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史专题->简明西夏史-> 第三节夏州地方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简明西夏史 作者:李蔚著


  第三节夏州地方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一、夏州地方政权的建立公元873年(唐懿宗咸通十四年),或其稍前,拓跋思恭占据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东)。唐开元二十六年曾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海勃湾一带建宥州,宝应后废,唐宪宗元和九年五月复置,距旧州城300里。元和十五年移治长泽,即今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874年(僖宗乾符元年),爆发了著名的黄巢大起义。880年(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建国号为大齐,年号金统,建立了农民政权。唐僖宗逃到四川,号召各道节度使出兵合围长安。881年(中和元年),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响应僖宗号召,亲自率领夏州党项和其它少数民族军队数万人与鄜、延节度使李孝昌相约会师鄜州(今陕西富县),共同镇压起义。同年四月,夏绥银节度诸葛爽投降黄巢,僖宗命思恭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留后。

  拓跋思恭与陕西凤翔郑畋等四节度联军进攻长安(今陕西西安),死伤甚众。七月,思恭屯东渭桥(今陕西西安市东),黄巢派朱温、尚让迎击。八月,思恭遣弟思忠与战,死于阵中。思恭率军退至富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十一月,黄巢部将孟楷乘唐各节镇观望不前之机,率军袭击富平。思恭战败,退回夏州。十二月,思恭缮甲训兵,重整旗鼓,请求出兵再战,僖宗传令嘉奖,赐其军号曰定难,并催促他及早率军入见。

  公元882年(中和二年)正月,僖宗命宰相王铎兼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以思恭为京城南面收复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月,思恭再次出兵,受王铎节制。八月,思恭率领8000精兵,不断对起义军发起进攻,受到僖宗的进一步重用,晋升为京城四面收复都统,权知京兆尹事。

  公元883年(中和三年)四月,拓跋思恭随同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兵攻进长安,黄巢退出长安。七月,唐僖宗以拓跋思恭镇压黄巢起义有功,任命他为夏州节度使,加太子太傅,晋爵夏国公,并且再一次赐姓李①。从此,夏州拓跋氏自称李氏,夏州地区也因此而获得了定难军称号,统辖银、夏、绥、宥四州,这个领地的范围,大体上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南部毛乌素沙漠南沿、长城线以北之地,无定河穿流其境。至此,雄据一方的夏州地方政权也就正式建立了。

   二、五代时期夏州地方政权的发展唐僖宗虽然借助方镇的力量,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唐末农民起义,但方镇割据的局面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激烈。公元885年(光启元年),中尉田令孜为了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争夺盐铁之利,派邠宁节度使朱玫率领鄜州之兵同夏州拓跋思恭的军队会合,共同讨伐王重荣,双方大战于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和鄜州,夏兵战败。

  公元886年(光启二年),朱玫与王重荣、李克用等联兵犯长安,田令孜奉僖宗逃至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朱玫进逼凤翔,十月,百官奉襄王李熳即皇帝位,改元建贞。僖宗命山南诸镇及夏州兵讨伐,拓跋思恭率军至绥州(今陕西绥德县),闻李煴失败,回师夏州。

  公元888年(文德元年),拓跋思恭利用方镇混战之机,出兵攻占鄜、延,以弟思孝知留后,表请僖宗封其弟为鄜、坊、丹、瞿等州观察使,并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元895年(乾宁二年),拓跋思恭卒,其子仁祐早死,孙彝昌年幼,由其弟思谏为定难军节度使,此为拓跋氏世袭节度之始。同年三月,保大节度使李思孝请致仕,荐弟思敬自代。唐昭宗以思孝为太师,致仕,思敬为保大留后,旋授节度使,后徙武定军。

  公元906年(天祐二年)九月,静难节度使杨崇本率兵攻打夏州。拓跋思谏请朱全忠发兵援救。全忠派遣匡国节度使刘知俊救援,大败杨崇本入侵之军。

  公元907年,唐末农民起义军叛徒朱温杀唐末帝李柷(zhù祝),自立为帝,国号梁,建都汴(今开封市),史称后梁。同年五月,朱温鉴于拓跋思谏表示愿意臣服,加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侍中。公元908年(后梁开平二年)十一月,思谏卒,由思恭孙彝昌继位。909年(开平三年)二月,彝昌为其部将高宗益所杀,三月,夏州诸将杀高宗益,推举彝昌族父蕃部指挥使李仁福为留后,朱温授李仁福为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

  公元910年(开平四年),盘踞河东的晋王李存勖,因不满意李氏投靠其敌人梁太祖朱温,与岐王李茂贞率兵合围夏州,朱温派兵援救,夏州围解。十二月,朱温为了笼络李仁福,给他加官晋爵,先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后又进封为陇西郡王。公元922年(龙德二年),晋王李存勖攻梁,仁福献战马500匹以示助梁。923年(龙德三年)晋王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国号唐,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史称后唐。

  后唐政府建立后,李仁福因曾助梁同李存勖作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派人到洛阳表示愿归顺后唐,后唐为了拉拢雄据夏州的李氏以为己用,册封李仁福为朔方王①。

  公元933年(后唐长兴四年)二月,仁福死,子彝超继为定难军节度使。

  在仁福为定难军节度使期间,后唐统治者表面上对他表示重视和信任,实际上很不放心,既害怕他潜通契丹,又担心他吞并河朔和南侵关中。因此,一直等待时机将他消灭,现在仁福去逝,时机已到。唐明宗为了消灭这一隐患,决定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发布了将彝超和彰武(治所在延州)节度使安从进对调的命令。即将彝超自夏州调到延州为延州留后,安从进自延州调至夏州为夏州留后。并以武力为后盾,派邠州节度使药彦稠率军5万,前往接受夏州。彝超决心保卫夏州。他一面上书明宗,讲明不愿迁镇的理由,一面调集党项羌和所谓“诸胡”(西北各少数民族)骑兵万人守城抵御。夏州城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都城,城墙以“蒸土筑之”①,坚如铁石。彝超命“四面党项部落万余骑,薄其粮道”,使后唐军队“死者甚众”②。在唐兵厌战,粮运受阻,人民要求停止战争的情况下,明宗下令撤军,并授予彝超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使。彝超也因此继续称臣纳贡。

  夏州统治者粉碎了后唐政府的吞并阴谋,这在拓跋部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第一,这次斗争的胜利表明,拓跋部与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中原王朝动辄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强迫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就范的局面已被打破,经过这次较量,使夏州地方政权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了自己作为一种政治势力独立发展和进一步建立国家的可能性。

  第二,使拓跋部首领对中原王朝的态度发生变化。过去对中原王朝俯首称臣、唯命是从,自此之后,开始“傲视中原,阴结叛臣”①,积极参加对中原王朝对抗的活动。从表象上看,与各中原王朝虽然仍旧称臣纳贡,但这只是一种表面文章。

  第三,对于提高夏州李氏政权在党项羌和西北少数民族中的威望起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935年(后唐清泰二年)二月,李彝超卒,其弟李彝殷(后避宋太祖父弘殷名讳,改殷为兴)继掌夏州政权。

  公元936年,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沙陀部人石敬瑭,勾结契丹,率军攻入洛阳,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晋。石敬瑭为了笼络夏州统治者,授李彝殷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出帝时又加彝殷为检校太师。

  公元943年(后晋天福八年),七月,绥州刺吏李彝敏与夏州衙内指挥拓跋崇斌密谋攻袭夏州,机密泄露,彝殷首先捕获拓跋崇斌,斩首示众,接着出兵进攻彝敏,彝敏逃至延州,出帝命捉送夏州,令彝殷斩之,同时任命李仁裕权知绥州州事,绥州之乱得以逐渐平息。

  944年(后晋开运元年)正月,晋出帝对其主子契丹称孙不称臣,对此契丹极为不满,大兴问罪之师。李彝殷率领蕃汉兵4万余人,自麟州渡过黄河进攻契丹西境,为后晋牵制契丹效犬马之劳。

  公元946年(开运三年),后晋为契丹所灭。第二年石敬瑭部将太原节度使沙陀部人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公元948年(后汉乾祐元年),隐帝为了笼络夏州统治者,授李彝殷为侍中。同年三月,护国节度使李守贞与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一同叛汉,派兵扼守潼关(今陕西潼关),称秦王。派人持蜡书重币至夏州,希望彝殷出兵相助,彝殷应其所请,出兵相助。隐帝派枢密使郭威率领大军,包围叛军,彝殷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存实力,下令撤军,返回夏州。

  公元949年(乾祐二年),后汉隐帝为了使夏州李氏为其所用,以静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地划归李彝殷,并任命他为中书令。

  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后汉邺都留守郭威与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举兵攻入开封,杀死隐帝。郭威即帝位,国号周,建都汴,史称后周。同年,郭威加封彝殷为陇西郡王,954年(显德元年)又封他为西平王,但彝殷对此不予理睬,反而遣使奉表归服北汉。955年(显德二年),周世宗置永安军于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以该州防御使折德扆(yi音椅)为节度使,彝殷不满德扆与己并为藩镇,以兵塞路,不许通行。周世宗遣使责问,彝殷恐惧,被迫撤兵,公元957年(显德四年)彝殷见后周势力日益强盛,于是又弃北汉而附后周。

  自拓跋思恭被唐僖宗任命为夏州节度使,晋封夏国公,建立了名符其实的夏州地方政权以来,经过唐末五代,传至彝殷,历经六代,总计74年(881—954年)。在这期间夏州统治者一方面通过不断寻找新的靠山,同中央政府搞好关系,帮助中央政府“平叛”,以及利用方镇混战之机,看风使舵,帮助一方消灭另一方,从中渔利,从而不仅使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的加强,此外,地盘也有所拓展,如增加了静州,等等);另一方面,夏州统治者在自己管辖的范围之内,发展生产,征收赋税,任命官吏,俨然独立王国。这种情况正如后唐明宗所指出:“夏、银、绥、宥等州,最居边远,久属离乱,多染夷狄之风,少识朝廷之命。”①《宋史》作者在评论夏州统治者割据称雄时也指出:“虽未称国而王其土久矣!”②/TITLE>这种评价,当为平允和中肯之论。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4。

  ①《新五代史》卷40,《李仁福传》。

  ①《册府元龟》卷438,《将帅部·无功条》。

  ②《旧五代史》卷132,《李彝超传》。

  ①《册府元龟》卷166,《帝王部·招怀四》。

  ①《册府元龟》卷166,《景王部怀招第四》。

  ②《宋史》卷486,《夏国传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