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书家有三等

萧耘春(1931年2月—2022年12月)是中国乡贤文化的活化石,常年居守乡梓,安贫乐道,守望地方文脉。

萧耘春(1931年2月—2022年12月)是中国乡贤文化的活化石,常年居守乡梓,安贫乐道,守望地方文脉。他曾根据民俗研究与民间采风,搜集出版《野熊与老婆婆》民间故事集,在对宋代文献研读基础上,出版宋代民俗研究文集《男人簪花》《苏东坡的帽子》,散文集《俯拾集》。主编或整理出版《苍南县志》《苍南诗征》《苍南女诗人诗集》等。此外。萧耘春一生潜心于历代章草探究,熔铸百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2023年12月1日是萧耘春辞世一周年。澎湃新闻经授权选刊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萧耘春《捕风楼文稿》文章《书家有三等》,以为纪念。

萧耘春(1931年2月—2022年12月)


《龚自珍全集》第八辑《语录》:“先生曰:书家有三等:一为通人之书,文章学问之光,书卷之味,郁郁于胸中,发于纸上,一生不作书则已,某日始作书,某日即当贤于古今书家者也,其上也;一为书家之书,以书家名,法度源流,备于古今,一切言书法者,吾不具论,其次也;一为当世馆阁之书,惟整齐是议,则临帖最妙。”

无论哪一种学术、文艺,作者胸襟愈广大,知识愈渊博,成就就越高。试看历代书家,写《峄山碑》的李斯,写《夏承碑》的蔡邕,魏钟繇,晋王羲之,唐虞世南、欧阳询、禇遂良、李邕、颜真卿、柳公权,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赵孟頫,明文徵明、董其昌,清刘墉、姚鼐、包世臣,以至沈曾植,都是通才硕学,或政事,或学术,或文章,都是别有成就,不是专以书法名家的。这些书家的书法,都是意境超妙,不专以间架结构值得后人临摹欣赏。从他们的书法确可以看到文章学问之光、书卷之味。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但因学术部门不同,文艺体裁有别。治经的,未必又是史学大家;治史的,也未必会是文学大师。即以文学而论,杜甫一向被推为古代诗人的冠冕,他对自己的文章,也很自负。他在《莫相疑行》里回忆天宝十载献《三大礼赋》奉命待制集贤院说:“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现在留传下来尚有二十多篇文章,包括三大礼赋在内,实在没有什么特色,和他的诗比较,成就大为悬殊。陈子宏说:“蔡元工于词,靖康中陷金,辛幼安以诗词谒,蔡曰:子之诗则未也,他日当以词名家。”古代词人,辛弃疾是名列前数名的,是无可否认的一位大师,但他的诗,后人只作为研究资料才读的,选宋诗的,从来没有人选到他。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辙、曾巩,文章的确不错,但他俩的诗,比他们的文章就大为逊色。明代敢与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抗衡的古文家归有光,清桐城派领袖古文家方苞,他们的散文,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但后人就读不到他们的诗。同是属于文学范畴,只因体裁不同,工拙就那么悬殊,何况某些学术与某些艺术,血缘更为疏远,有时就不起决定性作用,是没有奇怪的。所以古代文艺的全才,只有一个苏轼。

近代刘申叔、宋平子,也是通才硕学,他们遗留的手迹,书法实在很糟,可以作为不作书的例子,但这两位先生如果学习书法,亦未必会成为书法大名家的,而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例子。古代一些大学者大作家,不一定精研书法,只因在文章学问之光、书卷之味照耀润泽之下,他们遗留的手迹,确是不凡,那种意境、风韵,与那些专以书法名家的作品相比,确是别有一种滋味。古代书评家早就给这种书法以一定的地位,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品》所谓“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又说“逸取天趣,味从卷轴”,说得多好。

古代专攻书法,以书家名,未闻有别的学术文艺成就的,而书名又很高,可以举出唐代的怀素,清代的邓石如。怀素的《自叙帖》,今天还可看到,那篇自叙,说他的学书经过,谁指点过他,谁激赏赞扬他,自吹自擂,文章也颇有趣味,他的书法奇纵,神采飞扬,是值得珍视的艺术品。苏东坡曾经称赞过他。但当东坡题王逸少帖时,却说:“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有如市娼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古代一些名人,对作品的评论往往前后矛盾,未可据为典要,是常见的事,但这几句诗,是确有见地,并非信口雌黄。接下来他称赞王羲之书法:“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

唐 怀素《自叙帖》局部


唐 怀素《自叙帖》局部


唐 怀素《苦笋帖》


作为比较,如果细味《自叙帖》《苦笋帖》,一定会同意苏东坡这几句评论。米元章书法奇逸洒脱,在风格上应该说比较接近怀素艺术趣味的,但他评论怀素大草,甚至说只可悬于酒肆,细细玩味,怀素草书正是缺少文章学问之光、书卷之味的。包世臣《艺舟双楫·完白山人传》,对邓石如学习书法过程介绍得很详细,但对他的其他学问,没有一句提到。说到他的死后遗作,只说有若干轴字,也没有说到有什么诗文集留存下来。在古代,无论是官僚、学者、文人、逸士,他的传记里,提到他身后遗留下来,总有诗文集若干卷,这是很普遍的。可见他的其他学问就很平常了。包世臣对他的书法,推崇备至。他在《国朝书品》中,神品一人,被邓石如隶书及篆书独占去了,妙品上一人,被邓石如分书及真书独占去了。但邓石如草书,只好列在能品上,邓石如的行书只列在逸品上。包世臣也认为邓石如行、草书比他的隶书、篆书、分书、真书是有所不及的。《完白山人传》介绍邓石如学书经过:梁介绍邓石如去见梅镠,梅镠尽出家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给邓石如欣赏学习,“山人既得纵观,推索其意,明雅俗之分,乃好《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石》、汉《开母石阙》《敦煌太守碑》、苏建《国山》及皇象《天发神谶碑》、李阳冰《城隍庙碑》《三坟记》。每种临摹各百本,又苦篆体不备,手写《说文解字》二十本,半年而毕,复旁搜三代钟鼎及秦汉瓦当、碑额,以纵其势,博其趣,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乃就寝,寒暑不辍,五年,篆书成。乃学汉分,临《史晨前后碑》《华山碑》《白石神君》《张迁》《潘校官》《孔羡》《受禅》《大飨》各五十本,三年,分书成……”他的学书毅力以及涉猎广博,是惊人的,这是一位典型的书家,但后人大都喜爱临摹邓石如的篆书与隶书,至于他的行书与草书,便很少人作为临摹的典范。邓石如书法成就除了他的力学之外,人品亦是一个有力因素。他性廉而尤介,曹文敏入都,强他一同去,他独戴草笠、靸芒鞋,策驴,后文敏三日才动身。文敏称赞他为江南高士。毕沅也曾对幕僚说:“山人吾幕府一服清凉散也,今行矣,甚为减色。”但今天我们欣赏邓石如的行草书,总觉得不满足,说得坦率一些,有点近俗,这就是缺少文章学问之光、书卷之味的缘故。

邓石如 隶书七言联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邓石如 篆书八言联 “上栋下宇左图右书,夏葛冬裘朝饔夕餐”


近代有人说:常见一般人偶作篆隶,不无可观,一涉行草,便露凡俗。这些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可以在一些有点小名气的作品得到印证。不过必须补充,如果作者见识浅陋,人物猥琐,意境尘下,便是写篆隶,也很难写出较高水平来的。这些话,对于初学书法而急于求成的人,恐怕不会很快就接受。

定庵认为书家之书其次也,很有道理。

袁枚曾把某种诗文,比作三馆楷书,非不工整,求其佳处,至死无一笔。既然能写得工整,一定有些功力,为什么引不起艺术趣味呢?写这种字的人,一定是读书不多,书法源流也搞不清楚,甚至雅俗也无法分辨,卷轴之味与他是无缘的。临帖时,脑子里、手腕下暂时由古人做了主,无意中偷得古人一点意境,所以还勉强可观。一离开古人,依然是自己的脑子与手腕,便显得凡庸,就是俗书与匠书。正像一位女郎,皮肤白皙,五官端正,但脑子糊涂,神采黯然,俨然一尊拙劣雕塑匠所塑的泥菩萨。如果给一位艺术大师作为模特儿来写生,那位艺术大师只好摇头了。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的是名言。

丙辰七月二十四日写

萧耘春先生速写      顾村言 图


萧耘春书法


萧耘春《谈艺后录》手稿


萧耘春《谈艺后录》手稿


萧耘春《谈艺后录》手稿


《捕风楼文稿》 萧耘春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