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

第一节 气象观测网建设和技术进步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一节 气象观测网建设和技术进步

  1.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成立并推动台站网建设。

  1928年2月中华民国大学院决定由中央研究院筹设气象研究所,1929年1月成立,竺可桢博士任所长。

  竺可桢(1890—1974),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中国气象事业奠基人之一。浙江上虞人。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武昌高等师范、东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28—1946),浙江大学校长(1936—1949),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49—1974),中国气象学会会长、理事长(1930),对中国天气学、气候学、气候变化、地理学、自然资源考察等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1929年,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钦天山观象台故址新建气象台开始地面气象观测,并在几年内配全新气象和地震仪器。先后开展全国最早的气球测风、日射、微尘和大气电观测。1932年开始地面观测。积极进行高空气象观测,1929至1930年,多次施放气球高空气象自记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但未能回收。1936年3月16日首次回收自记仪器,取得我国最早一批高空气压、温度、湿度记录,弥足珍贵。1935至1936年,研究所在南京、昆明和杭州由航空学校的飞机携带专用自记气象仪器进行高空气象观测,高度达4000米。

  竺可桢对外国侵我主权,长期在我国设气象台站十分愤慨。他深知台站网是气象研究和服务的基础,早在1921年,就著文呼吁我国应多设气象台,并多次著文宣传气象对国民经济和国防的重要。1928年提出《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但未得到国民党政府的重视。研究所并无统筹台站网建设的职责,但竺可桢克服种种困难,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1929至1937年间的台站建设:调查各省已有测候所情况;编印观测规程、规范和整套技术指导书刊;代购国内外仪器;办观测员训练班;三次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讨论统一技术规定;促进、协助各省部门建设台站。

  研究所还自筹经费,在1930至1942年间设立了30个直属测候所,并且着重于两部一直空白的地区。除北平和上海外,其中还有为参加国际极年科学活动而设的峨嵋山、泰山、拉萨测候所;在西北、西南空白区设立的有:酒泉、西宁、同心城、中宁、都兰、安西测候所;与民航部合作而设的有:包头、郑州、宁夏、贵阳测候所;受水利部门资助而设立的有武汉、西安、南郑、榆林、华山、商县、松潘、灌县、广元、大理、保山、昌都、北碚、缙云山测候所等。1942年将尚存的17个测候所交给新成立的中央气象局。

  1930年,研究所开始绘制天气图、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从此改变了上海法国教会徐家汇观象台把持我国天气预报的局面。研究所还曾致力扩充国内气象电报,设立电台抄收东亚、东南亚各国气象电报并广播国内气象电报和预报、警报,并与交通部商榷由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和五处海岸电台广播台风消息和警报。至1936年,天气图上国内气象电报已达90余处。

  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是气候研究的基础。研究所定期出版了1928至1937年1月的《气象月刊》和《气象年报》,载有全国台站的逐日气象统计(徐家汇观象台月刊只有月值)。整编出版各地历年温度、降水量资料。

  1936年,竺可桢任浙大校长后,先后由吕炯(1936年10月—1943年3月)和赵九章(1944年5月—1946年)任代理所长,1946年赵九章任所长。

  1937年日军入侵,研究所于11月迁重庆北碚。

  2.国民党政府中央气象局。

  1941年10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成立中央气象局,隶属行政院,后改属教育部(1945年7月),又改属交通部(1947年2月)。局长为黄厦千博士,原中央大学教授。1943年4月由吕炯接替。气象局于1942年接办气象研究所的直属气象站,1941—1944年新设20个站。抗战胜利,气象局迁到南京后,发展很小。1947年6月,接办原属国防部气象总站(上海)和40个站。1947年有直属站103个。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防部第二厅、国民党空军和中国航空公司都发展有无线电通信的气象测报网和天气预报工作。

  1943—1945年,只有两部18个测候所,每日加密向重庆发气象电报,且无国外气象电报,实际已不能进行天气预报。1946年迁南京后,仍由电报局收集测候所的气象电报和空军各地的气象电报广播,1947年下半年增由上海民航电台转来35个站电报,天气预报条件有所改善。所属上海、北京、广州、武汉气象台和定海测候所也进行天气预报。

  1946年接收上海原法租界外滩信号台,改设上海气象台。原国防部第二厅上海气象总站并入上海气象台。上海气象台有本地天气预报、海区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由海岸电台广播)、港埠天气信号,向各轮船公司发预报和天气图。在龙华机场设有气象组独立绘图和发布航站、航路预报,配合民航航路管制和机场业务。

  1949年2月中央气象局迁广州,旋即迁台湾。

  3.省级测候所。

  由于局势开始相对稳定,加上气象研究所的推动和协助,三十年代有12个省在省政府或建设、农林、水利厅下设了省级气象部门并布设少数测候所;四十年代又增加两个省。但1937年起,凡日军入侵所至完全停办。在后方的四川、贵州、福建测站有所增加。在抗日胜利后至解放前的几年中恢复不多。

  陈一得(1886—1958),云南盐津人,师范理科毕业,研究气象、天文、地震。1927年7月在昆明自设一得测候所,是这时唯一的个人所设的测候所。至1936年6月,省教育厅在昆明太华山设省立气象测候所,委陈一得为所长。

  4.海关气象观测网。

  54个海关测候所是最大的观测网。三十年代又新设3个,在这57个站中,仍只有一个岛屿、7个沿海港埠、7个内地所向徐家汇(1931年起向气象研究所)发气象电报。日军侵入后,除重庆测候所外,其余都在1937—1944年期间先后停止工作。

  5.青岛观象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2年底,北洋政府收回胶州湾租界。1924年收回青岛测候所,蒋丙然出任所长,不久改称观象台,有气象、天文、地磁观测。1928年开拓海洋学观测研究工作。1932年得到许多部门的资助,建成青岛水族馆。1938年1月,青岛观象台再度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观象台恢复工作。

  6.民用航空气象工作。

  中国航空公司在1930至1943年间气象工作由其通信部门兼办。1937年前有21个航站报告天气。七七事变后航线减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航运增多,开辟了昆明、重庆至印度的航线,设专职气象员,承担物资航运保障,气象台站有10处。抗战胜利后,国内航线增至20多条,国外航线增至8条,业务量大增。上海龙华机场增设机场气象台站18处。

  7.高空气象观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欧美国家布设气球携带无线电气象仪器的高空气象观测站。战后进入高空气象观测的新时期。高空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日高空气象图的绘制使天气学、气候学研究和天气预报业务获得很大的进步。

  中国在这个时期,先后有26个地点用经纬仪跟踪小气球移动的高空风观测。但入云后便无观测,因此这对机场业务有用而对天气预报帮助有限。1944—1947年间,驻华美军曾用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在我国设10个无线电探空和测风站,供中美空军混合团指挥作战之用。所取得的记录成为我国天气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8.高等教育与学会。

  气象学高等教育自1930年开始,中央大学(南京)设地理学系气象组,1933年清华大学地学系设气象组,1938年浙江大学史地系设气象组。1944年中央大学成立气象系。1946年清华大学成立气象系。

  中国气象学会1924年10月成立于青岛,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十多个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宗旨是“谋气象学术进步与测候事业的发展”。首届会长为蒋丙然,高恩洪、张謇、高鲁为名誉会长。1929年起,会务中心转移到南京。至1948年时,已举行年会15次。1930年起,会长为竺可桢。学术刊物有:《会刊》(1925—1932),《气象杂志》月刊(1935年7月—1937年7月),《气象学报》(1941—1944)。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