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日俄战争”与“俄日战争”

20世纪初,俄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进行了一场争夺霸权的战争,其对当时的地区乃至国际局势影响深远,也导致俄、日两国在后来的发展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这场战争的余波时至今日仍然对区域内的民众思想产生作用。

20世纪初,俄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进行了一场争夺霸权的战争,其对当时的地区乃至国际局势影响深远,也导致俄、日两国在后来的发展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这场战争的余波时至今日仍然对区域内的民众思想产生作用。高士华、刘显忠和庄宇三位学者将分别从日、俄视角出发,发挥自身所长多方搜集资料,结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新书《溃败之路——1904~1905年俄日战争》,揭示“俄日战争”与“日俄战争”名称所代表的两国历史表述背后的异同。

本文整理自《溃败之路——1904~1905年俄日战争》新书分享会,该活动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高士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刘显忠研究员主讲,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庄宇主持。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溃败之路——1904~1905年俄日战争》书影

《溃败之路——1904~1905年俄日战争》书影

庄宇:“俄日战争”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拗口,我之前读书时也都是使用“日俄战争”这个提法,直到我学习俄国史,看到俄国人的著作后才接触到“俄日战争”。后来我自己走上讲台,在“俄国史专题”课程上,特意向学生们强调,从不同国家的视角对这场战争的称呼不同。今天很荣幸有机会与高老师、刘老师从日俄双方面的视角以及中国自身的视角探讨这场战争。请两位老师先从名称入手,向听众介绍这场战争的定位。

庄宇

庄宇

刘显忠:“日俄战争”是由日本发起的,名称上“日”在前,主要是日本的视角。俄国学者的角度,一般都称为“俄日战争”。沙皇俄国当时没有想到日本敢对它作战,因为在20世纪初,俄国的海军实力不弱,俄国的海军舰艇吨位位列世界第三,日本位列第七,装甲舰数量俄国位列世界第三,而日本仅位居第六。俄国统治者没有料到日本敢挑战自己。所以当日本与俄国断交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俄国统治阶层依然没有意识到战争即将开始,即使在此期间日方已经撤使、撤侨、进行战争动员、宣布断交都没有引起俄国的应有重视。就俄国上层而言,俄日战争前,俄国上层对是否应在远东开展军事行动争议很大,当时俄国的军事将领马卡罗夫(СтепанОсиповичМакаров)、库罗帕特金(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Куропаткин)等人均反对开战。但当时俄国内部矛盾尖锐,一些大臣希望通过在远东打一场“小仗”以转移矛盾,日本的举动让其“有机可乘”,最终鼓动沙皇开战。

刘显忠

刘显忠

高士华:今天我们讨论俄罗斯学者的《溃败之路》一书,对此我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只是对“日俄战争”有兴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之前曾出版过一本同系列的《日俄战争——20世纪第一场大国间战争》一书,由吉辰翻译。我们国内看到关于这场战争的著述更多来自日本方面,《溃败之路》一书补充了俄罗斯的视野,对照两者阅读才能了解这场战争的全貌。而且,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展开陆战,日本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上赶走俄罗斯人显得非常“滑稽”,其目的何在?日本一直以来想要阻止俄罗斯“南下”,而到后来的抗日战争期间甚至准备“北上”西伯利亚与苏联开战,这些都与日本的“大陆政策”密切相关。按照这一长期政策,日本要先占领朝鲜半岛,再侵占中国东北。“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俄军进入中国东北,清政府本应有所反应,但当时中国“积弱”,任由两个其他国家在中国领土交战。今天大连还有203高地纪念物,尽管目前对其是否保留仍有争议,但我认为可以为其增加文字说明继续保留,因为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更加好奇的是当时俄国方面是如何思考的,为何要打这场战争,又为何战败,我想这也是《溃败之路》一书的意义所在。此外,日本学者和田春树也曾写过《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一书,篇幅较大,有时间的话亦可参阅。

高士华

高士华

《日俄战争——20世纪第一场大国间战争》书影

《日俄战争——20世纪第一场大国间战争》书影

庄宇:感谢高老师从日本研究的角度进行解读。我认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是“义和团”运动时期对“中东铁路”的破坏。中东铁路是由俄国设计师测量设计、法国出资、中国出人力在中国境内修建的这么一条铁路。义和团运动时期,俄军进入东北,虽然“美其名曰”保护铁路沿线及当地俄侨利益,但其在东北的扩张打破了当时东北亚国际局势的“平衡”,导致英、美等国密切关注其行动。后来英国全力支持日本,希望其能与俄国对决。关于这场战争的起源和结果,目前中文学界较多引介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据我之前查阅的资料,实际上俄国学者也十分关注这场战争。在这众多资料中,有一部《俄日战争——日本陆军和海军总司令官的官方报告》(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 официальные донесения японских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их сухопутными и морскими силами)史料集,1908年译自英译本的日本资料汇编集《日露海陆军公报集》。这部史料集被广泛引用,也见于阿拉别托夫(Олег Рудольфович Айрапетов)的《溃败之路》。这部史料集可以在俄罗斯“叶利钦总统图书馆”(Президентск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имени Б. Н. Ельцина)官方网站上查阅电子版,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收集了包括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官方文献、时评文章、报刊杂志、图册等351种有关俄日战争的内容。而《日俄战争》的译者吉辰老师也曾告诉我,俄国现存有关俄日战争的资料有800余种。可见俄国人对这场战争很有兴趣,他们也希望了解自己如何在充满信心的战争中走向了“溃败之路”,从阿拉别托夫的书题亦可以看出其惋惜之情。最近关于日俄战争的译著渐多,俄方远东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对于战争的总结也被译为中文出版。整体而言,俄日两国学者对这场战争都很有兴趣,但是这场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战争还未得到中国学界的充分研究。这种问题可能与俄文、日文资料阅读困难有关。请问刘老师,您读完《溃败之路》后对作者的写作和分析有何印象?

奥列格·阿拉别托夫

奥列格·阿拉别托夫

刘显忠:阿拉别托夫在俄罗斯算是研究战争史比较专业的学者,他还在2004年主编过《1904-1905俄日战争:百年回顾》(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война 1904-1905: взглядчерезстолетие)一书。《溃败之路》一书有一个特点,将俄日战争放在当时俄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之中进行考察,这既是本书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本书的前半部分内容几乎全是俄国在远东和欧洲所处的地位及外交关系。当时俄国可谓是“孤独的帝国”,日本获得了英国的支持,而俄国缺少有力盟友。但这样着重笔墨也理清了俄国与各国的关系,使读者能够了解当时俄国在国际上的处境。俄国部分高层当时不想对日开战的原因在于,当时欧洲的局势也很紧张,而俄国的战略重心还是在欧洲。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才结束,俄国争夺对黑海沿岸及土耳其海峡的控制,而且俄国欧洲部分也存在社会问题,不敢在远东有大动作,所以当日本挑起战争后进行宣战也有无奈的成分。《溃败之路》在书写各个战役时使用了各种俄文资料,我认为分析总体到位。通过日俄战争,日本从亚洲强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而原来“海洋强国”俄国被彻底击溃。这对俄国打击巨大,并导致了后来革命的爆发。面对这些问题,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俄国很棘手。俄国远离战场,调动兵力本就困难,而且当时俄国占领的两个海军基地海参崴和旅顺距离过远,近1100海里,中间也没有停靠站和船坞修理厂。而日本在此方面占据优势,它本土离战场近,补给方便,而且控制了朝鲜南部的港口。当时俄国除太平洋分舰队外,还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部分军舰增援,组成“太平洋第二分舰队”,但因准备不足,1904年10月中旬才出发,等行驶到马达加斯加时已是12月末,此时旅顺已将近陷落,而原本的太平洋分舰队已被完全击溃。遥远的路途对俄军很不利,所以俄国并不愿开战。但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俄国希望转移国内矛盾,所以需要战争。当时俄军陆上补给困难重重,而海上舰队调遣在战争史上更可谓“特例”。《溃败之路》中记述,当时俄军第二分舰队的战舰出发时就像运煤船似的,利用一切空间存放燃料以供远航。作者对这些不利因素反思很多。

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航行线路

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航行线路

庄宇:刚才刘老师讲到,当时的国际局势迫使俄国接受日本挑起的战争。由于日军先开火,所以俄国认为自己掌握了战争的“正义性”。但是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国内自由主义思想较为活跃,对政权有一定对威胁,此时需要用一场胜仗激励人心,证明君主专制的优越性。通过对外战争动员国内力量,激发爱国情绪是俄国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克柳切夫斯基(Васи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Ключевский)在《俄国史教程》中就曾写道,虽然改革与对外战争基本不能同时进行,但是在俄国,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就有加强对外作战实力的目标,所以改革和战争可以并行。战胜则证明目前运行的政治制度有益,可以继续保持,而战败则表明国内政治体制面临必须改革的局面。20世纪初,尼古拉二世面对国内波动的社会思潮需要一场战争,阿拉别托夫在书中也提到了“博斯普鲁斯还是远东”的问题。据《溃败之路》中的观点,俄方在巴尔干地区的维稳工作对日方是一种误导,使后者认为俄国已经在准备对日作战。开战前俄日两国不断揣测对方的想法,现在回头审视两方当时都判断错误。因为当时俄国既希望在巴尔干地区维持稳定,又不想在远东挑起战事。库罗帕特金在回忆录中就写道,对于俄国这样边境线长的帝国,在20世纪初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惹怒任何一个邻国。俄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但沙皇又需要战争振奋国内情绪,所以俄国参战时有一种矛盾心态。这也导致俄国在战争中缺乏组织策略性,在战争进程中也一直拖延。阅读战争史对我而言“不太友好”,因为对各种类型战舰的名称缺乏了解,所以我对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是其中对参战俄国士兵情绪的描写。此外,我还注意到书的总结部分提及日本当时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组织的干扰行动。请问两位老师对书中军事史和战役的部分有何想法?

俄国远东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

俄国远东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

高士华:我主要从日本和中国两个部分来谈这场战争。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过《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一书,其中对日俄战争的基本结论是:无论俄国还是日本都是外来侵略者,俄被日代,无非是虎去狼来,但日本帝国主义却从此创立了一个理论叫做“满洲”,即东三省是它以十万生命、二十亿日元代价所得之地,必须掌握在它的手里,它理应成为这里的主宰。这个理论影响很大,与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关系。日本所谓“大陆政策”首先的目标是朝鲜半岛,此后便是中国,其连带反应就是甲午战争。在日本与中国在东亚的争夺中,清政府失败了,丢失了原为中国“天下”一部分的朝鲜半岛,并且损失了本土的台湾岛。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比较充分地研究了甲午战争,最近新研究较为沉寂,可能是因为没有发掘出新的资料。虽然在《抗日战争研究》期刊中也曾少量发表过研究这一时段的文章。此后相关的事件就是日俄战争,因为占领东北是日本“大陆政策”理论的必要一环,所以它不允许俄罗斯占领中国。虽然对中国人而言是日俄战争的结果“虎去狼来”,但日本人认为这是他们“以十万人性命换来的”,妄图获得东北的控制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一种“理论”认为关东军进入东北时“不用一枪一弹”,日俄战争结束后甚至“归还”了大部分东北的中国领土,以此美化侵略行径。对此,我曾撰文反驳,指出日俄战争后虽然关东军“归还”了中国部分领土,但仍占据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关东军”这一名称也颇为蹊跷,它与日本的“关西”、“关东”无关,而用中国的关东命名。如果关东军真的为了和平而来,那为何在1931年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当时“归还”占领土地是当时的世界形势所致,其他列强也想在东北分一杯羹,不会允许日本独占。但日本人制造了一个自己“归还付出代价所得土地”的舆论,以求在东北继续存在。问题在于,东北本就属于中国,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确实没有实力,所以保持中立。战争结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中国的知识界,特别是留日学生而言,确实获得了鼓舞。因为一方面,按照所谓“人种观念”这是“黄种人”打败“白种人”的战争;另一方面,日本作为曾经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东方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并且战胜了世界大国,中国人也从中汲取了力量。2015年8月14日时任日本总理安倍晋三在谈话中提及日俄战争,他说:“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处在殖民地统治之下的亚洲和非洲人民。”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道理,因为中国人确实曾从中“汲取力量”。但是这句话并不完全,因为1910年朝鲜半岛就被日本帝国吞并了,1931年后者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的“鼓舞”就是为了灭亡受到“鼓舞”的国家吗?这种表述在日本政府和许多民众中一直延续至今,他们对这场战争仍然持正面评价,没有认为这是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侵略战争。我认为,对俄国和日本而言,日俄战争都是一场侵略战争,因为两国在东北交战并不是中国请来的,中国当时保持中立乃是无奈之举。关于二战,日本一直有不深刻、不到位的反思,但对日俄战争从未反省,因为它认为当时在全世界列强都在寻找殖民地、占领别国土地、奴役别国人民的背景下,日本“并未做错什么”,对战争进行“合理主义”的解释。这一“理论”影响最大,并通过小说形式进行的表现就是司马辽太郎的《坂上之云》。不仅是小说,还有根据小说改编的日本NHK电视台同名电视剧都让日本观众“热血沸腾”。日本人认为二战荒唐,是因为他们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不仅一无所获,还丢失了之前侵占的殖民地。但他们不这样看待之前的战争,按照司马辽太郎的说法,当时日本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国民“为了国家”不惜生命。这种精神也被现在的日本政府需要,所以安倍在谈话中的说辞也是许多日本人的心中所想。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强对日俄战争的研究。之前研究不够到位,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语言要求,日语、俄语、朝鲜语在研究中都需要,还需要各方的资料,对研究者水平有很高要求;另一原因则是认为在这场战争里中国并非参战方。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害非常大,首先,陆上战场在中国东北,当时有很多人受到战争戕害。此外,这场战争之后,日本在东北的南部不停扩大其存在,对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深入进行。我认为,全面抗战之前日本侵略中国的“时间链”有三大节点——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如果中间这个链条缺失,就无法解释关东军为何出现,又如何在中国东北进行扩张。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关东军有约一万人,并且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但这场侵略不是关东军突然“发神经”,而是其在中国东北不断侵略积累的结果。对于日俄战争开始的这一时段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积累”,我们研究还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学者的书著更多地被译介至中国,而俄罗斯学者的研究翻译似乎较少。我认为可以借《溃败之路》的出版更好地了解这场战争的另外一方,并且认识到更多战争对日本之外区域的深远影响。

庄宇:感谢高老师对日方的介绍。我也想到了和田春树之前曾说过,他对日俄战争的研究在日本不太受欢迎,因为他认为日俄战争的开始极大增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信心。和田春树以《坂上之云》为例具体说明了日本人的这种“自信”,结果受到日本国内的较多批判。接下来请刘老师介绍俄国人对日俄战争反思与看法。

和田春树

和田春树

刘显忠:实际上俄国在这方面与日本一样,它也没有反省过侵略问题。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当时清政府与俄国之间有《中俄密约》,正式名称是《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联俄制日政策的产物,按条约中俄为同盟国。在俄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立即宣布中立。在日俄战争后,根据俄日之间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日本控制了从长春到旅顺的“中东铁路南段”,后来“伪满洲国”时期,1935年苏联又非法将从哈尔滨到长春及从满洲里到绥芬河的中东铁路的北段卖给了日本,日本开始独霸中国东北。阿拉别托夫也没有反省俄国作为侵略者的问题,甚至引用了几段斯大林的话,认为苏联在二战中出兵打败日本报了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

庄宇:俄国的史料对俄日战争的反思并未集中在被侵略的中国上,而是更多为失去了海军上将马卡罗夫而惋惜。此人于1904年4月13日战死,但受到了俄国学者较为正面的评价。对读《溃败之路》与《日俄战争》可以发现,双方认为马卡罗夫是一位“实干家”。日本方面认为马卡罗夫是俄军中少有的,从基层一路踏实苦干升职的高官。马卡罗夫最终任俄军太平洋分舰队总司令,但战争初期就由于座舰触雷而丧生,俄国人认为痛失一位军事人才。另一方面俄国人对后来的总司令军队库罗帕特金有较多反思与非议。刘老师您是否认为将一场战争的失败归咎于一人有欠妥之处?

俄国太平洋分舰队总司令马卡罗夫

俄国太平洋分舰队总司令马卡罗夫

刘显忠:有时候个人能发挥很大作用,比如马卡罗夫若不早早阵亡,可能战争的结果会有不同,他是懂海战的。但是历史不容假设。马卡罗夫之所以受到好评,是因为其出发点为取得制海权。这是海战的关键所在,但后来的俄军将领没有这种思想,战败也与失败的领导和战略的变动有关。库罗帕特金上任之后主要强调防御,他与当时的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ЕвгенийИвановичАлексеев)之间也有矛盾:库罗帕特金则希望通过坚守保证哈尔滨在内的北部地区不落入日军之手,而后者认为,应当积极行动阻击日军,不让其通过鸭绿江。指挥不协调是俄军的一大遗留问题,从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就一直存在,在俄土战争就有为各自利益互相抵触命令的情况。此后1874年俄国进行了军事改革,首次实践普遍义务兵役制,但改革并未很好落实,指挥权分散、部队分散等旧有问题依然存在。日本在这方面更有利,因为日军在日俄战争中力量集中、战术统一。

俄国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

俄国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

庄宇:我在看《溃败之路》一书时感觉,俄国无论是组织筹备、动员战争还是在战役中的临场指挥,其能力都弱于日本,而且俄国派往前线的部队没有完善的组织,较为零散,按照阿拉别托夫的说法,像是“大杂烩”。这说明俄国对这场战争的准备不够充分,而且沙皇、总参部与前线将领之间的观点不统一。相比于日方举国动员、孤注一掷,以图打败俄国这一老牌帝国的举动,俄国的士气显得更为低落。俄国动员不足是战争失败的一大原因,而且阿拉别托夫也提到了俄军补给不力、西伯利亚铁路运力不足等问题。此外,书末还提到了日本出资干扰俄国西伯利亚铁路运输的观点,甚至还称日本鼓动俄国的社会革命党人在首都发动革命,并且在俄国各地煽动农民起义干扰俄国内政等视角。这些方面我们平时似乎关注较少,但也很有趣。所以在战争之初,俄方在军事实力上看似具有优势,但在战争实际爆发后,日方的区位优势又得以体现。一场战争中的偶然因素很多,俄国人在失败后做了不少总结。库罗帕特金在1904年之前受到的多为正面评价,沙皇的亲戚康斯坦丁大公(Конста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就认为他是一个“谦虚、简单、坚韧”的人,当时的军事学者也认为其好学,勤于研究战略战术理论。此外,库罗帕特金本人有着丰富的战斗经历,亲历过俄土战争,他曾被寄予厚望,后来却成为日俄战争中的“罪人”。战后,库罗帕特金对俄日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其中提到了俄国总部的指挥战略有所欠缺,而且预备役部队的作战能力被高估,因为其中很多人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直接被派往前线。将农民直接派往战场导致俄国前线节节败退,而后方国内矛盾丛生,这样的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尤为显著。早在俄土战争中就体现出了俄国军事上的不足之处,但它这些问题没能在后来的历次战争中被有效调整与改善,这是可能源自俄国内部的问题。我认为,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信心十足,“向上发展”,而俄国受制于国内制度与国际环境,在走“下坡路”。不知道刘老师对此是否认同?

刘显忠: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世界性的海军强国,而俄国开始了国内政治改革。俄国政治家、首位首相维特(СергейЮльевичВитте)在回忆录中也提到制度出了问题,有必要进行相应改革,否则就会被日本这样的小国打败。所以在战后俄国开始进行政治改革,颁布《国家根本法》、设立国家杜马,实行君主立宪制。这就是日俄战争对俄国最主要的影响。而在《溃败之路》中提到日本向俄军输出革命,以瓦解军心使得俄军失败的说法,在后来“一战”中也有出现。

在这部书中也可以发现当时各种“盟国”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复杂。比如,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之后,在北海附近与英国产生了摩擦,最后美国出面调停才避免战争。又如当时法国担心俄国被过分削弱,从中进行调和,而德国趁英俄矛盾上升提出要与俄国建立同盟。而美、英虽然支持日本,又不希望其过分强大。在日俄战争时期,虽然英、日之间建立了同盟,但英国宣称中立,只是暗中资助日本各类所需物资。各国虽然结盟但不共同参战,中俄之间虽然为了遏制日本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但是清政府当时保持中立,与此同时俄国也担心中国参战带来更大麻烦。在《溃败之路》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大国关系很微妙,列强在欧洲的恩怨在远东也有反映。

维特伯爵

维特伯爵

庄宇:研究俄日战争不能只满足于对单一历史事件的分析,还应从国际政治的整体发展上入手。这方面阿拉比托夫就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他介绍了一个“长时段”的国际关系网的形成,而其中一些微妙的变化就可能导致两方战争的爆发。高老师带来了有关日本近代战争思想动员的书籍,您能否谈谈日本在这方面的想法?

高士华:从“长时段”来说,日俄战争对日本非常关键。政治上它正式成为“列强”的一员,甲午战争标志着日本在东亚的崛起,而日俄战争是它世界性的崛起。但石原莞尔称这场战争的结果为“侥幸的胜利”,其中包含很多因素。比如,俄罗斯到远东参战,其陆、海军都存在短板。日本的军队算不上强大,但它与俄国有一个重要不同,即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当时国民受到灌输和鼓舞,有一种“冲劲”,所以在日俄战争中有些官兵战力不俗。但也有一个问题,日俄战争算是日本军队上成熟的标志,此前日本学习其他国家的战例,而之后以日俄战争战例进行军事讲解训练。由于日俄战争中“精神力”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日军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训练,比如为日俄战争中的战死者所进行的“造神运动”。对此,有些日本学者提出了“虚构的军神”概念,指出当时通过宣传将日俄战争中的一些人物“神化”,以此鼓动军国主义。但另一方面,日本认为自身军事成熟,不需要再全面向西方学习,所以在武器制造、技战术训练上有些固步自封。而且后来在一战中日军并未广泛参与,所以日本的军队、军事思想和武器在二战时与西方相比已有相当差距。在抗日战争期间,虽然日军与中国军队实力相比还是远远领先,若与英、美直接交手,日军也难以占据优势。比如在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逐步丧失制海权、制空权,节节败退。从军事史上来说,日俄战争是一个重要节点,但其影响是两面的,它标志着日本军事水平到达顶点,此后由于自负又开始下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日本侵略者作战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同盟国成员,所以这场战争中日本的失败是必然的。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虽然有日本这一强敌,但也有许多盟友在各处支援。抗日战争结束时,日本军队还剩余一百多万,但在一场世界大战中,面对所有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的人,一定会失败。日本在描述其侵略行径时提出了所谓“大东亚战争”一词,在中国目前没有统一的与之对应的说法,我将这种国际性的抗日战争,称之为“国际对日战争”。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也理应获得胜利。

庄宇:战争的“正义性”也会对结果带来深刻影响,在《溃败之路》书末,俄国找到了其“正义性”。二战末期,苏军再次在东北亚地区与日军相遇并将其击败,报当年日俄战争之仇。俄国的历史书写在俄罗斯帝国、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有不同的话语体系,请问在这三个时段对俄日战争的书写是否也有一些差异,甚至据此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刘显忠:我看到的现象是,俄罗斯中小学课本对俄日战争谈得很少,而高校教科书也主要涉及战争对后来俄国一系列改革的影响。至于不同时期的观点,并没有太多变化,主要还是总结俄国战败的原因,但没有从非正义侵略战争的角度反思。

庄宇:《溃败之路》作者最后引用了斯大林的选段,这在当今俄罗斯可能比较少见。请问这是否与作者本身的年龄、经历相关,抑或这段话只是符合反抗日本侵略的语境而已?

刘显忠:正如高老师刚才所说,战争与过去往往“一脉相承”。过去我们将这场战争称为“日俄战争”,而俄国称“俄日战争”,后来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出兵,我们称其为援助,但苏联自己称其为“苏日战争”。现在俄罗斯也在改变,将过去俄国和苏联的一些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进行阐释。

庄宇:或许可以理解为俄国人在外交战略中“荣誉至上”的观念,虽然其军事实力有时不足以与别国相对抗,但为了帝国的“荣耀”与形象也要将战争进行下去。在俄日战争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成分?

刘显忠:应该是有的,主要还是当时俄国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等概念。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