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咦,布景叫做“长谷川”?

窥看舞台 作者:(日)妹尾河童


当天清晨五点,我们就抵达“祢津·西宫旋转舞台”所在的神社,等候太阳露脸。微光中摄影师松藤先生忙着从车上卸下器材,M君则一边喃喃自语“这建筑物里有旋转舞台?实在难以想象哪”,一边四处徘徊查看。虽然我们前一晚就住进附近的旅馆,可是三点半不到,已经按捺不住起床准备,而跟“保存会”众人约定的集合时间是五点半。

天际微微亮了起来,人群也陆陆续续聚集,到了约定的五点半,八十人已集合完毕。

至于为什么会约这么早,主要是因为有人还得去上班。

会长山越英世先生首先对前来帮忙的“保存会”全体人员说明今天的工作主旨,接着户掘武之先生立即指挥大家展开作业。

柱子用千斤顶顶起,再将一块一块的木板全部拆下,舞台正面终于重见天日,拆卸过程相当顺利。

“这会经常打开吗?”

“不会,因为实在太耗人力,前一次打开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大伙儿都是因为喜欢才成为‘保存会’会员,所以负责的工作也是各自决定,动起手来当然纯熟老练。”

仔细观察,真的每个人都身手利落,动作丝毫不拖泥带水,实在令人佩服,就算是剧院中专业工班的作业状况也差不多就这样而已。

作业当中,我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每个人所穿的开襟短外套的衣领上,不是写着“长谷川”就是“三河屋”。

“‘长谷川’有什么含义吗?”

“喔,负责布景的叫‘长谷川’,负责道具的叫‘三河屋’。”

“那么,这地方有代代相传的‘长谷川’布景专家吗?”

“以前可能有吧。其实这短外套不是以前保留下来的,是‘保存会’的制服……因为大家是自行选择工作,想搬布景的穿‘长谷川’,喜欢负责道具的就穿‘三河屋’。不过,终究还是起了点小争执,因为订制的短外套数量不够,有的人穿不到自己喜欢的短外套还不太高兴。所以有时候会看到穿着‘三河屋’的人在搭布景,说来让人见笑了……”

我还是对衣领上那几个字相当惊讶。

“您知道为什么负责布景的称为‘长谷川’吗?”

“这个嘛……以前就这样叫了。”

这件事儿,回东京后得赶紧向长谷川勘兵卫先生报告才行。勘兵卫先生是第十七代传人,目前是“歌舞伎座舞台株式会社”名誉董事长,可说是歌舞伎的舞台权威。他们和歌舞伎演员一样,代代都继承一模一样的姓名,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七代了。

我记得读过江户时代把布景称为“长谷川”的相关资料,这次来到祢津,能够从“保存会”会员身上的短外套衣领印证这个事实,颇耐人寻味。

至于“三河屋”,文献里虽然没见过这称呼,说不定是早期在各地巡演的“三河万岁”(译注:新年时登门做贺岁表演的艺人,源自三河,即今日爱知县内)自成一派,有时也制作道具或将其租借给人而得名吧。

至于“长谷川”,这次的发现应该不是巧合,布景会称为“长谷川”,可以想见当时该派在歌舞伎界的势力有多大了。

据说将“拉幕”带入歌舞伎的是第二代长谷川勘兵卫,而宝历十二年(1762)在市村座制作旋转舞台、设计快速更换背景的“分割台”和“田乐”等技术的也是长谷川勘兵卫,听说是第八代。当时布景工班的工头还身兼舞台美术设计的工作。

当时的“狂言作家”除了负责写脚本,同时也是导演。在那位知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出现以前,主角还得负责舞台制作,至于脚本是谁写的还无关紧要。到了近松门左卫门的时代,他所写的剧本变成吸引观众的卖点,各家演员竞相诠释演出。那时的戏棚子除了插上演员名号的旗帜,其间也交错着“长谷川勘兵卫”的旗帜,或许舞台布景也是招揽观众的重点之一。总之,可以确定的是,有一段时期“长谷川”与“布景”是画上等号的,而这都得感谢“西宫歌舞伎舞台保存会”的成员如此细心地把实际证据保存了下来。

说到感谢,还有件事值得一提。这么珍贵的舞台,听说四年前差点遭到拆除的命运。那时候幸好有人提出建议:“为儿童建造游乐园,虽然说立意不错,但是将乡土历史建筑留存给后代,也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赞同此议的人聚集起来,才有“保存会”的产生。最后决策总算导向保存,在此深深一鞠躬以表达我的敬意。听到这个“保存舞台”的意见终于成为地区居民的最后决定,不禁让人安下心来……

曾为了舞台存亡危机而集结起来的人们,今天又为了拍照采访之故,再度聚集共同作业。

在建筑物这边的“上方”(由观众席看过去的舞台右侧)和“下方”(左侧)较高部位,设有“下座”(歌舞伎伴奏音乐席,有时也称“外座”),舞台上的“分割台”(可在舞台底下借着小台车予以移动的机关)等,通通陆续组合起来。

我之前单独来的时候,里面乌漆抹黑什么都看不到,现在一个个都现身了,真是让人惊艳。看到“一字幕”(舞台上方如一字形的长横幕,现在都采用黑色布幕,这里的还画有图案)时更是赞叹。不是我夸张,画得还真是不错呢。虽然画家姓名不详,但由笔劲看得出颇具大家风范。“分割台”上装有日式拉门,也很快就置换了,又让我开了眼界。而且,拉门上的画作保存了四十二种之多,这些画当然也非泛泛之作。

“拍照要拍哪一幅,还请您挑一下吧。”

突然要我选,还真是拿不定主意。

舞台两边进出处立着以“田乐”机关转换的“袖幕”(木框纸幕,绘有图案),一样是不同凡响的画作,现在的剧院都用黑色布幕遮盖,看来还是古早的舞台比较华丽。

旋转舞台直径米,与文献上“直径三间的旋转舞台”尺寸颇为吻合。舞台正面从“下座”算起,有八间宽(约米),若从柱子内侧算起,则为六间宽(约11米),这比江户的戏棚子约小2米。舞台深度为五间半宽(10米),而且将最里面的墙面拆下,可以看到连绵的山景,这是以大自然为背景的舞台机关。

这样的设计在其他“农村舞台”也看得到,并非此处匠心独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