人说得这样近,张爱玲很诧异,几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第二天,胡兰成去拜访了张爱玲。

”她房间里竟是华贵到使我不安,那陈设与家具原简单,亦不见得很值钱,但竟是无价的,一种现代的新鲜明亮几乎是带刺激性。阳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际云影白色里,底下电车当当地来去。张爱玲今天穿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越显得脸儿像月亮。三国时东吴最繁华,刘备到孙夫人房间里竟然胆怯,张爱玲房里亦像这样的有兵气。”

“因我说起登在《天地》上的那张照相,翌日她便取出给我,背后还写有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我常时一个月里总回上海一次,住上八九天,晨出夜归只看张爱玲,两人伴在房里,男的废了耕,女的废了织,连同道出去游玩都不想,亦且没有工夫。”

“我们两人在一起时,只是说话说不完。在张爱玲面前,我想说些什么都像生手拉胡琴,辛苦吃力,仍道不着正字眼,丝竹之音亦变为金石之声,自己着实懊恼烦乱,每每说了又改,改了又悔。”

“爱玲种种使我不习惯。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非常自私,临事心狠手辣。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她的心狠手辣是因她一点委屈受不得。她却又非常顺从,顺从在她是心甘情愿的喜悦,且她对世人有不胜其多的抱歉,时时觉得做错了似的,后悔不迭,她的悔是如同对着大地春阳,燕子的软语商量不定。”

“基督说:‘属于凯撒的归凯撒,属于上帝的归上帝。’如今共产党亦即如此把人们来分属,张爱玲却教了我没有禁忌。天下人不死于殉恶,而死于殉善,怎样善的东西若是带上巫魇禁忌,它便不好了。我因听别人常说学生时代最幸福,也问问爱玲,爱玲却很不喜欢学生生活。我又以为童年必要怀恋,她亦不怀恋。在我认是应当的感情,在她都没有这样的应当。她而且理直气壮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她的父母,她一人住在外面,她有一个弟弟偶来看她,她亦一概无情。这与我的做人大反对。但中国文明原是人行于五伦五常,并不是人属于五伦五常,而伦常之所以几千年来不被革命革掉,是因为二十四孝同时也可以有桃花女与樊梨花。”

“她看《金瓶梅》,宋蕙连的衣裙她都留心到,我问她看到秽亵的地方是否觉得刺激,她却竟没有。她爱看小报,许多恶浊装腔的句子她一边笑骂,一边还是看,亦有妙语,小报上的妙语往往亦是可怜语,一点不得爱玲的同情,但她转述给我听时,她亦是这样的开心好笑。无论她在看什么,她仍只是她自己,不致与书中人同哀乐,清洁到好像不染红尘。连对于好的东西,爱玲亦不沾身。她写的文章,许多新派女子读了,刻意想要学她笔下的人物都及不得,但爱玲自己其实并不喜爱这样的人物。爱玲可以与《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李瓶儿也知心,但是绝不同情她们,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薛宝钗凤姊晴雯袭人,乃至赵姨娘等亦知心,但是绝不想要拿她们中的谁来比自己。她对书中的或现时的男人亦如此。她是陌上游春赏花,亦不落情缘的一个人。我自己以为能平视王侯,但仍有太多的感激,爱玲则一次亦没有这样,即使对方是日神,她亦能在小地方把他看得清清楚楚。常人之情,连我在内,往往姑息君子,不姑息小人,对东西亦如此,可是从来的悲剧都由好人作成,而许多好东西亦只见其纷纷的毁灭,因为那样的好原来有限,是带疾的,其实不可原谅的还是不应当原谅。爱玲对好人好东西非常苛刻,而对小人与普通东西,亦不过是这点严格,她这真是平等。爱玲好像小孩,所以她不喜小孩,小狗小猫她都不近,连对小天使她亦没有好感。一次她搬印书的白报纸回来,到了公寓门口要付车夫小账,她觉得非常可耻又害怕,宁可多些,把钱往那车夫手里一塞,赶忙逃上楼来,连不敢看那车夫的脸。中国民间又说小孩的眼睛最净,睡梦里会微笑,是菩萨在教他,而有时无端惊恐,则是他见了不祥不洁了。张爱玲一点亦不研究时事,但她和我说日本的流行歌曲非常悲哀,这点便是说日本将亡,当时我连不敢告诉池田,他若知道,应当大惊痛哭。”

谈谈胡兰成:平生知己乃在于妇人和敌人

张爱玲

“张爱玲喜闻气味,油漆与汽油的气味她亦喜欢闻闻。她喝浓茶,吃油腻熟烂之物。她极少买东西,饭菜上头却不悭刻,又每天必吃点心,她调养自己像只红嘴绿鹦哥。有余钱她买衣料与脱脂花粉。她还是小女孩时就有一篇文字在报上登了出来,得到五元,大人们说这是第一次稿费,应当买本字典做纪念,她却马上拿这钱去买了口红。”

“她母亲是清末南京黄军门的小姐,西洋化的漂亮妇人,从小要训练爱玲做个淑女,到底灰了心。她母亲教她如何巧笑,爱玲却不笑则已,一笑即张开嘴大笑,又或单是喜孜孜的笑容,连她自己亦忘了是在笑,有点傻里傻气。”

“爱玲向我如此形容她自己,她对于这种无可奈何的事只觉得非常开心。又道:“我母亲教我淑女行走时的姿势,但我走路总是冲冲跌跌,在房里也会三天两天撞着桌椅角,腿上不是磕破皮肤便是淤青,我就红药水搽了一大搭,姑姑每次见了一惊,以为伤重流血到如此。”她说时又觉得非常开心。爱玲给我看小时她母亲从埃及带给她的两串玻璃大珠子,一串蓝色,一串紫红色,我当即觉得自己是男孩子,看不起这种女孩子的东西。她还给我看她小时的作文。张爱玲是使人初看她诸般不顺眼,她决不迎合你,你要迎合她更休想。你用一切定型的美恶去看她总看她不透,像佛经里说的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她的人即是这样的神光离合。偶有文化人来到她这里勉强坐得一回,只觉对她不可逼视,不可久留。好的东西原来不是叫人都安,却是要叫人稍稍不安。她但凡做什么,都好像在承当一件大事,看她走路时的神情就非同小可,她是连拈一枚针,或开一个罐头,也一脸理直气壮的正经。众人惯做的事,虽心不在焉亦可以做得妥当的,在她都十分吃力,且又不肯有一点迁就。但她也居然接洽写稿的事两不吃亏,用钱亦预算排得好好的。她处理事情有她的条理,亦且不受欺侮。一次路遇瘪三抢她的手提包,争夺了好一回没有被夺去,又一次瘪三抢她手里的小馒头,一半落地,一半她仍拿不回来。我在人情上银钱上,总是人欠欠人,爱玲却是两讫,凡事像刀截的分明,总不拖泥带水。她与她姑姑分房同居,两人锱铢必较。她却也自己知道,还好意思对我说:‘我姑姑说我财迷。’说着笑起来,很开心。”

“前此我问爱玲向来对结婚的想法,她说她没有怎样去想这个。她且亦不想会与何人恋爱,连追求她的人好像亦没有过,若有,大约她亦不喜。总之现在尚早,等到要结婚的时候就结婚,亦不挑三挑四。有志气的男人对于结婚不结婚都可以慷慨,而她是女子,却亦能如此。但她想不到会遇见我。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欢喜我。而她与我是即使不常在一起,相隔亦只如我一人在房里,而她则去厨下取茶。我们两人在的地方,他人只有一半到得去的,还有一半到不去的。”

“我与爱玲只是这样,亦已人世有似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大海几乎不可以是儿女私情。我们两人都少曾想到要结婚。但英娣竟与我离异,我们才亦结婚了。是年我三十八岁,她二十三岁。我为顾到日后时局变动不致连累她,没有举行仪式,只写婚书为定,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上两句是爱玲撰的,后两句我撰,旁写炎樱为媒证。我们虽结了婚,亦仍像是没有结过婚。我不肯使她的生活有一点因我之故而改变。两人怎样亦做不像夫妻的样子,却依然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

“我在爱玲这里,是重新看见了我自己与天地万物,现代中国与西洋可以只是一个海晏河清。《西游记》里唐僧取经,到得雷音了,渡河上船时梢公把他一推,险些儿掉下水去,定性看时,上游头淌下一个尸身来,他吃惊道,如何佛地亦有死人,行者答师父,那是你的业身,恭喜解脱了。我在爱玲这里亦有看见自己的尸身的惊。我若没有她,后来亦写不成《山河岁月》。”

“我从来不见爱玲买书,她房里亦不堆书。我拿了《诗经》、《乐府诗》,李义山诗来,她看过即刻归还。我从池田处借来日本的版画《浮世绘》,及塞尚的画册,她看了喜欢,池田说那么给她吧,她却不要。”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看她的文章,只觉她什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事经历得很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有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一日清晨,我与她步行同去美丽园,大西路上树影车声,商店行人,爱玲心里喜悦,与我说:‘现代的东西纵有千般不是,它到底是我们的,于我们亲。’”

“且我们所处的时局亦是这样实感的,有朝一日,夫妻亦要大限来时各自飞。但我说:‘我必定逃得过,惟头两年里要改姓换名,将来与你虽隔了银河亦必定我得见。’爱玲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又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爱玲还与我说起李义山的两句诗,这又是我起先看过了亦没有留心的,诗曰: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原隔座看。其后我亲见日本战败,南京政府覆没,又其后国民政府亦逃亡,解放军渡长江,我总要想起这两句。见星沉海底虽惊痛,但更可惜解放军只成了南下而牧马。中华民国还有新朝要来,如虹气飞雨扫过河源,哪里是汉民族的出身地。”

二、汉奸

提到胡兰成的汉奸身份,不得不提一下他生命中的贵人,那个贵人就是汪精卫。汪精卫是一个美男子,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这个人不简单,从小读四书五经,诗不输唐人,词不逊宋人,著有《双照楼诗词稿》。此人不贪财、不好色、不嫖娼、不纳妾,简直是道德完人。他的妻子是陈璧君,南洋富商之女,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人。汪精卫决定前往北京刺杀清摄政王,陈璧君要跟着去,当时有人说风凉话:你反正有英国护照,被抓了英国领事馆自然会救你。陈璧君听后大怒,立即取出英国护照,当初撕个粉碎。这样的一个人却是一个大汉奸,胡兰成跟着他也变成了汉奸。

谈谈胡兰成:平生知己乃在于妇人和敌人

汪精卫

但胡兰成在《今生今世·渔樵闲话》 里并没有称汪精卫是汉奸,而是直呼他为先生,他们是以和平路线跟日本人对抗的,只是最后失败了。

下面分析一下胡兰成沦为汉奸的几个步骤:

1、由于有才华被中华日报的古泳今赏识,古泳今找他约稿,胡兰成便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中国手工业,一篇分析该年的关税数字,文章发表后当即被日本大陆新报译载,且被转载在经济学论文拔萃月刊上面。中华日报以为有面子,便请胡兰成当主笔,他谢绝了林柏生,不想加入汪派。

2、汪精卫发表“艳电”之后(1937年12月),胡兰成在《南华日报》上发表文章支持汪精卫的和平路线,抗议国民党中常会议开除汪精卫党籍的决议。他并列举五条理由,证明汪精卫护党爱国,认为汪、蒋都是要“和”,“所分歧者,仅在形势之估计及条件之解释”,所以不是原则上的问题,不过是技术问题。这些文章都收在他的一本书里《战难和亦不易》,从此他受到了汪精卫的赏识。

3、1939年二月,陈春圃约我见面,交给我汪先生的亲笔信,信里开首说“兹派春圃同志代表兆铭向兰成先生致敬”。春圃要我写回信,他说前次的信不得回复,汪先生很挂念,我答我收到的这是第一封信,春圃听了就不语。早先的信是林柏生没有转到。又问我的月薪,我答了,春圃惊道:“这怎么可以,汪先生是不知道,汪先生知道了一定心里不安的。”此后不数日,汪夫人到香港,叫林柏生太太来接我去见她,当即把我的薪水增为三百六十元港币,另外还有二千元机密费。

4、汪先生却随即转入本题,说道:“我把宣传的事付托兰成先生,必要坚持中国的领土主权独立完整。”

当下我惟敬听。与中华民国历史上这样有名的人初次见面,竟难说明什么感想,只觉山河大地尽皆端然。汪先生问知我家小亦来了,春圃已为我租好南阳路的公寓,就在赵叔雍家斜对面,他即起身去到内室取来二千元给我置家具。我辞别汪先生出来,只觉什么事都像新做人家。

5、九月里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议决和平大计,改选总裁及中央委员,成立新的中央党部。但实际行动尚只有宣传,警卫及外交。宣传的行政在宣传部,部长陶希圣,副部长林柏生,中华日报代理社长赵叔雍,但宣传的方针则在社论委员会。社论委员会主席汪先生,总主笔胡兰成,撰述陶希圣周佛海林柏生梅思平李圣五樊仲云朱朴之。警卫是七十六号,主任周佛海,副主任丁默邨李士群,大队长吴四宝。外交与宣传一样,亦是汪先生亲自担当,交涉委员周佛海、陶希圣、高宗武、林柏生、褚民谊、李圣五、周隆庠。此外是财务及秘书的事情,财务交由周佛海,秘书是陈春圃林柏生及我三人分担曾仲鸣的空缺。当时的经费是向日本交涉发还的关税余金,按月四千万元,汪先生也对我说明,关余原是中国的,并非接受日本的钱,他是想到同志们也许在疑念。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春天,汪精卫先生登鸡鸣寺,文武百官皆扈从,长江西来,上游是重庆,天平洋的方向惟见天际白云悠悠,外面天下世界在战争。跟前是草木无恙,紫金山上王气杂兵气。汪先生慨然有叹,想起太平天国及辛亥起义孙中山先生在此定都,皆历数不永,因赋诗说南京是酖毒山川。

汪先生那一叹,如今已成了渔樵闲话。霸图残照中,樵夫一叹,舟子再泣,其实可说是无缘无故,但亦真有好风日,好意思。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是敌对的,后人却觉两者皆有可传,当年的和平运动与抗战亦一样皆有可传,乃至解放军亦有可传。

渔樵闲话里的古今江山,使人想到天意。桃红又见一年春,国民党来过来共产党,民间有的说还不及汪政府那班人。原来民间当初等待天亮,是一个堂堂的人间岁月的来到,而至今真命天子未出,民国世界依旧名花无主,毛泽东政府亦还是伪的。民间这种闲言闲语,其实有着品格很高的东西,三个政府皆惟有从它受记。”

“却说我从广西回来时路过上海,见了古泳今,他今在中华日报,要我撰稿试试,到胡村后我就写了一篇论中国手工业,又一篇分析该年的关税数字,寄去发表了,都当即被日本大陆新报译载,且被转载于经济学论文拔萃月刊。中华日报以为有了面子,就请我当主笔。本来是当总主笔,因我谢绝林柏生,说不想加入汪派,故总主笔让给了古泳今。”

“过年战场益益西移。我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当总主笔,用流沙的笔名写社论。偶或也看看他报的文章。只有一个叫乔木的倒是不错,我当下不无爱才之意,但是没有特为想要打听,我还在蔚蓝书店兼事,蔚蓝书店在皇后道华人行,是国民政府战时研究国际情势的机关,我与林柏生梅思平樊仲云分担按月写一篇报告。但我有些不入他们的淘伴,惟与樊仲云要好。

及广州武汉亦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轮到我写报告,我判断自此军事将成长期相持之局,中日间的政治活动将出现,外交形势则英国将退却,美国将由旁观转向介入。是年冬,汪精卫先生脱离重庆到河内,响应近卫声明,发表艳电,主张讲和。”

“艳电发表之日,我一人搭缆车到香港山顶,在树下一块大石上坐了好一回,但亦没有什么可思索的,单是那天的天气晴和,胸中杂念都尽,对于世事的是非成败有一种清洁的态度,下山来我就答应参加了。当时诸人皆兴奋相告语,以为国人必纷起响应,我对泳今说不然。我发表社论,要趁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作成中日和平。

和平运动初起时,从汪先生夫妇数起连我不过十一人,其后成立政府,也奄有东南半壁江山,拥数十万之众,直到覆亡流离惊恐,但是世上其实亦平平淡淡。我与和平运动是一身来,去时亦一身去,大难过去归了本位,仍是青梗峰下一块顽石,汪政府在南京建都五年,像一部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到此只有碑上的字迹历历分明,当年的多少实事虚华,真心假意,好像与我已没有关系,却是这些字迹已还给人世,还给天地了。”

二月,陈春圃约我见面,交给我汪先生的亲笔信,信里开首说“兹派春圃同志代表兆铭向兰成先生致敬”。春圃要我写回信,他说前次的信不得回复,汪先生很挂念,我答我收到的这是第一封信,春圃听了就不语。早先的信是林柏生没有转到。又问我的月薪,我答了,春圃惊道:“这怎么可以,汪先生是不知道,汪先生知道了一定心里不安的。”此后不数日,汪夫人到香港,叫林柏生太太来接我去见她,当即把我的薪水增为三百六十元港币,另外还有二千元机密费。

于是汪先生离河内秘密到日本,当面与近卫要约为信,返抵上海,随即叫我去。我到上海,春圃在码头接我。他说汪先生在虹口,问我可以过桥去见么?这是汪先生要他先向我致意,因为当时上海人有一句话是不过北四川桥。

汪先生却随即转入本题,说道:“我把宣传的事付托兰成先生,必要坚持中国的领土主权独立完整。”

当下我惟敬听。与中华民国历史上这样有名的人初次见面,竟难说明什么感想,只觉山河大地尽皆端然。汪先生问知我家小亦来了,春圃已为我租好南阳路的公寓,就在赵叔雍家斜对面,他即起身去到内室取来二千元给我置家具。我辞别汪先生出来,只觉什么事都像新做人家。

不久汪先生搬到愚园路。九月里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议决和平大计,改选总裁及中央委员,成立新的中央党部。但实际行动尚只有宣传,警卫及外交。宣传的行政在宣传部,部长陶希圣,副部长林柏生,中华日报代理社长赵叔雍,但宣传的方针则在社论委员会。社论委员会主席汪先生,总主笔胡兰成,撰述陶希圣周佛海林柏生梅思平李圣五樊仲云朱朴之。警卫是七十六号,主任周佛海,副主任丁默邨李士群,大队长吴四宝。外交与宣传一样,亦是汪先生亲自担当,交涉委员周佛海、陶希圣、高宗武、林柏生、褚民谊、李圣五、周隆庠。此外是财务及秘书的事情,财务交由周佛海,秘书是陈春圃林柏生及我三人分担曾仲鸣的空缺。当时的经费是向日本交涉发还的关税余金,按月四千万元,汪先生也对我说明,关余原是中国的,并非接受日本的钱,他是想到同志们也许在疑念。

中华日报的社论汪先生每朝必看。周佛海写道:“沦陷区是蒋先生把它丢了的,不是我们把它丢了的,我们今与日本交涉,只有收回多少的问题,没有丧失多少的问题。”汪先生看了不乐,但因是周佛海署名发表的,为顾到他的体面,且还隐忍着不说。随后梅思平写的一篇社论,痛责国民党祸国殃民,把事情弄到今天的地步,又樊仲云写的一篇非难蒋先生,又一篇我今记不得是谁写的,响应建设大东亚新秩序,汪先生看了皆把我叫去,问是谁写的,怒道:“凡是中华民国的事,即无论是蒋先生做的或谁沦陷的,我们皆应负责。”又道:“国民党是孙先生交与我们大家的党,罪己亦不是这样的。”又道:“我们做和平运动是为使抗战有终之美,不是为与抗战敌对。”又道:“日本人说的大东亚新秩序,今尚性格未明,我们自应以孙先生的大亚洲主义为准。”但是汪先生仍顾到诸人的体面,惟关照我:“以后社论不管是谁写的,请兰成先生一概不要顾忌,便是我写的若有不妥,亦请通知我要改。”

人世的事,是在诸力关系或民主的表决之上尚有天意。蒋先生领导的抗战与汪先生领导的和平运动皆是中华民国的,且亦皆是天地未济。虽当时议论纷纷,乃至千年后尚”舟人指点至今疑”,可是人世悠悠,如桃李不言。

日本大使馆的一等书记官清水董三,其后事隔多年,一日与我说起,彼时汪先生几次与日方的重要会见,他均在场,他道:“我在旁看着,这边是战胜国,坐着我们的大臣、大将与司令官,对方是战败国,坐着汪先生,但是比起来,只见汪先生是大人,我们的大臣大将司令官都藐小了,惟有近卫公与汪先生坐在一起还相配。汪先生的风度气概,如山河不惊,当时,我嘴里不说,心里实在佩服。”

还有汪夫人也是个狠脚色。一日我到汪主席公馆的内室,汪夫人与儿女皆在,不知是怎样说起头的,汪夫人道:“贵阳铸有汪精卫陈璧君的铁像,照秦桧夫妇的式赤膊跪着,游人浇以小便,但我胃口来得个好。”便是这位陈璧君,她可是一概不见日本人。她到火车站飞机场,日本的新闻记者围拢来一大群,各各手执照相机及铅笔记录簿,正待一拥而前,却见副官来说:“夫人有令,不拍照相,且亦没有谈话!”他们简直拿她无奈。一次我从上海到南京,火车上看见汪公馆的侍从,问起汪夫人也在这车上,我走过去见她。她是包的一列专车,女儿夫妇连同秘书副官总共十余人。我见过了待走回去,汪夫人却道:“你就坐在这里,免得日本人闯进来。”

一日下午我见汪先生,是暑天,说过正事之后,两人两杯啤酒,一碟海苔,稍稍闲谈。我看汪先生脸色尚有余怒,问可是为军队的事情,汪先生冲口而出:“刚才板垣参谋长来,要想我们与日本军并肩对重庆作战,我当即答他,如此我们的军队必反转枪口打日本军!板垣就不好意思再提了。”此刻他的声音还是这样激烈。

又有时是与汪先生吃过夜饭,到庭前阶下乘凉,月亮在短垣上出起,汪夫人自与儿女及陈国祥兄弟在说搭的凉棚,我则与汪先生随意说话。我提起李鸿章,汪先生道:“我的情形比他难。李鸿章议和,他背后的清廷是统一的,如今却蒋介石在抗战。”汪蒋虽分离,但两人尚久久在人前背后提到对方仍用敬称,我注意到汪先生是新近才只称蒋介石。

一次有个苏州县政府的秘书来见,应对之间那样的规矩恭敬,我巴不得他就走,他送我一轴明人的画,我连那画亦不喜。我害怕人家对我卑躬屈节,可是我亦很少与人称兄道弟,却多是带姓称人先生。一次汪夫人与我说:“你只当汪先生是你的大哥,当我是你的姊姊,依年龄我做你的姊姊也做得过。”我听了也不接下联。我在汪先生夫妇前原如子弟般端正听话,但仍愿他们待我如宾。汪先生对周佛海他们是带名称先生,对公馆派的人则只称名,惟对我称兰成先生。

汪先生把和平不仅看作外交政策,而看作革命的课题,说“和平反共建国”,这实在是他的广大。当初自满洲事变以来,汪先生主张一面交涉,一面抵抗,他说:“和平未到绝望关头,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一到了这关头,他便提出焦土抗战。国军自上海南京武汉败退到重庆而止,汪先生当即有了自信,知日本不能征服中国,即改焦土抗战为抗战建国。此与后来他说的和平反共建国,日本欲战则与之战,日本求和则与之和,前后原是一贯。而使我动心的是汪先生说的建国。他到底是孙先生的学生,何时都不忘记“革命尚未成功”。

但汪先生还是保持他的尊严,无论外对日本,内对各派,他若说不可,便日本军人亦要避他三舍,便周佛海亦还是畏惧的。汪先生到底是辛亥革命以来的人物,北伐当年他就做过国民政府第一任主席,现在亦仍是那样火杂杂的人格,他的其实是大人的尊严,只觉他真是有地位的,这种地位倒不是做了主席就能有。后来汪先生去世,陈公博代理主席,对周佛海就完全没有办法,所以怎样的现代政治,亦还是人存则昌。

三、胡兰成的新旧雅俗

新:

1、受到了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具有新思想,“感受了学问的朝气”。

2、接触到一些共产主义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在燕大我没有学到一点东西,却只是感受了学问的朝气,在燕大我没有学到一点东西,却只是感受了学问的朝气,不是学问的结果,而是学问之始。而科学亦真是清明可喜。在校园湖边看见穿竹布长衫的先生走过,赵泉澄与我说那是周作人,那是数学博士,连地球有几何重他都会算,那是有名的西北史地学教授陈垣,那是当代法律学家郭云观,我虽不听他们的课,亦觉望之如天上人。凡是燕大各系的学科我皆觉非同小可,叫人惊喜。

彼时我那一组,是四年级学生卿汝楫带头,每星期一次在男生宿舍他的房间里开会,他的说话,样样于我都是新知识,我心里惟有十分佩服。我在别的同学处第一次见着了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但我只翻得一翻,没有看下去,可比小时在胡村看见传道者颁发的小册子马可福音,马太福音之类,那洋纸的印刷气味及插画耶稣与门徒的彩色光影……当然我没有一点去想到要批评,世上有些东西倒是这样的存而不论,也许夸张不起来。

后来陈海帆亦离开桂林三中回绍兴去了,就只剩下我一人在广西,从南宁又转到百色及柳州,教书凡五年。在那五年里,我夙兴夜寝,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这虽是因我年少气盛,哀乐过人,但中华民国亦要有一个反省,何况民间起兵开创新朝的气运,虽经过辛亥革命,军阀内战,及国民革命北伐,尚辽辽未央,所谓人心思反。

旧:

1、 每月往家邮寄钱,是个孝子。

2、 在日本始终拿着中华民国护照,一辈子没有加入日本国籍。

3、 中国文明大于西洋文明。

4、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李敖《快意恩仇录》:“沈二爷没受过什么新式教育,爱看的只是一部书——明朝吕坤的《呻吟语》。《呻吟语》是中国正人君子的教科书,在沈二爷身上,我看到了正人君子的一个典范。沈二爷使我对朋友之道,变得甚为古典,我变得喜欢交够朋友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旧式的。我对工业社会里的朋友之道一概不欣赏,我觉得那种友情现实、速成而易消,因此我的朋友不多,我很挑剔。但成为我的朋友的,我就忠心耿耿,他们对我,也是一样。不过随着个人际遇不同,也有的老朋友过分偏离,当然也就渐行渐远了。”

胡兰成二十一岁的时候,到过北京,在燕京大学副校长室抄写文书,每日二小时,余外就偶或去旁听,我每月还寄15元与母亲。

我教书的那两年里,每月寄钱去胡村家里。玉凤我不带她出来,因为新妇应当服侍母亲。

后来在日本,他以一亡命之徒,还时不时要发表宏论批评日本政商界,而他自己始终身着华服,持中华民国护照,像个无业游民似地在日本致力于中国礼乐的复兴。他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又是一个能以国际视野看世界问题与中国问题的现代人。

西洋的现实的巨视世界不知无生有的道理,所以不能与微视世界的原理相通,所以他们的东西不美。他们的东西没用风景,不能有绝对的与无限的美,而中国文明的东西则可以有绝对的与无限的美。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胡兰成《中国的礼乐风景》:日本将棋名人升田幸三,讲他十二岁时从师,师父很少教,由师兄与之,下了恶着,师兄即无情痛骂,曰:「你这还有希望学棋,不如即刻卷铺盖回乡下种田,为你着想!」他当时忍泪吞声,现在想,被凌辱也是吾道修养之一种。

雅:

1、 书法;

胡兰成《论书法三则》:“书法不能表现喜怒哀乐,却只能表现轻快与谨严,明净与繁复,雄伟与平易,险折与安详。书法所表现的不是感情,而是气分;不是造像,而是风格。书法不能欺骗,鄙吝者写的字也是鄙吝的,走江湖的人写的字总掩饰不了江湖味,前人从写字中看出寿夭,这个我不知道,但从写字中看出其人的气度,却往往是很准确的。即此,书法具备了艺术的人格化。字写得好的,轻快而能谨严,繁复而能明净,雄伟而能平易,险折而能安详,这乃是大至金字塔,小至微尘的结晶体,凡足以引起美的欣赏的所同具的条件,而在写字中所表现的力的波动,与健康的人在工作当中所感受的生之喜悦,有其共鸣。即此,书法具备了艺术的创造味。”

胡兰成《知与修行》:“我从写字,体会了圆与方,体会到了运笔的顺逆为一,体会得了字的结构的非对称性,与线的不连续性,于是知笔法可学,而笔姿则不是可摹的,更于是知道了什么是书,而我乃渐渐的,而亦是突然的明白了什么是修行,又什么是反省。这是经过几十年。”

胡先生的书,乃为其人格的发露,堪称当今绝品。优雅之中藏有峻烈,内刚外柔,羞涩之美时而华丽,令人思念人生永恒的寂寞。——保田与重郎

川端康成曾称许胡兰成为「当世日本无人能匹」的书法家。

2、 文学;

胡兰成《民志篇》:“我今可如何来写民国的事呢?我敬爱的日本画家森绿翠,他是深夜在灯下作画,我问他灯光下与日光下的颜色不是会有异吗?他答:颜色是记忆着呢。我今写民国的景物,便亦是像这样的凭着记忆。是见过了真的颜色的记忆呵。”

胡兰成《今生今世》:“胡村与我的童年虽好,譬如好吃的东西,已经吃过了即不可再讨添,但我今在绝国异域,亦与童年在胡村并非隔世,好马不吃回头草,倒不是因为负气。汉朝人的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

胡兰成《乱世文谈》:“我是什么企图也没有,只想有这么一天,战争成为陈迹,遍野桑麻,临水人家有垂杨明楼,让我可以看来看去地看一下。这很像老人的心境,是悲哀的,然而现在是春天,连忧愁也变成柔和的了。傍午久久在沙滩上,阳光里江水的小小的浪捲到脚边又退去了,捲到脚边又退去了,我蹲着手伸在水里,浩浩千里的大江也可汲可濯,有一种亲切,家里人还在上海,也像是就在身边。‘国破山河在’,而春天永远不是荒凉的。”

胡兰成《中国的礼乐风景》:“今日春晴,里巷草湿地润,日出在树,道旁人家院落中少妇在晒棉被,男人上班,小孩上学去了,午前闲静,惟闻鸡啼。只觉世上的日子好长……”

胡兰成《今生今世》:“去北京的路上,渡长江,济淮水,望泰山,过黄河,此地古来出过多少帝王,但我在火车上想,便是下来在凤阳淮阴或徐州济南,做个街坊小户人家,只过着今天的日子,亦无有不好。”

3、 所交皆名流:川端康成、汤川秀树、钱穆、徐复观、梁漱溟、唐君毅、朱西甯等。

俗:

八个女人:

1、 唐玉凤

2、 全慧文

3、 应英娣

4、 张爱玲

5、 周训德

6、 范秀美

7、 一枝

8、 佘爱珍

胡兰成《山河岁月》:“山河岁月是我二十五六年前所作。当时因为身在忧患中,于人于事转觉异样的亲切柔和。我是在生死成败的边缘、善恶是非的边缘上安身的人,明白昔人说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大胆与小心是怎样的,我是有我的不介意与绝不苟且。”

胡兰成《山河岁月》:“四月里杜鹃啼遍千山,外面堂堂世界都是初夏,惟有阶沿的寸寸阳光与檐前新竹,特别照映得在堂前做针线的少妇如在水里画里。这时大门口走进一个人,那少妇睄见了满心欢喜,和女伴说得一声:‘啊,他回来了。’就把针插在胸前围身布襕上,一只手执着未做好的鞋面,起身迎接她那才从学校放假回来的丈夫,在无限的世界与无限的世人里见着了这个是她的亲人。我无端在这里写下这一段,是为纪念我的亡妻,却觉得这种私情之美,亦通于汉文明的产业。”

胡兰成不愿承认对女人的爱,他说:“我于女人,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知。”

“情有迁异,缘有尽时,而相知则可如新,虽此离诀了的两人亦彼此相敬重,爱惜之心不改。人世的事,其是百年亦何短,寸阴亦何长。桃花扇里的男女一旦醒悟了,可以永绝情缘,两人单是个好。”

四、胡兰成文章的特点

1、 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2、不染五四时代的白话与欧化歪风,虽然夹杂方言,章句不平,仍属于第一性情文学;

3、受周作人的影响较深;

4、 胡兰成的文字可以欣赏,但绝不可学,因为画虎不成反类犬。

五、胡兰成赠言

胡兰成《中国的礼乐风景》:“言文学,就先得读《庄子》、《史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然后可以创造出于自然。今时年轻作家有故意不读中国书,单学些外国文学理论与方法的,一时也写得出新鲜作品,到底无根无营养,算不得数,也萎得快。”

胡兰成《中国的女人》:“五四以来的文人把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写成了与外国一般,把中国的历史上的事实与人物也写成像是外国的,只是中国的若干不及格而已。他们在文学上描写的中国男女造型、恋爱造型都是西洋式的。他们不知中国是独有我们自己的完全体系的一套的。”

(根据青年作家姚良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作家班的课堂上整理而成)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