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

看房子 作者:西西


陶板画庭

名画都在室内,因为经不起风吹雨打,雕塑则常常陈列户外。如今有例外,京都陶板画庭则把名画移到户外,在庭院中展览。

称为庭院,因为建筑体露天,没有屋顶,只有墙。面积约普通一幢楼房大小,三层高,四周是实体墙,中间是分隔墙和廊道,一墙两面都悬放展品,廊道迂回斜坡形(这是赖特美术馆的风格)。由于没有屋顶,全馆光亮开敞,展品只有八幅,用陶板嵌成。

安藤忠雄是水和光的建筑家,画庭入口是一条直道,旁有活水池,池底嵌了一幅莫奈的睡莲,比巴黎德方斯水池底嵌阿冈的彩虹画更贴近原意。沿着直路坡道而行,左侧一列排开三幅画,嵌于二幅平行墙上,依次为凡·高的《星夜》,雷诺阿的《阳台》,和秀拉的点彩画《大渚岛上的黄昏》。左边墙上是一幅长卷,画的是兔子、青蛙、猴子等,非常有趣。

转一个弯,迎面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右侧是《清明上河图》长卷,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版本。走过小隔墙,以为又有画了,却不是,竟见一个高窗框,中间呈现十字窗框,啊呀,安藤先生把自己的作品重现在这里了,和大画家平起平坐,建筑与绘画互相融洽了。这个窗用的是借景法,外面是青葱树木,因为画庭是建在京都植物园边上。我颇觉可惜,因为窗外树木太贴近,拥挤一堆不够空灵遥远,窗框形成十字,是建筑师的作品《光之教堂》的母题。这个空间侧墙有水帘,地面有流动的水池。

转向下一层,才到宽阔的庭院,西墙是米开朗基罗的《最后审判》,正中的墙一分为二,下层是水帘,上层是玻璃景框,几株枯枝,比十字景窗好多了。八幅画竟可成为美术画庭,到处水声潺潺,阳光充沛,真是散步的好   地方。

陶板画的制作是先用原作照片做成板刻,翻印到陶瓷板上,再焙烧加工加亮色彩,最后拼砌。一幅《最后审判》共一百一十块小陶板,每块60cm×3cm,陶板画大致和原作尺寸相同,手卷和《阳台》是四倍。画作烧成陶,不会褪色不会腐蚀,在户外,也不怕风吹雨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