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隔江山色新——品汪观清先生画作

汪观清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从事连环画创作,《红日》等影响较大,后从事中国画创作,曾创作巨制《梦里徽州六十通景屏》。

汪观清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从事连环画创作,《红日》等影响较大,后从事中国画创作,曾创作巨制《梦里徽州六十通景屏》。今虽已九十有二,仍耳聪目明,康健如往昔,老而弥坚,作画不辍,且以画为乐。书法家、书画研究者王运天与其交往四十多年,近日专门撰文记述汪观清印象及创作,其中不乏鲜见的艺术史料。

我生之初(1951),海上歙人汪观清先生创作第一部连环画《扫雷英雄姚显儒》之始。

我于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九年在金山钱圩插队,曾不自量力,梦想种田余闲学画画,有朝一日可以画谋生,世伯顾炳鑫大人谓我,汪观清先生正在金山金卫公社八二大队深入生活,你去那可就近请教。八二大队是当年上海市“农业学大寨”的标兵单位,我怀着憧憬心情,步行二三十里地,到达八二大队某生产队仓库旁一间十分简陋的所谓深入生活点,见到朝思暮想的汪观清先生,他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着解放牌胶鞋,极随和。此是七十年代中期事,是我第一次见到汪先生,就等于第一次见到大英雄,刻骨铭心,永留脑际。

汪观清创作的第一部连环画《扫雷英雄姚显儒》


1961年春,汪观清深入连队体验生活


我是在看汪先生绘战争题材连环画中长大,当年的小孩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长大都以参军为荣,可操枪舞刀(骑兵),保家卫国,所以汪先生笔下的英雄,无不激励着我们,成为不少孩童追求的梦想。记得我当时先有汪先生绘的《红日》连环画一套四册,顾炳鑫世伯画的《渡江侦察记》《英雄小八路》,还有丁斌曾、韩和平绘的一套《铁道游击队》十册,就成了班里大王,天天有同学向我借,我不肯成套借出,化整为零,一本一本借出,还有附加条件,一不准搞脏,二不准搞坏(包括有折角),三隔日一定归还。同时我还以老大自居,优先可与同学交换看书,亦时常为同学们阅后纠错,俨然成一方山头大王。战争题材连环画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无穷乐趣与追梦英雄的向往。

《红日》连环画


《红日》连环画


《红日》连环画


《红日》连环画


连环画本是俗文化,清末的《点石斋画报》盛行在茶馆、街市,成为市井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往前推宋时的《清明上河图》卷,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亦反映市井生活,如连环画般,一个接一个的场景,连成十里闹市,汴京的繁华,跃然绢帛之上,今之视昔,犹如明之视今,当年的盛况,就是靠绘画者注意生活,抓住社会面的点点滴滴,善于构思,加以冶化,才得以成巨制。在当时宫廷画家地位极高,然绘者张择端不属宫廷画家,画市井故实,属风俗画家,不为历史所翔实,然其画作却成古今史上一朵奇葩。二OO二年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联合推出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上博隆重举办,为一时之盛,声誉遍及海内外。时寒风凛冽,观众中就有趁天黑之前来排队,最多时竟绕馆三周,且通宵达旦,就是为睹次日一二分钟《清明上河图》之真容,多么敬佩,多么感人!

汪观清先生于八十高龄后,衰年变法,以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法,似长歌中转韵之特点,创作巨制《梦里徽州六十通景屏》,每屏高180厘米,宽96.5厘米,粗略一算就要5520多厘米,如裱成卷子,至少要重400公斤,需要一班人伺候,还要二个篮球场地,方可并不如意地欣赏。画面涉及徽州地理风貌,一年四季民俗活动,有阴晴雨雪,有古代建筑、人文景观等,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请益乡绅父老,大有白乐天问诗老妪之重现。新安江之水,滋养着徽州两岸,水下有鱼,水上有船,方显生机;岸上村镇街衢,人来客往,前者呼,后者应,形成一方徽文化特色。画面处处呈现民无三疾,道在五常,祥和盛世之景。三疾指狂妄、矜持、愚昧,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如以建筑计,此中建筑数量肯定胜过《清明上河图》,如以人物计,不知胜《清明上河图》多少倍。读此画,一定得了解方方面面的徽文化,如民俗节庆、戏曲、杂耍、武术、课读、递藏、江运、物产等等互相印证,方能解读汪观清先生之苦心。如此巨制,以兼工带写之笔,尽量发挥纸张墨晕之特点,这本身就是有别于绢本《清明上河图》之另一面。使画面长而不觉琐碎,人物多而不觉繁冗,有四季之妙,可移步易景,有目不暇接之能事。春气满天地,隔江山色新,此绘画视角,属吾国绘画史上之同类画作,超迈古今未竟之作已成定论,他的气场远远超过画的体量和具体数据,完好无损拔地而起屹立着。尚有否来者,只能以史明证。相信千年后之人一定也会有似在上博展出《清明上河图》之参观盛况。

梦里徽州-春


梦里徽州-夏


梦里徽州-秋


梦里徽州-冬


汪先生善绘画军事题材,与其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关,又系徽人,徽州人杰地灵,且多山,又有江,每日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跳沟跃坎,爬树种地,畜牧放牛放羊是寻常之事,更是其儿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延绵不绝之山陵,与滔滔不尽之新安江水,烟丝青袅袅,谿涨碧粼粼,徽州之美,如梦如幻,如南朝梁吴均描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藉此絶美之句形容徽州山色之美绝不为过。此处还有被李太白誉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更有“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之徽州水系。梦幻般的山山水水,无不海为擅画者汪观清先生,留下挥之不去一幅一幅画面仪式感极强的徽州情愫。在一九五六年,新美术出版社与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姻,肇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之前,汪先生笔下就已涉及军旅题材。于上海人美工作期间,常常去部队深入生活,以列兵身份与战士同吃同住同操练,与军人结下不解之缘。为创作《红日》,他几上孟良崮,在那生活半年有余,熟悉地形,了解战事进展;为创作《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为求真实效果,他不辞艰辛,三走长征路,以充沛的感情,以一个多月的速度,高质量地用水墨法完成这部近百页连环画创作任务。他笔下之军营生活及运动战,阻击战,大兵团歼灭战,特熟悉,于此时期使用的各类枪械,军用器材,了然于胸,所以其笔下的战士性格特活泼,特真实,特有感情,特有正气!摄取魂魄现军威,于小小连环画展大大军威,画军旅题材非汪观清莫及!

1960、1961年,汪观清二次在山东沂蒙山区孟良崮深入生活,创作实地写生作品《孟良崮日出》


1960年摄孟良崮


1961年春,汪观清深入连队体验生活和战士们合影


1960年汪观清与孟良崮山村小朋友合影


《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封面


《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连环画


《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连环画


《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连环画


人说小人书画惯了,难成大器,然汪观清先生则不,年将半百,在老家练江牧场作长期深入生活时,儿时的记忆与眼前的生活,高度融合迸发,我以我法写胸中积抒,追求减笔,追求笔情墨韵,一反连环画的创作法,追求至人无法,而又法不众生,由无法至有法进乃至汪法,可参见其《怎样画牛》一书。

一九八二年初,我见老画师吴湖帆先生摹唐韩滉《五牛图》卷启发,有感于农村生活,求其单画一头老牛,无需补景,但必六尺整张与我,其中隐情我未明说,他想了想,不解地说:这事真难,是在考我。

汪观清《怎样画牛》


我说后,此事真把汪先生害惨了,他从构思到创作,仅在元书纸上作稿就不下二十张,后在六尺纸上画,时居家面积不够宽畅,虽有画桌,亦仅适作小画而已。天气渐热,屡画屡弃,挥汗不止,此中甘苦,惟有汪知。某日我去安福路汪府,他正为我写牛,汪师母在侧心痛地谓我:侬这小鬼,老头为侬不晓得画掉多少纸,到今朝还没满意的。我只能报以歉意之苦笑。

是画成于一九八二年六月,有感大墨牛之精、气、神,吾师瑗仲讳蘧常以“击角歌商”四苍劲高古蘧草赐之,将宁戚饭牛之典跃然纸上,历史一下子推到二千年之前;周谷城先生题“大武有力”,七月下旬,我携此图随邓世伯云乡大人去北京,复请京城名儒耆宿纷纷题咏,居然成为一时绝响。是图原本六尺整张,题者越多,气愈足,画幅上下再各接纸一尺,继续题,共题者三十人,盛举在兹,快何如之!吾师最后再作一诗,总结性地嵌满篇幅,诗曰:

汪翁为王生,作画何旁魄。徵题首及余,四字取宁戚。高歌遣长夜,击角厉白石。想见饭牛翁,虽困不忘国。今春王生来,携图复有白。四周尽琳琅,中心独有阙。愿公终始之,余谢不可得。重赏笔墨妙,肉怒双筋直。如此好盘辟,应为王佐役。汪翁会此意,刻画到豪末。要为国家用,人物各尽职。夜长何足虑,光明正四极。

瑗师认真仔细重读是画,将“作画何旁魄”(接后八尺)与“重赏笔墨妙,肉怒双筋直”的气场与绘是牛用笔特点,十字摄尽。全诗除对是作中肯评价外,诗句都积极向上,令人振奋。

汪观清《击角歌商》


著名二战战地记者闽人王君坦先生题曰:回首邱山重!不虚也!

观清先生有一阵子闭门谢客,假我余庆路宿舍创作月余,我与同事白天上班,他一个人在此冥思苦索,奋笔作画,晚上我回宿舍,居然面对他的作品,不知廉耻说三道四,他亦不嫌我鄙,不耻下问。废纸三千,终有收获,现在想起,亦足以回味。

此时作《乳犊图》,王师瑗仲题诗:

妙笔得天趣,能尽万物情。如风起纸上,草低闻驹声。燠休母与子,至性写至诚。频舐感母慈,恋乳见子亲。牛乎能如此,人愧应怦怦。此岂寻常画,足使薄俗敦。

观清先生笔墨中饱含深情,这可能与徽州传统母慈子孝文化有关。吾师题画诗作,字字抒机,句句冶情,教化感人,意境非凡!

汪观清《乳犊图》


顾起潜廷龙先生盛赞观清先生《角牴图》:

关前紫气老耼过,辕下迎晨宁戚歌。奔腾火阵破强敌,放牧汉书挂一帙。古来英杰载简编,与尔之名共流传,今见勇猛角牴戏,宛若相扑大力士。牸壮乳多犍宜畊,振兴中华逢盛世。

谕扬得体,柔中带刚,转换有致,起潜先生大手笔。

汪观清《角牴图》


文化老人黄苗子假陆龟蒙诗题观清先生《江岸依偎图》:

江草萋萋正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苗公假唐人陆龟蒙诗意,喻汪观清先生笔下的田园情趣,耐人寻味。

宽堂冯其庸题观清先生《奔牛图》:

唐陈咏诗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山谷道人病起荆江亭即事诗,则云:《浮鼻图》,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遂成绝唱。此所谓点铁成金也。予童稚时曾牧此数载,积水浮鼻,予则踞牛背小渡,此情此景如在目前,屈指五十年矣。

观清先生将牛画活,宽堂先生触情生情,回到少时。

汪观清《浮鼻图》


解味道人周汝昌题观清先生《沧波浮渡图》:

沧波湿四角,碧水浮双鼻。柳阴隔岸遥,家在小桥北。

是图虽仅墨数笔,用线勾勒牛角鼻眼,呈舒适安详貌,大有吾师“云浓断塔身”之诗意。牛在水中而不画水,尽显“一池春水”。

水本无形,风和日丽之时,明镜如水,日可三省;又可吹皱一池春水,形容水之皮也,可掬可爱;水又可飞流直下与巨浪滔天。水以岸而曲折,可观其美,可衬托园林、湖山之胜景;水既可以载舟,亦可覆舟;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东坡有《喜雨亭记》,将水写活,万物离不开水。 宋人山水小品中独多画水,如《沧海涌日》《三峡倒流》《黄河逆流》《赤壁图》等,又有明孙克弘《海水图》,既有静态,更多动态。我相信观清先生一定见到过比我见到更多史上画水之作,所以在他笔下之水,出古而不拟古,神形俱在,无出其右也!

汪先生画水得之于动,其六尺整张,横幅,设色《尼亚加拉大瀑布》(1995年上海人美版《汪观清画集》二四),不知其以何术可使观者如身临其境,魂追神往,隆隆之声,不绝于耳,驻足凝望,飞流似幕,荡气回肠,似雾似气是仙境,铭心绝品,惊诧不已!

汪观清《尼亚加拉大瀑布》


其四尺整张,横幅,设色《黄河之水天上来》(同上《汪观清画集》二八),将壶口大水期之水量,抓住奔腾、咆哮,摧山排海,掠地攻城之气势,及卷起千堆雪之一瞬间,形成呼啸而至场面,用线勾勒飞溅浪花,突显浪花中之翘楚,于动中有静,以意笔写水之烈,施以赭石,突出了黄河之水之黄,突出了黄河之水源出黄土高原。霸气地展示惊涛空外听,灵气此中多之景象!

汪观清《黄河之水天上来》(局部)


汪观清《黄河之水天上来》(局部)


其作《江流天地外》(同上《汪观清画集》三八),四尺整张直幅,在我宿舍画成,是日吾父京盙公适至,见是图盛赞之,谓水量何其大,真是一幅好画!欲索之,我即阻之。一张好画,画者虽有神来之笔,但实属不易,不要开口。这虽是四十年前旧事,今日思之,历历如昨,尤觉亲切。不知汪先生有何感想。

汪观清作品


今岁观清先生已九十有二,仍耳聪目明,康健如往昔。羡公要脚轻于鹤,愧我辈小躃躠来。其日精于勤,行成于思,气韵生动,老而弥坚,作画不辍;以画为乐,益寿驻颜。孟子曰: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故将四十多年交往,简而述之,为欲知观清先生者,或有助尔。假吾师一联语贺之——心健身方健,情长寿亦长。藉以祝观清先生期颐可臻!

汪观清先生在画室


二零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岁次癸卯六月十一王运天于旋乾斋

(本文原标题《春气满天地 隔江山色新——品汪观清先生画作有感》)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