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书摘

晚清电报发展简史:中国融入全球通信网络的努力

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枪炮、战舰等有形力量,还取决于对信息的快速获取。政府为了保家卫国,必须要和其外国对手一样迅速地搜集、组织和传播知识。虽然中国在1872年通过创办一家近代…

2018-09-12

吃不惯生鱼片、住不惯榻榻米:晚清留日学生的日常生活焦虑

抵日第一餐在东京的留学生预备学校,在学习生活开始之前,日常的“文化摩擦”就开始了。实藤惠秀所著的《中国留学生史谈》中收录了明治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1898—1900)的《日华学…

2018-09-11

胡适下岗: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的一段往事

本文节选自李在中著《朵云封事》(北京出版社,2018年9月)。李在中系中国艺术史专家李霖灿之子,长期研究“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史,兼及抗战时期边疆文史…

2018-09-07

虞云国:王羲之,离真名士还差一截

一提起王右军,就会联想到他的《兰亭序》。《兰亭序》堪称三绝:书法之绝毋庸赘言,文章也无愧名文,好书法和好文章所记名士们的兰亭雅集也算得上一绝。《兰亭序》说:“人之相与,…

2018-09-03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京都学派:知识分子如何成为权力的帮凶?

在《蔷薇花与十字架》一书中,杨不风借京都学派哲学家在太平洋战争时代对政治的介入,谈论了知识分子是如何被裹挟到历史洪流中,又是如何通过意识形态影响政治建构的。在杨不风看来…

2018-08-31

妖魔鬼怪与平民之声:中国宗教文化中的“左道”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对“旁门左道”在中国宗教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审视了五通神信仰的缘起和漫长演变。万志英著《左道:中国…

2018-08-31

砺波护:宫崎市定治学的特色

宫崎市定 资料图宫崎市定(1901—1995)学问的特色,在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重新对亚洲历史展开整体性把握,并将之置于世界史的发展历程中以确定其历史意义。对历史学家而…

2018-08-29

坂野润治:“明治维新”永远“未完”

坂野润治是日本近代史的著名学者,1998年从东京大学退休后,现为东大名誉教授。他的著作《未完的明治维新》出版于2007年,聚焦1864年到1880年日本的历史巨变。在这本书中,坂野润治…

2018-08-29

出入清宫的法国耶稣会士:为康熙做翻译,用满语教几何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地位堪与汉、唐长安媲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新著《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一书以研究…

2018-08-29

陈尚君:《春晚》还是《春晓》?

一首唐诗,因为题目不同,常可有不同的文本解读。举几个有名的例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家喻户晓、童叟可解的唐诗,明刻各本孟浩然诗集题作《春…

2018-08-29

未来三十年,“中国服务”将会取代“中国制造”

中国式的创新更多是继承式的创新: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造和应用。

2018-08-29

百年前的景德镇:建立在瓷片上,找不到补瓷匠

进入八月,这已是第五个没有云的日子。虽然从我们在山顶的避暑小屋看过去,太阳爬得还不算高,可头顶和脚底早已是一样的炙热灼人。郊区一副破败惨淡的模样,从郊区通向景德镇的河上…

2018-08-27

承平的平成:三十年来日本的所失与所得

刘柠:《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是不懂日本》,东方出版社2018年9月即出《朝日新闻》报道,8月4日,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乘专用机访问了位于北海道最北端的利尻岛。这是两陛下在位中,…

2018-08-27

澎湃新闻

德国历史的开端:德意志如何登上历史舞台?

德意志民族形成之前大家请看图1。这是加洛林时代的中欧:在东部,不但奥得河、多瑙河周边的斯拉夫民族处于查理大帝(即查理曼)的统治下,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也同样如此。塞尔维亚…

2018-08-21

明治维新150年:两个“福泽谕吉”的相似和迥然

福泽谕吉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肖像登上了日元最大面额的一万元纸币,成为日本的国脸。作为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明治维新前后积极地介绍西洋学说,并兴办新式教育,对…

2018-08-21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