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下册)

第二节学习西方文化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二节 学习西方文化

  洪仁玕这次来港起初虽仍然是出于生活所逼,但太平天国革命的理想仍然撞击着他的心灵。当他口述由韩山文写成《太平天国起义记》一文之后,便又回到上海,希望得到外国军舰的援助从上海到南京,但外国人不肯。当时正遇上海小刀会起义,洪仁玕决心先投小刀会,然后找机会到南京,无奈小刀会首领不相信他是洪秀全的族弟,而没有收留他。不得已,洪仁玕于是年冬,再次回到香港。他决心在香港学习西方文化,以便将来回去辅助洪秀全。

  洪仁玕这次来香港,韩山文已经去世。他只好受聘于伦敦浸会,为外国传教士教授中文,兼习天文历法。由于他作风端正,学习认真,颇受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敬重。洪仁玕学习西方文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博览所能涉猎到的西方著述,当时香港和南洋出版许多报刊,介绍西方各国和当地的情况,以此为媒介,洪仁玕了解到不少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一些传教士来到中国,都致力于译述外国书籍,如《大英国志》、《地理全志》、《联邦志略》(即美国史)以及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这些书籍,凡是洪仁玕能拿到的,他都进行认真学习;二是洪仁玕广泛接触外国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大多是些有学问有主张的知识分子,洪仁玕自然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东西。

  这一次洪仁玕在香港住了4年多,通过对各国的政治、历史、地理有关书籍的认真研究和考察,他认识到西方国家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仿效。他认为,如果洪秀全能采用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来管理中国,中国是会富强起来的。因此,他在香港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文化。他曾经遍览了英国传教士里雅各的藏书,对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较深刻的了解,这在当时中国人当中确实是少有的。洪仁玕在香港几年,曾多次想到天京辅助洪秀全,均未成功。这种急欲向洪秀全献策的心情表明他对中国和西方各国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他认为只有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政治制度,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唯一通途;他如果继续留在香港,就不会有所作为,只有把学到的东西和太平天国政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咸丰八年五月(1858年6月),洪仁玕由陆路经广东入江西,曾一度走入清军蔡康业营地,正遇蔡部和太平军杨辅清部作战,清军大败,洪仁玕趁机弃行李而逃离清营。之后,洪仁玕又辗转走湖北黄梅,一直到咸丰九年三月(1859年4月)才来到天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