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认知文化系统

春分是我们祖先较早确立的节气之一,具有明确的天文学意义。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分而寒暑平”,白天和黑夜等长,冷热平衡,春分也是春季的“中点”。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是我们祖先较早确立的节气之一,具有明确的天文学意义。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分而寒暑平”,白天和黑夜等长,冷热平衡,春分也是春季的“中点”。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中,二十四个汉字,代表了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智慧。

每月两节,每两节相隔大概15天,每个节气有三个物候……二十四节气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均匀地切割成几乎等长的24份。依据这份科学的“时间表”,中国古人合理有效地安排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并在其中发展出与节气相关联的深厚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何时,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最终确定下来?二十四节气对古人的生产生活有怎样的指导价值?从古至今延续数千年,二十四节气为何具有持续的影响力?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与非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深入解读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截图,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截图,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对话】

起源于原始天象观测,汉代最终定型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从起源到最终成型,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毕旭玲: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原始的天象观测,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社会,在不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过绘有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的彩陶,先民也创作过以日月神话为代表的天体神话,保留在《山海经》等早期文献中。

原始天象观测的结果是先民通过观察星空的变化总结出了感知四季变化的一些经验,比如北斗星斗柄方向指示四季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不够精细,实用性不足,因此后来先民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太阳上,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物体的影子也会相应移动的规律,并据此发明了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圭表。圭是水平放置的一把尺,表是直立的一根标杆,通过圭与表的配合可以测量正午日影长度。通过统计正午日影长短的周期变化,先民最早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影最短)和冬至(日影最长)两个节气。他们还通过测量相邻两年的冬至时刻,确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从观察星空到发明圭表,古人的天象观测从直观感受上升为使用工具,是极大的进步。随着圭表的发明和使用,很长一段时期内,古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值的准确度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24节气与天干地支时辰等中国元素一起再现鸟巢。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24节气与天干地支时辰等中国元素一起再现鸟巢。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在冬至、夏至的基础上,先民进一步细分了节气,确立了“两分”(春分、秋分),后来又加入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至此,二十四节气的主干——四时八节已经出现,这是先秦时期已经完成的事情了。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天文观测方法的不断进步,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对太阳黄道(太阳在假想天球上的运动轨道)进行24等分,使每个节气在黄道上都有了一个准确的对照角度,由此完全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在汉代的《淮南子》中,已经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

澎湃新闻:我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的部分是否就通过二十四节气来体现?

毕旭玲:“阴阳合历”是太阳历和太阴历配合起来的历法。

太阳历(简称阳历)是先民在观测太阳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建构的知识体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都是太阳历。古埃及的太阳历是西方最早形成的太阳历,经过修改以后成为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太阳历。

太阴历(简称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来制定的,较为直观的历法。先民将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晚期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定为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定为每月十五。从朔到望再到朔就是阴历的一个月。

太阴历使用的历史其实比太阳历更悠久。两者具有不同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节气历(太阳历)可以用来记述一年之中的寒暑、季节、气候、物候以及农事时段的演变规律和特征,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太阴历主要用来记述月、日时段,沿海地区的民众还可以根据阴历月相判断还有的潮汐日期和时间等。但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

大约在夏代后期,先民已经将阴历和节气配合起来使用,形成了阴阳合历。阴阳合历融合了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周期。月份依照月球运行周期为准,年的长度则依据太阳的回归年为准,闰月则是为了让月份和四季寒暑相配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沿用至今。

科学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 “时间表”

澎湃新闻:很多人觉得二十四节气名称很美,而仔细看这些名称是包罗万象的,有些反映季节,有些体现昼夜长短,有些反映降水,有些体现气温变化……将这些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节气系统的依据是什么?

毕旭玲:二十四节气制定的基础是太阳周年视运动(太阳回归年)。太阳周年视运动怎样观察呢?古人在观测天体运动轨迹时引入了一个假想的、与地球同心但大许多的天球,所有天体都在天球上运行。太阳在天球上的运行轨道被称为黄道,太阳的位置用黄道坐标系来表示。黄道坐标系的起点是春分,这一日太阳垂直照射赤道,被规定为黄经0度,此后太阳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24个节气正好运行360度,此时太阳又回到春分点,完成了一个回归年的运动。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打出的“立春”焰火。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打出的“立春”焰火。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太阳的运动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因此在为二十四节气命名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季节、气候、物候最明显的变化和特征进行命名,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季节的变化,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的变化,这样的命名最容易被理解,也特别适合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是如何用来指导农耕的?

毕旭玲:农业耕种其实是通过作用于自然物(土壤、植物)来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一种劳动方式,所以它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准确把握自然规律。而二十四节气正反映了自然界的季节、气温、动植物的变化规律,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在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方面。中国第一部历法,汉代的《太初历》就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列入了历法,由中央政府颁布给各地,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节气都有与之对应的农事安排。比如立春节气虽然最明显反映的是季节的变化,但有俗谚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意思是从立春开始就要做好春耕的计划。又如雨水节气虽然主要表现的是降水的变化,但也有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意思是如果雨水这天有降雨就预示着庄稼能够有好收成,为农民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提供了参考。

澎湃新闻:有说法是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先民观测太阳运行规律的产物,其中节气所对应的自然现象与农业活动的时间点,更接近黄河流域的气候。事实上中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气温气候差异很大,但似乎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二十四节气对我国的影响远不止黄河流域。在气候差异很大的中国,大家都可以使用二十四节气来安排一年的农事活动吗?

毕旭玲:二十四节气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先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但它能基本上反映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又便于依此安排农事活动,因而逐渐推广到全国。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是一张可信的时间表,每两个节气之间间隔的时间,以及反映的太阳运行规律是明确的。

虽然因为中国地域广阔,东北、西南、岭南等地区的气候和物候变化与黄河流域不一致,但不同地区的民众依然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二十四节气这张时间表。

节日与节气相叠,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澎湃新闻:一些“节气”,也成为了“节日”,例如清明节。在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依旧把冬至作为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系统中,二十四节气占据怎样的位置?围绕二十四节气,有哪些重要的民俗?

毕旭玲: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大多与节气有关,有一些是直接起源于某个节气的。造成节气与节日重叠的重要原因是先民关注到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有些重要的节气因此得到了特别应对,作为节日来过。

比如立春的“立”是开始和到来的意思,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民众要满怀喜悦的迎接,因此立春曾经是新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根据记载,周天子逢立春日要率领王公、诸侯、大夫等举行迎春仪式,以祈求农业丰收。上行下效,很快立春就发展为一个社会性的节日。

冬至的“至”是极的意思,所谓物极必反,古人认为冬至之后严寒的冬天就会渐渐转暖,因此将冬至视为气温与季节的重要转折十日,为提醒人民注意生产生活节奏,调整适应时序,也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在周代,冬至日要举行祭祀天地神鬼的仪式。在汉代,各级官府在冬至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百官朝贺,民间歇市,并准备新衣,备办饮食,祭享祖先,具有浓厚的节庆气氛。

应该说,节日与节气相叠,承载了更多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信仰禁忌、饮食风尚、欢庆娱乐等多方面的人文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至今。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下来的是“二至”和“二分”,这四个时间节点是比较直观的,即一年中白天最长、最短,昼夜等长的日子。除了中国,在其他文明中也有观测并确定这几个时间点,但为何我们的祖先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形成独有的二十四节气系统?

毕旭玲:中国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系统主要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断绝相关,也与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相关。因为文明持续不断,所以天文历法方面的积累深厚,通过不断改进和校验,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因为以农业为主,所以国家重视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的制定,并以国家行政行为颁布全国。

而其他一些文明,或者没有持续探索节气的足够时间,或者对农业的依赖度没有那么高,因此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指导农业生产的节气系统。比如古巴比伦人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是基于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总结,但古巴比伦王国时而受到外敌入侵,并最终灭亡,很多天文、历法方面的尝试也被迫中断。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社会指导农耕,并以此为依托,承载了很多文化含义。如今随着城市化,农业离城市人生活越来越远,甚至随着科学预测气象水平提高,农业也不再依赖二十四节气指导。二十四节气作为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有弱化的危险吗?未来二十四节气是否还能成为凝聚维系我们的文化的重要纽带?

毕旭玲:二十四节气被传承和使用了数千年。虽然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农业国家,但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指导知识系统,对当代农业生产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继承价值。

二十四节气并非一个纯粹的农事指导的知识系统,它还承载了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等,是一个庞大、复杂,值得深入研究和认识的系统。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认知文化系统,凝聚着中国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信仰,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和粘合剂。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