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幽默生活练喜簿

2、幽默的好本事·偷梁换柱幽默术

幽默生活100分 作者:李怡 编著


  "偷梁换柱幽默术"就是把概念的内涵做大幅度的转移、偷换,使预期落空,产生意外;偷换得越是隐蔽,概念的内涵差距越大,幽默的效果越是强烈。

  幽默是一种情感思维方法,它与人们的理性思维方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相同之处,人们不必细心钻研,就可以自发地掌握;对于不同之处,许多幽默感很强的人虽然已经掌握,但不知其所以然,而幽默感不强的人则往往以一般的思维方法去代替幽默的思维方法,结果自然是幽默感消失。幽默的思维和理性的思维至少有两个方面是不同的:(1)在概念的使用和构成上;(2)在推理的方法上。这里主要讲概念在幽默中的特殊表现。

  通常人们进行理性思维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概念的含义要稳定,双方讨论的是同一回事,或者自己讲的、写的同一个概念前提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成了聋子的对话--各人说各人的。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或文章中,同一概念的含义变过来变过去,那就是语无伦次了。

  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恰恰是很容易发生的,因为同一个概念常常不是只有一种含义,尤其是那些基本的常用概念往往有许多种含义。如果说话、写文章的人不讲究,常常会导致概念的含义转移,虽然字面上这个概念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科学研究、政治生活或商业活动中,概念的含义在上下文中发生这样的变化是非常可怕的。

  但幽默的思维并不属于这种类型,它不完全是实用型的、理智型的,主要是情感型的。而情感与理性天生矛盾,对于一般思维是破坏性的东西,之于幽默感则可能是建设性的成分。

  有这样一段对话: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教减法。比如说,如果你哥哥有五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三个,结果会怎样?"孩子则说:"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以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愚蠢的,因为偷换了概念。老师讲的"结果会怎样?"很明显是指还剩下多少的意思,属于数量关系的范畴,孩子却把它转移到未经哥哥允许拿走他的苹果的后果。

  转移或偷换这样的概念,就会形成幽默感。仔细分析一下,就可发现这段对话设计者的匠心。他本来可以让教师问还剩下多少,然而"剩下"的概念在这样的上下文中很难转移,于是他改用了含义弹性比较大的"结果",这就便于孩子把减去的结果偷偷转换为拿走苹果的后果。可以说,这一类幽默感的构成,在于无声无息地把概念的内涵大幅度转移。

  我们先来看这个例子:

  A说:"你说踢足球和打曲棍球比较,哪个门难守?"B说:"我说什么也没有后门难守。"

  这是把"球门"具体有形的门,一下子转移到无形的、质完全不同的抽象门上。又如:

  "先生,请问怎样走才能去医院?""这很容易,只要你闭上眼睛,横穿马路,五分钟以后,你准会到达的。"

  本来人家问的是如何正常地到达医院,并没有涉及受伤被送到医院,但回答却扯到你只要故意违反交通规则就会受伤,受伤的结果自然是被送到医院,虽然仍是到医院,却完全违背了上下文的含义。

  这好像完全是胡闹,甚至愚蠢,但人们为什么还把幽默当做高尚趣味来享受呢?

  这是由于问的一方对所使用的概念有确定的意思,这个意思在上下文中是可以意会的,因而不必用语言来明确地规定。任何语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不言而喻的成分,说话的人与听话的人心照不宣。没有这种基本共识,人们是无法讲话的。因为客观事物和主观思想都是无限丰富的,要把心照不宣的成分都说清楚,不是不可能就是太费力。

  幽默的回答转移了概念的真正所指,会突然打破一般的预期。预期的落空,产生了意外,这还不算幽默的完成,幽默的完成在于意外之后猛然地发现。

  概念被偷换后,道理上也居然讲得通,那不是很通、真通,而是一种"歪通",正是这种"歪通",显示了对方的机智、狡黠和巧妙的情趣。

  概念被偷换得越是离谱,引起预期的落空、意外的震惊越强,概念之间的差距掩盖得越是隐秘,发现越是自然,可接受性也越大。而倘若单纯着眼于概念转移,即使再巧妙,也可能缺乏深长的意味而变成肤浅的、油滑的概念游戏。当然,游戏也有游戏的价值,但真正的幽默总是比游戏深刻一些。那些意味深长的概念转移,不但给人趣味上的享受,也给人智慧的启迪。正是因为这样,说"后门"比一切球门都难守成为一种幽默,就有比较深刻的价值,比较高尚的趣味。

  在许多幽默故事中,趣味的奇特和思维的深刻并不平衡,有时主要给人趣味的满足,有时则主要给人智慧的启迪,但最重要的还是幽默的奇趣,因为它是使幽默之所以成为幽默的因素。如果没有奇趣,就什么启迪也谈不上了。有一则对话曾经得到研究者的赞赏:

  顾客说:"我已经在这窗口前面等了三十多分钟了。"服务员说:"我已经在这窗口后面待了三十多年了。"

  这个意味是比较深刻的,但由于缺乏概念之间的巧妙联系,因而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看起来很像是赌气说的,并没有幽默--服务员并没有把自己的感情从恼怒中解脱出来。相反的另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编辑说:"你的稿子看过了,艺术上不够成熟,显得幼稚。"作者说:"那你就把它当做儿童文学吧。"

  这时作者如果赌气或者谦虚一下,就会利用概念转移法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他这样回答不但有趣味,又有丰富的意味让对方去慢慢品位。因为被偷换了"儿童文学"的概念,不但有含蓄自谦之意,而且有豁达大度的气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