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海派渊源与30位名家带来的“江山人民”

上海海派艺术馆近日邀请当代卓有建树的30位中国画名家近百件作品,以“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汇聚申城。

上海海派艺术馆近日邀请当代卓有建树的30位中国画名家近百件作品,以“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汇聚申城。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江山如画、岁月如歌”“山河入梦、人间有情”“丘壑再胜、笔墨重光”。参展画家均为国内有着一定影响与深厚艺术造诣的名家,包括周韶华、崔振宽、丁观加、陈家泠、杨正新、萧海春、张培成、朱道平、唐勇力、冯远、陈琪、袁武、周京新、邢庆仁等,有意味的是,从各地画家的笔墨中,其实都可以读出海派艺术的渊源处。

这一展览也是上海海派艺术馆自主策划的大型中国画作品群展,海派艺术馆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更多系列展。展览期间,主办方邀请参展艺术家代表与艺术界人士进行了研讨座谈,以下为部分发言摘要。

展出的袁武作品局部


座谈研讨会现场


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裔萼:

特别感谢海派艺术馆对我的信任,给我这样的一个策展的机会,在海派艺术馆这么好的一个场馆里面做了这么大规模的中国画展。

我在中国美术馆工作了20多年,具有一定的学术视野,接触过很多的艺术家,也很关注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现状。所以,就以我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选择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画坛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30位艺术家。在年龄结构上,我们这次主要选择了以老年和中年艺术家为主,基本是大家公认的名家。其中最年长的一位周韶华先生是1929年出生的,今年已经是94岁高龄,他的三件参展作品均为年近九旬时创作的。30年代的画家有四位,40年代的七位,50年代和60年代各选择了九位,最小的艺术家是67年的,和最年长的有38年的跨度。这30位最具有创新精神、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的艺术家,相信他们各具特色的艺术实践,能够促进中国画的当代创新和发展。

展览分为三个版块,第一个是“江山如画,岁月如歌”,这个版块的作品展示的是表现锦绣河山的壮阔之美和绿水青山的诗意之美。第二个版块是“山河入梦,人间有情”,主要展示新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基本是现实题材的人物画作品。第三个版块叫“丘壑再胜,笔墨重光”,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称为“丘壑再胜”;以创新性的语言去表现今日美丽中国的绿水青山,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称为“笔墨重光”。

展出现场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

举办“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其实是想找到一些突破,希望传递三层信息: 首先是关于江山锦绣之美和人民时代新风。布展时期,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表现得高大上,才是主旋律?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美术发展总体水平在提升,但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不多?我希望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探索。我们一直思考着如何在主旋律的展览中避免同质化和概念化,以及如何真正打动观众的心。这并不一定要追求高大上或英雄式的表现,而是应该反映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江山和人民”。

其次是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变化。展览中,我们选择了中国画作为表达媒介,因为中国画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特征,特别是水墨画,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我们也认识到艺术必须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笔墨当随时代”,新的时代,一定有新的表达,新的内容,一定要有新的承载。尤其是现在当代的绘画,要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新时代的变化。

最后,要强调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最后是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表达,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普通民众的需求往往会对应起来。但对于艺术家而言,是胸怀和眼界的局限。其实艺术性和人民性本身是可以统一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需要入心、入画,观众、受众需要去用心体会,去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这是一个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建立共识的过程,而美术馆可以在其中起到积极作用。海派艺术馆常态化运营八个月以来,已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一百多场,入馆观众已超过十七万人次。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小馆有限的能力来说,这个任务量其实是很大的。但是一起开展活动的同事们都充满了热情,努力构建艺术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每一位员工都是出于一种热爱,而不是高大上的理论。这也是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我们有普遍的共识——精神上的共识、审美上的共识。

展出现场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知名画家张培成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频繁地参与海派艺术馆的活动,感受到了这个新馆的活力。

我也住闵行,家离这里不远,所以这里的活动我一般都会过来看看。最近,美协邀请我去带一个高研班,这个班级是为下一届美展所筹备的。而海派艺术馆近期人流量持续走高,这次又有这么好的一个展览,我在看展时就想,我要安排时间让高研班的学员过来观摩一下,并亲自导览。

现在类似的展览常常会冠以新水墨、当代水墨等新名称。其实中国画并非仅仅是一个制作媒材的概念,它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吸引我眼球的那些画,我远处去看“衣服”的式样,近处去看这件“衣服”的料子和针脚。这些画可远观可近观,比如陈琪、何加林等作品,他们画里的树石好像很传统,但当其智慧地整合在一起时又很现代。

有一次我与王劼音老师聊起中国画与水墨画的名称及内涵问题。他觉得我是中国画画家,并认为中国画不能消亡。尽管当代水墨中有许多很好的画家,但有些他也未必喜欢,其中有的就是在题材上面泼皮一点,但没有牵涉到艺术本体的深层次的问题。而艺术深层的问题其实是语言,所谓风格就是语言去表达的结果,所以我想这场展览真的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好好推敲、好好学习的。

中国画和当代画作在内涵方面还是有区别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前走的时候,能够抓住自己民族的最根本的精神,灵魂是真的很重要的。我相信中国画要往前走,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探寻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最根本的语言,这也是我在努力的方向。

张培成《亲爱的》


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

今天看了画展,首先应该感谢策展人,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全国的层面上,把30位当代中最有影响的画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大河寻源》组画的画家、年逾九旬的周韶华先生,到年轻的画家方向,非常有机地组合起来,代表了北京、上海乃至全国目前山水画和人物画的一个整体的面貌。看这个画展可以感受到21世纪中国山水画、中国人物画的最新缩影,其所达到的时代高度,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巨变下每个人的画风和每个人的图像的变化。

中央提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急浪高,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今天我们需要艺术来提振国民的精神底气和力量。展名:“江山·人民”,我们本来叫人物画,本来叫山水画,现在山水画转对应“江山”,大好河山,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人物画对应“人民”,转变成人民群体。我们艺术家的展览很有家国情怀,很振奋人心,要用我们的艺术作品为目前的提供一些精神性的东西。

从艺术角度,我确确实实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探讨的。第一,中国画在艺术的层面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我们山水的皴法,人物画的描法,都已经高度成熟,但是今天我们看了画展以后,可以看到实际上中国画仍然存在着无限开发的一种可能性。

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那么中国画生命就结束了。为什么欧洲的古典艺术走到今天难以为继,实际上欧洲古典艺术的接受对象和他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导致古典艺术的演奏演唱都发生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变化。有一些国际很大牌的女高音歌唱家,实际上从演唱的技术并不一定很高,但是人们会来看她的姿色,看她的形象,看她的身材,还有表演。现在古典音乐的歌唱家已经非常注重形象。委内瑞拉的指挥家杜达梅尔、钢琴家郎朗、旅美青年女钢琴家王羽佳的出现就是例子。

中国画一方面要坚持传统,另一方面,仅仅坚持是不够的。从山水画的角度,我们古人看到的山水还是有限的。因为生产力和出行工具的限制,他们事实上视野不可能有今天的山水画家那么开阔。怎么能想象他们像周韶华从黄河源头到渤海湾这样一路画下来呢?更不能想象在万米高空俯瞰祖国河山。更遑论去北极、南极洲考察,画冰川、大海。还有在大规模城市化以后,我们山水画要面临城市的空间,面临新的建筑材质,混凝土、钢结构、巨幅的玻璃幕墙。画家面对的空间景观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空间已经不一样了,大大地拓展了山水画的艺术空间,这种拓展要求有新的笔墨形态去创造。

另外还有材质的变化、图式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图式的变化在今天已经变得平面化、装饰化了,它不是完全用原有的成法了。还有一点就是理念,像卢禹舜就是有一些自己对山水的自然的一些现代的理念的处理。我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大量的现代艺术涌进来以后,我们知道原来绘画的方式是可以那么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十八、十九世纪的油画就可以完全决定我们所有的绘画的面貌。

我们用的材料也发生了变化,西画颜料也丰富了中国画的色彩。山水画是中国画门类当中发育程度成熟度最高的,也正因为发育成熟度最高,更加需要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去突破。从展出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传统的很多元素,但是又吸收了现代的城市空间的图像,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中国画才有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可能性。人物画同样,要画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需要有新的笔墨形态与其匹配。

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知名画家萧海春:

在这样的场合发言,作为山水画家感到了难度。话题是有关中国画发展问题,交流是必然的。所谓“守正创新”,它是一个长期探讨的问题,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

中国山水画已有千年的历史,能从魏晋时代一直到今天,在绘画史上罕有第二。山水画从一开始就围绕“师物,师古,师心”这审美命题来展开创作的。其中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以及教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山水画创作的源泉动力。如果一位艺术家离开自然造化,心源就会失去参悟的支点,如果学习者缺少良师和范本,他的技也不可进乎“道”。画史的进展也证实了这观点,从唐、五代,两宋至元代以后,那些大师和画作都反映出“师物,师古,师心”的创作经验。我们山水画者必遁此道而有所进。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表述语言就是中国画“笔墨”。在中外绘画界都得到一致认同的。“笔墨”不仅仅代表它的技术功能,而更强调和追求的是“技进乎道”。如果失去了它的体“道”精神,“笔墨”就会沦为徒于“形、色”的工具,山水就会失去澄明的色相和探求宁静致远的境界。

山水之境界,也造就了有林泉之心的画者。

萧海春画作展出现场


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人们在发展中切实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山水画也是从人的目光中看到了与自然间休戚与共。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我们国家的国策。

从多方面来看,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这一主题包含着中国人的“乡愁”的家园情结。现今已经影响了世界。

魂兮归来。中国山水精神。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高等教育学位艺术教育顾问杨正新:

(一)中国画要让年轻人喜欢,才能传承和发展。也就是有时代性。

现在中国画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年轻人喜欢油画,即使中国画也总是画工笔的多。而中国画的核心形式是写意的表达。所以国画家必须要创作出让年轻人喜欢的中国画,才能符合现在时代的审美意识。

(二)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形式,不但要保存,还要发展。真正的中国画大师,都有自己的笔墨程序,历来如此。如果没有笔墨程序的中国画就不是顶级的中国画。

(三)“守正创新”,“守”是基石,“创”才是标杆。创的高度决定画家的成就。

没有传统基础的中国画画家,他的笔墨是不美的,这就是水墨画和中国画的区别。但“创”更是成就画家的决定因素,没有创造何来发展?何来大家大师?

冯远《圣源》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琪:

“江山·人民”是艺术家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历经28年,打江山、守江山、到江山回到人民手中,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新中国的建立,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从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来看,确实不容易。毛泽东主席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指出,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要为广大人民大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海派艺术馆组织策划“江山·人民”的主题展,集中邀请展示全国30位中国艺术家。在这之前我们确实很少去思考这个主题,特别是我们创作的时候感觉“江山·人民”这个主题的宏大,不容易创作,不容易把握,也是好像很少去思考。实际上当我在部队做美术创作者时,也很少去思考“江山·人民”的主题,所以我感觉这个主题说起来大,不太敢去涉。看了这次展览的作品都非常切题,被邀请的30位艺术家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都个性鲜明,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多彩,这体现海派艺术馆办展宗旨和策展人的艺术思想高度,这个展览很好地提出一个课题,“江山·人民”是我们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第二个方面,我想谈艺术如何为人民讴歌、为时代立传。多年以来,我们自己也在岗位上做了很多应时应事的主题展览,也产生很多有影响力的好作品,但是不常深层次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参展的艺术作品没有刻意表面化地去表现“江山·人民”,而是通过艺术家一辈子的艺术实践和对时代、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创作要有内涵、有深度,要体现出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更要体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如何为这个时代立传,为人民讴歌,这就要求艺术家要更深层次地研究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烙印、时代特征的艺术精品,这是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参展作品,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文化艺术脉络,也体现了我们艺术家各方面的艺术修养、艺术个性。上海参展的艺术家有张培成、马小娟、我和杨正新、陈家泠老师和萧海春老师,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所以我感觉上海的几位艺术家,都能反映出上海新时代创作的特点,而且他们的艺术造诣、艺术个性和艺术思想方面,都能体现艺术家在当下的艺术思考和追求,体现出上海文化的创新精神。“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邀请展是汇聚了当代卓有建树的30位中国画名家,年龄最大的周韶华老师,将近100岁老人,他这个年龄还能拿出这么好的优秀的作品,确实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最年轻的画家方向是广东人,他的这些艺术作品也是很有力度、很新颖,有对当代水墨、时代和主题的思考。

这次展览各省市的艺术家能集中到上海海派艺术馆,反映这么共同的一个主题,表达出大家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智慧,值得我们很好地去研究和思考。

展出现场


知名画家陈家泠:

谈艺术首先要谈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最具民族性和经典性。海派书画在海派艺术乃至在上海地方史志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

我进浙江美院念书的时候,潘天寿院长就讲,你们为什么要学国学?他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深刻而长远的意义,今天我认为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中国画?中国画就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一个根。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有很多,书画艺术就是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根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复兴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

我是杭州人,1963年我被分到上海美专当老师一直到现在。60年了,我认识的上海是一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风水宝地。我在上海学习创作,是上海这块土地给了我营养,使我有现在的成绩,带有“新上海人”的自豪感。每一个上海人,在上海这块土地上工作,在上海这块土地上发展,都有这种自豪感。我经常这样形容自己:学校里出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毛桃”,但到上海之后,经过陆俨少先生的教导,我就变成了“水蜜桃”。

海派书画是魔都特色的生动写照。上海被称为“魔都”,有几句人们常说的上海话,叫时髦、摩登、克勒。什么是时髦?时髦就是时尚,引领性;摩登是什么呢?是与众不同,个性化,很潮,创新性;那么克拉呢?就是高档,有贵族气,经典性。这几句上海话体现出上海文化固有的气息,同时也是海派书画特有的个性。一是时髦,即引领性。海派书画引领性贯穿各个阶段。晚清至五四时期,海派画家吴昌硕、任伯年、虚谷,影响了齐白石等京派、陕西派、金陵派等画风;30年代至解放初期,陆俨少、林风眠、吴湖帆、程十发等,受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有一批贴近革命斗争生活作品,引领了全国的画风;解放以后,海派画家在用书画艺术描写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方面,做出了引领性的贡献。二是摩登,创新性。创新,是海派书画起引领作用的本质特征。吴昌硕把书法线条运用到绘画中去,创新了新的画风;任伯年,从工笔画发展到小写意,创新了人物的画风;林风眠,把西方绘画元素融合到中国画中,开创了中西融合的画风。等等,正是这一批批艺术家的不懈追求,不断创新,才形成海派书画在中国艺坛的重要地位。三是克勒,即经典性。经典是书画的生命,是作品传世的本质要求。吴昌硕的牡丹花、紫藤,陆俨少的福建山林、井冈山为题材作品,等等,题材多样,贴近生活,紧跟时代,都是经典之作,深受大众喜爱。

守正创新,推动海派书画艺术发展。我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强调中国式、时代化、经典性三个关键词。海派艺术要紧紧围绕这一方向,守正创新,开拓发展。书画创作要坚持“不东不西,也东也西,不是东西的好东西”。守正创新,推动海派书画艺术发展,应做到两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洋为中用,以中为主,解决民族性问题。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以今为主,解决时代性的问题。

陈家泠画作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杨正新:

中国画要让年轻人喜欢,才能传承和发展。也就是有时代性。

现在中国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能不能让年轻人喜欢。这个问题其实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油画的多,喜欢国画的少。另外年轻人喜欢工笔的多,喜欢写意的少。所以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的中国画怎么画?

第一点也是很重要一点,每个画家画出来的中国画,年轻人能不能接受?如果年轻人还能接受,生命力就开始跟上这个时代的生命力。有时代的审美意识,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第二点,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形式,不但要保存,还应该发展。

真正的中国画大师,都有自己的笔墨程式,历来如此。如果没有笔墨程式的中国画,就不是最顶级的。中国画的笔墨程式不但要保存,还要发展。一些好的画家的中国画,都有一个自己的笔墨程式,而且这些笔墨程式在传统的基础上也是有所发展的。

第三点,守正创新,守是基础,创才是标杆。创的高度决定了画家的成就。对一个中国画家来说,守正就是继承传统,不继承传统的中国画家,可以说他的高度是不高的,因为他的基础没打牢。他的笔墨是不美的,这就是水墨画跟中国画的区别。创是标杆。创的高度有多少,成就就有多少。对一个画家来说,没有创造,不可能成为大画家,不可能成为大师。

杨正新《春风又绿》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邵仄炯

这次展览中这么多大件作品,其体量篇幅也是近几年上海有关中国画展览中不多见的。集30位全国名家,大篇幅精品力作在展馆里的集中展示,在视觉上有蛮大的震撼,可谓“大块文章”。作品的宏大无论是题材还是篇幅,从另一侧面也体现出时代对中国画发展的需求,以及创作者饱满的创作欲望对时代的积极回应。

在展览中也仔细看了不少画面的细节包括造型、线条、色彩,还是非常能体现出作者扎实的功底,值得我辈甚至再年轻一代的学习。特别是中国绘画不仅强调笔墨,强调它的神韵,它的造形,它的色彩的运用,这些画家都有自己探索的可贵之处。比如看到唐勇力老师作品中增添了用纸张的缠揉拼贴的元素,感觉在二维平面中有了立体起伏的三维画面效果,作为一个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国画多样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对后学非常有益的启示。

当代绘画是在时代中追求各自差异性来体现其价值的。这个差异的产生建立在时代的信息、视野,生态的环境等等,并与画家个体的条件,内心需求进行不断纠结和博弈。这需要时间,而且我觉得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练。这种差异性通过时间的慢慢磨练,最后留存下来的这一点点的独特性,可能就是“笔墨重光”的价值。展览中的画家也都是在追寻各自独特性中的价值。

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

刚才与一些参展老艺术家一起看了展览,中途又去细读了袁武等几位画家的作品,很有感触。可以说,这个展览很难得,把中国当代30位风格各异的有成就的名家集中于一起,在上海这几年并不多见。

展览的这个主题其实是比较大的话题,对策展来说很有难度,但是我们看到现场的一些作品可远观,也可近看。一些老艺术家是带着研究性课题在思考与创作,这很不容易。

而且一些老先生,无论是东方和西方的融合,他们创作的时候都是基于中国笔墨本身来进行转换,在探索,其中肯定有成功的,也会有失败的,但是这些近作无论如何都给我们很多启发,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比如,袁武先生人物画线条的酣畅与质感,萧海春先生打入山水传统的功力深厚,近作山水中又有着独特的“琢玉之感”,崔振宽先生对黄宾虹的取法与借鉴,都让人印象深刻。

有意义的还在于,这一展览的参展者是国内一线的名家,然而几乎每一位画家的创作都与近现代海派艺术的渊源有关。

袁武作品


论及近现代中国画,溯及源头,都绕不开“海派”二字。从这百年的语境而言,海派本身不局限于上海,而是一个开阔的文化现象。中国绘画经过一百多年时间的巨大转折,这些年有意无意间似乎到了重新回看的时候,而海派,正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最大策源地。中华艺术宫去年以来策划的“何谓海派”系列展拟将海派与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等进行对比研究展出,我觉得海派艺术馆的这一展览正好以当下的创作呼应了这样的对比。

“海派”二字的提出,至今历120余年,经过巨大的时代波澜,海派的外延与内涵都已经发生变化。这次展览,在海派艺术馆的举办,同样为“海派”二字的当下观照提供了一个契机。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

这个展览用有分量的作品,把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在心头发问的一些问题,慢慢地找到自己的答案。比方说“传承”和“发展”,“东方”与“西方”,“主题”与“笔墨”等,这些年来凡是开类似的学术座谈会,始终是绕过不去的一个话题。

这次展览很多作品已经告诉我们,怎么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守正,坚持传统,怎么样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做到创新,做到拓展,这不仅是用话语系统来表达的,更多的是通过作品来表达的。这些年来我们对中国画,还会习惯地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分类上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在西方艺术的发展中,风景画开始慢慢成熟。随着城市的转型,城市的崛起,渐渐把城市人文慢慢融汇到西方的风景画当中。之后又把原来的人物画、肖像画,以城市人文、风景人文的形式模糊了边界,走向了一体。

今天参观这个展览时我就在想,我们还是可以按照原来的传统思路来进行分析,但是说实在话,传统的中国画严格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分类正在走向融合,走向从内容到形式到精神的一种全新的拓展。

从今天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慢慢品味到上海开埠180年以来,海派发展百年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乃至于最近几年大家思考的一些问题,开始有了新的思考和笔墨表达,许多作品告诉了我们探索的结果。实际上这个展览是集海派与京派,集全国之精华,有的“以小见大”,有的“以大见大”,作品中有“朴实的升华”,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传统和时代性,作品聚焦了山水之魂、人间有情和生态保护。这个展览的文化特征是“江山·人民”“自然·人文”与“生态·美学”。

展览主题实际上不是先行的,而是对发展实践的分析概括,还基于团队,慢慢形成了策展思路。策展人裔萼同志从全国的高度,选择了艺术家和展览作品。在展览现场,我们知道画家主要是靠作品说话,靠笔墨说话,靠手底功夫说话。在今天我们研讨现场,一听就知道这些画家对作品本身都有成熟的理论思考。

这个展览还引起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就是中国画的语言、传统和时代性要力求统一。绘画作品的精神层面、时代性层面、主题层面和笔墨层面要求相互统一,中国画的绘画性和笔墨关系,是应该同时兼顾的。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又往往是追求经典的作品,成功的大展,又往往与艺术史相联系。对于这个展览,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好作品,还看到了对一些比较深刻的命题的认真的思考。

唐勇力作品


文艺评论家,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王琪森:

这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对应了三重性,即“江山如画、岁月如歌”的史诗性、“山河入梦、人间有情”的现场性、“丘壑再胜、笔墨重光”的叙事性。

30位名家的作品吸纳古典,传承谱系,融汇中西,不拘一格,文心雕龙,可谓是煌光驰象,笔墨涵盖古今中外,因而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壮美的史诗性,抒发出饱满真诚的家国情怀。花鸟画要展示史诗精神由于受到题材及技法的限制是很难的。而陈琪先生的“万疆榴风”却独具匠心,大胆突破,从构成的形式,图式的表现,色彩的效果,肌理的凸显,以石榴与和平鸽为主体符号,生动地演绎海派图式与都市画风。

置身在整个画展中,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如天风海雨扑面而来,每一幅画都有鲜明的现场感。整个展览所展示的图式,超越了古人单纯的山水供养,闲云野鹤的模式,而是通过山水峰谷,林木云岚等的组合,凸现了山河变迁和人民向往,构成了鲜活而丰富的叙事元素,弥散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叙事特征,使之画面构图具有可读、可品、可思性。

邢庆仁作品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毛冬华:

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共有二个专业(中国画、书法学)共25位老师,三分之一是本土培养的,三分之二是海纳百川来自全国艺术院校的特别优秀博士毕业生。

本次座谈会中国画系教学副主任李戈晔老师也来了,中国画系一定会组织老师和学生在展览期间好好作为第二课堂来学习,人物、山水、花鸟各个方向,是一个非常好的课堂,也非常感谢海派艺术馆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一个展览。

而且正好是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备战作品期间,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应该在今年完成。老师学生们在创作过程是些焦虑的,画什么怎么画能不能选上,能不能得奖等。今天的30位艺术家的这么多的作品就是给了一个答案。“江山人民”展览有几点感悟:

一、无论是30后的老先生还是60后的中年艺术家,都展出了近二年的新作。体现艺术家孜孜不倦对艺术高峰的追求攀登。

二、作品尺幅巨大,制作精良。如冯远先生、陈琪先生、袁武先生。

三、学术引领,主题性创作的当代表达。为教师和青年学子们的创作提供了众多范画和启发。

我们学院提出擎起“新海派”的旗帜,和海派艺术馆建馆理念相同,也希望和海派艺术馆进一步加强合作。

在这里我能不能也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们国画系近年来一些简单的工作。2021年上美中国画系接了央美山水方向的第八棒,但希望能成为上美国画的山水的首届学术展。就是毛时安老师刚才说到的“城市山水”。并不是让大家去画房子,而是站在当下能不能把中国传统山水精神有一个演绎和延续。当年全国28所艺术院校纷纷响应,取得了蛮好的效果。我们是出版了包含27篇论文的一本画册。

第二年又邀请了全国理论家批评家的论文计划出版一本带插图的论文集,去年我们还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做“笔墨构城”展览,希望把这个展览第一站就做到中国美术馆。老师、学生这段时间里面的探索,无论是语言,无论是题材,能不能有一个汇报。

那么今年11月我们又做了一个“城市人物”展。响应的学院就更多了,有42所。我们得到了广大的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热烈的响应。如果山水做题材的话,人物就做语言。接下来我们还会做“城市花鸟”和“城市书法”。“城市”系列来为中国画的教学、创作作出上海美院的担当。目前计划是做两轮,第一轮我们是邀请广大的师生都来参与,第二轮我们会把主题定得更明确一点。那时候我们需要挑选真正能够代表我们主题的艺术家的作品。

而且每个展览都在《美术》杂志展览推介栏目有一篇大论文加20几幅作品的刊登等等。也希望真正的能够成为中国画创作实践以“新海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方案。

崔振宽作品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李戈晔 :

这些参展画家都是当今中国画坛的名家,其中有我的导师和很多前辈。展览里的作品都是他们近年来的新作,很多作品我没有见过原作,今天在展厅里站在作品面前非常振奋。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与热诚,在艺术的创作之路上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精神。

冯远老师的《海上印象》系列组画,用水墨语言通过构成的方式表现现代都市景象,是一次新的突破和尝试。唐勇力老师的作品《敦煌人》在画面技法上更加丰富,采用了拼贴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肌理,突破传统中国画平面的表现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袁武老师的作品《水不深》和《人流》传递出浓厚的乡情,通过粗粝厚重的表达手法表达了对生活真挚的情怀。其作品尺幅巨大,站在画前觉得自己都变得“渺小起来”。张培成老师的作品关注都市生活,用看似儿童般的天真稚拙,书写着饱经世事后的睿智豁达。马小娟老师画中的女性清新秀雅、柔美婉约,作品中透露出深厚的传统的笔墨底蕴和造型能力。徐惠泉老师的作品既不失传统的承继性,又充盈着现代的审美感受。刘金贵老师的画作构图巧妙严谨,人物造型憨态可掬,画面典雅而不失灵动。

这些已经具有极高成就的艺术家在个人艺术思想和个人绘画风格上依旧在追求新的突破点,不断地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地往前推进,这一点让我特别敬佩。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实现了绘画语言上的突破,绘画形式上的突破,最重要的是绘画观念上的突破,呈现出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这个展览对于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会带领上海美术学院的同学们来观摩,海派艺术馆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可以进行生动的现场教学。

每一个展览的效果就像蝴蝶通过翅膀的舞动形成一股旋风带来广泛的影响,这次“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也会产生蝴蝶效应,引发对中国画的思考,激励和指引70后、80后、90后、00后的中国画创作向着继承传统、多元发展的道路不断推陈出新。

丁观加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绘画系主任丁阳:

作为上海青年画家,我从这些艺术家的不同风格语言的表层下领悟到了一个相通的内核共性,即这些艺术家几十年来在个人创作探索过程中始终在自我与时代,当下与传统两个命题之间求索与思考。我一直认为个人作品是画家观照时代与社会不同视角的重要呈现,画家对形式语言本体的探索与对时代社会的思考洞察并不矛盾,这次三十位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其不同的语言风格,也能以不同视角看到艺术家对家国山河与人民生活的独特呈现,更体会了这些画家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个性画风探索中对于中国画法度与规约的坚守。我想这些正是当前青年艺术家所应学习与获悉的,我们如何在语言图式维新的同时突破过于注重小我的表达,面对这个时代,提升作品内核的深度与气度;如何在当前中外艺术形式观念融合中,在扩展中国画多元审美语境维度时坚守中国画所固有的审美法度与笔墨规约,我想从这次展览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经历中或许可以给我们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一些经验与启发。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庞飞:

这个展览的艺术家们在中国的水墨画界、美术界耕耘最少也二三十年了,他们的创作历程都是很早的时候就对我们发生了影响。

在展厅里我就在思索,我们大部分的创作诉求有点像最近流行的茅台咖啡,又想要中国的,又想要世界的,又想要传统,又想要当代,基本上就是这个方向。刚才有朋友发了一个微信,我觉得有意思,那么我也转了:一张图片,两代人喝茅台咖啡,配了一句话是喝白酒的喝咖啡的,都沉默了。我就在想,几代人都是这个诉求,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所改变,就是说你要什么东西是不是可以明确一点,可不可以突破这个既要又要的路径,我想是有可能的。另外对于创作和展览,好坏这个都很主观,我看展览的时候是很喜欢这些作品的,但是你要说的具体一些,标准稍微降低一点就好得不得了。但你这个标准要抬高一点,那么又有很多值得商榷和思考的地方。

作为画家,看了展览很具体的两点感觉:一是早年觉得技法的拓展很重要,现在看还是手上功夫要紧,线条拉出来高下立见,这一点海上画家的书写性明显比较强。二是群展里参展尺幅要不大点,要不小点,中间尺度比较吃亏,所以记住了画展中最大的袁武和最小的王晓辉。

总结此次画展我觉得价值更在于:几代全国名家聚在上海,大家更是有一个机会坐在一起聊一聊,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如果对上海的美术现状有所改变有所启发的话,这是更为重要的一点。

周韶华《海潮忆丝路》


海派艺术馆常务副馆长、策展人陈屹

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和策展,终于开始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中国画之旅。作为美术馆的管理者,这种荣耀和骄傲,是属于我们独有的气质和精神,是艺术带给我们最为美好与感动的存在,更是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撼动。展览团队的每一个组成分子,在一年前就开始准备着这次超级行动。是因为跨越地域的艺术集合,在更多的展览集群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力量和无限能量的表达。

在我看来,虽然大江南北的文化属性和艺术特性有着地域性的特点和差异,但是在艺术探讨、研究、表达和控制中,却是有着极为罕见的共鸣。这是这次中国画大展尤为可贵与特别突出的一点。现实主义题材的表现,在一览无余的创作理念与动机中,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都在竭力地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感受。展厅按照三大板块的走势来布展,动线的线索,主要集中在了主题内容的基础上。用江山的雄伟壮丽和人民的伟大意志,来抒发出华夏儿女的赤诚之心、火热之情、排山之力、倒海之势。

上海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

“江山·人民”这个项目其实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早在一年之前我们就邀请了裔萼老师来策划这个展览。海派艺术馆恢复常态化运营已有8个月,共举办了近10个展览,李磊馆长对每一个展览的要求都相当的高,他始终坚持展览规模不一定要很大,但必须办成精品。明年海派艺术馆的展览计划我们也已经在策划中,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也帮我们一起来把把脉,出谋划策,海派艺术馆力争每一个展览都兼顾专业人士和市民群众的需求,办真正让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展览。

刘巨德《骆驼草》


未来,闵行区将立足“一南一北”,打造创新开放发展新高地,那么文化艺术领域也有相应的规划。位于闵行区南部的大零号湾艺术中心,预计明年1月份将要正式对外运营,中心内有10间展厅,也能为广大的艺术家提供展示的空间。在闵行北部的虹桥前湾地区计划建造虹桥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另外在莘庄商务区春申湖四岛也将要兴建一个名家美术馆。

海派艺术馆


尽管海派艺术馆是一个区级的艺术场馆,最初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对标市级优秀美术馆,现在在大家的支持鼓励下,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成为全国性的精品美术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