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从物出发:解读苏州,解读江南

什么是江南气质?草鞋山先民手中抟动的陶土、吴越春秋的刀光剑影、魏晋名士思念的莼鲈味道、隋唐河海港口吞吐的商船、宋元平江的城坊纵横、明清四家笔下的山水气象……

什么是江南气质?草鞋山先民手中抟动的陶土、吴越春秋的刀光剑影、魏晋名士思念的莼鲈味道、隋唐河海港口吞吐的商船、宋元平江的城坊纵横、明清四家笔下的山水气象……从蒙昧到文明,从尚武到崇文,太湖之滨的苏州,江南核心区域,这片土地共同经历的凡此种种,时光流转书写的城史人文气象万千,辐射江南,成为江南的历史记忆的绝佳代表。

结合江南文化的渊源,“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展正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对外展出,作为该馆常设展,展览从“城、史、人”三个方面展现苏州万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苏州文脉传承和地域文化。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现场


何以“江南”?可能是一个地理学问题,可能是一个历史学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文化史问题。自始至终,江南都被时间与空间贯穿,却又不止于时、空二维。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是文学的虚构,杨念群的《何处是“江南”》是历史的解读,虽然各有特色,但均可视为理论层面的阐释。2021年9月,苏州博物馆西馆建成正式向观众开放。作为基本陈列之一的“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展览试图从物(文物)出发,来解读苏州,解读江南。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现场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现场


从物出发,解读苏州,解读江南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苏州博物馆学术科研部副主任李军对澎湃新闻介绍,对苏州历史的梳理与展示,自1960年苏州博物馆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策划,至2006年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专门辟出四个以“吴”字开头的基本陈列,展出吴地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大略以时间为序,却并不十分明显,主题性似乎更强,更像是古代艺术分类展示。而苏州本地群众与外地游客,需要一个了解苏州历史的展览。因此,早在2018年春,苏州博物馆西馆筹建之初,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决定在西馆地上一层辟出通史馆,展出古代苏州从太湖三山岛旧石器文明,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间一万年的历史。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现场


约略同时,经过十余年的编写,十六卷本《苏州通史》于2019年正式出版,对苏州历史进行系统梳理,为“苏州历史陈列”大纲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苏州通史》尽管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进行有机整合,但其成果仍是理论形式,是一个详尽的文本,并不是一般普及读物。‘纯粹江南’作为一个展览,必须在线索勾勒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物进一步精简,并进行具象化、立体化,同时要针对不同观众,设计不同的叙事线索。”李军说。

西汉 画像砖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展厅由四个625平米的正方形空间组成,呈品字形分布,展线全长360米。基于文本结构、文物的馆藏情况,展览分成四大部分,先将内容与空间无缝缀合,即“上古华章,吴风越韵”——先秦时期,“秦汉经营,隋唐雄州”——汉唐时期,“宋元意境,人间天堂”——宋元时期,“明清繁华,世间乐土”——明清时期。为突出重点,通过重塑展厅空间,在四个部分中分别设置核心展项,内核依次是先秦时期的吴国兵器、三国孙吴时期的黑松林墓、南宋时期的市民生活场景、明清时期的紫藤园。

宋 金龙 林屋洞遗址出土


西汉 连弧星云纹镜 天宝墩27号墓出土


西汉 玉璧 苏州天宝墩27号墓出土


“纯粹江南”共计展出文物1200余件/套,精品文物150件。展出的藏品中60%以上为首次亮相,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比如鸡笼山战国墓、天宝墩汉墓、虎丘黑松林三国墓等处发现的文物,经过系统整理后,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玉器、金器、青铜器、陶器及石屏风之类进行集中展示。与此同时,还将近二十年来新征集文物,如以吴王余昩剑、吴王夫差剑为代表的春秋时期吴国兵器、乐器,顾诵芬院士父子捐赠南宋绍定井栏及题字册,包铭山捐赠朱梁任书法扇面等,嵌入展线,内容本身十分契合之外,展示也是向众多文物捐赠者致敬的方式之一。

立江南,观世界,苏州最新考古发掘纳入展线

除了苏州博物馆本馆藏品外,“纯粹江南”充分利用近年苏州地区最新的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借展将太仓樊村泾遗址、张家港黄泗浦遗址、虎丘东吴墓等重要考古发掘文物,纳入展线。

张家港黄泗浦遗址资料图


李军介绍说,“近几十年的考古报告、新发掘的文物、新发现的遗址,我们都有参考。遴选文物有两个标准,一是能体现重大历史事件,二是文物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1973年,苏州博物馆发掘清理葑门外天宝墩汉墓,墓中出土大量精美玉器、金器、铜铁兵器等文物,是研究汉代苏州的珍贵实物资料。“汉代,苏州并非诸侯王都城,可以说不是当时有代表性的政治中心城市。但类似天宝墩墓葬的发现,则以考古资料说明当时苏州是一个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李军说。

樊村泾遗址资料图


在城市繁荣的同时,苏州自古以来就走在中外商贸的前沿。展览筹备期间,策展团队也注重补充体现苏州中外交通史方面的最新考古成果。2008年,张家港黄泗浦发现唐宋时期港口集镇遗址,经过六次考古发掘,该项目于2018年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16年,太仓樊村泾发现元代外销瓷仓储遗址。

两处新遗址的发现,再次实证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将“立江南,观世界”写入了文化基因。苏州博物馆特向相关考古单位借展龙泉窑青瓷等近100件出土文物,再现海丝风华。

繁、简两条参观路线,了解苏州万年简史

进入展厅,观众可以选择重点看150件左右文物的精简路线,以点带面,纵观苏州一万年的历史。但如果要细细地看,一千件文物中,又埋藏着策展人保留的很多“彩蛋”。

宋 雕版印刷熟药仿单 瑞光塔出土


在“宋元意境 人间天堂”展区,陈列有一件出土于瑞光塔的北宋“雕版印刷熟药仿单”。虽然略有破损,但上面写着“苏州饮马桥……药铺”“近有人……改药名……请细认”等药铺名或防伪文字,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广告。从中可以看到竞争,看到原始的商标意识,看到宋代商品经济涌动的影子。

元 陶枇杷供器


与仿单相隔不远,还有一件元代的陶枇杷供器。68颗果实,粒粒饱满,鲜嫩欲滴。虽然文物本身原料质朴、品级不高,但造型生动,看到它仿佛口舌生津。李军谈道:“枇杷供器说明元代的时候咱们苏州人已经非常喜爱枇杷,这也与我们今天的饮食习惯和太湖东山西山的传统是对应的。”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现场


辅助展览的艺术装置,是氛围营造的必要设备。在“刺客故事”单元,有一组金属丝绕制的雕塑,在场景复原的同时,注入设计感,配合展厅的灯光,在白墙上形成运动感的阴影。

李军说,在这个氛围中,希望观众有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它可以是专诸刺王僚,也可以是要离刺庆忌,甚至可以被联想成荆轲刺秦王。“不是说每个场景都要对应到个人,而是说这个场景配合我们青铜器、古兵器的一些展示,能够让人感觉到当时吴国的一种社会风气,或当时苏州的一种气质。给观众一个引子,让观众来发挥。”

(本文资料据苏州博物馆提供。)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