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阎虔福与武周两次平叛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 作者:王双怀,郭绍林 主编


  刘连香

  (100102,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武则天篡唐为周,其执政期间边境不宁,时有骚乱发生,其中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叛乱更为朝廷之患。他们不仅掳掠边境人民、财物,而且对武周的统治也横加雌黄,引起武则天极大愤怒,遂不惜军力派出大将平叛,但每次都有失利,官军损失惨重。洛阳古代艺术馆保存的阎虔福墓志,分别记述了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和紧随其后的突厥人默啜之乱。对于这两次战争,正史有载。墓志不仅记录了墓主在两次平叛中的军功和失误,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和周边民族对待武周政权的态度,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阎虔福墓志青石质,基本呈正方形,长73.6、宽73厘米。志文凡31行,满行31字,洛阳邙山出土,志盖已佚。标题为"唐故云麾将军右金吾卫将军上柱国渔阳县开国子阎公墓志铭并序",墓主葬于景龙元年(707年)十一月八日。(拓片见于《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洛阳卷第八册103)阎虔福在新、旧唐书中都曾提及,但与志文所载稍异,墓志可补史缺。另外,在洛阳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还藏有一方《大周故唐州司马上柱国阎府君(基)墓志并序》,墓主为阎虔福之父阎基,以圣历二年八月三日终,三年(700)正月葬于河阴。(武志远、郭建邦编辑《千唐志斋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因阎氏父子葬年仅相差七年,其中对于阎氏族系、阎虔福职官等记述多有重合,但也存在歧异之处。现对二志所述有关阎虔福及其与武周时期两次平叛事件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一、阎虔福与平定契丹叛军

  阎虔福最早任职,墓志记述就与平定边患有关,当时因裴行俭所辟:"礼部尚书裴行俭出为北军元帅,闻公壮志,辟从军幕,遂效功荒服,策名边镇,累迁游击将军、夏州宁朔府折冲。"从史书对裴行俭记载可知:调露元年十一月裴行俭由吏部侍郎擢为礼部尚书。此时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二十四州数十万人应,单于都护萧嗣业率兵讨之,反为所败。于是以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众兵总三十余万,与叛贼在黑山交战,行俭频战皆捷,伪可汗被其部下所杀,又擒叛军大首领奉职而还。永隆二年春正月,阿史那伏念又伪称可汗,与温傅合势,鸠集余众反叛,寇原、庆等州。定襄道行军总管李文暕、曹怀舜、窦义昭等相次战败。再诏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兵讨之,程务挺为副将。伏念屯于金牙山,务挺等引兵逼之,迫使伏念降于行俭,于是尽平突厥余党。行俭执伏念、温傅,振旅凯旋。永淳元年四月辛未,以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与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兵分道讨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行俭未行而卒。([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9页)从裴行俭任礼部尚书至其卒年不满四年,三次出任行军大总管,实则两次平叛,也就是在其北讨突厥过程中,将阎虔福招为从军幕,开始为唐与武周守边讨胡,此时军职尚低:游击将军、夏州宁朔府折冲。但很快丁母忧去职,"有制起为辰州刺史,时年卅八。"从志文中所书阎虔福"神龙三年(707年)四月八日遘疾"而薨,"春秋五十有二"逆推,其生年当在显庆元年(656年),其年卅八即在武周长寿二年(693年),该年阎虔福任职辰州刺史。辰州为下州,隶黔州下都督府,旧领县七,在京师南微东,至两京均三千余里,属于南方边境。

  契丹之乱在阎虔福擢升转任之后,墓志云:"寻转檀州刺史,仍为清边西道前军大总管。属契丹贼帅李尽灭等作乱,将军张玄遇熸师于前,尚书王孝杰丧元于后,幽州总管建安王严城昼掩,神兵总管河内王弃甲宵归。屠陷我翼方,侵轶我河朔,百姓走险而聚,天子当宁不怡,朝廷劳于旰食,亭侯疲于奔命。"该段志文记述就是契丹之乱,由于当时契丹在攻陷营州后即围檀州,阎虔福身为檀州刺史,兼任清边西道前军大总管,自然直接参加平定叛军的战斗,但当时叛军势力非常猖獗,除占据营、檀二州外又陷冀州、幽州,屠赵州,官军极为恐慌。

  契丹叛乱和平叛具体过程在正史中记述更详:万岁通天元年"五月,营州城傍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都督赵文翙,举兵反,攻陷营州。尽忠自号可汗。乙丑,命鹰扬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之。……制改李尽忠为尽灭,孙万荣为万斩。秋八月,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与李尽灭战于西硖石黄麞谷,官军败绩,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九月,命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攸宜为大总管以讨契丹。……李尽灭死,其党孙万斩代领其众。""冬十月,孙万斩攻陷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十一月,又陷瀛州属县。""二年春二月,王孝杰、苏宏晖等率兵十八万与孙万斩战于硖石谷,王师败绩,孝杰没于阵,宏晖弃甲而遁。""五月,命右金吾大将军、河内王懿宗为大总管,右肃政御史大夫娄师德为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率兵二十万以讨孙万斩。"六月,"孙万斩为其家奴所杀,余党大溃。九月,以契丹李尽灭等平,大赦天下,改元为神功,大酺七日"。(《旧唐书》第125-126页)

  此次叛乱武周派出大量官军却节节败绩,阎虔福墓志历数最严重有四失:张玄遇被虏、王孝杰丧元、武攸宜不战、武懿宗弃甲。但墓志与新旧唐书所记此四项明显有别,除了曹仁师也与张玄遇一起被虏外,主要在于"幽州总管建安王严城昼掩,神兵总管河内王弃甲宵归"。其中前者建安王为武攸宜,墓志认为其临阵掩城,而正史言"清边道大总管、建安郡王武攸宜遣裨将讨之,不能克"。(《旧唐书》第5351页)只是说不能胜敌,但并没有显示其据城而守。有的地方还言武攸宜曾破契丹献虏:"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旧唐书》第2898页)

  如果说对于武攸宜在作战中表现有不同看法尚符情理,那么对于"弃甲而遁"则失之偏颇。两唐书中多处记述均为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领兵,与孙万斩战于东硖石谷,孝杰在阵陷没,宏晖弃甲而遁。其时间为万岁通天二年春二月或三月,但二人同时出兵则为不争史实,其作战经历曾有详细记录:"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反叛,复诏(李)孝杰白衣起为清边道总管,统兵十八万以讨之。孝杰军至东硖石谷遇贼,道隘,虏甚众,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锋,且战且前,及出谷,布方阵以捍贼。后军总管苏宏晖畏贼众,弃甲而遁。孝杰既无后继,为贼所乘,营中溃乱,孝杰堕谷而死,兵士为贼所杀及奔践而死殆尽。时张说为节度管记,驰奏其事。则天问孝杰败亡之状,说曰:'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于是追赠孝杰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无择为朝散大夫。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旧唐书》第2977页)由此可充分证明当时"弃甲而遁"者当为苏宏晖而非武懿宗,且两唐书中有关此次平叛事件的记述凡言"弃甲而遁"处均指苏宏晖。武懿宗出兵时间比李孝杰稍晚,在四月或五月,其相关人物应是娄师德和沙吒忠义:"四月癸未,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及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以击契丹。五月癸卯,娄师德为清边道行军副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以击契丹"。两唐书关于武懿宗无言其"弃甲而遁",但他确曾有欲逃遁之念:"懿宗军次赵州,用闻贼将至冀州,懿宗惧,便欲弃军而遁。人或谓曰:"贼众极多,然其军无辎重,以抄掠为资,若按兵以守,势必离散,因而击之。可有大功也。"懿宗不听,遂退据相州,时人嗤其怯懦。由是贼众进屠赵州而去"。此时武懿宗虽欲逃而最终退守城邑,致使赵州被屠,故当武懿宗要诛杀河北被契丹所掠百姓时,王求礼廷折劾其平叛行为,说他"拥强兵数十万,畏懦不敢进。闻贼将至,走保城邑,既而贼大掠而去,罪当诛戮"。(《旧唐书》第4884页)并没有"弃甲而遁",说明武懿宗实无其事。阎虔福墓志记述的有关契丹平叛中武攸宜、武懿宗两件事情都与两唐书相左,恐非撰书人之误,或由墓主所为,其原因将在下文讨论。

  阎虔福墓志云其为"清边西道前军大总管",此职不见于史书,但武攸宜曾任清边道大总管,李孝杰任清边道总管,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为清边道行军副大总管,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说明清边军总管之类为当时平叛而临时设置的军事指挥职官,武懿宗后任的神兵道实即清边道,阎虔福作为清边西道当是其下属军职,墓志记载:"当是也,公以偏师,独当巨寇,挫其南侵之势,断其北归之迹。单于系颈而受馘,林胡举落而面内。燕蓟解倒悬之难,赵魏忘左袵之忧,实惟公之力也。帝念元功,载锡休命,拜右玉钤卫大将军、上柱国,封渔阳县开国子……寻为怀远军防河经略大使,俄转天兵西道前军大总管。"此内容似乎墓主真能独挡巨寇,叛乱因他而破,此乃虚美其功,此乱平息除了武周不断派兵强力镇压外,还有奚和突厥从背后袭击,加上李尽忠先亡,孙万荣被家奴所杀而最终平定。突厥也正因此次出兵而坐大,导致随后的新一轮叛乱。阎虔福身为主要战场的檀州刺史,肯定有一定战功,战后晋"右玉钤卫大将军、上柱国,封渔阳县开国子"。但对这次的晋封,其父阎基墓志中也有记载,而且很可能由阎虔福本人撰写,或至少得到其许可,可能更加可信:"功高定远,拜右玉钤卫大将军,封渔阳县开国公,仍充怀远军大使。于是谋孙之道方远,翼子之庆行臻,授君金州西城县令,峻褒亲之典也。时方寝疾,未果鸣琴,寻改授唐州司马,以申前屈。"正是由于阎虔福被擢,以褒亲之典而授其父金州西城县令,寻改授唐州司马。阎虔福原为檀州刺史,檀州属于幽州大都督府,后汉属渔阳郡。隋置安乐郡,分幽州燕乐、密云二县隶之。武德元年,改为檀州。故封其为渔阳县开国公。阎虔福本人墓志题书为"渔阳县开国子",应为其后因免官而降封,故对前封未述。

  当前方将士在奋力抗击契丹乱贼之时,女皇武则天则命华严宗师康法藏,在洛阳设"十一面观音道场"而退契丹之兵。由于持诵十一面观音神咒现身即得十种"果报",其中"能破一切怨敌"、"一切刀杖不能为害"、"一切火难不能焚烧"、"一切水难不能漂溺"、"不受一切横死"等等果报,都可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于是武则天让法藏设此道场。该故事仅见于崔致远于904年所编的《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第8科,其中写道:"神功元年(697),契丹拒命,出师讨之。特诏藏依经教遏寇虐。乃奏曰:'若令摧伏怨敌,请约左道诸法。'诏从之。法师盥浴更衣,建立'十一面道场',置观音像行道。始数日,羯虏睹王师无数神王之众;或睹观音之像,浮空而至。犬羊之群,相次逗挠,月捷以闻。天后优诏劳之,曰:'蓟城之外,兵士闻天鼓之声;良乡县中,众贼睹观音之像。醴酒流甘于阵塞,仙驾引纛于军前,此神兵之扫除,盖慈力之加被。'"(《大正藏》第50卷史传部2。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年)

  此处康法藏依据"左道",反映了密教系统初传中国的情形,在唐玄宗之前许多人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左道"。康法藏也兼摄此道,并分别于垂拱三年在长安西明寺、天册万岁在雍州、景龙二年中夏在长安荐福寺设坛祈雨等。关于康法藏在神都设立"摧伏怨敌"的"十一面观音道场",没有留下具体资料,但最终因战胜契丹叛乱,万岁通天二年九月壬寅改年号为"神功"来看,女皇必定认为与康法藏所设的观音道场有密切关系。(温玉成《韩国庆州石窟庵原型初探》,载《河洛春秋》2002年3期)

  二、阎虔福与抗击突厥之乱

  阎虔福平契丹后被晋封"寻为怀远军防河经略大使,俄转天兵西道前军大总管。"从其志文所述看出,阎虔福新任职官主要仍在北部边境,并由平契丹而转向抗突厥,因其所任的天兵西道即属于河东节度使,其职责主要是掎角朔方,以御北狄,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等四军。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天兵军理太原府城内。

  突厥之乱源于武周官军无能,在平契丹时屡屡惨败,突厥默啜乘机向则天请还河西降户,然后击贼自效,诏可,"默啜遂攻讨契丹,部众大溃,尽获其家口,默啜自此兵众渐盛"。"圣历元年,默啜表请与则天和亲。初,咸亨中,突厥诸部落来降附者,多处之丰、胜、灵、夏、朔、代等六州,谓之降户。默啜又索此降户及单于都护府之地,兼请农器、种子。则天初不许,默啜大怨怒,言辞甚谩,拘我使人将害之。时朝廷惧其兵势,许其和亲,遂尽驱六州降户数千帐,并种子四万余硕、农器三千事以与之,默啜浸强由此也。"(《旧唐书第5168-5169页)此处默啜"大怨怒,言辞甚谩",即指该年武则天令武承嗣男延秀纳默啜女为妃,默啜谓阎知微等曰:"我世受李氏恩,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闻李氏惟两儿在,我将兵辅立之。"以知微为南面可汗,率众十余万,袭我静难及平狄、清夷等军。俄进寇妫、檀等州。移书曰:"我可汗女当嫁天子儿。武,小姓,罔冒为婚,我为此起兵,欲取河北耳。"([宋]王溥《唐会要》卷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692页)

  突厥不仅举兵反叛,而且公然指责武氏为"小姓",对于武则天侄孙武延秀欲纳默啜之女,说是"罔冒为婚",并以辅佐李氏子孙重定天下为名而大肆掳掠。武则天对于突厥的辱谩极其愤怒,遂"令司属卿武重规为天兵中道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天兵西道前军总管,幽州都督张仁亶为天兵东道总管,率兵三十万击之。右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为天兵西道后军总管,统兵十五万以为后援"。此处之右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实即阎虔福,为其字"阎敬客"之误,因"客"、"容"字形相似之故。在新旧唐书中有多处关涉此次征伐,言及阎虔福,均书为阎敬容。且阎虔福墓志记述其任职为"天兵西道前军大总管",史书记载为"天兵西道后军总管,统兵十五万以为后援",可能在战场非常时期军职时有变更,墓志可补史缺。之后默啜又出自恆岳道,寇蔚州,陷飞狐县。俄进攻定州,又围逼赵州。则天大怒,购斩默啜者,封王,改默啜号为斩啜。立庐陵王为皇太子,令充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军未发而默啜尽抄掠赵、定等州男女八九万人,从五回道而去,所过残杀,不可胜纪。诸将皆顾望不敢战,独河北道元帅、纳言狄仁杰总兵十万追之,不及。二年,默啜封立其子弟数人,各自领兵,自是连岁寇边。久视元年,默啜掠陇右诸监马万余匹而去。制令魏元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之,又命安北大都督相王旦为天兵道元帅,统诸军讨击,竟未行而贼退。长安三年,默啜又请和亲,则天许之。中宗即位,默啜再寇边,直至开元四年,默啜北讨时被九姓拔曳固所杀,传首京都。说明默啜之乱持续数十年,尤以武周执政期间为甚。与阎虔福一起平定默啜之乱者李多祚墓志也在洛阳出土,但因其曾两次参与李武宫廷政变,神龙元年逼则天让位中宗。神龙三年在与节愍太子诛杀武三思之乱中,因中宗昏庸而被韦后和安乐公主包围而杀。故其墓志极简单,对于多次边陲克凶只字未书,阎虔福墓志是除正史之外的重要史料,阎虔福墓志云:"丁司马府君忧,创钜因心,柴毁过礼。寻有制,起为左金吾将军、平狄军大使。军次塞垣,与虏相遇,一日之内,九战皆捷。既至自代北,属寇扰河西,虽我师克全,而诸将丧律,宪司责以救援不接,竟坐免官,盖为法受恶,非其罪也。皇眷嘉庸,旋锡宠命,复改为天兵副使,仍拜右卫中郎将。"说明阎虔福在突厥始叛时已经参予平叛,之后逢其父卒,暂时离军,从阎基墓志可知其父卒于圣历二年八月,三年正月葬。阎虔福立刻被起复为左金吾大将军、平狄军大使。在其重新起用之后,又曾抗击默啜,却以救援不接而免官。墓志虽然为其开脱,说是因为其在代北,寇乱发生在河西,相距太远而难以相救,并把责任说成是"诸将丧律","盖为法受恶,非其罪也"。大概当时诸军观望不战者众,朝廷对这些军将不能尽罚,故免官后又复用,改为天兵副使,仍拜右卫中郎将。但对于阎虔福而言,毕竟曾被免官,且起复职官亦降,故对于当政的武周集团心存不满。适值李唐复国,阎虔福立刻进京敷奏,墓志最后载:"今天子中兴之际,公自镇来朝……改授右卫亲府中郎将……俄出为胜州都督","又以山东空虚,虑有变故,转公为河北道诸军州防御大使,拜右屯卫翊府中郎将、判将军事,加云麾将军,佩三品印绶。"此天子中兴指中宗复位,阎虔福再次得到擢拔,但很快病卒,其墓志撰写于李唐中宗时期,内容体现了阎虔福等当时人们对于武周政权尤其是武氏势力的敌视,这也就是上文出现的故意贬损武攸宜和武懿宗、与正史相左的原因。

  总之,武周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权统治集团,必然引起当时各个阶层的反对,而边疆一些少数民族则乘此之机试图以恢复李唐江山为由而侵掠边境。阎虔福墓志所载的数次平叛事件,正是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对于了解武周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附:阎虔福墓志录文唐故云麾将军右金吾卫将军上柱国渔阳县开国子阎公墓志铭并序/公讳虔福,字敬客,河南洛阳人也。其先盖有周之胤。晋成公之子,食菜于阎,因卿/族以命氏。钟鼎绅珮,飞声延光,俊造英良,弈叶累袭。祖令,唐并州録事参军事;/父基,唐州司马;并卷怀上德,栖迟下位,阴施阳报,诒厥孙谋,积行累仁,钟美于后。/公含四气之和,总五行之秀;标格雄伟,襟灵爽拔,神交黄石,早得兵符;道遇白猿,/尤惊剑术。礼部尚书裴行俭出为北军元帅,闻公壮志,辟从军幕,遂效功荒服,策/名边镇,累迁游击将军、夏州宁朔府折冲。丁母忧去职,孝思之极,人伦莫比。有/制起为辰州刺史,时年卅八。年未强仕,位为方伯,文武兼综,威令允孚,当代以为/荣矣。寻转檀州刺史,仍为清边西道前军大总管。属契丹贼帅李尽灭等作乱,将/军张玄遇熸师于前,尚书王孝杰丧元于后,幽州总管建安王严城昼掩,神兵总/管河内王弃甲宵归。屠陷我翼方,侵轶我河朔,百姓走险而聚,天子当宁不怡,/朝廷劳于旰食,亭侯疲于奔命。当是也,公以偏师,独当巨寇,挫其南侵之势,断其/北归之迹。单于系颈而受馘,林胡举落而面内。燕蓟解倒悬之难,赵魏忘左袵之/忧,实惟公之力也。帝念元功,载锡休命,拜右玉钤卫大将军、上柱国,封渔阳县/开国子。光国之勋,龟玉全于宗庙;致亲之禄,金紫烂于庭闱。岂直南仲干城,毛/义捧檄而已。寻为怀远军防河经略大使,俄转天兵西道前军大总管。丁司马/府君忧,创钜因心,柴毁过礼。寻有制,起为左金吾将军、平狄军大使。军次塞垣,/与虏相遇,一日之内,九战皆捷。既至自代北,属寇扰河西,虽我师克全,而诸将丧/律,宪司责以救援不接,竟坐免官,盖为法受恶,非其罪也。皇眷嘉庸,旋锡宠命,/复改为天兵副使,仍拜右卫中郎将。今天子中兴之际,公自镇来朝,敷奏以言,/启沃惟允,改授右卫亲府中郎将。内托心膂,外委爪牙,参谋厘革,翊成缔构。俄出/为胜州都督。匈奴素重威名,不敢犯塞,州人才沐德教,咸安其业。又以山东空虚,/虑有变故,转公为河北道诸军州防御大使,拜右屯卫翊府中郎将、判将军事,加/云麾将军,佩三品印绶。地班四履,实当分阃之任;荣高三命,独受升坛之荣。奇功/未立,景命不融,春秋五十有二,以神龙三年四月八日遘疾,薨于京第。主上为/之辍膳废朝,赗赙甚厚。追赠右金吾卫将军,葬事所须,并官给,仍令京官六品一/人监护。粤以景龙元年岁次丁未十一月乙未朔八日壬寅,归葬于邙山礼也。嗣/子庭玉、次子庭训等,孝思纯至,追远罔极,惟所以旌不朽之德,迺刊石勒铭曰:/昔闻方邵,藩翰周王,爰洎卫霍,恢复汉疆。惟公作武,迈于前良,锋逸骇电,威厉崩/霜。扫荡万里,辑宁三方,信人之杰,为国之光。忠则功茂,孝实名扬,景命不永,如何/彼苍,刻此乐石,寔之玄堂,俾我休令,殁而不亡/通直郎行汝州司功事崔坚撰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