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费叙述时的表情,倒让我理解,十三四岁的年纪,费对杨的好感,与其说是年少轻狂,不如说是对“洋气”的好奇心在作祟。同样可以理解的是,要让一个洋气的女生对土里土气的男生有兴…
2016-09-28
南方周末对文化的漠视使一个国家中很多人处于无知或半无知状态,他们懒于思考,同时也无法分辨什么是废话,这让特朗普这种政客有了可乘之机
2016-09-28
本站在我看来,青年时代的写作是靠荷尔蒙,中年时代的写作靠才华,五十岁之后的写作,比如我现在,应该摆脱个人化的痕迹,多一些常识,多一些质朴
2016-09-17
中华读书报郁达夫的文人心态、孩子心态、浪漫气质、质疑型人格,让他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他有家累,但在外又不断地吃花酒、恋爱。生计压力之大,加剧了他的敏感、神经脆弱、暴露癖和愤世…
2016-09-06
新闻晨报从1973年到1988年,林西莉曾花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讲述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汉字王国》,这本书成为西方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读书
2016-09-06
新京报翻译作品总是在跨越两个不同的文化和时空,就本书而言,这座桥梁就是刘宇昆。他的译文非常好,几近完美。我看他翻译的成果,毫无障碍,非常流畅。我很满意。
2016-09-06
华西都市报近一两年,麦家的小说在海外走红,《解密》英译本,在美、英等21个国家上市。高达15%的版税。《解密》还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成为继鲁迅、钱钟书之后被收进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
2016-09-06
华西都市报最明显的一个贡献就是他(王小波)是比较早的摆脱了所有意识形态的拘束进行纯文学创作。文学实际上是有一根筋线的,作品是在筋线之上还是在筋线之下,不知道的人懵懵懂懂,知道的人…
2016-09-01
北京青年报余秀华对诗的喜爱是纯粹的,她称诗歌的写作需要把“自己的灵魂拿出来”,是“心灵上的事业”。尽管外界对其诗作有欣赏,也有质疑,但余秀华称自己写诗没有功利性
2016-08-29
羊城晚报到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选用了他的《十四行诗》,人们才重新发现他的译作。到今天,对梁宗岱的研究已成为学位论文常见的命题,梁宗岱重新得到了他在文学史上应有…
2016-08-29
澎湃新闻用汉语写作,目的是为了和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进行交流,也是为了把藏族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这是阿来肩上的使命感使然。阿来更习惯把汉语称为“中文”,意思是“中国公民的通用语言…
2016-08-29
光明日报当地时间4月13日,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