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看刘海粟、林风眠与当代上海艺术家笔下的“在海上”

临近年末的上海外滩,一场艺术展览“在海上”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拉开序幕。这一展览呈现了刘海粟、颜文樑、林风眠等20余位长期生活于上海、致力于东西方融合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60件佳作

临近年末的上海外滩,一场艺术展览“在海上”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拉开序幕。这一展览呈现了刘海粟、颜文樑、林风眠等20余位长期生活于上海、致力于东西方融合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60件佳作,为观众集中展现上海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追求。展厅中,过去的艺术故事正娓娓道来,而新的艺术故事也在不断地产生。

自19世纪中叶开埠以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基础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各种艺术形式及相关艺术教育在上海这片土地孕育、成长,一大批在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随之出现。他们彼此影响、交相辉映,助力上海成为现代意义上中国新兴艺术文化策源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2月23日,特展“在海上”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幕。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也是久事美术馆的年末收官大展,汇集了20世纪以来与上海有着深厚渊源的几代艺术家的作品。

其中有学习西方艺术走中西融合之路的早期现代绘画先驱:颜文樑、林风眠、刘海粟;有承上启下进行多元化现代绘画实践的陈钧德、王劼音、余友涵、陈逸飞、卢辅圣、周长江等先锋前辈;有1980年代以来不断进行艺术语言和观念的深度探索并卓有成果的丁乙、刘建华、黄渊青、薛松、潘微、沈浩鹏、杨福东、金江波等当代艺术家代表;亦有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美学进行巧妙而智慧融合的当代时尚设计师吕永中、侯正光等跨界艺术家。

颜文樑《黄浦江》


林风眠《仕女图》


进入展厅,首先能看到的是颜文樑作品《黄浦江》和林风眠作品《仕女图》,前者是艺术家对于早期上海黄浦江景象的写实描绘,后者是艺术家历经西画训练后,将其与中国绘画融合的成果。转角处,则是刘海粟的作品《外滩风景》,描绘的是当时的外滩景象。相比颜文樑的绘画小品,刘海粟的作品尺幅要大许多,而在色彩和笔触上能看到类似后印象主义的特点。

刘海粟《外滩风景》


展览相关负责人,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表示,“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国第一代留学西方的艺术家在这里出发远渡重洋,学成归来又从这里踏上祖国的土地。他们创新学、办教育,将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相融合,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取长补短,创新实践,为中国艺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上海这座城市深植了现代艺术的种子。”

接连着先贤的是所谓的第二代、第三代艺术家,即陈逸飞、陈钧德、余友涵、王劼音等艺术家,而他们笔下的上海则有了不一样之处。其中,陈钧德笔下的《复兴公园》描绘的是日常的公园景象,而其笔下的油画,既带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又洋溢着传统写意的趣味。而在王劼音作品 《平山远水》中,其将大自然之美转换为包含着人文意蕴的审美内涵;而周长江、余友涵等艺术家则各自开启了对于绘画的探索。

陈钧德《复兴公园》


余友涵 《2018/9/3》


王劼音《平山远水》


周长江《互补系列No.157》


这些艺术家历经改革开放前后,他们对在新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艺术当代化实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影响着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受,也形成不同时期文化语境中上海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面貌和风格特征。而如今,当下年轻艺术家的视角则又出现了变化。例如,艺术家石至莹喜爱描绘海、沙等为人熟知的自然元素,她试图用绘画语言表现事物的存在状态及变化的状态。而艺术家鲁丹也是将视角伸向日常生活,他关注日常的建筑物,关注天空的云,并以轻松写意的笔触为它们加上美的滤镜。

石至莹《海浪No.1&2》


鲁丹《一朵云》 


此次展出作品形式也十分多元,涵盖了具象、抽象、意象及表现等艺术语言,除了油画作品外,还涉及水墨、综合材料、装置、摄影、设计等多种艺术类型。而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内容,也与上海的城市风貌、气质格调具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散发出浓郁的海上情韵与调性。

例如,艺术家杨福东的摄影作品《国际饭店 NO.10》、《愚公移山2》以古典文人气质与现代场景对接,模糊了历史感与现实性。这些摄影也极具上海风韵。而艺术家薛松的拼贴画作则是将上海的城市元素与独特的女性元素融入其中;艺术家金江波的创作方式较为多元,既有宏大的城市影像,也有描绘自然的绘画作品。

杨福东《愚公移山2》 


金江波《原乡·绎》


同时,为了全景展现现当代海派艺术的发展脉络及上海百流汇融的特色,久事美术馆将Art Deco及当代家具作为辅助展品,并利用艺术场景化的呈现,将艺术与设计融合,讨论经典与现代的对话,表达中西方文化在上海交融的特殊性。主办方希望以此在营造上海特色的氛围,帮助观众直观理解展览的内涵。

展厅现场


侯正光《温故乙》 


开幕仪式当天,此次展览学术支持、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余丁,设计师候正光,展览参展艺术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上海红坊文化负责人郑培光等与会嘉宾以“谦逊包容、创新开放的上海艺术与设计”为主题,结合展览,展开了跨界对谈,讲述了展览作品及展陈的亮点,也讲述了上海的艺术变迁,以及当下的艺术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特邀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商英携《日出东海》油画创作稿亮相此次展览。该件作品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和刘商英共同创作。据悉,该创作稿绘制的完成作品现长期展示于“世界会客厅”。

刘商英《日出东海》 


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状态和作品塑造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图像呈现,定义了上海现当代艺术的历程与追求,同时也更好地凝结成了海派文化的缩影。漫步处于外滩西洋古典建筑之中的久事美术馆,徜徉“在海上”的展览空间中,主办方希望观看者聆听上海过去的艺术故事的娓娓道来,以及新的当下的艺术故事。

(注:此次展览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主办,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担任学术支持,并得到刘海粟美术馆的大力支持。)

展览将展至2024年2月26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