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人类文字,起源古巴比伦的金融活动

由于早期的农耕社会,不管是现货交易还是跨期交易,交易额都比较小,而且都是熟人之间的交易,所以,基于每个人的大脑记忆就够用,违约风险也会因大家都是左邻右舍而不至于太高。

人类文字,起源古巴比伦的金融活动

金融其实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违约风险对利率的影响:违约风险越高,利率就会越高。所以,正式的书面借贷契约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降低赖账风险、降低借贷利率非常重要。但是,问题就来了,以前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是怎么对付跨期交易的违约风险呢?今天,我们就谈人类文字是怎么来的这个话题,它跟金融有什么关系?

一位朋友的表姐小张没有读过书,至今还不识字,她的丈夫喜欢赌博,经常输个精光。几个月前,小张逼着丈夫做选择,要么离婚,要么写保证书,承诺今后不再赌博。于是,丈夫写下保证书。可是,过些时候,丈夫还是去赌博。小张愤怒了,说丈夫违反承诺、不能再原谅了。但是,她丈夫说,“好,你看看保证书上我说了什么。我没有说今后不赌博,而是保证今后还会赌博!”听到这个,小张简直不敢相信!就找读初中的女儿来验证保证书的内容。结果,小张女儿说保证书上确实是这么写的,说她爸没有承诺不赌博!小张晕了,气得无语!

小张的故事发生在21世纪,尽管她不识字,可是整个社会已经足够文字化、文明化了。如果她都不能避免被赖账,想象一下,假如我们退回到5000多年前,那时没有公认的文字,也更没有书面契约文化,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进行跨期交易,如何防范欺诈赖账呢?口头保证可以做,但事后不一定算数,因为一方完全可以不认账。换个角度看,如果说有项人类活动会首先催生文字的话,那项活动该是什么呢?文字就是人体、人脑之外的客观记忆,是跨越时空的记忆。

那么,人类最初发明文字是为了写下诗歌、哲学、英雄事迹,为了记录帝王的伟业,还是出于其他需要呢?跟金融也就是跨期交换有什么关系?从今天看,这个话题似乎不需要再说了,因为文字文明已经如此深地改变了人类,以至于我们对文字和书籍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以为这些东西历来就有似的。当然,我们还是要搞清楚这种本源性话题,要认清金融在人类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

热衷从帝王角度研究历史的学者,会努力寻找帝王催生文字的证据。这里,我们必须知道,帝王单方面推出文字是很难的,因为任何语言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大众觉得有用、愿意学和用,否则就不能持续下去,也就成不了语言的一部分。而为了让大众看到文字的好处,它就必须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关。单靠帝王的指令是难以让观众长期接受的,更何况几千年前的帝王最多只能控制几个部落,控制不了那么多的人口,那时帝王的权力不像近代帝王那么大。

跨期借账催生了文字

那么,什么人类活动最需要文字呢?小张不识字,但她知道文字是跨时间的客观记忆,以防丈夫日后赖帐。而我们以前说过,金融是跨期价值交换,也是跨时间的承诺,由于金融最直接地涉及到利益,所以,是各类经济活动中最难的,也是普通大众共同的需求,金融应该比其他人类活动更可能催生文字。当然,文字也可以记录其他东西,像诗歌、思想和英雄故事,但这些在原始社会时期都太奢侈,而跨期利益交换涉及到人的生存需要。

考古学者发现,人类文字最早是5500年到7000年前出现的,首先发生在古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南部。那里也是人类最早放弃游牧狩猎的地方,在12000年前就发明定居农耕,所以,那里的苏美尔人最早发明文字也不太奇怪。以前,考古学者比较多的是研究那里的建筑结构、地理特征等,没有从经济角度考究文字的起源。

而德克萨斯大学的考古教授希曼德-贝斯拉(Denise Schmandt-Besserat)却不一样,她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研究发现,苏美尔人在大约7000年前就使用泥版(也叫陶片)记录物品,这些泥版就是文字的早期雏形。当时的苏美尔已经有数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里寺院发挥很重要的物资调剂作用,也就是,各户人家都必须每年捐赠一定数量的大麦等农产品到寺院的仓库,由寺院按额度救济那些物资短缺的市民,尤其在灾荒等自然风险发生的时候,其作用跟中国明清时期的“常平仓”类同。

那么,在运营寺院仓储的过程中,当张三今天把一担大麦送进仓库,仓库需要给他等同于一担麦子的泥版凭证,一方面张三今后可以用泥版证明自己捐赠了大麦,另一方面如果张三今后发生意外、需要仓库的救济,也可以拿着泥版去仓库换取他所需要的物品。张三送去的东西也可以是别类物品,所以,当时有代表不同物品的各类泥版。这些泥版慢慢演变成后来的楔形文字,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泥版发挥着跨期价值储存的作用,是信用的载体,是准货币或叫“代币”,其意义跟现在的纸币和金融合约一样,也跟中国商周时期的贝钱类似。

希曼德-贝斯拉教授进一步发现,这些泥版也逐步成了物品量的记账单位,比如,两个大麦泥版对应于两担大麦、三个牛泥版对应于三头牛等等,会计的基础也逐步形成。可是,之所以这些泥版能作为记账基础,是因为泥版的发行方有隐性承诺,就是他们不会乱发、别人也不可以假造,要保证这些泥版所承载的价值的永恒性,否则就没有人把这些泥版当回事了。

由于寺院调剂功能是以强制性捐赠为前提,所以,有时有人会出现欠收,就会拖欠,这时候寺院就会用楔形文字在泥土陶片上记下欠账、借贷。至今还保存的古巴比伦借贷契约陶片中,有十几份来自4500年以前(公元前26世纪),其中都写着欠债人名字以及所欠大麦数量,而以白银为标的的借贷契约要稍微晚一点,现在还留着的白银契约大约发生在公元前25世纪。

从考古学者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由于早期的农耕社会,不管是现货交易还是跨期交易,交易额都比较小,而且都是熟人之间的交易,所以,基于每个人的大脑记忆就够用,违约风险也会因大家都是左邻右舍而不至于太高。可是,在古巴比伦发明城市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交易规模大大上升,况且交易两方不再是过去的熟人,尤其是跨期交换需要客观的跨期记忆工具,这就催生了文字。早期的泥版不仅是文字的雏形,而且也是最古老的金融工具,亦即跨期价值载体——代币。

金融在人类历史上就是这样刺激了后来文明化的最重要工具——文字的发明。所以,说“金融书写历史”也不奇怪。

今天,我们谈到以下几点。第一,金融催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之后文字和金融特别是借贷相伴而生、相互依存。不仅考古证据论证了这一点,从逻辑上也成立。文字是客观的跨期记忆,而金融是跨期价值交换,所以,金融比其他经济活动更需要客观的、可验证的跨时间记忆方式,以便降低任何方违约赖账的概率。第二,虽然早期定居农耕社会也有跨期价值交换,但由于交易规模有限、交易范围小,没有文字记录也能过得去。可是,古巴比伦发明城市之后,交易规模和跨期交易范围都发生变化,单靠各方的大脑记忆所带来的后患太多,文字就成了解决挑战的办法。第三,其他社会放弃游牧狩猎生存方式的时间比较晚,像中国的黄河与长江下游大约是9000年前才开始定居农耕的,所以,形成足够大的城镇、交易规模升华到一定程度的时间也晚,发明文字的时期也相应地推迟。

你可能会说,“我跟别人做跨期交易,经常不写下任何东西,更不签约,不是也没事吗?文字对金融的发展有那么重要吗?”实际上,你可能也注意到,中国各地区的民风也差异很大。所谓“民风”指的是各地人的文明程度、暴力程度。“民风好”说的是那里的人不会来不来就行暴、有分歧都会好商量。那么,“民风好”的地方是否也是文字契约文化更加发达的地方呢?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