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你爱上的第一个作家是谁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能遇到各种各样喜欢的作家,而这个喜欢也会在每个阶段的个人成长中不断改变,与时俱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能遇到各种各样喜欢的作家,而这个喜欢也会在每个阶段的个人成长中不断改变,与时俱进。回忆过往,当你开始接触阅读后,你第一个爱上的作家是谁呢?

兔七七:

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回忆起童年最早喜欢上的作者,可能很多都会提起杨红樱这个名字。然而如果真的提到“爱”的程度,且到如今我还愿意去回顾的,还是古龙。

彼时正是武侠这样的题材还在热火朝天的时候,电视里天天播着《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游戏的题材也大多是《仙剑奇侠传》这类。小的时候无意中看大人玩游戏版《绝代双骄》,江小鱼、花无缺、苏樱这些名字构成了我最初对武侠游戏的乐趣。了解到这是改编自古龙所作的书后,小学时的我就以《绝代双骄》为始,展开对古龙作品的地毯式阅读。

《绝代双骄》,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作为武侠小说界的代表,金庸和古龙总是会拿出来比较的两位。与金庸精悍的十几部不同,古龙是较为“泥沙俱下”式的作者;他的作品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剧情精彩、令人拍案叫绝,有些看上去像是他自己喝酒没钱要凑稿费。金庸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文笔豪迈宏阔,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古龙则比起大侠来更像个浪子,喝最烈的酒、用最利的刀、恋最美的人。金庸男主角身上总是具备稳定感,担负着社会性的责任;古龙更多地去刻画难以捉摸的人,迷失自我的人,浪荡江湖的人,他们没什么招式,有时弹指一挥间,未见刀风剑影,一场厮杀便已落幕。他的文风诡异而诗意,留白很多,危机四伏,变幻莫测。

他笔下的人物经常生动古怪,有歪门邪道一点儿的好玩主角,例如满肚子坏水的小魔星江小鱼,灵动狡黠的苏樱,四条眉毛漫不经心的陆小凤;有苦大仇深的悲情者,名为寻欢实则萧然的李寻欢、一生为仇的傅红雪、孤独的少年阿飞等;也有端方典雅如花无缺、花满楼一般如竹如兰的君子。楚留香、沈浪这种完美得像是开了金手指的江湖传说,在前者的衬托下倒显得没那么丰富了。但无论如何,这些个性鲜明、极具魅力的人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武侠地图,应对着一出出阴谋诡计,在江湖的翻云覆雨中,高歌一生。

《绝代双骄》中的江小鱼


古龙的文字可以说给了我最早对于武侠世界的幻想,是一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醉生梦死。快意多情,无尽风流,这些幻想里的人生态度,可能也给我的现实人生加入了不少瑰丽色彩。

miumiu:

我最早喜欢上的作者是博内特夫人。小学时,我想要买一本叫作《小公主》的杂志,它的内容是每一期画一些迪士尼公主的衍生故事,给孩子们看公主们和小动物们的日常,然而我却错买成了博内特夫人写的《小公主》。小女主萨拉七岁,曾经是富家千金,过着如公主般华丽富贵的日子,众星捧月。他的父亲将她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读书,在校长明琪女士为她开11岁生日会的当天,得知了父亲死亡、家道中落的消息。从此天上地下,她由公主变成被校长这样的势利眼清扫的底层受欺压的灰姑娘。然而她并没有因此仇恨世界,贫穷的她依旧善良、乐观,因为相信美好,被伤害后也能用内心强大的如魔法般的力量去治愈。此时,萨拉父亲的朋友也在副线中开始对萨拉的搜寻。通过博内特夫人明暗交替、一环扣一环的剧情设置,萨拉最终被这位朋友找到,摆脱了压榨,又重新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小公主》书封


从《小公主》开始,我便关注到博内特夫人所写的其它书,包括《秘密花园》《小爵爷》等,这些都是以小孩子为主角,用较为童真、理想的方式,去写孩子们是怎么面对世界的苦难,最终用善良化解、征服,唤醒已经僵硬死去的、久经风霜的成年人的心。

从迪士尼的童话过渡到博内特夫人的故事,对幼小的我而言无疑是一种震惊的跃变:如果说迪士尼童话是近似虚假的理想国,让小孩子们只有快乐和肤浅的领悟,那么博内特夫人则是在现实中去创造一个能让孩子们思考勇气、独立和人生的开端。如《小公主》,她想要传递的就是真正的公主并不是靠财富获得身份与尊重,或说如果是依靠财富获得的才是脆弱易变的。女孩们或许无法拥有迪士尼公主那样的财宝、王子的青睐,但都可以拥有坚强、高贵的人格。

猴人王:

我第一个爱上的作家是金庸。最早读金庸是在四年级的暑假,因为很早看过央视版的《神雕侠侣》,很喜欢里面的杨过,就求父母买了《神雕侠侣》。拿到书以后,连着读了三四天,废寝忘食。那个暑假就在一遍一遍读《神雕侠侣》。最早是全书读,然后是挑着其中的某些章节读,一些章节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比如英雄大会,两次绝情谷,还有杨过作为“神雕大侠”的那些故事。之后每个寒暑假,我都会求父母买一本金庸的书,断断续续到初中,加上借阅同学的书,基本上看完了金庸的小说。

《神雕侠侣》书封


每次读金庸的小说,都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里面人物的悲喜,体验他们的种种际遇。在性格形成的时期,沉浸式地读了许多金庸小说,那些人物好像也因此参与了我的成长,江湖中人的侠义精神、爱恨分明的态度,都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个性。

在金庸之后,尽管也有别的很喜欢的作家,也在阅读中感受到过不同形式的震撼,但像金庸小说那样非常真实地带我进入另一场梦境的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几乎是再也没有出现过。我至今再也没有看到比金庸更会讲故事的作家。哪怕别的小说也许在思想上更深刻,或者在形式上更别出心裁,在讲故事这一点上,金庸是最杰出的,他是伟大的造梦家。

JY:

我小时候喜欢上的第一个作家是乔叶。她不算出名,但是作品也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我最开始读的是她的一本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在这部小说中,乔叶以非常女性化的文笔描述了至亲之间的生死“对话”,她对于人性的洞察以及宽容,以及笔力的成熟让人记忆深刻。在此之后我又看了她的另一本中篇小说《打火机》,在这篇小说中,乔叶再次展现了她对于女性心理强大的把握能力以及高超的笔力。作为一个现实题材作家,乔叶的文章往往取材于生活,并以其对于主角心理强大的把握能力见长,非常推荐大家尝试阅读她的作品。

《最慢的是活着》书封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