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论

隋唐五代河南的宗教·佛教(二)

洛阳隋唐研究(第二辑) 作者:郭绍林 主编


  二、唐初道先佛后政策下的佛教

  1.唐初道先佛后政策下的佛教

  唐高祖李渊是在群雄逐鹿的形势下建立唐朝的,因而用了十年的时间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这期间,唐廷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巩固政权,完成统一,恢复经济,稳定人心。

河南荥阳大海寺李渊还愿碑拓片

大海寺唐菩萨石雕头像

  李渊对佛教有一定的信仰。早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他在郑州(治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刺史任上,次子李世民患病,听说当地"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有验,故就寺礼拜,其病乃除"。于是他在这所佛寺还愿,"造石弥勒像一铺",希望"家门大小,永宝长春,蠢动含生(六道众生),咸登正觉"。(《金石萃编》卷四十《大海寺唐高祖造象记》)

  唐朝建立以来,儒释道三教并存,统治阶级不断讨论如何对待它们。儒教并非宗教,而是政治伦理学说,用以经邦济世,协调社会关系,不管名义上排位几何,实际上被统治阶级奉为镇国至宝。对于佛教和道教,统治者基于世俗利益的考虑,研究过裁减方案,并对佛教徒不断予以检校,但由于不具备取消宗教的社会条件,又需要加以利用,遂对它们排列名次。当时有道士说道教祖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圣祖,唐高祖为了神化自己的政权,十分乐意冒充这种血缘传承关系。武德七年,前道士、太史令傅奕上表极言佛教的社会危害,请取缔佛教,促使唐高祖下了废除佛教的决心。武德八年,唐高祖对三教的名位排座次,宣布:"老教、孔教,此土元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大正藏》卷五十二史传部第2104号经文)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又下了一道《令道士在僧前诏》,愤慨"殊俗(外国)之典,郁为众妙之先;诸华之教,翻居一乘之后"。指出必须予以厘革:"自今已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其道士、女冠(女道士)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四面八方),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千秋万代)。"(董诰、徐松等:《全唐文》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道先佛后作为基本国策,经一再申明,处于难以动摇的地位。李唐皇室压制佛教,是从社会的外部给佛教施加压力,不可能长期奏效;而首崇道教,是狭隘的本位主义的体现。这必然引发佛教徒的斗争和不满。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亲临长安弘福寺,向五位大德做思想工作。他表白了自己的苦衷:"比以老君是朕先宗,尊祖重亲,有生之本,故令在前。……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同时,他提醒僧人注意二教的实际处境,说:"自有国以来,何处别造道观?凡有功德,并归寺家。国内战场之始,无不一心归命于佛,今天下大定,唯置佛寺。"(《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

河南登封少林寺李世民碑

  当时河南的佛教,就反映了唐太宗所说的实际情况。这时,李唐帝室不得不利用佛教。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受诏率军讨伐割据东都洛阳僭称天子的隋旧将王世充,经过多次战斗,次年完成任务。其间,嵩山少林寺僧众协同唐军作战。《秦王告少林寺主教》披露李世民是如何争取和鼓励僧众,以建立统一战线的。他说:我国家"护持正谛","化阐缁林(僧衣为缁色)","法师等并能深悟机变,早识妙因,克建嘉猷,同归福地,擒彼凶孽,廓兹净土。奉顺输忠之效,方著阙庭;证果修真之道,更宏像观。……今东都危急,旦夕殄除,并宜勉终茂功,以垂令范"。(《金石萃编》卷四十一)僧众与唐军通力合作,立下战功,获得千段绢帛和40顷土地的赏赐,释昙宗被唐朝授为大将军,全寺僧众为其部下,官爵不等。但僧众谢绝官爵,只求出家。次年,李世民在荥阳擒获农民军首领窦建德后,夜雨朦胧中见"东南云际,光焰射天","观音菩萨,金身毕露",于是便"顿首拜瞻",并对诸将士说:"乃者武事告成,天授神祐,厥功溥哉!"(《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六,陆元朗《敕建广武山观音寺碣》)他向父亲郑重其事地做了汇报,唐高祖遂敕令于荥阳广武山建观音寺。在频繁的征战中,敌我双方死亡很多。贞观三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下《于行阵所立七寺诏》,责成官府在太原起兵以来的重要战场,为阵亡的义士和凶徒建置佛寺,以便"树立福田,济其营魄";"望法鼓所震,变炎火于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甘露"。于是在今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境内立了七所佛寺,由朝臣撰文立碑。其中在今河南省地面,"破王世充于[洛阳]芒(邙)山,立昭觉寺;破窦建德于郑州,立等慈寺"。(《广弘明集》卷二十八上)

  这时期的河南,还同全国一样,执行朝廷的佛教政策。唐太宗曾下达《佛遗教经施行敕》,说《佛遗教经》"劝诫弟子,甚为详要,末俗缁素,并不崇奉"。因此,责成有司抄写经文,发给五品以上官员及包括河南在内的各州刺史。"若见僧尼行业与经文不同,宜公私劝勉,必使遵行。"(《全唐文》卷九)《佛遗教经》强调"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僧尼奉戒应毫不懈怠。比如阐述以戒破贪,经文说:"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经文还阐述以定破瞋,提倡"忍之为德","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提醒疑惑、邪曲的心理状态不符合佛教正道,因而"宜应质直其心"。此外,还有诸多注意事项。这些说法既是宗教伦理道德,又是社会行为规范。唐太宗敕文"缁素"并提,既针对僧尼,又包括俗人,要用《佛遗教经》的条文要求、监督佛教徒,防止违戒败德,以求纯洁佛教;同时也含有警戒五品以上官员和州刺史的用意,故而人手一卷。玄奘译完《瑜伽师地论》,唐太宗读后,推许佛教远胜儒道九流,遂命秘书省组织抄写玄奘刚译出的佛教经论,一式九份,颁发洛州、相州等九州,辗转流通。唐太宗多年积疾,有忧生之虑,自遇玄奘后,留心佛法,健康状况一度好转。贞观二十二年,他下《诸州寺度僧诏》,说自己老病缠身,"比加药饵,犹未痊除,近日以来,方就平复,岂非福善所感,而致此休征耶?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当时全国共有佛寺3716所,共度僧尼18500余人。"未此以前,天下寺庙遭隋季凋残,缁僧将绝,蒙兹一度,并成徒众。"(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0)加上原有僧尼,时人道宣估计约略不超过七万。道宣记载当时河南的寺院和僧人,《续高僧传》卷十三有《唐汴州慧福寺释功迥传》、《唐汴州安业寺释神照传》、《唐东都天宫寺释法护传》,卷十五有《唐相州慈润寺释慧休传》,卷二十二有《唐相州日光寺释法砺传》。同隋朝一样,洛阳、相州、汴州在河南全境中,依然是佛教的重镇。

  2.法砺律师创立律宗相部宗

  法砺(569-635),祖籍赵州(治今河北赵县),家中长辈"因宦遂家于相焉"。他在相州,跟随著名僧人灵裕法师学佛而剃度出家,后从静洪律师学习《四分律》,又游方南北,学习《十诵律》等。后来,他从学于相州慈润寺慧休,"慧休法师道声远被,见重世猷,赞击神理,文义相接,故得符采相照,律观高邈,休有功焉"。法砺于贞观九年十月在相州日光寺去世,春秋67岁。他"前后讲律四十馀遍,制《四分疏》十卷、《羯磨疏》三卷,《舍忏仪轻重叙》等,各施卷部,见重于时"。当时还有"卫州道烁,律学所崇,业驾于砺,为时所重矣"。(《续高僧传》卷二十二《唐相州日光寺释法砺传》)

  法砺创立的相部宗,盛行于相州一带,弟子中明导、昙光、道成最负盛名。同时,道宣在关中终南山创立南山宗,怀素在长安西太原寺创立东塔宗,连同相部宗并称律下三宗。律宗不像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教派那样研究诸多艰深的佛学理论,而是专门研究和传持戒律的宗派,主要学说是戒体论,三家的理论分歧就在于对戒体到底是什么质地的东西说法不同。佛教认为一切诸戒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指佛制定的所有戒律。戒体指徒弟从师傅受戒时所产生而领受在心的法体,即防范杜绝身口意三业过失的心理功能。戒行指受戒者在戒体支配下出现的符合佛教规定的言论行动。戒相指受戒者因为戒体坚固、戒行彻底而表现出来的可作为楷模的相状。关于戒体,佛教文献旧译作"无作",新译作"无表"。佛教把宇宙万象即一切有为法分作四类:心法,指精神现象;心所法,指心的随属现象或作用;色法,指物质现象;不相应行法,指非精神非物质的东西。古来僧人多依据《成实论》,以"无作"为不相应法,即戒体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借物质、精神的差别而成立的有生灭变化的一切现象。法砺从武德元年(618)至武德九年,为《四分律》作疏十卷(旧疏),即依据《成实论》,因而相部宗对于戒体的理解,坚持传统的说法。东塔宗怀素于咸亨元年(670)撰成《开四分律宗记》十卷(新章疏),依据根本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以"无表"为色法,即认为戒体是物质现象。南山宗道宣曾参加玄奘译场的译经活动,受到法相宗的阿赖耶识种子说的影响,认为《四分律》通于大乘,以戒体为阿赖耶识种子,即认为戒体是精神。对于这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三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宰相元载"笃重素公(怀素),崇其律教"(《宋高僧传》卷十五《唐京师安国寺如净传》),影响到唐代宗。元载死后,唐代宗于大历十三年(778)敕令长安14位临坛大德在安国寺讨论新旧二疏,修订施行,由律僧如净负责组织。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如净奏二疏并行,可见三家的理论分歧没能调和,相部宗依然流行。僧普愿即是例证,他是郑州新郑人,大历十二年,到嵩山会善寺受具足戒,"习相部旧章"。(《宋高僧传》卷十一《唐池州南泉院普愿传》)

  3.玄奘法师

玄奘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龙象。他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生于洛州缑氏县(今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在坊州宜君县(今属陕西铜川市)玉华宫去世。他少小随二哥长捷法师在洛阳净土寺诵读佛经,被隋朝官府特许度为小沙弥。后来,他离开洛阳,云游四方,"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贞观三年(629,采陈垣说),他从长安出发,冒着违抗朝廷禁止国人出蕃的禁令,悄悄西行。进入西域,在高昌王的帮助下,绕道西突厥王廷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由西突厥护送,南下到达天竺。他游历天竺各地,巡礼佛教胜迹,广泛学习大小乘佛教。他长时间居住中天竺那烂陀寺,拜戒贤法师为师,学习大乘经典和各种学问。他参与了几次同佛教内部不同派别和顺世外道的论争,都获得胜利,被大乘人尊称为大乘天,小乘人尊称为解脱天。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七日,他回到长安,带回如来舍利150多粒,金檀佛像七躯,梵本经论657部。河南镇平县菩提寺现藏梵文《楞严经》贝叶经,即是玄奘从天竺取来存放该寺的,共226页,其中6页残缺,卷幅长49厘米,宽5厘米,封面封底为檀木制作,卷中有两个圆孔作束,页周以金粉涂刷防护。(镇平网,https://zhenping.nynews.gov.cn/news

贝叶经《楞严经》(河南镇平县菩提寺藏)

  这时,唐太宗驻跸洛阳,诏令接见他。他匆忙上路,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唐太宗的接见,从早晨一直持续到暮色降临。唐太宗发现他词论典雅、风节贞峻,是公卿宰辅最佳人选,就动员他还俗从政,但他毫无兴趣,坚决拒绝。唐太宗又邀请他同赴辽东战场,去收回被高丽侵占的故土,他以"自度终无裨助行阵之效"和"兵戎战斗,律制不得观看"为由,又坚决拒绝。他们交谈的主要内容是这趟西游的经历,唐太宗"广问彼事",玄奘"记忆无遗,随问酬对"。(《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唐太宗认为玄奘的游历超过了西汉博望侯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举,所见所闻又是自司马迁、班固以来史书所不曾详细记载过的,因而当即指示他写出来,把西部陌生的世界介绍给世人。次年,一部12卷的地理学名著《大唐西域记》在长安完成,并上呈唐太宗。这部书实际上不过是重复、深化了玄奘这次在洛阳的叙述,不过一是口头表达,一是由弟子辩機笔录的书面表达。在《大唐西域记》的序文中,玄奘把当时的人类社会分为四个人文区域。东方是唐朝统治区,为人主,其情况"国史详焉"。西方是波斯(今伊朗)等善于经商的国家,为宝主,北方是突厥等游牧政权,为马主,二者的情况,"史诰备载"。只有南方是前人寡闻而自己亲历的佛教国家,为象主,由于"前古未详",因而自己"访道远游,请益之隙,存记风土",并在此基础上撰成该书。这符合结束了将近四个世纪的分裂而复归于统一的隋唐时期,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理和友好相处的良好愿望。该书记载了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其中亲历110个,传闻28个,使得当时中亚和印度各国的风土人情、物产风俗等情况不至于湮没无闻,至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

玄奘西游路线图

  玄奘家乡东南的少林寺,远离市廛,环境清幽。他希望在这里翻译由天竺带回的佛教典籍,未获唐太宗允许,于是于三月初一从洛阳折回长安。显庆二年(657)二月,唐高宗巡幸洛阳,玄奘奉诏陪同前往,被安置在洛阳西苑中的积翠宫翻译。当年九月,他再次提出住进少林寺从事翻译,以了此生,唐高宗不准。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和洛阳日以继夜地翻译佛教典籍,译出《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等,一共76部1347卷,比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義净、不空几位所译的总数1222卷多出百余卷。他的译文典雅、准确,为佛教界所推崇。他把精力用于翻译佛教典籍、解答中外僧人的疑难问题以及应酬朝廷交往,因而无暇撰写佛学论著。

  玄奘为改变佛教排名最后的地位,在长安不懈地开展活动。其一,他尊重朝廷,不断美化皇室,争取国家对佛教的理解、亲近和支持。其二,在他的请求下,唐太宗写出《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力颂扬佛教,太子李治(唐高宗)写出《述三藏圣教序》与之呼应。佛教界很珍重这两份"领袖题词",作为最高规格的广告加以利用。他在长安弘福寺译经时,僧人请示获准,集前代书圣王羲之字迹将二序镌刻为碑,藏于寺内。稍后他移就长安慈恩寺任上座,又由右仆射褚遂良书写刻碑,树立于大雁塔侧。其三,显庆元年,他就唐高宗以世俗法律制裁僧人的敕令和佛道次序问题,一并陈奏"于国非便"。唐高宗答应废止以世俗法律制裁僧人,"但佛道名位,先朝处分,事须平章(讨论研究)"。(《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玄奘虽然及身未能最终使皇室调整佛道名位,但由于所做的种种努力,与社会实际状况契合,毕竟为问题的解决铺平了道路。在他去世十年后的上元元年(674),唐高宗下敕说:"公私斋会及参集之处,道士、女冠(女道士)在东,僧、尼在西,不须更为先后。"(王溥:《唐会要》卷四十九《僧道立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景云二年(711),唐睿宗对佛道二教重新评估,一视同仁,下《令僧道并行制》说:"释及玄宗(道教),理均迹异,拯人救俗,教别功齐。……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令齐行并进。"(《全唐文》卷十八,年代参见《旧唐书》卷七《睿宗纪》)先朝遗留下来的基本国策,被后继皇帝分步骤矫正了。

  玄奘的弟子中,窥基和圆测学业有成,并驾齐驱。窥基在长安创立了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圆测是新罗国(朝鲜)的王孙,来中国后追随玄奘学习佛教。玄奘去世后,圆测应武则天之召,来洛阳参与于阗(以今新疆和田县为中心的民族政权)僧实叉难陀在皇宫内大遍空寺翻译《华严经》的工作。万岁通天元年(696)七月二十二日,圆测在洛阳佛授记寺去世,后在龙门石窟东山的香山寺北谷火化起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