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庆赏中秋结彩棚:北京的中秋节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月亮作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月亮作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月朔、月望、月晦为时间基础发展而来的节日,如元宵节、中元节、中秋节、送寒衣节(十月初一)、正月晦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及习俗活动、文化内涵无不与月亮有关。

“中秋”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这里的中秋并无节日之意。中秋作为节日的出现,是发生在唐代的事情。笔者曾撰有《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一文,阐明当时八月十五已有专门的名称、特定的习俗活动,并具有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的特殊文化内涵,因而已经成为民俗节日。唐代人一方面延续了前人关注月亮的古老传统,另一方面又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赋予八月月亮以非同寻常的价值,并兴起玩月的社会风气,最终中秋节得以形成。相对很多传统节日而言,中秋节形成较晚,但它后来居上,宋代以后习俗活动日益丰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最终成为中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传播地域广,共享性强,这也意味着它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方在共享同一个节日框架和一些节日习俗的同时,又形成不同地方颇具特色的活动和节物。即便同一种节日习俗,也会在不同地方过成不同的样子。

北京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宜于人居。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北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拥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燕畿地区的风土、悠久的建城史和长期作为首都的性质深刻影响了北京中秋节的节日习俗,使其呈现出官民共享、礼俗互动、文化交融、内容丰富的鲜明特点。

《辽史》较早记载了契丹人中秋节的过法:“国俗,屠白犬,于寝账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秋,移寝账于其上。 ”这种契丹语称为“捏褐耐”的习俗和汉族中秋节的风俗迥异。到金朝,中秋节成为法定假期;元代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中秋节已成北京的民俗大节。直到今天,中秋节依然在北京人的节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经过长期的发展,北京中秋节形成了多样的习俗活动。

上面提到玩月在唐代时已经蔚然成风,时有“千家看露湿”“今夜月明人尽望”的诗句描写全民赏月的盛大景象。宋元以降,此风不减。在北京,赏月习俗的流行大约始于金朝。萧贡《中秋对月》诗云:“去年中秋客神京,露坐举杯邀月明。今年还对去年月,北风黄草辽西城。 ”到元代更加繁盛。熊梦祥《析津志》记载: “八月两京秋恰半,金闺胜赏冰轮碾。玉琯南宫音乍转。霓裳燕,穆清一曲云中按。宝钏生凉侵玉腕,瑶觞九酝瓜新荐,月色人心同缱绻。 ”可见其时赏月还有歌舞宴饮相伴。

北京人中秋爱玩月,除了风俗使然,更在于气候宜人,风景绝佳。对此张次溪有一段评说:“年节虽履端肇始,户所夙重,第风寒刺人,冰雪载道,驾言出游,行者则苦。八月冷燠适中,正足怡情悦性,夜色天街,其凉如水,一轮皓魄,照彻人寰,十丈软红中,值斯美景,益未可掷负良辰,此中秋一节之所以首胜,而在此数百年首善之区之北平,尤当首与沥著者也。 ”(《北平岁时志》)在这里,张次溪将中秋节与年节(即今天的春节)相比,甚至认为它比年节更宜于出游,更能够“怡情悦性”。玩月重在审美感受,因此,北京人十分讲究玩月的地点,并形成许多著名的赏月场所和景观,其中颐和园、北海、什刹海、卢沟桥等处最为著名。

玩月也可在家里,并与家庭团聚联系在一起。1935年《平谷县志》记载:“夕设瓜果于庭院,坐待月华,供群饮为乐,谓之赏月。 ”玩月往往伴随一些游戏,以增加过节的趣味。《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荣国府里中秋玩月,也有游戏:“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饮食,所以合欢也。中秋节重家庭团圆,通过宴会相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是阖家团圆最好的表达方式。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月圆共人圆,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美满。

《红楼梦》剧照


祭月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关规定。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就是明代嘉靖时期修建的专门的祭月场所。祭月的具体时间是在晚上,故又称 “夕月”。但月坛夕月并不在中秋节,而在秋分日。秋分夕月属于国家祭祀礼仪,一般民众无法参与。中秋祭月却是普通百姓广泛参与的习俗活动。

中秋祭月始盛于宋代。在北京,明清时祭月十分流行,且讲究礼仪。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明代北京人拜月,尚未有“男不拜月”的禁忌。明末陆启浤《北京岁华记》中明确说道:“人家各置月宫符像,陈供瓜果于庭,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

祭月也是清代宫廷中秋节的重要活动,届时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前设供案。供桌上摆月宫符象,一个直径五十五厘米、十斤重的大月饼,两个三斤重的月饼,各样小月饼数盘,酒、茶数盅以及多种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其中的供月西瓜必切成莲花瓣形。皇帝、皇后等人依次对月光符像行礼。待香燃尽,将月光符像焚烧。清朝宫廷的拜月仪式却和明代民间拜月仪式的十分相似,只是规模更大,仪式更谨严。从这里,颇能看出俗对礼的影响以及满族人对汉文化的吸收与传承。

每个节日都有相应的食品,是中华传统节日的一个典型特征。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月饼。

一般认为,月饼的前身是汉魏以降以胡饼为代表的圆形面食,至于“月饼”这一名称,则最早见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但当时还没有与中秋联系起来。大约到了明代,月饼在中秋节中的地位才得以确定。关于北京月饼较早的记载也出现在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北京著名的月饼是“自来红”、“自来白”和“团圆饼”,都是饽饽铺的应时糕点,又称“月华糕”。过去每年从夏历八月初一起就开始出售。其中又以前门正明斋、东西牌楼芙蓉斋、东四北瑞芳斋、西单北毓美斋、地安门外桂英斋最负盛名。还有一种“提浆月饼”,特点是有大小号,可以从大到小叠码起来,如同一座小塔。清代杨米人《都门竹枝词》描写:“团圆果共枕头瓜,香蜡庭前敬月华。月饼高堆尖宝塔,家家都供兔儿爷。 ”为了更好更快地制作出美观的月饼,人们还发明了月饼模子。月饼模子多用枣木、梨木等坚实耐用、纹理细密的木料雕刻而成,图案主要表现中秋节的节令特点、文化内涵和美好愿望,如嫦娥、玉兔、桂树、云朵、花草等纹饰以及“中秋”“福”“禄”“寿”“禧”“五谷丰登”“阖家团圆”“丰收”等文字。现在故宫博物院保存着宫廷御膳房做月饼的模子多件,规格不等,大小齐全,十分精美。

自来红


月饼模子,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人十分讲究共享祭月用的“团圆饼”,有的人家要将它留到除夕家庭团聚时分食。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皇帝是在去盛京的路上过的中秋节。即便是在路上仍然举行了祭月仪式,祭月供品中有一个重十斤、彩画圆光的月饼,两个重三斤的月饼,都是从京城“随果报发来”。根据档案记载,供月用的十斤重的大月饼要存放起来,待到除夕时候食用。两个三斤重的月饼,用金龙盒呈进给皇帝,其中一个切开,由皇帝和跟随的妃嫔分享;另一个带回京城,由京内的妃嫔、阿哥、公主等分享,充分体现了中秋节的团圆内涵。

中秋是大节,人们往往在节日期间互赠礼品、互相宴请以加强联系,增进感情。月饼是节礼中不可或缺之物。清代有竹枝词云:“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中秋送月饼的风俗至今流行。

八月是收获的季节。庄稼成熟,瓜果飘香,北京中秋节还有果子节之称。《京都风俗志》载,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果、瓜寙,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叫鬻,一路不断”。有韵味的叫卖声更增添了节日气息,北京城笼罩在丰收和喜庆的氛围里。

“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 ”兔儿爷是北京中秋节的标志物,也是接受人们祭拜的对象,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记载:“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并有《戏题》诗云:“向来闻捣药,此日竟为神。 ”清末徐珂《清稗类钞》亦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兔儿爷


兔儿爷的原型当是神话传说中在西王母身边执杵捣制神药的玉兔,后来成为月亮神话的一部分。玉兔捣药治病的职能与民众祈求健康长寿的心理诉求相吻合,故而能够受到人们格外的敬奉。儿童弱小,更易遭受疾病的威胁,也更需要兔儿爷的保佑,所以从目前文献记载来看,祭拜兔儿爷的主要是孩子,所谓“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

兔儿爷兔面人身,衣着华丽,两耳竖立,有泥塑者,有砖模刻塑者,有手工捏成者,也有用布扎制或用纸绘制者,多姿多态。或顶盔束甲如将军,或短衫担物如小贩,不一而足。也有骑各种坐骑,如象、虎、鹿或麒麟的,各有寓意。如象谐音“祥”,寓意吉祥如意;鹿谐音“禄”,寓意升官发财;麒麟是“兽之圣也”,出没之处,必有祥瑞,等等。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够活动的兔儿爷,“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知己捣”,俗称“呱嗒呱嗒嘴”。兔儿爷是北京的文化符号,深刻地影响着北京的生活文化,它不仅让中秋节充满意趣,而且形成不少关于兔儿爷的歇后语,如“兔儿爷的靠背——单挑”“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洗澡——瘫啦”“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等,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演节令戏也是北京中秋节的习俗活动。清昭梿《啸亭续录》记载:“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照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各节皆相时奏演。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 ”这当为清宫上演节令戏之始。乾隆时期中秋承应的剧目主要有《天街踏月》《憨儒拾桂》《丹桂飘香》《霓裳献舞》《会蟾宫》《广寒法曲舞霓裳》等。同治光绪时期,常演的只有《丹桂飘香 ·霓裳献舞》《会蟾宫》《天香庆节》等。槐隐有《内廷中秋节演戏之回忆》文,记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中秋节,自己“蒙两宫颁布赏红绸袍夹衣料二轴,及月饼果品。当即随班趋入乐寿堂谢恩,旋传旨赏在德和园观剧。入座后先演《赐福》《万国来朝》《四海升平》等戏,又逾数分钟,则《天香庆节》开幕矣”。《天香庆节》讲述玉兔至凡间传下丹桂树种,金乌与赤兔先后向玉兔求婚,继而诸鸟与诸兔大战,并引发了缅甸和暹罗两国的战争,最后太阳星君和太阴星君下界平定了争斗,热闹而有趣。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宫廷演戏已成历史,但中秋上演节令戏的做法并没有消失。1915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就创作了《嫦娥奔月》作为中秋节的节令戏。今天,每届中秋来临之际,北京各大演出场所还会安排中秋戏曲晚会、乐享中秋——中外名曲交响音乐会、逍遥月色中秋歌舞盛典等各种演出,虽然不是严格的节令戏,却极具应节色彩,深得节令戏真谛。

梅兰芳《嫦娥奔月》剧照


北京的中秋节是丰收节,瓜果飘香,庄稼成熟,人们用秋天的收获互相馈赠,共庆丰收,共享劳动果实,共同加强社会交往与联系。人们用最美好的物品祭拜月亮、兔儿爷,表达感恩之心,并寄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北京的中秋节是团圆节,渴望团圆的情感使它为亲人团聚提供时机,团聚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团圆意识,培养了人们的家国情怀,让人们得以享受天伦之乐、人情和美。难怪老舍先生说:“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

(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文化节庆活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1JCB007]成果。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

本文首发于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2022年第九期。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