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林那北《每天挖地不止》:“大漆”八闽家族故事

“每天挖地不止:普通人的箴言,小说家的命运”主题分享会8月27日在北京举行。

“每天挖地不止:普通人的箴言,小说家的命运”主题分享会8月27日在北京举行。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刻纸艺术家徐小斌,以及长篇小说《每天挖地不止》的作者林那北来到活动现场,一同解读小说中奇特的家族和人物,挖掘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讨论小说家“每天挖地不止”的创作命运。活动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主持。

活动现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提供

活动现场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提供

《每天挖地不止》于今年5月间面世,是林那北的最新长篇小说。本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作为载体,从乌瓦大院的主人赵定力口中“一个装满稀世珍宝的铁罐”出发,讲述了福建沿海地区一个奇特家族百转千回的故事。走到人生边缘的赵定力,在进城看病回家后开始不停歇地挖地,由此,一把锄头与家族几代人的秘密注定要相遇。人生小小的痛点出其不意地扩大、搅动起来,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也由此抖落。

林那北(左)讲述《每天挖地不止》的最初构思

林那北(左)讲述《每天挖地不止》的最初构思

“俄罗斯套娃”结构故事,宏大历史叙事之外的那些缝隙

“每天挖地不止”是一个充满行动感的短句,它既令人联想到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亘古寓言,也或许是每一个认真生活、不停挖掘的普通人的日常感受,点出了小说家对于写作和人生的艰难探究。

《每天挖地不止》

《每天挖地不止》

分享会现场,作家林那北讲述了《每天挖地不止》的最初构思,书名“每天挖地不止”来自于一篇经久不衰的寓言《愚公移山》,其中有一句“每天挖山不止”。由于儿时在学习中背诵过这篇寓言,在构思这部有关“挖地”“宝藏”“寻觅”的小说时,“每天挖地不止”这个句子,自然而然从她的脑海中跃出。

林那北现场介绍说,小说最初的设想也就是“挖地”,地里有宝藏,而我们要去寻觅。这其中的寓意是,每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在寻找某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很近,也可能非常遥远、终其一生都不可触达。人之所以有动力向前走,是觉得远方有一个隐约的目标在等着我们。“因此,小说最初的设想就是从这样一种个体对于当下生活状态的不满、想去不断寻觅的角度出发的。”

谈及如何结构故事,林那北用“俄罗斯套娃”作喻: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将100年间所发生的故事不断讲述。这是她在文体上希望达到的独特性,“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起承转合,而是在套娃般的故事结构中,呈现出真真假假的情节,由此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完成这个文学时空的表达。”有评论指出,作家为读者创设了一个智力游戏,在不断演进又不断推翻的叙事中,将故事打碎去重新组合,从而发现真相的另外一种面目。

作家邱华栋认为,小说正是存在于宏大历史叙事之外的那些缝隙,那些有声泪、有感知、有温度的个体的部分。他谈到,“这部小说以四代人命运的结构去呈现一种波澜壮阔的家族史的写作,每个人的具体的命运在岁月和时间的不同场合中一一浮现,彼此紧紧纠葛在一起。包括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尤其是谢春妹,赵定力的祖母,是因家人下毒而死,这样的情节让我感到震撼。我觉得作家要写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类似新闻的事件,新闻结束的地方,才是文学开始的地方。作家永远要去探寻人性中最复杂丰富之处,去辨析历史最细微渺小之处,这也是文学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邱华栋活动现场朗读《每天挖地不止》选段

邱华栋活动现场朗读《每天挖地不止》选段

“坝山一水一分田”,小说的本质是要突出某种巨大的隐喻

身为作家、编剧、画家和刻纸艺术家的徐小斌,对这部小说有着更多层次的理解。在他看来,小说家不仅是讲故事的人,小说的本质是要突出某种巨大的隐喻,《每天挖地不止》隐喻了关于写作和人生的真相之一,并且表现出了混沌的、多样的、不可言说的美。

徐小斌谈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也在作品中书写过“疼痛”,而疼痛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云游》中写到一个被截肢的人,而他所感到的疼痛正是来自他被切断的肢体。徐小斌用这样一种疼痛来比喻林那北《每天挖地不止》的美妙性,即主人公身体的病痛作为小说的暗线,作为一种象征和隐喻,始终埋藏在故事背后,如同被切断的肢体,在无法被看见的地方牵动着阅读者的神经——这似乎也构成了对小说家命运的隐喻。

本书的责编李黎认为,这部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较为充分地反映了福建当地八闽的风情特色。“福建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很大程度保留了汉民族极为久远的一些传统和习俗,而且由于它的地形地貌复杂,所谓‘坝山一水一分田’,这个地方生存的拓展性就显得十分强烈。另外,福建同时又有下南洋、过台湾的传统,某种意义上,它既承接了古老的文明,又直接面向广大太平洋水系的海外文明,这也造就了这个地域、这部小说的特殊性。

林那北,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福建闽侯人,现居福州。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锦衣玉食》《我的唐山》,小说集《寻找妻子古菜花》《请你表扬》《唇红齿白》,长篇散文《宣传队,运动队》等二十九部著作及九卷本《林那北文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