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二十四节气-处暑:稻谷金黄,棉花过生日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一直控制着我国大范围地区。许多地方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多的40度以上天气,我们正在亲历气象观测史上最热的夏天。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一直控制着我国大范围地区。许多地方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多的40度以上天气,我们正在亲历气象观测史上最热的夏天。

酷热的夏天到底何时过去?8月23日处暑的到来,让很多人心里多了一份期盼。

江苏淮安,处暑节气将至,中洲岛公园秋叶青黄交织,秋意盎然。 视觉中国图

江苏淮安,处暑节气将至,中洲岛公园秋叶青黄交织,秋意盎然。 视觉中国图

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

“处暑”虽然名称中有一个“暑”字,却代表着秋凉将要到来。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有“止”的含义。《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这时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诊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民俗学博士方云说。

在处暑之后次日,8月24日,今年为期40天的超长版三伏天也终于走到尾声,终于“出伏”。

从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来看,上海将在处暑之后迎来明显的降温,最高温度从将近40度降到30度上下,对于已经历两个月炙烤的上海市民,最高30度左右的气温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难得的秋凉,但在“火炉”的中心重庆,最高40度以上的气温还会呈持续一周。

“虽然处暑暑气开始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这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方云说。

《清嘉录》在形容处暑时讲道:“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喧,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诊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处暑之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

但到了此时,“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总体来说,大部分地方的气温还是下降趋势,我们终于有希望开始告别这个漫长的夏日。

贵州黔东南,高麻梯田水稻进入成熟期,田野一片金黄。视觉中国资料图

贵州黔东南,高麻梯田水稻进入成熟期,田野一片金黄。视觉中国资料图

处暑与收获紧密相关

从农业角度看,处暑是一个与收获紧密相关的节气。虽然正午最高气温还不低,但早晚气温有所降低,昼夜温差增大,对农作物成熟十分有利。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的景象开始出现。

古人讲处暑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就是说到了处暑,老鹰开始大量捕猎囤积食物,草木渐渐凋零,农作物大量成熟。“登”是成熟的意思,五谷丰登中的“登”也是此意。到处暑节气的最后五天,各种农作物都先后成熟了,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暑去秋至,田野里除了稻谷即将迎来丰收,有些地区棉花已吐雪絮,棉花的棉与花皆美,更显秋意的爽朗。

上海在古时是松江府所在地,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松江布“衣被天下”,全国知名。棉纺织业的发达也催生了与之相关的民间信仰。

在棉花成熟的时节,上海地区有一个专门的节日—“棉花生日”,时间是农历七月二十日。这一天正值处暑前后,是棉花生长结铃、吐絮的时间。

方云介绍,“过去,上海的棉农会在棉花生日这一天,在房里扔筐子,以筐的仰覆,来占卜本年棉花收成的丰歉:如果筐口朝天,说明棉花丰收;筐底朝上,则为歉收。还有便是日照,七月二十日前如果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就会促使棉铃开花吐絮,所以农谚云‘七月十七日头高,棉花晒得哈哈笑’。反之,如七月二十日下雨,就会严重影响棉花收成,故谚云‘雨打七月廿,棉花弗上店’。”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