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

第六节 瓷窑和瓷器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六节 瓷窑和瓷器

  古陶瓷学者对考古出土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陶瓷器进行过多次科学鉴定和研究,提出陶器和瓷器的界定标准①,使长期存在于考古学界的陶瓷混称现象有所改变,这是古陶瓷研究工作中的一大进步。根据古陶瓷学者提出的陶瓷器界定标准,我国真正的瓷器开始出现于东汉,发源地在今浙江上虞一带。随后,南方各地也开始设窑烧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瓷器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北方战乱不息,经济凋敝,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瓷业的出现大约要迟至北魏统一北方以后。根据南北方所存在的不同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南方的瓷窑和瓷器

  考古发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南方瓷窑,主要分布在浙江和苏南宜兴一带,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省境内也有零星发现。这个时期的瓷器,绝大多数发现于窑址所在地及其附近的六朝墓中,除云南、贵州以外,其他各地的六朝墓也有一些瓷器出土。

  浙江是我国瓷器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其中烧造最早、产品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而最负盛名的是越窑青瓷。浙东的上虞、宁波和浙南的永嘉等地,都发现了东汉中晚期的越窑窑址;在东汉晚期墓中,又相继发现用越窑生产的青瓷器随葬①。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上虞小仙坛东汉越窑址中出土的青釉印纹壘瓷片进行测试化验,并与上虞龙泉塘西晋越窑青釉瓷片的试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证实这些青瓷片具有瓷质光泽、透明性较好,吸水率低,烧成温度达1300℃左右,胎釉结合紧密,符合近代瓷的标准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浙一带的制瓷业迅猛发展,仅上虞一地,已发现东吴时期的窑址30多处,西晋窑址60多处。曹娥江沿岸的帐子山、鞍山、小仙坛、龙池庙等地,窑址密布,是当时烧造青瓷器的重要场地。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瓷土,也有烧制青瓷器的充足燃料,曹娥江更为青瓷的远销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运输条件。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六朝墓出土的青瓷器,经常发现是浙江生产的越窑瓷器。

  除上虞以外,浙江的绍兴、余姚、鄞县、宁波、奉化、临海、萧山、余杭、湖州以及江苏的宜兴等十几个市县,也都发现了六朝瓷窑遗址。根据制品釉色的不同,可分为越窑、均山窑、瓯窑、婺州窑和德清窑。越窑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山窑在江苏太湖之滨,集中分布于宜兴丁蜀镇和均山附近。瓯窑在浙南温州一带。婺州窑主要分布于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德清窑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的德清县及其附近。上述瓷窑,除德清窑和上虞帐子山窑兼烧黑瓷以外,全部烧制青瓷,各有特色。

  发掘资料表明,南方青瓷普遍采用龙窑烧制,起初是陶瓷同窑共烧,以后逐渐分离。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因时代不同而有所改进。大体说,窑身由宽短变成狭长,由统烧改为分段烧,窑床斜度由前缓后陡变成10多度平斜,窑型由不定型逐步走向定型化,随着窑炉的改变,烧制技术的提高,窑具的设计也有改进,从而增加了装烧的数量和提高了成品的质量①。

  考古发现的六朝瓷器,大多出自窑址所在地及其附近的墓葬中。长江下游沿岸也是六朝瓷器的重要分布区,特别是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及其沿江西上的马鞍山、芜湖和东下的扬州、镇江一线。根据器形、装饰纹样,釉质色泽以及坯体等特点,可分为孙吴、西晋、东晋、南朝四个发展阶段。

  东吴青瓷较多保留东汉瓷的特点,常见器形有钵、双耳或四耳的罐,双耳或四耳的盘口壶,双沿罐,水盂、油灯、香熏、唾壶等日用器。此外还有专供随葬用的模型明器,如堆塑谷仓罐、羊形尊、虎子、灶、碓、鸡笼之类。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白色,釉色灰青,表面不大均匀。装饰纹样有弦纹,模印的斜方格回纹、斜方格井字纹,雕刻,镂空,堆贴等技艺。南京及其附近出土的东吴越窑青瓷器,造型大多优美雅观,例如,1955年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4号墓出土的“赤乌十四年”青瓷虎子50000046_83_2②,1958年南京清凉山出土的“甘露元年五月造”的青瓷羊尊和青瓷熊灯③,1974年南京甘家巷建衡二年墓出土的双系罐和双系、四系盘口壶①,1962年溧阳东王公社凤凰元年墓出土的一组青瓷明器(仓、灶、水盂、鐎斗、提篮等)②,1955年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凤凰二年墓出土的蛙形水盂③,1973年金坛白塔天玺元年墓出土的堆塑楼台谷仓罐④,等等,都是越窑精品,充分展示了东吴时期青瓷制作的高度艺术水平。

  西晋青瓷的成就最为突出。工艺技术、器形种类以及装饰变化,都比东吴时期有明显的发展。常见的器形除东吴时原有的以外,出现了不少新的造型,有筒形罐、鸡头或虎头的双耳罐、扁壶、圈足唾壶、兽形尊、三足盘、多子福、镂空香熏,熊头或兔头水注;明器中新出现犀牛形镇墓兽、男女俑、尖头形灶、猪舍、狗舍等。这些新器形,有的造型直接采用动物形象,有的用动物形象作装饰。在一般器皿上,流行模印的饰带,如细小斜方格纹,井字菱形纹,联珠纹。在盆、钵、洗上流行用竹刀刻划海星纹和水波纹。谷仓的装饰更为突出。在谷仓罐肩部以上,堆塑了各种形象的奴仆、卫士、阙楼馆阁、长廊列舍、龟趺碑等复杂的内容。西晋晚期出现了在青釉上点染酱褐色斑纹的做法,打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作风,丰富了釉的装饰效果。

  在青瓷器上刻写年号、产地和制作者的姓名,也是东吴西晋越窑青瓷器的一个特点。例如上述南京赵士岗东吴虎子,腹部刻“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表宜作”,江苏金坛西晋墓出土扁壶上刻“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坤者也”①。绍兴、余姚、平阳发掘的西晋墓,以及吴县狮子山西晋傅氏家族墓,墓内随葬的堆塑楼台谷仓罐上,往往在楼台下方的龟趺碑上分行刻写“元康×年×月造,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等字样②。说明上虞一带是当时青瓷器的重要产地,同时反映了生产青瓷器的商品性质。

  东晋时,青瓷生产进入普及阶段。瓷器造型趋向简朴、实用,装饰大大减少,模型明器衰落。常见的产品有罐、壶、盘、碗、钵、盆、洗、灯、砚、水盂、香熏、唾壶、虎子和羊形烛台。饮食器皿大都大小配套。纹饰以弦纹为主,少数器物上仍可见到水波纹。到东晋晚期,开始出现莲瓣纹。南朝仍采用两晋时的制瓷工艺,多数胎质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青釉。器形较小,制品以鸡头壶、盘口壶和四系罐为最多。浮雕莲瓣和刻划莲花纹成为当时的主要纹饰,由此看到佛教在南朝民间已十分盛行。西晋后期出现的褐色点彩工艺仍普遍存在,但褐点小而密,与初始时不同。

  长江中游的江西、两湖和四川,大约在三国时期开始设窖制瓷。南昌市郊的吴永安六年墓③、吴高荣墓④、武昌莲溪寺吴永安五年墓⑤、鄂城吴孙将军墓⑥,随葬的青瓷器,为这看法提供了实证。这四座东吴墓随葬的青瓷器,胎质、釉色、器形基本相同。属于越窑青瓷系统的一个分支。胎呈浅灰色,釉色分豆青和蟹壳青两种。豆青釉薄匀润,开细片,不脱落;蟹壳青釉不甚均匀,呈蜡泪状,有脱落现象。釉不及底,有些壶、罐表面印麻布纹。主要器形有罐、壶、钵、碗、碟、盅、盘、案、槅、耳杯、香薰等日用器和院落、房屋、仓、灶、碓、磨、臼、牛车、禽畜及禽畜圈舍等模型器。造型、胎釉与浙江越窑青瓷均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安徽马鞍山孙吴朱然墓①和佳山吴墓②,墓中随葬的部分青瓷器竟与这四座墓出土的同类青瓷器完全相同。表明江西、湖北在三国时已经烧制青瓷器,而且把青瓷器作为商品远销到长江下游。

  西晋时期,长江中游的青瓷器数量明显增多。从墓中随葬的陶瓷器比例看:江西瑞昌马头西晋墓随葬青瓷器66件,陶器仅6件③;湖北黄陂滠口吴末晋初墓随葬青瓷器73件,陶器7件④;益阳50000046_86_5⑤、长沙⑥较大的西晋墓,几乎全部用青瓷器随葬。一般造型规整,釉色莹润,装饰华美,有捺印、贴花,加彩和透雕,并开始出现褐釉点彩的新工艺。缺点是釉胎仍结合不好,吸水率和气孔率都较高。进入东晋南朝时期,这里与长江下游一样,青瓷制品转入以日用器皿为主,明器少见,纹饰趋向简朴,烧制技术有所改进,但釉面光泽较差,透明度始终不及长江下游所产①。

  已发现的长江中游六朝窑址,重要的有四处,即江西丰城窑址②、湖南湘阴窑址③,以及四川的成都青羊宫窑址④和邛崃窑址⑤。丰城窑址分布于罗湖一带,范围约3万平方米,废品堆积有的达5—6米。1979年发掘。上层堆积唐代瓷片,下层堆积的瓷片与南昌、新干、清江、永修等地南朝墓出土的瓷器相同。丰城唐代属洪州,这里发现的南朝窑场,应是唐代洪州窑的前身。湘阴窑址分布于县城堤坑一带,范围约10万平方米。1973年发掘。在25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出土西晋至初唐的青瓷一千多件(片),还有大量的匣钵等窑具。其中的两晋南朝瓷器与长沙、浏阳、湘阴、益阳、郴州等地的两晋南朝墓瓷器完全一致。湘阴唐代属岳州,这里发现的两晋南朝窑场,应是唐代岳州窑的前身。成都青羊宫窑址和邛崃县的固驿窑址、十方堂窑址,都只做过调查和小规模试掘。初步认为这些窑址均始烧于南朝而盛行于唐代。四川南朝墓中的四系壶、四系罐、敛口平足碗,以及杯、盘、钵等日用器,都可以在这些窑址的遗物中找到归属。

  南方沿海的福建、广东、广西,已发现的两晋南朝的青瓷器也不少。从发表的资料看,三省区的情况各有不同。福建政和西晋永兴三年墓随葬的青瓷器①,是福建目前可确认的最早青瓷器。此墓随葬盘口壶、双耳罐、短颈壶、钵、虎子各一件,从出土的器物造型看,与浙江越窑所产相似。东晋墓出土的青瓷器遍及全省十多个县,重要的器形有碗、碟、盘、钵、罐、盘口壶、三足盆、五盅盘、多子槅、耳杯、灯、博山炉、膲斗、蛙形水注、三足砚、唾壶、虎子等日用器和灶、谷仓罐、猪圈、鸡舍等模型器。从器形、胎釉和纹饰风格看,明显分为两类。一类与浙江越窑所产相似,釉色青绿,胎釉结合较好,例如谷仓罐、三足砚、蛙形水盂等。另一类造型独特,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南安丰州东晋墓出土的带嘴双系罐、敛口深腹钵,器形纹饰均不同于他处所产②。这类瓷器,釉色较杂,有青黄、青灰、苍青等不同色调,胎釉结合较差,易脱落。南朝墓随葬地方特色的青瓷器更多,如锯齿形托杯、盖碗、年底浅刻重瓣莲花盘、排列多层乳尖的熏炉、前蹲后卧的虎子,以及单管或多管的烛台等。这时长江中下游随葬明器已大为减少,但福建南朝墓仍甚为流行。常见的有鐎斗、火盆、带盘三足炉、粘连的五杯盘、提桶、虎子和鬼灶等,形体皆短小,显然是专供随葬的明器③。

  关于福建瓷器的来源,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两晋及南朝前期墓所出的瓷器均为浙江越窑产品,至南朝后期,才多见本地产品①。另一种意见认为,福建两晋南朝墓出土的瓷器,绝大部分是本地烧造,只有少数来自浙江瓯窑②。1982年试掘福州西郊怀安窑址,发现一段龙窑残基。出土瓷片含有南朝至唐代的遗物,出土窑具上又有刻写“大同三年”“贞元”的年号③。由此推知,怀安窑的始烧年代至迟在南朝中期,到晚唐仍未停止。福建南期墓出土的青瓷器,有一部分应是怀安窑所烧造。由于发掘面积太小,资料未全部公布,全貌还不清楚。看来福建瓷器来源的问题,还有待于怀安窑的继续发掘和更多的新窑址的发现。

  广东至今未发现六朝瓷窑址,但是从西晋墓出土的瓷器中可以看出,广东在西晋或孙吴时期可能已设窑烧瓷。举年代明确的广州沙河顶西晋永熙元年墓为例④。此墓随葬青瓷器50多件,器形有四耳罐、鸡首壶、碗、盏、盆、盂、盅、耳杯盘、簋、豆形灯、唾壶、虎子、牛车、骑马桶等。其中鸡首壶、唾壶、虎子、牛车、骑马俑等,与长沙西晋墓所出的同类器十分近似。四耳罐、簋、盅、豆形灯、耳杯盘、灶等,则常见于广州东汉墓所出的同类陶器。这部分瓷器胎色灰白,釉呈青黄色,开细片,多脱落,说明尚未完全瓷化。它们应是沿袭东汉制陶工艺,在本地设窑烧成的。进入东晋南朝时期,广东青瓷器似乎完全是清一色的本地产品。

  粤北始兴韶关是东晋南朝墓的主要分布区,已发现的东晋南朝墓近百座①,内有纪年墓10余座,断代比较明确。随葬青瓷器400件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四耳罐和大小配套的瓷碗。长江中下游所习见的鸡首壶、莲花壶、盘口壶、虎子以及鸡、狗和圈舍,在这里甚为罕见。

  广西青瓷器大多发现于南朝墓②,从出土的盘口壶、莲瓣鸡首壶、多子槅、多足砚、唾壶、虎子、禽畜模型以及骑马俑、部曲家兵俑等的器形看,与长沙西晋墓③出土的同类器十分近似,可能是受长沙方面的影响而在本地仿造的。考古工作者曾在象州牙村发现一处汉至六朝的陶瓷窑址。从窑址中采集的一部分瓷片看,与南朝墓所出极为相似④。因未发掘,目前尚无法论定。

  北方的瓷窑和瓷器

  北方制陶业出现较晚。古陶瓷学者一般认为,北方制瓷业大约开始于北魏晚期,制瓷工艺很可能是南朝逃人传入的⑤。北朝陶瓷除发现于窑址和北魏洛阳城大市遗址①以外,绝大多数发现于北朝墓,尤其是东魏北齐时期的高级统治者墓中。每墓一般随葬几件至十几件。北朝大墓随葬陶俑动辄数百成千,随葬陶器皿、陶模型器一般也有数十件。随葬瓷器的数量显然不能同共出的陶俑、陶器皿的数量相比。在南方,两晋南朝墓以随葬瓷器为主,一般中型墓随葬十几件至三十多件,这也是北朝墓所比不上的。

  目前可以认定的北朝窑址有三处:一处是河北磁县贾壁村窑②;另二处是山东淄博市寨里窑③和枣庄市中陈郝北窑址④。这三处窑址都是北朝至唐代的青瓷窑。窑炉椭圆形(俗称“馒头”窑),以木柴为燃料,生产生活用具。器形以碗、钵、盆、罐为多,一次拉坯成型,器底留有线割痕迹,器体厚重,胎质粗糙,含有较多的砂粒和铁质。施青釉,内施全釉,外施半釉。施釉方法主要有蘸釉和刷釉两种。釉汁不纯,厚薄不匀,色调一般较灰暗,内底多留有三支钉烧痕,烧制技术不高。

  北朝墓出土的瓷器以青瓷为主,白瓷、黑瓷也有一些,但数量不多。青瓷器大都造型简朴,注重实用,烧制技术不甚成熟,除少量莲花尊以外,全属日常生活用具。在品种、形制和烧造工艺方面,具有较大的共同性。冀南的磁县和豫北的安阳,是曹魏、东魏、北齐的政权中心,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所以在这一带的东魏北齐墓,随葬瓷器比较多,工艺水平也较高,这里应是北朝瓷器生产的一个重点地域。

  磁县、安阳一带的东魏、北齐墓,一般都有几件瓷器随葬。重要的有:磁县湾漳大墓①出土青瓷罐10件;茹茹公主墓出土青釉仰覆莲盖罐1件②;高润墓出土鸡首壶、覆莲盖罐、罐、碗、烛台等青瓷器17件③;尧峻墓出土高足盘、三耳壶、罐等青瓷器5件④:尧母赵郡君墓出土青瓷瓶1件、酱褐釉的四系罐、双耳瓶、双系瓶、细颈瓶、壶共7件⑤;赞皇李希宗墓出土青瓷碗、带系罐共18件,另有一些黑釉瓷片⑥;平山崔昂墓出土黑釉四系罐、翠绿釉盘、豆青釉的盘口壶和唾壶,以及酱黄釉、黄绿釉、“焦釉”的碗,共14件⑦;安阳范粹墓出土酱黄釉扁壶、白釉绿彩三系罐、白釉绿彩长颈瓶、白釉长颈瓶、白釉四系罐、白釉壶、白釉碗等,共14件⑧;濮阳李云墓出土豆青釉六系罐、米黄釉绿彩四系罐各2件⑨。这些瓷器标本,是研究北朝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

  从这批瓷器的一般特征观察,器体多数厚重坚硬,胎质洁白、浅红、土黄都有。釉色以青绿、黄绿为多,透明度较差;又有白、黑、酱、褐诸色。大多施半釉,釉层不太均匀,有脱釉现象。但各色釉中都有一些胎质沽白、釉色晶亮,达到光洁莹润的精品。例如,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青釉仰覆莲盖罐,高润墓出土的鸡首壶,崔昂墓出土的黑釉四系罐,李云墓出土的米黄釉加绿彩的四系罐和青釉六系罐,范粹墓出土的酱黄釉舞乐人物扁壶和白釉瓷,制作都很精美,特别是白釉长颈瓶,于乳白色透明釉上施数道绿彩,工艺新颖,都是北朝不可多得的精品。

  引人关注的还有黑瓷、自瓷,以及这批瓷器的产地问题。

  自1977年浙江上虞东汉窑址中发现黑瓷、青瓷同窑共烧以后,人们便寄希望于最早的北方黑瓷的发现。这批材料为此提供了实证。到目前为止,北朝黑瓷已发现多起:北魏洛阳故城大市遗址发现黑瓷碗5件、杯3件、盂1件;东魏李希宗墓发现黑瓷片;北齐崔昂墓发现黑釉四系罐。这些黑釉瓷,釉质都较好,有光洁度,特别是李希宗墓的黑瓷片和崔昂墓的黑釉四系罐,制作颇精,证明北方黑瓷在北朝时已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平。

  自瓷的出现是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后来各种彩绘瓷的基础。北方白瓷的出现,过去一般认为在隋代,范粹墓白瓷的发现,把过去的认识提前到了北齐。范粹墓的白瓷,釉呈乳浊淡青色,说明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于磁县安阳北朝瓷器的产地问题,过去学者曾提到磁县贾壁窑址,应是北方青瓷的中心产区之一,但认为现存窑址开创于隋代①。高润墓出土的青瓷碗和护胎釉碗的发现,证明与贾壁村旧窑址采集的碗片完全吻合。高润死于北齐武平七年,据此知贾壁村窑早在北齐时就烧造青瓷,而且知道在瓷器上采用护胎釉的新工艺。

  此外,河北景县封氏家族墓①、山东临淄崔氏家族墓②出土的北朝青瓷器,也是比较重要的发现。

  景县封氏墓有四座墓随葬青瓷器,共35件,年代约从北魏到隋初。器形有碗、盘、碟、杯、壶、瓶、罐、托杯、唾壶和仰覆莲六系尊。虽然胎釉工艺都不够成熟,但造型很有特色。除四系盘口壶、唾壶与南方青瓷近似外,直径达40厘米的大盘,带托深腹杯,四系罐,都与南方青瓷不同。最突出的是出自封子绘墓和祖氏墓的4件仰覆莲六系尊,形体高大,造型宏伟,装饰瑰丽,运用印贴、刻划和堆塑等艺术手法,在器腹以下通施凸塑的仰覆莲七层,又在口沿到颈部堆贴飞天、宝相花和蟠龙等纹饰。盖上同样有莲瓣装饰。出土时,整体呈青灰色,胎釉仍结合牢固,不变形,不脱釉。经鉴定,胎釉的化学成分与南方越窑青瓷有明显差别,故被誉为北方青瓷的代表作。有趣的是,武昌、南京等地的南朝墓中也发现这种莲花尊,目前已知的至少有6件(流散国外的未计入),有的造型更大,装饰更华丽,年代也较早③。看来景县封氏墓的莲花尊很可能是南方逃人或受南方制瓷工艺的影响而在本地仿制的。

  临淄北朝崔氏墓地,始于北魏延到北齐。其中有9座墓随葬青瓷器共41件。器形有碗、盘、高足盘、罐、四系罐、鸡首壶、狮形水盂等。除狮形水盂制作较精以外,都是一般的日用器皿。

  器形、胎釉及烧造技艺,均与附近寨里窑出土的瓷器基本相同,自应归属于寨里窑所产。

  

  ①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硅酸盐学报》第六卷第三期。以后收入《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叶宏明、曹鹤鸣:《关于我国瓷器起源的看法》,《文物》1978年10期。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浙江上虞县发现的东汉瓷窑址》,《文物》1981年10 期。

  ②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硅酸盐学报》第六卷第三期。以后 收入《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①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以后收入《朱伯谦论文集》,紊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②倪振逵:《南京赵士岗发现三国时代孙吴有铭瓷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8期。

  ③南京博物院编:《江苏六朝青瓷》图4~6,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①南京博物院等:《南京栖霞山甘家巷六朝墓葬》,《考古》1976年5期。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溧阳孙吴凤凰元年墓》,《考古》1962年8期。

  ③王志敏:《从七个纪年墓葬漫谈1955年南京附近出土的孙吴两晋清瓷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1期。

  ④镇江市博物馆:《江苏金坛出土的青瓷》,《文物》1977年6期。 ①镇江市博物馆:《介绍一件上虞窑青瓷扁壶》,《文物》1976年9期。

  ②张志新:《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三),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③秦光杰:《江西南昌市郊永安六年墓》,《考古》1965年5期。

  ④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1980年3期。

  ⑤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4期。

  ⑥鄂城县博物馆:《鄂城东吴孙将军墓》,《考古》1978年3期。 ①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3期。

  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马鞍山佳山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86年5期。

  ③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瑞昌马头西晋墓》,《考古》1974年1期。

  ④武汉市博物馆:《武汉黄陂滠口古墓清理简报》,《文物》1991年6期。

  ⑤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等:《湖南省益阳县晋、南朝墓发掘简况》,《文物资料丛 刊》(八),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⑥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3期。 ①蒋赞初:《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附论出土的青瓷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1981)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②江西省历史博物馆等:《江西丰城罗湖窑发掘简报》;余家棟:《试析洪州窑》,均见《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③周世荣:《从湘阴古窑址发掘看岳州窑的发展变化》,《文物》1978年1期。高至喜:《略论湖南出土的青瓷》,《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1981)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④江学礼、陈建中:《成都市西郊青羊官窑址试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6期。翁善良:《成都青羊宫窑址调查》,《景德镇陶瓷》(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第二辑),1984年。

  ⑤陈丽琼:《四川古代陶瓷》75页,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①卢茂村:《福建松政县发现西晋墓》,《文物》1975年4期。

  ②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南安丰州狮子山东晋古墓(第一批)发掘简 报》,《文物资料丛刊》(一),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③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福州郊区南朝墓》,《考古》1974年4期。卢茂村:《福建建瓯水西山南朝墓》,《考古》1965年4期;曾凡:《福州西门外六朝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5期。

  ①福建省博物馆:《福建近十年的文物考古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46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②福建省博物馆:《建国以来福建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257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③福建省博物馆:《福建近十年的文物考古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46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④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组:《广州沙河顶西晋墓》,《考古》1985年9期。

  ①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韶关六朝隋唐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5期。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曲江东晋、南朝墓简报》,《考古》1959年9期。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始兴晋——唐基发掘报告》,《考古学集 刊》(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杨豪:《广东韶关市郊的晋墓》,《考 古学集刊》(一),1981年。杨豪:《广东韶关市郊的南朝墓》。《考古学集刊》(三),1983年。

  ②桂林市文物工作队:《桂林市东郊南朝墓清理简报》,《考古》1988年5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南朝墓》,《考古》1983年9期;又《广西融安安宁南朝墓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7期;又《广西永福县寿城南朝墓》,《考古》1983年7期;广西梧州市博物馆:《广西苍梧倒水南朝墓》,《文物》1981年12期。

  ③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3期。

  ④黄启善:《试论广西东汉至隋唐墓出土的青瓷器》,《广西文物》,1985年2期。

  ⑤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北魏洛阳城内出土的瓷器与釉陶器》,《考古》1991年12期。

  ②冯先铭:《河北磁县贾壁村隋青瓷窑址初探》,《考古》1959年10期。

  ③山东淄博陶瓷史编写组等:《山东淄博寨里北朝青瓷窑址调查纪要》,《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352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④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山东枣庄中陈郝瓷窑址》,《考古学报》1989年3期。枣庄市文物管理站:《山东枣庄古窑址调查》,《中国古代窃址调查发掘报告集》374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①邺县考古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考古》1990年7期。

  ②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4期。

  ③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3期。

  ④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4期。

  ⑤磁县文物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6期。

  ⑥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 6期。

  ⑦河北省博物馆:《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11期。

  ⑧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期。安阳县文教卫生管理站:《河南安阳县发现一座北齐墓》,《考古》1972年1期⑨周到:《河南濮阳北齐李云墓出土的瓷器和墓志》,《考古》1964年9期。

  ①冯先铭:《河北磁县贾壁村隋青瓷窑址初探》,《考古》1959年10期。

  ①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年3期。

  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2期。淄博市博物馆等:《临淄北朝崔氏墓地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5年3期。

  ③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南京博物院编:《江苏六朝青瓷》图4—6,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