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五秒内换景完成(1)

窥看舞台 作者:(日)妹尾河童


国外多称舞台美术设计师为“Senographer”,seno在拉丁语里就是“场景”的意思,亦即这一行是将场景“可视化”的职业。因为观众对戏剧的要素之一“舞台装置”感兴趣,才得以发展成专门的职业——对人们来说,非必要项目是不会成为一个职业的……

变换舞台的方法和想法,在欧洲和日本均往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不同道路的选择是依照“旋转舞台的有无”而定。不过“改变场景和快速更换舞台装置”的愿望和努力则是东西方皆同。

其实,我今天能以舞台美术设计为业,也是从“变换舞台装置”而进入这一行的。

那是1955年从平面设计师转换跑道成为舞台设计翌年的事,还是个新鲜人。回想起来,那时候做的舞台变换也不是什么杰作,尤其在谈过了达·芬奇的伟大工程再提及此事,更是相形见绌……

偏偏M君对于因为“换景”而成为话题的歌剧《领事》特别好奇。“我听过传说,所以试着查阅昭和三十年的资料,结果发现,不单是戏剧和音乐界的报章杂志,连一般报纸也大肆报道:‘七十五秒完成变换,真的会成功吗?’为什么会如此关切这件事呢?”

“首先,当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活动,电视还没普及到每个家庭,有趣的舞台剧或电影自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那是个从战后食物匮乏过渡到文化饥渴的年代嘛。所以,只要推出能响应众人期待的作品,大众就会有热烈的反应,连一般报纸都详细报道。而那出《领事》则是让人觉得可以有所期待。《领事》是美国现代作曲家梅诺第(Gian Carlo Menotti)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颇受好评的消息,虽然只是片段,也传到了日本……此出歌剧之所以会蔚为话题,原因在于故事性而非音乐性。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出现代歌剧,梅诺第本身似乎也抱持这种想法,所以特别着重于故事情节,乐谱封面还特意写下‘音乐性戏剧’的字样,明显表现意图。故事是以当时美苏之间的冷战造成世界不安为背景,具有一般歌剧所无的严肃社会批判。虽然是歌剧,却得到普立兹奖,这也是该作品的独特之处。所以日本民众才会纷纷说‘一定要看看!’

“不过,这出歌剧要上演,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演出。那就是你看到报道时惊呼‘为什么会引起骚动?’的‘换景’。”

“原来如此。在谈到换景之前,我想先了解那出歌剧的情节,还有得到普立兹奖的事情,这个我也很感兴趣。”

“故事发生地点是欧洲某国,该国是个集权主义国家。为了抵抗权力压迫和追求自由,有名劳工参加了地下运动,他名叫约翰,家里还有老母、妻子和襁褓中的婴儿。

“他因为加入地下运动而被宪兵追捕,陷入险境的约翰只好抛家弃子,穿越国境亡命邻国。想要追随丈夫逃到自由国度的玛格达,为了取得签证,每天前往该国领事馆等候,没想到标榜自由的该国领事馆以冷漠的官僚主义对待,好不容易轮到玛格达,却以‘资料不全’为由拒绝受理,隔天来补办时又说‘资料书写方式不对’退件,连日遭受程序刁难,玛格达只能与一群人留在等候室痴痴等待。每天光是等候签证,生活日渐困苦,玛格达后来分泌不出乳汁,使得婴儿饿死,老母也随之往生。绝望的玛格达备受疲劳和心痛的侵蚀,终于精神错乱地怒吼:‘自由何在!’而另一方面,约翰在国外左等右等,等不到家人前来会合,最后冒着生命危险,再次穿越国境返回祖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