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人物

阿来:我有很强烈的归宿感,文学是我的精神宗教

我觉得我的归宿感很强。一是我背后的山川土地,不管对这个族群文化怎么命名,我就是它的一部分;第二,我作为一个文学写作者,我生活在这个语言当中,语言就是我的宗教,语言就是我…

2017-05-31

经济观察报

巧言令色、大言煌煌胡兰成:坏也要坏透才伟大?

胡兰成称“兼任汪先生的机密秘书凡四年”,更是天大的瞎话。连他自己也承认,他从来没有进入过秘书室。“汪先生有事叫我去,总在客厅里见。”

2017-05-31

中华读书报

张爱玲欣赏杨绛,杨绛为什么瞧不起张爱玲

杨绛张爱玲从为人处事上看确有相似之处,只是,互相眼里的对方却迥异殊同。

2017-05-31

冰川思想库

曹文轩解读儿童文学:孩子的故事是成年人的镜子

我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孩子能看,成人也能看,而且据统计,阅读我作品的有三分之一的读者是成人。

2017-05-31

晶报

生之灿烂与死之遗韵——杨绛先生逝世周年祭

百余年的精神遗留,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到今天,杨绛先生走了整整一年,却不知仍活在多少人的心里。

2017-05-27

光明日报

“三寄小读者”跨越60年:世纪老人与儿童的情谊

冰心和她跨越60年、写于不同年代里寄小读者的通讯一起,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心灵上的朋友”。

2017-05-27

中华读书报

苏轼:文人画的理论奠基人

历史上,像苏轼这种诗书画都达到一流境界的大才子是屈指可数的,唯其如此,他也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倡导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的重任,并成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

2017-05-27

杭州日报

王蒙谈红楼梦:跨时代的文化心态

中国文化是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随意叫好,《红楼梦》里有许多人物故事令我们懂得为什么既要传承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还要追求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

2017-05-27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学批评也有“自己的宇宙”——谈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时代意义

回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走过的路,李健吾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存在。

2017-05-24

光明日报

一位国学大师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启功先生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论述历代诗歌之不同:“唐以前诗次第长,三唐气壮脱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元明以下全凭仿。”

2017-05-24

上观新闻

白先勇:我愿用一切来换曹雪芹的灵气

在白先勇眼里,曹雪芹的才华似乎如同蝴蝶薄翼上的图案那样灵动自然,“我愿用一切来换曹雪芹的灵气,红楼梦是中国千古第一书”。

2017-05-24

中国青年报

“如何成为一只闪闪发光的猪”:追念王小波

王小波作品目前由新经典文化琥珀工作室独家出版。活动中,当大家朗读起王小波作品片段时,对他的怀念显得更庄重和富有诚意。

2017-05-21

北京日报

当代的文学批评为何不能让人满意?

中国作家对当下现实的直接表达,因为有着丰富的现实经验作为参照,导致人们在阅读中常常纠结于生活的真实,而游离了艺术的真实。

2017-05-18

中华读书报

从一封信谈程千帆与汪辟疆、陈寅恪

在他看来,陈氏文风是与治学模式、学术语言和立身之道融为一体的,嘲弄其不擅文字显然不妥。

2017-05-18

中华读书报

今天,我们为什么怀念汪曾祺

旧的民俗风情似乎没有了实用价值,却不断地被记忆所发掘,用以温暖我们匆忙而麻木的生活,从中我们得以找到立足现实走向未来的依据和能量。

2017-05-12

光明网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