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三百年来观念变化革新的故事

一般而言,书写一本大部头的理论史著作,往往会因为苛求史料编排的完整与连贯性而丧失阅读上的乐趣。

马尔格雷夫(Harry Francis Mallgrave)的《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a historical survey, 1673-1968)是一部特殊的作品,正如这位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资深建筑史讲席教授本人一样。此书围绕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建筑史学变迁,讲述了一个绵延三百年的观念变化与革新的故事。这体现出一种马氏独特的治史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建筑艺术史写作与当下生活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的途径。

一般而言,书写一本大部头的理论史著作,往往会因为苛求史料编排的完整与连贯性而丧失阅读上的乐趣。将三百多年的建筑观念史梳理清楚,并以批判的眼光加以评述,这本身就是对历史学家的巨大挑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宽阔的视野与丰富的历史想象力,还有赖于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然而,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建筑史家,马氏用宽广的学术视野、复调式的写作结构、层次丰富而细腻的历史叙述,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此书的可读性。

本书在整体上展现出作为观念的“建筑”,在历史观与非历史观、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往复震荡。尽管建筑史家雷恩、温克尔曼、皮拉内西等人,都在不断探讨建筑艺术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古代”这一永恒的命题,其中诸多方法显然都需要细微地剖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便是马尔格雷夫叙述这段观念发展史的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从十七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开始写起,这不仅是因为“理论”与“现代”这两个概念从那时起,成为划定新旧建筑艺术体系风貌的关键词,也要归因于一个重要的转变:经由布隆代尔、佩罗等人的努力,建筑设计由文艺复兴传统手工技艺的经验集合,逐渐转变为一种现代学科的存在。由此,佩罗们身负一个祛魅的历史使命,必须将建筑的文化历史语境“置于严格的理性主义基础之上”。这个过程预示着建筑史观与方法论的科学化,随之而来的诸如迪朗、德坎西等人的建筑学说,将历史建筑遗存再一次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精细地剖解、归类并构建出“启蒙运动”观念体系的新载体。

本书的第九章最能体现马尔格雷夫的史学功底与理论深度。他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观念的起源与嬗变,放置在德国社会整体变迁的架构中,剖析“空间”“形式”“移情”等广为人知的核心概念,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历史文献中特定观念的出现与变化。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最为推崇、也可能是最被误解的空间观念,在施纳泽、布克哈特、费德勒等艺术史家的书写中逐渐净化为一种自觉的抽象工具,在消除历史风格与文脉的羁绊后,被施马索浓缩为宣言,在吉迪恩著述中成为标题。这个净化过程的发生,一方面是对近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回应;另一方面,作为这段时期德国建筑史研究最为重要的专家之一,马尔格雷夫敏锐地察觉到,在祛除历史风格的同时,建筑观的内涵迅速被抽象的空间体验所添补。这段时期,赫尔姆霍茨、弗雷德里希?菲舍尔等知觉与生理学家的思想,在沃尔夫林和戈勒尔关于“记忆图像”的争论与融合中,逐渐成为建筑与艺术史学界乐此不疲的潜在话题。

为此,马尔格雷夫甚至开创了神经建筑史学研究的先河。在出版此书不久,他专门又撰写了一部《建筑师之脑》(Architect's Brain)的跨学科研究,从哲学与心理学层面来理解建筑的本质与表征,纵览自菲拉莱特(Filarete)到阿恩海姆(Arnheim)的更为宽广的时间跨度。

肖靖评《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三百年来观念变化革新的故事

《建筑师之脑》

混乱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味着审视现代主义建筑正统观念的新契机。总体来说,建筑历史理论的发展逐渐分化。一方面以柯林?罗、埃森曼为首,建筑逻辑形式及其解析方式都高度内化为更抽象的符号体系,建筑再一次被剥离了社会属性,变为仅仅指涉自身的“智性”操作;另一方面,它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结合产生出更多外延。马尔格雷夫认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功能主义批判,最终让现象学、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以及派别多样的技术流占领了建筑观念生产的制高点。执其牛耳的塔夫里在《城市建筑》的批判性文字中,让城市类型学在历史构建过程中重新找到话语权。此时,我们会跟随马尔格雷夫的书写而逐渐意识到,诸如建筑图解的思考方式与历史观念并非后现代主义的杰作,从而再次把目光投射到洛日耶、德坎西、布莱等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大师的身上,因为他们的建筑理念已成为两百年后历史分析语境和素材的一部分。

马尔格雷夫对史料鞭辟入里的梳理,也让历史上的建筑名家的形象变得愈发鲜活。深谙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森佩尔,与作为学生军成员、设计起义巷战街垒的森佩尔,同样值得我们敬佩。

要翻译《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这样一部视野宽广、史料详实的巨著,难度可想而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个中译本,对原著表述的还原度非常之高,具体体现在对原作注释体系的尊重和关键信息的标记处理上。这反映出本书译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陈平教授——对古典至现代建筑艺术知识的熟稔,而他为西方美术史与建筑史学科夯实基础的初衷,也令人钦佩。正如陈平教授在本书前言中所说,作为一部理想的参考书,《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可以更新我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可为我们的专业写作思路带来一些启发。

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持之以恒,建筑与艺术史学终能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重新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文/肖靖)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