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上册)

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与近代文化史研究一样,近代社会史研究在长期中断后于八十年代重新恢复,并很快成为了近代史研究领域又一个新的热点。

  近年来近代社会史研究已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广泛涉及了近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研究体系上,由个案和专题研究上升到整个社会史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了衣食住行等狭义的“社会生活”和病态社会的领域,向着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社团、阶级、社区、城市、现代化、社会心态、灾荒和救济等重要的社会问题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引进了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现代化理论等理论与方法,从而使社会史研究由表象描述深入到对社会内在结构功能、社会生活及其社会变迁的探索。

  乔志强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是第一部系统探讨近代社会史的通史性著作。著者对社会史作如下的界定:“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不是包罗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现象的历史,而是研究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并必然结成的社会本身的历史。就是说,有史以来,人们从来不能单个生活而是在人们结成的社会中生活,它本身有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这就是社会史,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或者叫范畴”。史革新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是第二部相类的通史性著作。资料丰富,论说分明,是上述两书的共同点,但前者分析细腻,后者则突出史的叙述,又各具特色。

  专题性研究成果甚多,如行龙的《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桑兵的《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和《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马敏的《官商之间》、虞和平的《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朱英的《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周育民的《中国秘密社会史》、李文海等的《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等等,都是较有分量的专著。人口的研究主要是涉及了人口的数量、结构状况、变动过程、社会成因及其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近代的商会及其他社团的研究,广泛涉及了它们的社会属性、内部结构、社会功能以及与政府相互间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会党的研究也超越了传统政治史的范围,而将之视作社会的一种组织和力量来研究,并把哥老会、青红帮等会党与土匪、军阀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分析其共生的社会关系;灾荒史的研究不仅涉及了近代灾荒的危害、成因、清政府的对策等等,而且注意探讨灾荒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动乃至于和中外战争关系等等,较传统的研究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此外,有关婚姻、家庭、宗教、会党、风习以及社会心态等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