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两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对卫生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它视为革命运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早在红军时期,革命队伍中就十分重视卫生工作,先后多次颁布卫生条例,对一些烈性传染病,也十分注意预防和治疗,这些措施有力地保护红军及驻地群众的健康。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卫生工作是对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提倡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预防第一”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当时,已经建立相当健全的卫生行政组织,总管卫生工作。例如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政厅下面就设有卫生处,辖有中西医药研究会。另外,除了几个行政科室之外,还辖有国际和平医院、医药专门学校等医疗及教育机构。当时,由于国民党的封锁,边区医疗条件甚为困难,政府除多方设法获得药品及设备外,提倡用中医方法,就地采药供医疗用;更重视简便易行的针灸疗法,并且培养出一些骨干,为以后各个时期推广这些疗法准备了很好的条件。

  革命战争的年代里,军阵战伤的医护工作占医疗卫生工作的相当大部分。当时有一些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为我国的抗日救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援,组成援华医疗队,救治了很多伤病员,其中闻名遐迩的有加拿大的白求恩、苏联的阿洛夫、印度的何棣华、爱德华,还有马海德、米勒、傅莱等等,都为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工作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有的还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

  此外,边区政府十分强调中西医合作,曾提出“中医科学化”、“中西医互相学习”的口号,这些都是1949年建国以后中西医结合政策的先声。

  革命根据地还十分重视医药卫生干部的培养,如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先后办了一些医学校,包括延安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学校,各大区还办有医科大学或医学院。此外,还不定期地举办一些短期训练班。

  所有这些优良的传统和工作,都为1949年建国以后在全国开展医药卫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仿效的榜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