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

第四节 科学研究成就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节 科学研究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进行气象科学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科研工作主要是在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的领导下进行的。在最后的10年中,由于国内气象资料的积累、科研队伍的扩大和战时开始取得的高空气象资料,进一步获得一批重要成果。下面列出主要成果的内容,括号内为主要研究人。

  (1)气候资料的整编和主要气候要素的分布图(竺可桢、张宝坤、吕炯、涂长望)。

  (2)气候成因研究:地面、高空基本气流及其季月变化(竺可桢、陶诗言、高由禧、刘匡南);气团性质和分类(赵九章、涂长望、张丙辰);季风的形成和活动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竺可桢、涂长望、黄仕松)。

  (3)中国气候区划(竺可桢、涂长望、卢鉴、张宝坤)。

  (4)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的变迁(竺可桢、郑子政)。

  (5)天气学研究:气旋路径分类(蒋丙然,沈孝煌);气旋与锋(么振声、卢鉴、涂长望、张丙辰);寒潮活动(李宪之、卢鉴);台风(竺可桢、李宪之)。

  (6)中国天气与大气环流和大气振动的关系(涂长望)。

  (7)大气环流理论(赵九章、叶笃正、朱岗昆)。

  这30年中,在气象研究所的努力推动和协助下,一些省份农业、水利部门开始重视气象科学研究,地面气象观测网的建设有了进展,到1937年达到一定规模,但在日军入侵时,东部除福建外,台站多随之消失。但西南和西北有所增加。下表列出1937年和1945年存在的各级测候所数目统计。由于资料不足,表中没有包括军事和民航部门的台站。4级所属每天只观测1—2次,观测项目少的简易所,大多不能维持长久,作用有限。

  1937年和1945年各级测候所统计

  

  

  

  这30年中,国民党政府始终没有建成一个分布全国的、稳定的、有基本观测、通讯和质量控制的气象观测网,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天气预报工作。受气象观测网不完备和落后的限制,这时期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中国这样一个广大而地形复杂的国家的气候和气候区域只能说有了个轮廓的了解,对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缺乏研究,对天气学的众多方面也只是有了初步的认识。①

  

  ①本章涉及的有些年月和机构等,因记忆和资料所限,可能不够准确,尚待进一步考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