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佛教文化

第五节 佛教名胜(二)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 作者:郭绍林


  四大名山

  1. 山西五台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五台山方圆500里,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山。东台望海峰,形如立象;南台锦绣峰如卧马;西台挂月峰如孔雀舞,北台叶斗峰如共命鸟;中台翠岩峰如雄狮。晋译《华严经》卷27《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唐代菩提流志译《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载佛说:"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支那,中国),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初僧人道宣《续高僧传·昙韵传》说:"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古来诸僧多入祈请,有感见者,具蒙示教。"唐代华严宗大师澄观曾住五台山大华严寺(今显通寺),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47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累土之台,故曰'五台'。"从此,五台山便被附会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性道场。

  文殊师利又译作曼殊师利、妙德、妙吉祥,佛教说他在菩萨中智慧辩才超群。他的典型法像是顶结五髻(五台与之相应),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

  2. 浙江普陀县舟山群岛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普陀山原名小白华、梅岑山。唐代大中元年(847),一位印度僧人来普陀山自焚十指,说目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音显灵之地。晚唐五代,日本僧人慧萼多次来华,后梁贞明二年(916)来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被大风阻隔,祈请观音,得到不肯去日本愿留中国的灵示,于是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紫竹林建不肯去观音院,道场从此开基。普陀山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性道场。《华严经·入法界品》说观音菩萨住在普陀洛伽山,小白华因而改称普陀山,有"海天佛国"之称。

  3. 四川峨眉县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山势如螓(qín,似蝉而小)首蛾眉,改"蛾"为"峨"作山名。宋朝传说古代蒲翁入峨眉山采药,见普贤菩萨瑞相,后来便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又译作徧(遍)吉、三曼多跋陀罗。与文殊主一切诸佛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理德、行德,德是延命之德,行是发十种广大行愿。行动持重,莫过大象,故普贤乘坐六牙白象。峨眉山万年寺在北宋时叫白水普贤寺,今存太平兴国四年(980)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一尊。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三尺莲座。象背上普贤端坐莲台,手持如意。铸像通高7.35米,其中白象高3.3米,莲台和普贤共高4.05米,总重62吨。

  4. 安徽青阳县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改称九华山是由于天台、莲花等九峰高出云表,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说:"昔在九江上,遥观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全唐诗》卷169)

  《地藏十轮经》说地藏(一译乞叉底蘖婆)"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他受释迦牟尼嘱咐,在弥勒接替释迦牟尼对世间施行教化前代行职责。他于是发大誓愿:(1)孝道,孝顺和超度父母;(2)为众生承担一切苦难;(3)满足众生需求,让大地生长草木花果;(4)为众生祛除疾病;(5)尽度地狱众生。普渡六道众生后,他才成佛。这些说法符合中国以农立国的国情和伦理道德、民族心理,因而受到欢迎。

  佛教还说释迦牟尼灭度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生为新罗国(朝鲜)王子,叫金乔觉,削发出家,号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期,一位新罗僧人来九华山,自称金乔觉。当地士绅诸葛节见他住山洞草棚,吃掺有观音土的饭食,于是发善为他造寺。诸葛节请求九华山的主人闵公施舍地皮造寺,转告只需一件袈裟所能覆盖的面积就够了,闵公答应下来。不料袈裟越扯越大,将九华山全部覆盖,闵公便将此山全部用以施舍供养。闵公成为护法者,其子就地出家,法名道明。金乔觉在九华山居住数十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七月三十日以99岁高龄召众告别,念罢偈语,跏趺坐化。他的肉身不坏,徒弟们便用缸入殓,全身入塔。后来,他的成道处修建了肉身宝殿。自明朝起,人们以金乔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加以崇奉。(这是后来附会的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全唐文》卷694费冠卿于唐宪宗元和八年癸巳[813]所作的《九华山化成寺记》。费冠卿即青阳人,这篇《记》是将自己"闲居[九华]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据《记》记载:唐玄宗开元末年,汉僧僧檀从外地来到九华山,广度男女,"时豪所嫉,长吏不明,焚其居而废之。时有僧地藏,则新罗王子金氏近属,……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径进"。到唐肃宗至德[756-758]初,诸葛节等人进山,看见"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惟一僧[地藏],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惟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之。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此后规模扩大,所得施舍甚丰。到唐德宗建中[780-783]初年,地方官奏请置为化成寺。"本国闻之,相与渡海,其徒实众。"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夏,地藏99岁,召众告别,随即圆寂。"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状亦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其中年代、身份、人物俱有出入。)

  地藏菩萨的造型作比丘装束。其标准像是跏趺坐像,右手持锡杖,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愿望。作立像者两旁侍立一老人一比丘,是闵公父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