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参鲍翅”不成宴(1)

美味方丈记 作者:(日)陈舜臣


 

鲍鱼变河豚的故事 

不知何故,有人就是喜欢吃贝类。我们家里的每个人,也都有这种倾向。丈夫孩子他们一到经常光顾的小餐馆,不用发话,伙计就会端上鲍鱼来。他们与餐馆之间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可见在那里吃鲍鱼的次数颇为可观。

在中国,上等的宴席称作“参鲍翅”。“参”指的是海参,“翅”指的是鱼翅,而中间的“鲍”指的就是鲍鱼。这三样东西齐齐登场,才称得上是“宴”,缺了哪一样都不行。

关于海参和鱼翅,前面已作了介绍,下面向大家介绍鲍鱼。

“鲍鱼”在日语中写成“鲍”,是不久以前的事情,原来写作“鳆”。而“鳆”字在现在的日语中,指的是河豚。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不太清楚。大概是因为“鳆”在日语中念“fuku”,跟“河豚”的读音“fugu”接近,于是“鲍鱼”就变成了“河豚”[1]。随意作出变换,真让人头疼。

《万叶集》中有这么一句: 

伊势的渔夫呀,你没日没夜地潜到大海里打鱼,是否会像鲍鱼一样思念我? 

由于鲍鱼只有单面外壳,在诗中成了单相思的象征。

也有人认为,“鲍”的读音“awabi”是“awanumi”[2]的省略。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很喜欢吃鲍鱼。被认为是关于日本最早文献记录的《魏志·倭人传》中,是这样描写日本人的: 

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 

《魏志·倭人传》是写成于三世纪的书,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就有渔夫潜到水底捕捉鲍鱼。

中国也产鲍鱼,不过由于它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想必一定是供不应求。德川时代,就有日本鲍鱼从长崎装运出口了。

中国人还把鲍鱼称为“石决明”、“千里光”、“九孔螺”,等等。

“九孔螺”的叫法好歹可以想象。鲍鱼的贝壳跟螺类似,壳上有九个孔,以此得名。

然而,“石决明”、“千里光”的由来,一时想不明白。

“决明”有“使之光明”的意思,而“千里光”则指的是“非常明亮”,这两个名称多半有所关联。

 [1] 日文汉字的读法分音读、训读两类。音读指源自中国的读音,与中文的汉字发音近似,如文中的“鳆”读作“fuku”。训读则是借用汉字的字形、字义,配以日语固有发音,如“鲍”念“awabi”。日语中表示“河豚”这个意思的词念“fugu”,后来用汉字“鳆”表示。——译者注

[2] “awanumi”是“合わぬ実”的读音,后者意为“单壳的肉”。

——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