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景迈山古茶林为何成为“世遗”?群艺馆这个摄影展告诉你

今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第57项世界遗产。“

今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第57项世界遗产。

“景迈山的美吸引着无数摄影师。”普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为强感慨,在10多年前交通不便时,就有不少摄影师踏着岩石土路一遍遍来到这里,只为拍下满意的照片。何为强也是其中的一员。在景迈山的“申遗”过程中,摄影师拍下的图片也成为重要的资料素材。

10月26日,“世界的普洱 中国的茶——山海情深?景迈山主题摄影展巡展”在上海群众艺术馆进行首展。此次摄影展选取国内知名摄影家以及普洱本土摄影家拍摄景迈山的120余幅精选摄影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用照片讲述景迈山和中国茶的故事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版块:古茶林、传统村寨、分隔防护林及其历史人文景观,作品拍摄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展览通过摄影师不同年代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捕捉,通过一幅幅或瑰丽或朴实的画面,告诉大家什么是景迈山,什么是景迈山文化遗产。讲述林茶共生、人与茶相伴的景迈山日常,讲述景迈山和中国茶的故事。

云蒸霞蔚的景迈山美不胜收,吸引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原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朱运宽的《云海漫山崖》中,浸润在云海中的层层山脉如在仙境。

饶绍刚《记忆中的景迈大寨》


“古茶林不仅是大寨居民的生产场所,也是生活家园。”饶绍刚的《记忆中的景迈大寨》中,大寨里层层叠叠的房屋,在云海和山林中若隐若现,阳光给它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光,熠熠生辉。

王文贵《景迈古茶山晨曦》


阳光被乔木过滤了一遍,斑驳的光影洒在茶树和满地落叶上。采茶姑娘们迎着晨曦走向茶树。王文贵的《景迈古茶山晨曦》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迈山居民的日常。云南大叶茶耐阴、喜温、喜湿,80%左右的光照强度,能让茶树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与最大产量。“乔木为茶树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林下茶’就是我们景迈山先民的智慧。”

谭建国《万亩古茶林》


谭建国的一副横幅摄影作品《万亩古茶林》则把古茶林的生态系统完整地展现出来,最高层为直刺天空的乔木,中间一人多高的是茶树,匍匐于地表的草本植被是最底层。乔木为茶树遮阴,避免被光照长时间直射;地表植被和落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也能有效防止病虫害,替代了农药和化肥。“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构成了古茶林独特的生态系统。

何为强《景迈山分隔防护林》


“分隔防护林是景迈山保护古茶林生态系统的屏障,也是村落重要的水源林。得益于这套生态系统,让景迈山有了“边界感”,也有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和谐共生。”何为强的作品《景迈山分隔防护林》将茶林和防护林之间的明显分界处展示在观众眼前。

对民间信仰和自然的敬畏,让景迈山上的少数民族自觉地保护着自然环境,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及其所在的森林至今未受破坏。从谭春的作品《布朗族祭茶魂》中,我们可以看到茶魂树前插着两根木柱,其中雕刻着花纹的木柱象征着茶神的权杖,绑着的小竹篮里盛放着进贡给茶神的食物。茶魂树是布朗人开辟新茶林时最早种下的那棵茶树。每年采茶之前,茶农都要在特殊的茶树下举行采茶仪式。信仰至今仍是景迈山少数民族生活中的依循,他们依树而生,所以对树有着特别的崇拜。对茶神和茶祖崇拜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民间信仰。

苏锟《春风进万家》


古村寨毕竟不可能永远闭塞下去,时代的春风早就吹到了这里。苏锟的作品《春风进万家》描绘了茶农的日常生活。妇女们在一边晒茶叶一边摘茶叶,一位妇女正在给大家读《人民日报》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消息,另一位孩子则在专注地听着广播。《红旗飘飘景迈山》的作者何为强老师则在斑驳的灰色瓦顶古屋上敏锐地发现一面红色的五星红旗飘扬起来。

何为强《红旗飘飘景迈山》


展览融入摄影师对景迈山的热爱

景迈山是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申遗工作延续了10多年才成功。普洱景迈山万亩古茶林中,分布着9个传统村落。布朗族、傣族先民在森林中开垦,在树林下种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的生物多样性。历经千年,古茶林依旧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在这里充分体现。

展览也融入了众多摄影师对景迈山文化景观的热爱。“10多年前交通不便,那个时候就有不少摄影师,为了拍到景迈山的美景、族人的生活状态,不畏艰险,踏着岩石土路,反复来到这里,只为取得自己最满意的镜头。”普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为强有一次早上不到6点就带上干粮去景迈山拍摄,到了下午5点左右晕倒在山间,没有旁人,手机也没信号,醒来后找到一处有信号的地方才联系上附近的朋友。但这也没有阻挡何为强的脚步。后来他还在2020年至2022年参与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负责图片资料的收藏和整理工作。当天下午,何为强还为上海市民带来一场《普洱茶及其品鉴》茶文化讲座。

李平《茶山晨光》


普洱市保存了各种阶段的茶树形态,从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到澜沧景迈芒景栽培型万亩古茶,可谓五世茶祖“同堂而居”。2013年,在国际茶叶大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诺曼?凯利博士将“世界茶源”牌匾授予中国云南普洱市。从此,国际茶界认可了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在云南、在普洱市。景迈山申遗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茶文化起源地的地位,提升了普洱茶在国际国内茶界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摄影展区域内,还设置了普洱茶咖文化体验为主线的品鉴区,参观者还可以通过茶咖品鉴互动来体验普洱文化,景迈山文化。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民文化协会、中共普洱市委宣传部主办。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首展后,展览还将在普陀区文化馆巡展、静安区文化馆巡展。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