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

隋唐历史文化 作者:郭绍林 著


  摘要:弥勒形象共有三个。第一个形象出现在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上生经,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由菩萨变为未来佛。第三个形象五代开始出现,再演变为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该形象依据后梁时期一个自称弥勒化身的僧人契此的模样。最后这个形象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变得随和,贴近生活。可以由人随意调侃、揶揄。这是弥勒世俗化的必然结果。

  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最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痕迹。伴随着弥勒信仰的流行,甘肃石窟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些弥勒形象,或为壁画,或为石雕,或为泥塑。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该窟北壁第六龛有墨书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十来年后,在北凉沮渠蒙逊时,甘肃酒泉又雕出了经幢型石塔,其中马德惠所造塔,第三层为覆钵,钵下部雕造八个圆拱龛,龛中有交脚弥勒菩萨。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原存甘肃敦煌岷州庙的石塔,浮雕佛龛中也有交脚弥勒菩萨的形象。北凉时弥勒菩萨的造型,当以敦煌275窟的泥塑为典型:弥勒头戴五佛冠,长发披垂于肩部,慈眉善目,作低头静思状,上身袒露,饰以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其它如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庆阳北石窟寺,都有交脚弥勒菩萨的泥塑或石雕。

  此外,甘肃石窟还出现了着佛装的弥勒形象,如张掖金塔寺石窟的泥塑,庆阳南石窟寺的石雕,等等。弥勒以佛的形象出现,比菩萨要晚一些。现在所知的最早实物,是北魏太和二年(478)河北和山东造的金铜像,弥勒面部柔和含笑,如童子模样,着通肩衣,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高方座上。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大和二十二年(498)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高楚造弥勒佛像和景明四年(503)北壁比丘慧乐为北海王元详造弥勒佛像的题记。此后,弥勒佛像多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

  然而现在遍布全国各地佛寺天王殿的弥勒佛塑像,却是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形象,和上述造型全然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之知道弥勒,是在东汉时期,当时译出的佛经《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都有弥勒的内容。西晋以来,随着弥勒专经的译出,这位佛教虚构的神话人物便家喻户晓,备受崇拜。弥勒是Maitreya的音译,音译还作弥帝隶、梅怛丽药,意译作慈氏。这是姓氏,名字是阿夷多。早期小乘经典对他已有描述。《中阿含经》卷13说:释迦牟尼佛向弟子们说法时,弥勒在场,释迦牟尼宣布:"弥勒,汝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佛,名弥勒如来。"《增一阿含经》卷19说弥勒是释迦牟尼身边的菩萨;卷38说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在30劫后成佛,从兜率天降生人间。弥勒专经演其意,做了更加具体细微的描绘,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描绘出一个美妙无比的兜率天天堂。《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说:弥勒出生于波罗柰国劫波利村一个名叫波婆利的大婆罗门家庭,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后,受佛预记,12年后命终,往生兜率天上。兜率天虽然还属于欲界,但完全没有人间的种种痛苦烦恼。这里生活着500亿个修行净业转生而来的兜率天子。他们躯体高大,寿命极长,享尽种种快乐。有500亿个金银珠宝装饰而成的宝帐供他们居住。朵朵宝花,争奇斗艳,花上有姣美多姿的天女。天女手中自然化出宝器,左肩佩戴无数璎珞,右肩负荷无数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陪伴兜率天子生活。弥勒上生兜率天,成为位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在莲花座上结跏趺坐,同佛一样,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在这里昼夜演说佛法,使兜率天子们得以解脱。对于尚未转生兜率天的众生来说,如能按照佛教的规定断恶从善,广修福业,命终之际,只消壮士屈伸一下胳膊那么短暂的工夫,即可往生兜率天。甚至众生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时产生欢喜恭敬的情绪,命终之际,弹指工夫即可往生兜率天。他们成为兜率天子后,归依、礼拜弥勒菩萨,然后认真观察弥勒眉间白毫相光,即时超越90亿劫生死之罪。弥勒未来下生成佛时,他们随同下生,获得最终解脱。

  其二,描绘弥勒下生成佛,人间一派光明、幸福、和谐的景象。《弥勒成佛经》说: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经过四千岁(相当于人间56.7亿年),在释迦牟尼佛于娑婆世界(人间)终尽教化时,便转生人间,父是大婆罗门,名叫修梵摩(善净),母叫梵摩拔提(净妙)。弥勒出家修道后,在金刚庄严道场的龙华菩提树下成佛,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弥勒的身份即由菩萨变为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当佛、未来佛。这时,人间已不再是往日模样。土地平整明净如同琉璃。到处开着宝花,长着金银珠宝质地的叶子,结着吉祥果,摇曳生姿,奇香馥郁。气候宜人,没有寒热风火之苦。人人身高16丈,寿命八万四千岁,享受清福,快乐无比。特别是弥勒所降生的鸡头国,光明普照,昼夜无别。"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如子爱父,如母爱子。"风调雨顺,五谷滋茂。"有香美稻,一种七获,百味具足,入口消化。"树上自然生出衣服,穿着细软舒适。弥勒成佛后,在龙华树下三次为众生说法,分别度得96亿、94亿、92亿人获阿罗汉果位。刘宋时译出的《法灭尽经》还说:在弥勒的教化下,"天下太平,毒气消除","众生得度,不可胜计"。

  这些极富诱惑力的说法,使得两晋南北朝社会形成了弥勒信仰的高潮,而且是以甘肃河西地区和新疆高昌(吐鲁番)地区为中心,波及到内地的。西晋时,世居敦煌并长期游历西域的竺法护,译出了《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弥勒下生经》。十六国时,来自龟兹(今新疆库车)的鸠摩罗什译出了《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成佛经》。南北朝时,北凉(治甘肃张掖)王沮渠蒙逊的堂弟沮渠京声在高昌译出《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带到刘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这些弥勒经典是制造弥勒信仰的主要依据。与这一社会现象相应,甘肃石窟最早出现了一批弥勒形象,为其它地区所模仿,当是清理中的事。因为先是流行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的说法,所以甘肃石窟中最造出现的弥勒形象,是头戴五佛冠、身着菩萨装、天人相状的交脚弥勒;接着又流行弥勒下生成佛的说法,甘肃又同内地一样,出现了佛装的弥勒形象。

  这种趋势必然导致弥勒的世俗化,人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冒充或寻找下生的弥勒。《魏书·元遥传》记载:北魏延昌四年(515),河北僧人法庆发动起义,自号"大乘",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隋书·炀帝纪上》记载:大业六年(610)正月初一(俗称这一天是弥勒的生日),隋炀帝驻在东都洛阳,晨光熹微之际,数十人"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花),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乱"。这两件事都是依据《弥勒成佛伏魔经》,打着弥勒佛的旗号,所进行的反政府武装暴动,因而很快被镇压下去。如果不危害封建统治,那又是另外一种结局。《续高僧传·玄奘传》记载:唐释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由印度取经回国,到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郊时,受到热烈欢迎,"数十万众,如值下生"。民众即把他比作弥勒下生人间。武则天改唐建周当上女皇帝,群臣上"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这与佛教徒曾为她制造她是弥勒菩萨下凡的舆论和社会上流传过一部《弥勒为女身经》有关。

  到了五代,出了一位自称弥勒的和尚。《宋高僧传·契此传》和《佛祖历代通载》卷17记载:这个和尚法名叫契此,其貌不扬,蹙额皤腹,言语无常,寝卧随处,经常以禅杖挑挂一只布袋,出入市廛,见什么乞讨什么,放入布袋中,号为"长汀子布袋师"。此人行迹诡异,在雪中安眠,竟无片雪沾身。"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后梁贞明三年(917),他在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岳林寺的一块磐石上端坐说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而化,"人言慈氏垂迹也","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宋代人们便以他为模特儿,塑为弥勒佛坐像。现在最早的这类弥勒佛形象,在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只见他席地而坐,笑态动人,两耳垂肩,下巴肥厚,左手持念珠,右手按着一只布袋,腹部束绳,托着一个爆满欲坠的大肚子。这和上述现在佛寺天王殿中习见的弥勒佛形象略有不同。

  这类弥勒佛形象不再具有早期弥勒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他被改造了,变得随和,贴近生活,同常人一样关心吃喝,一样开怀大笑。通过弥勒楹联可以捕捉到这种体会。普遍可见的楹联是北京潭柘寺这一类:"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就其形象挖掘含义,劝人豁然大度,处理好世间人和事的关系,而不是劝人出世、解脱。另外几则也颇有意思。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清代乾隆时弥勒座联说:"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云南昆明西山华亭寺乾隆时弥勒座联说:"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四川乐山凌云山的弥勒佛倚坐像,雕造于唐代,因而不是契此模样,但唐代以后的山门关楹联也说:"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弥勒佛可以这样由人随意调侃、揶揄,神圣感也就荡然不存了,这是世俗化的必然结局。

  (原载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1993年第6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